第356頁
不知前輩深夜前來所為何事。
第163章
兩人在前廳落座,小五端了兩杯白水出來,放在兩人的旁邊。
玄陽子端起杯子喝口水潤潤嗓子,他看了小五一眼,沒有開口說話。
小五很識趣,沒有打擾兩人,默默退下。
直到小五走遠,玄陽子才慢慢開口道:「李道長,你可知前星今夜異動。」
「……」
李樂只未言,落在玄陽子眼前,一切塵埃落定,正如同他所看到的那樣。
太子會出事。
這可不是好兆頭,太子出事,國將不國,外有豺狼虎豹窺視,內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依他所見,三皇子有將帥之才,卻無仁者之心,對百姓並不看重,真讓他上位,百姓如豬玀,任人可欺,從前有太子主內,三皇子主外,互相平衡,互相牽制。
現在太子出事,其餘皇子還不如三皇子,就連冒出頭的六皇子,玄陽子也不認為他能坐穩皇位,能當一國之君。立嫡立長,一樣不占,文不成武不就。
剩下的四皇子、五皇子也是庸庸碌碌之輩,沒有一個能挑起大梁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玄陽子如何不愁,萬一太子真的出事,這些成長起來的皇子,一個都不能選。
那只能選未成長起來的。
玄陽子突然想到一人,正是合適的人選,他看向李樂只,見李樂只面色沒有任何變化,不免想到,是否今日景象,李道長早有預料。
是了,憑李道長的本事,這天下還有什麼是能夠瞞住他的。
所以,這件事在兩年前李道長就知曉,還是李道長今日知曉的,或許兩者都有。
兩年前李道長沒有拒絕被封為太子太師,是早已預料今日的局面,太子早已式微,下一任太子是趙宣之子——趙琮。
來之前,玄陽子也聽聞李道長給趙宣的兒子取名為趙琮,還恰好是今日發生的事。
這兩件事擺在一起,他不免多想——李道長今日取名,是否是在向他透露,是否是在告知於天下道門,讓他們知曉後續該如何辦。
太子出事,已經是必然。
那麼,在事情發生後,他們也要齊心協力推舉趙琮上位,絕不能遊走在那幾位皇子之間。
若是從前,玄陽子還怕只有他玄陽宮支持趙琮,也有不服氣的人,好比玉清宮,一定會支持另一位皇子,好讓他玉清宮能成為天下第一道門。
可有李道長出現後,李道長可是三清在人間行走的化身,只要入了道門,李道長就是老祖宗,豈有忤逆老祖宗意思的。
這樣下來,趙琮上位,大梁風平浪靜,不會有任何的波瀾,對所有人,都是最好的結果。
一時著急,竟然忘了有李道長這枚定海神針在大梁,任那些八仙相鬥,也掀不起任何風浪。
只是可惜了趙宣……
連李道長都沒法救的人,可見此乃天命,時也命也,他們凡夫俗子也無法插手干涉。
玄陽子暗自嘆息,摸著鬍鬚道:「是我一時情急讓道長看笑話了,我已經知曉該如何做了。」
玄陽子起身,朝李樂只一禮道:「今日多有打擾,還請李道長莫怪。」
李樂只還不知道玄陽子知曉了什麼,就看到老人家對他一禮,嚇得他立馬站起身,想要讓開身子,比他更快的還是玄陽子,他還未動,玄陽子已經彎腰。
來不及了。
李樂只立馬上前兩步,攙扶起玄陽子,急急道:「不必多禮,我也沒做什麼,是你自己參透。」
李樂只:……
嘴比腦子快,等反應過來說了什麼後,李樂只都想給自己的嘴一巴掌,但現在事情還未結束,他想既然玄陽子前輩提到前星,那就是和太子有關。
太子的事,依他先前所算,若是真的,已經非人力所能干涉。
李樂只也將這句話說給玄陽子前輩聽。
玄陽子聽後,果真如他所想,隨之而來的是各種複雜的情緒,五味雜陳,卻也知李道長都如此說了,那的確是他們無法解決的事。
也只能向前看了。
幸好還有獨苗苗趙琮。
得到自己想要知曉的,玄陽子沒有逗留,向李樂只告辭後,他離開太子太師府,回去的路上,遇到了古太卜。
古太卜也著急忙慌朝李樂只住的地方跑去,路上遇到玄陽子前輩後,他立馬頓住,向玄陽子一禮,眼神閃現疑惑,還有詢問。
他看了看玄陽子,又看了看玄陽子身後,隔著街道並不能看見的太子太師府,心微微漸沉。
他今日夜觀天象,看到前星暗淡,這才著急忙慌跑出來,想要去見見李道長,想知曉一個答案。
李道長教導皇孫,同太子也有幾分香火情,若是太子真的要出事,他們道門也好跟隨他的意志行事。
該支持哪位皇子繼任。
若是只單單同太子一人交好,他倒是不必問個真切,可偏偏除了五皇子、六皇子,剩下的三皇子、四皇子和十皇子都有幾分交情,不多,但有這份交情,也足夠了。
這三人裡頭,三皇子和十皇子贏面較大,可偏偏四皇子也是愛湊熱鬧,經常跑去糾纏李道長的,這倒讓他們無法分辨了。
沒想到這一出門,居然碰到了玄陽子前輩。
前輩這是已經見過李道長了?
