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錦妃身體軟得像棉花一般,瞬間感覺自己五雷轟頂,她嚇得抱住了建興帝的大腿:「皇上!皇上!都是七皇子讓我這麼做的!一切都是我的錯,是七皇子的錯,和我們部落里的人無關啊!」
蕭其睿閉了閉眼睛。
此時的爭辯無濟於事,他知道,就算他舌燦蓮花,皇帝也不會相信他。
皇帝派了幾個人來,把蕭其睿押了下去。
第203章 承顏[13]
十日之後,北邊的消息終於傳來了。
太子率三萬將士把蒼國皇帝趕到了岷山以西,以少勝多打得對方連連告退。
全福跪在顏諭面前,低聲講宮裡的消息:「皇上想殺了七皇子,太后娘娘依舊攔著,太后娘娘以死相逼,不讓皇上殺呢。」
顏諭還在做著針線。
春天就要來了,她在給小世子做春衣。
等到夏天的時候,小世子應該就要慢慢學著走路了。
建興帝上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有個背景強大的親生母親。
如今處處被拿捏,倒不是因為母親背景強大,而是因為建興帝壓根不可能不顧親生母親的死活。
婉麗嘟囔道:「她身為太后,竟然讓人把本國的事情通知敵軍,皇上不罰她私通敵國,將來太子殿下上位,那就不一定了。」
顏諭心中不安。
皇帝捨棄不了親情,做事優柔寡斷。
太子打了勝仗馬上就要回京城,太后看大勢已去,會不會狗急了跳牆呢?
七皇子不死,終究是個隱患。
顏諭身在宮外,每每想到這些,總怕生出事端。
這天晚上,顏諭剛剛睡下,全福突然讓凝夏把她叫醒了。
「娘娘,不好了。」全福道,「用晚膳的時候,太后讓太醫來了一趟,過了不到兩刻鐘,太后準備了羹湯,親自送去了皇上的住處。」
顏諭的眼皮子輕輕跳了跳。
這些天她讓人盯著太后宮裡,就怕出現這種事情。
皇帝這個做兒子的不忍心懲罰母親,就怕當母親的為了自己的利益起了殺心。
宮裡。
皇帝最近身子不大好,總是咳嗽。
這個兒子一向的不省心。
小的時候多聽話啊,口口聲聲都是母后,讓做什麼就做什麼。
後來長大了,叛逆了,走的每一步路,都不在自己想要的地方。
鄭太后神色低落,忍不住嘆了口氣。
「鄭家四世三公,這麼多年來,一直都和蕭家並行。」鄭太后低聲道,「看著自己家裡逐步敗落,哀家總覺著,一切都是哀家的錯。」
皇帝咳嗽著拍了拍鄭太后的手:「母后,您為他們做得夠多了。」
鄭太后沉重的嘆了一口氣:「等你走後,太子上位,鄭家會被誅九族。」
到時候要興起的,指不定是什麼人家了。
「哀家記得你小時候最愛哀家宮裡的銀耳蓮子羹,」鄭太后打開食盒,蒼老的手指端起玉碗,「不知怎麼回事,今天竟然想起來了。」
建興帝接過她手中的碗,過了半晌,卻沒有喝下去。
鄭太后眯了眯眼:「怎麼?」
建興帝道:「朕突然把馬嘯調了回來掌步兵營,就是怕有這麼一天。」
鄭太后冷笑:「所以呢?」
「就算朕死了,你和老七假冒聖旨,皇位也到不了老七手裡。」建興帝道,「太子妃手上的府兵和馬嘯手中的步兵能整個控制京城。」
鄭太后奪過建興帝手中的玉碗,在他震驚的目光中一仰脖子喝了下去。
緊接著玉碗落在了地上,「啪嗒」一聲碎成了兩半。
這麼多年來,鄭太后終於覺出了濃濃的挫敗。
她一手扶上皇位的兒子,她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兒子。
她親眼看著這孩子,從半個花瓶那麼大,長成了頂天立地的男人,親眼見證了這孩子的幼年、少年、中年和已經到來的老年。
那麼多時光過去了,母子連心許多年,她這個做娘的提出再無理的要求,哪怕殺了他心愛的女人,他都只是受著,未曾想過殺她。
可有一天,這孩子竟然會覺得自己這個當母親的會和他動手。
哪怕做母親的真有這樣的心思,正常情況下,當兒子的也不會生出懷疑。
她這個母親,當得可真失敗。
恍恍惚惚,鄭太后想起了自己不僅僅是皇帝一人的母親,她還是國母。
身為國母,她應該也是很失敗的吧?這麼多年來,私心都在一家,從來沒怎麼考慮過天下蒼生。
「哀家只是想起了你小時候很多事情,覺得你現在不如小時候聽話。」鄭太后兩眼渾濁,銀髮在燈下有些發灰,「你好好歇著吧,或許太子很快就回來了。」
兩列的宮人們提著燈,天上的月亮照得一地白,寒冷的夜裡只能聽見風聲和人的走路聲。
多少往事都湧入了這個年邁的太后的腦子裡,她看著天邊的那輪明月,仿佛裡面映出了一幅幅往日的畫面。
大半夜宮裡果然傳來了消息,不過倒不是宮變。
而是太后駕崩的消息。
顏諭身上的衣服還沒有換,婉麗趕緊拿了披風給顏諭披上。
今夜下了細細一層的春雪,顏諭想起蕭承冀離開的那天晚上,也是下了這般薄的小雪。
不知道蕭承冀是不是在準備回來。
小世子被換上了衣服,現在乖乖的在凝夏懷裡。<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蕭其睿閉了閉眼睛。
此時的爭辯無濟於事,他知道,就算他舌燦蓮花,皇帝也不會相信他。
皇帝派了幾個人來,把蕭其睿押了下去。
第203章 承顏[13]
十日之後,北邊的消息終於傳來了。
太子率三萬將士把蒼國皇帝趕到了岷山以西,以少勝多打得對方連連告退。
全福跪在顏諭面前,低聲講宮裡的消息:「皇上想殺了七皇子,太后娘娘依舊攔著,太后娘娘以死相逼,不讓皇上殺呢。」
顏諭還在做著針線。
春天就要來了,她在給小世子做春衣。
等到夏天的時候,小世子應該就要慢慢學著走路了。
建興帝上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有個背景強大的親生母親。
如今處處被拿捏,倒不是因為母親背景強大,而是因為建興帝壓根不可能不顧親生母親的死活。
婉麗嘟囔道:「她身為太后,竟然讓人把本國的事情通知敵軍,皇上不罰她私通敵國,將來太子殿下上位,那就不一定了。」
顏諭心中不安。
皇帝捨棄不了親情,做事優柔寡斷。
太子打了勝仗馬上就要回京城,太后看大勢已去,會不會狗急了跳牆呢?
