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希望一切事情能夠順順利利。

  姜汝銘走上前道:「李道長,一切都安排妥當了。」

  「好。」

  「只是,」姜汝銘猶豫一會兒道:「城中的百姓知曉此事後,都在三清閣附近候著。」

  他又道:「要不要將他們趕走?」

  「……」

  得知百姓都待在附近,李樂只是真的壓力大大,但為了這事趕人,還沒有到那個地步,等他進入三清閣,三清閣大門自然會關閉,閣內只有他一人。

  因此,李樂只道:「不必」

  姜汝銘點點頭。

  和姜汝銘分開,李樂只坐上前往三清閣的馬車,說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他手心都要冒汗了,但已經到這一刻,不行也要行。

  因此,李樂只沒有任何的畏懼,也沒有任何的後悔,他端坐在馬車裡,餘光看到百姓一個挨著一個,有傘的打傘,沒傘的穿著蓑衣,有秩序地站在道路的兩邊,他們都在等一個結果,沒有任何的喧譁聲。

  看到這一幕,李樂只深呼吸後緩緩吐出,可能他要所有人失望了,也不知道這場做法後會怎麼樣,事情結束後,會不會回到現代。

  馬車停了下來,李樂只起身緩慢走出,每一步都走得堅定,小五撐傘站在馬車的旁邊,李樂只下車的時候餘光掃了一眼,兩邊滿滿的都是人。

  他淡然地朝著三清閣的方向走去,沒有讓任何人回去,跨過門檻後,不必他多言,小五關上三清閣的大門,傘交到李樂只手中。

  李樂只撐傘走進大殿,裡面早已經準備好了一切。

  第158章

  三清像下面擺有案桌,上面還供有瓜果,還有上香的香爐,這是原來就有的東西,而在那案桌的前方,又是一張單獨的桌子,和那案桌擺放在一起,上面則是放有笏板,令牌,令旗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寫表文用的法印。

  因外面下雨,三清閣內也只有李樂只一人,對於這場祈福法事,只能李樂只自己按照書上所寫的來。

  他上前幾步,將笏板拿在手中,先是後退幾步,退至門檻,並未退出殿堂,隨後雙手捧笏,舉行於胸前,向前踏罡步斗,小聲誦詠經文,為了以防萬一,李樂只在這過程中順帶念了白鶴訣。

  按照書上所寫,最好還是三高功,但是這種事,李樂只是不想將別人牽扯進來,這種事成功乃是天定,牽扯旁人進來不過是多了一樁冤孽,還不如就讓他一人承受。

  而姜汝銘則是沒想到這塊,在他心中,此等開壇法事李道長既然沒有別的要求,那自然不會過多地安排,他也相信此事李道長一人足矣。

  雖然有些擔憂,但也未過多的插.手。

  也因此,這場法事比起真正的祈福法事而言過於簡陋,沒有經樂等等,也沒有旁人協助李樂只,但李樂只還是按照他所想,將這一套流程完善地走完。

  而在小五眼中,李樂只腰板挺直,每一步都有無法言說的靈韻在其中,雖聽不清李道長在說些什麼,但聽著那韻調,心裡便清靜幾分。

  他抬頭看著天井落下的雨,似乎變小了一點點,雨勢沒有先前的驟急。

  他再看向殿中,此時李樂只已經拿起令旗,依舊走著先前有靈韻的步法。

  李樂只也想過要不要拿桃木劍,但他現在又不是掃清邪祟,也沒有需要用到五雷正法的時候,便拿起令旗,依舊按照天罡七星的步子走著。

  只是這次他將經文換了一換。

  「上請天官解天厄,地官解地厄,水官解水厄……」

  他將能說的都說了,心裡也盼望著最好能把這些天官都請來,化了宜州的難。

  當這一切都做完後,李樂只停了下來,想起自己還要寫表文,焚表化行,立馬上前將手中的令旗放下,取出早已準備好的紙,在上面寫下自己的需求,因事情緊急,李樂只也化繁為簡,簡簡單單寫了兩個字。

  ——停雨。

  最後一筆寫完,李樂只立馬拿起法印蓋在紙上,等這一切都搞好後,焚燒這張紙,充當已經完成了上表。

  李樂只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也有……他只會天罡七星步的緣故,再次走了一遍,心底默念著表文,希望老天爺真的能收到他的祈願。

  李樂只站在原地,看著那直入雲天的青煙,也為自己捏了一把汗,不知道結果如何。

  他都不敢回頭去看那個答案。

  哪有人真的能通過祈福法會讓雨停的,反正他是不行的。

  李樂只站在原地,沒有轉身。

  小五看著漸漸變小的雨勢也大氣不敢喘,他站在原地也不敢動彈,詫異地看著天井處露出的天空。

  李道長真的是三清下凡啊。

  而比起他,站在雨中默默祈禱的人,在等待的過程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難熬的,但在場沒有一人抱怨,他們都知這場法會的重要性。

  雨嘩啦啦打在他們的傘上、身上,全身淋透了也沒有一人離開,他們都在等那個結果。

  而在三清閣不遠處的客棧內,正站著幾位宜州道士,他們隨同姜汝銘站在三清閣對面的客棧中,在他們所站的地方,能夠看到一點點三清閣內的場景。

  在場的道士都是上了年紀的,其中也有道士曾去過五月初五的講道法會,在那見識過李樂只的本領,但那時也只見過李樂只算卦的本事,而開壇做法一事和算卦是不同的,沒有學過的人可未必能夠做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