那李道長選的是何人?
第163章
兩人在前廳落座,小五端了兩杯白水出來,放在兩人的旁邊。
玄陽子端起杯子喝口水潤潤嗓子,他看了小五一眼,沒有開口說話。
小五很識趣,沒有打擾兩人,默默退下。
直到小五走遠,玄陽子才慢慢開口道:「李道長,你可知前星今夜異動。」
「……」
李樂只未言,落在玄陽子眼前,一切塵埃落定,正如同他所看到的那樣。
太子會出事。
這可不是好兆頭,太子出事,國將不國,外有豺狼虎豹窺視,內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依他所見,三皇子有將帥之才,卻無仁者之心,對百姓並不看重,真讓他上位,百姓如豬玀,任人可欺,從前有太子主內,三皇子主外,互相平衡,互相牽制。
現在太子出事,其餘皇子還不如三皇子,就連冒出頭的六皇子,玄陽子也不認為他能坐穩皇位,能當一國之君。立嫡立長,一樣不占,文不成武不就。
剩下的四皇子、五皇子也是庸庸碌碌之輩,沒有一個能挑起大梁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玄陽子如何不愁,萬一太子真的出事,這些成長起來的皇子,一個都不能選。
那只能選未成長起來的。
玄陽子突然想到一人,正是合適的人選,他看向李樂只,見李樂只面色沒有任何變化,不免想到,是否今日景象,李道長早有預料。
是了,憑李道長的本事,這天下還有什麼是能夠瞞住他的。
所以,這件事在兩年前李道長就知曉,還是李道長今日知曉的,或許兩者都有。
兩年前李道長沒有拒絕被封為太子太師,是早已預料今日的局面,太子早已式微,下一任太子是趙宣之子——趙琮。
來之前,玄陽子也聽聞李道長給趙宣的兒子取名為趙琮,還恰好是今日發生的事。
這兩件事擺在一起,他不免多想——李道長今日取名,是否是在向他透露,是否是在告知於天下道門,讓他們知曉後續該如何辦。
太子出事,已經是必然。
那麼,在事情發生後,他們也要齊心協力推舉趙琮上位,絕不能遊走在那幾位皇子之間。
若是從前,玄陽子還怕只有他玄陽宮支持趙琮,也有不服氣的人,好比玉清宮,一定會支持另一位皇子,好讓他玉清宮能成為天下第一道門。
可有李道長出現後,李道長可是三清在人間行走的化身,只要入了道門,李道長就是老祖宗,豈有忤逆老祖宗意思的。
這樣下來,趙琮上位,大梁風平浪靜,不會有任何的波瀾,對所有人,都是最好的結果。
一時著急,竟然忘了有李道長這枚定海神針在大梁,任那些八仙相鬥,也掀不起任何風浪。
只是可惜了趙宣……
連李道長都沒法救的人,可見此乃天命,時也命也,他們凡夫俗子也無法插手干涉。
玄陽子暗自嘆息,摸著鬍鬚道:「是我一時情急讓道長看笑話了,我已經知曉該如何做了。」
玄陽子起身,朝李樂只一禮道:「今日多有打擾,還請李道長莫怪。」
李樂只還不知道玄陽子知曉了什麼,就看到老人家對他一禮,嚇得他立馬站起身,想要讓開身子,比他更快的還是玄陽子,他還未動,玄陽子已經彎腰。
來不及了。
李樂只立馬上前兩步,攙扶起玄陽子,急急道:「不必多禮,我也沒做什麼,是你自己參透。」
李樂只:……
嘴比腦子快,等反應過來說了什麼後,李樂只都想給自己的嘴一巴掌,但現在事情還未結束,他想既然玄陽子前輩提到前星,那就是和太子有關。
太子的事,依他先前所算,若是真的,已經非人力所能干涉。
李樂只也將這句話說給玄陽子前輩聽。
玄陽子聽後,果真如他所想,隨之而來的是各種複雜的情緒,五味雜陳,卻也知李道長都如此說了,那的確是他們無法解決的事。
也只能向前看了。
幸好還有獨苗苗趙琮。
得到自己想要知曉的,玄陽子沒有逗留,向李樂只告辭後,他離開太子太師府,回去的路上,遇到了古太卜。
古太卜也著急忙慌朝李樂只住的地方跑去,路上遇到玄陽子前輩後,他立馬頓住,向玄陽子一禮,眼神閃現疑惑,還有詢問。
他看了看玄陽子,又看了看玄陽子身後,隔著街道並不能看見的太子太師府,心微微漸沉。
他今日夜觀天象,看到前星暗淡,這才著急忙慌跑出來,想要去見見李道長,想知曉一個答案。
李道長教導皇孫,同太子也有幾分香火情,若是太子真的要出事,他們道門也好跟隨他的意志行事。
該支持哪位皇子繼任。
若是只單單同太子一人交好,他倒是不必問個真切,可偏偏除了五皇子、六皇子,剩下的三皇子、四皇子和十皇子都有幾分交情,不多,但有這份交情,也足夠了。
這三人裡頭,三皇子和十皇子贏面較大,可偏偏四皇子也是愛湊熱鬧,經常跑去糾纏李道長的,這倒讓他們無法分辨了。
沒想到這一出門,居然碰到了玄陽子前輩。
前輩這是已經見過李道長了?
那李道長選的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