七皇子不死,終究是個隱患。
顏諭身在宮外,每每想到這些,總怕生出事端。
這天晚上,顏諭剛剛睡下,全福突然讓凝夏把她叫醒了。
「娘娘,不好了。」全福道,「用晚膳的時候,太后讓太醫來了一趟,過了不到兩刻鐘,太后準備了羹湯,親自送去了皇上的住處。」
顏諭的眼皮子輕輕跳了跳。
這些天她讓人盯著太后宮裡,就怕出現這種事情。
皇帝這個做兒子的不忍心懲罰母親,就怕當母親的為了自己的利益起了殺心。
宮裡。
皇帝最近身子不大好,總是咳嗽。
這個兒子一向的不省心。
小的時候多聽話啊,口口聲聲都是母后,讓做什麼就做什麼。
後來長大了,叛逆了,走的每一步路,都不在自己想要的地方。
鄭太后神色低落,忍不住嘆了口氣。
「鄭家四世三公,這麼多年來,一直都和蕭家並行。」鄭太后低聲道,「看著自己家裡逐步敗落,哀家總覺著,一切都是哀家的錯。」
皇帝咳嗽著拍了拍鄭太后的手:「母后,您為他們做得夠多了。」
鄭太后沉重的嘆了一口氣:「等你走後,太子上位,鄭家會被誅九族。」
到時候要興起的,指不定是什麼人家了。
「哀家記得你小時候最愛哀家宮裡的銀耳蓮子羹,」鄭太后打開食盒,蒼老的手指端起玉碗,「不知怎麼回事,今天竟然想起來了。」
建興帝接過她手中的碗,過了半晌,卻沒有喝下去。
鄭太后眯了眯眼:「怎麼?」
建興帝道:「朕突然把馬嘯調了回來掌步兵營,就是怕有這麼一天。」
鄭太后冷笑:「所以呢?」
「就算朕死了,你和老七假冒聖旨,皇位也到不了老七手裡。」建興帝道,「太子妃手上的府兵和馬嘯手中的步兵能整個控制京城。」
鄭太后奪過建興帝手中的玉碗,在他震驚的目光中一仰脖子喝了下去。
緊接著玉碗落在了地上,「啪嗒」一聲碎成了兩半。
這麼多年來,鄭太后終於覺出了濃濃的挫敗。
她一手扶上皇位的兒子,她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兒子。
她親眼看著這孩子,從半個花瓶那麼大,長成了頂天立地的男人,親眼見證了這孩子的幼年、少年、中年和已經到來的老年。
那麼多時光過去了,母子連心許多年,她這個做娘的提出再無理的要求,哪怕殺了他心愛的女人,他都只是受著,未曾想過殺她。
可有一天,這孩子竟然會覺得自己這個當母親的會和他動手。
哪怕做母親的真有這樣的心思,正常情況下,當兒子的也不會生出懷疑。
她這個母親,當得可真失敗。
恍恍惚惚,鄭太后想起了自己不僅僅是皇帝一人的母親,她還是國母。
身為國母,她應該也是很失敗的吧?這麼多年來,私心都在一家,從來沒怎麼考慮過天下蒼生。
「哀家只是想起了你小時候很多事情,覺得你現在不如小時候聽話。」鄭太后兩眼渾濁,銀髮在燈下有些發灰,「你好好歇著吧,或許太子很快就回來了。」
兩列的宮人們提著燈,天上的月亮照得一地白,寒冷的夜裡只能聽見風聲和人的走路聲。
多少往事都湧入了這個年邁的太后的腦子裡,她看著天邊的那輪明月,仿佛裡面映出了一幅幅往日的畫面。
大半夜宮裡果然傳來了消息,不過倒不是宮變。
而是太后駕崩的消息。
顏諭身上的衣服還沒有換,婉麗趕緊拿了披風給顏諭披上。
今夜下了細細一層的春雪,顏諭想起蕭承冀離開的那天晚上,也是下了這般薄的小雪。
不知道蕭承冀是不是在準備回來。
小世子被換上了衣服,現在乖乖的在凝夏懷裡。<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