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不過,到那時,謝大人那邊……」他猶豫著開口。
「這次長寧郡主的生日宴上,我已同她講明謝家的立場。」
謝荼一張明艷動人的臉上出現了從未有過的決絕神色。
「什麼忠貞什麼為國,什麼世家什麼寒門,統統都和我無關。」
「我只要謝家安虞,我母親能夠平安歸家!」
姜鶴一雙黑眸靜靜地盯著她看,表情也異常堅定,腦袋微不可覺地點了點頭。
————————
謝荼心事重重地回了府,靜候姜家帶來宮內外的確切消息。
沒過幾日,姜鶴遞來消息,說是已經拿到了當年抬棺木僕從家中的親筆書信,證實了他們的猜想——杜氏是被成惠帝逼迫,無奈之下才實施的假死。
萬事俱備,只差母親杜一南在宮內的下落消息,意外卻發生了。
這日,一騎士兵縱馬疾馳進入京城,報的是邊關大勝的消息。
皇帝欣喜萬分,賞定遠將軍府黃金萬兩,賜長寧郡主封地一座。
可不到晌午,京城卻傳出不和諧的流言。
姜家駐守邊關十餘年,一開始勝敗皆有,近年來卻頻頻打勝仗,但繳獲的俘虜金銀並不多,並沒有有效打擊屢犯我邊境的大月。
於是便有人妄言,姜家是同外敵大月達成了共贏的協議。
姜家只打勝仗,卻趕不走一直騷擾我大梁邊境的大月;而大月雖連吃敗仗,損失金銀俘虜,卻能買到我大梁的精銳兵器!
這一番通敵叛國的流言一出,皇帝震怒,當眾便摔了邊關的請功摺子要求嚴查。
等謝荼知道此事時,姜鵠已被人押入刑部大牢,姜鶴則與長寧郡主一起被幽禁在定遠將軍府中不得出入。
「他還是下手了!」謝荼恨恨地一拍桌面,力道之大震翻了面前的茶盞,「通敵叛國是何等的大罪!」
她的雙眼通紅,額角青筋忍不住地直跳,整個人像是一隻暴怒中的野獸,想要尋找一個機會撕咬敵人,卻發現
被圈在籠子裡哪裡也出不去。
「姑娘,老爺回來了!」
一直在二門處等著謝愉恩回府動靜的典心匆匆進門稟告,一眼便看見她的狀態,驚訝之餘看向了守在一旁的吟心。
吟心沖她搖了搖頭,同樣是滿眼的擔心。
「姑娘,可還要去老爺的書房?」典心小心開口道。
「去,父親在朝中人脈眾多,我必須得多知道些內幕,才好想辦法救姜家。」
謝荼來不及換身衣裳,匆匆帶著兩位婢女趕到謝愉恩的水榭。
不承想,謝英也在水榭書房之中打聽消息。
「妹妹也來了,想必也是為了姜家通敵叛國一事吧?」
謝英沖謝荼點了點頭,算是打了招呼,而後又轉過頭去繼續和父親說話。
「定遠將軍此人忠君愛國,剛正不阿,若說他通敵叛國、販賣軍餉,那絕對是不可能的!這一定是有人故意要栽贓陷害,父親,你可知道是誰指認姜家?」
謝愉恩剛同幕僚商議事情結束,已是滿身的疲憊。
他看見一雙兒女出現在書房,心裡早就知道是為何而來,便也毫不含糊道:
「此事皆由街頭黃口小兒口口相傳的童謠所引起,陛下心生怒意,命人去調查源頭,才引發了後續一系列的事情。」
「定遠將軍有一位名為楊真的部將,去年年末因腿傷無法再戰,被送回京城,月前,他酒後曾在花樓中吐露,邊關軍功多有黑幕。」
「按照勝仗的等級,定遠將軍父子在邊關,以大梁國名義同大月國建立長期合作,以兵器為價換取俘虜和金銀,再報送朝廷請功受賞。」
「這件事被有心之人從花樓中傳播出來,被黃口小兒傳唱成了人人相傳的歌謠。」
「這……簡直是荒謬!」謝英怒極,「定遠將軍驍勇善戰,麾下將士們也都是百年難得的將帥之才,何必做這種沽名釣譽的荒唐事。」
「這一旦被人揭發,就是萬劫不復的深淵!他們又何必做下此等冒險之事!」
謝荼的腦筋卻動得更快,她打斷謝英的義憤填膺:
「這種荒謬的言論看似可笑,可姜鵠的的確確被下了大牢,而姜鶴和長寧郡主也都被幽禁在定遠將軍府中半步不得離開,這只能說明,那個叫楊真的手中留有證據。」
謝愉恩讚許地看了看自己的女兒,繼續言道:「不錯,事情雖然荒謬,可姜家不問便被捉拿,定是有鐵一般的證據。」
「陛下不會因為黃口小兒的歌謠而震怒,怒的是因為楊真把這件事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因此就派了刑部之人去徹查此事。」
上一世,姜家通敵叛國的罪名很快就被定了下來。
定遠將軍甚至還沒來得及回京為自己辯解一二,就被一紙詔書奪了兵權,押回京城問罪。
長寧郡主為夫君和長子奔走許久未果之後,也曾沉寂了一陣子,之後便是自盡以求保全次子。
其中,一定是有什麼被自己忽略掉的細節。
是什麼呢?
謝荼突然恨自己上一世不關心朝局,體會到了書到用時方恨少的苦楚。
見一雙兒女面露僵色,謝愉恩這才開口道:
「聽說,楊真手中有一本帳冊,記錄了這些年定遠將軍父子同大月的交易。」
他的聲音如一聲驚雷炸響。<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次長寧郡主的生日宴上,我已同她講明謝家的立場。」
謝荼一張明艷動人的臉上出現了從未有過的決絕神色。
「什麼忠貞什麼為國,什麼世家什麼寒門,統統都和我無關。」
「我只要謝家安虞,我母親能夠平安歸家!」
姜鶴一雙黑眸靜靜地盯著她看,表情也異常堅定,腦袋微不可覺地點了點頭。
————————
謝荼心事重重地回了府,靜候姜家帶來宮內外的確切消息。
沒過幾日,姜鶴遞來消息,說是已經拿到了當年抬棺木僕從家中的親筆書信,證實了他們的猜想——杜氏是被成惠帝逼迫,無奈之下才實施的假死。
萬事俱備,只差母親杜一南在宮內的下落消息,意外卻發生了。
這日,一騎士兵縱馬疾馳進入京城,報的是邊關大勝的消息。
皇帝欣喜萬分,賞定遠將軍府黃金萬兩,賜長寧郡主封地一座。
可不到晌午,京城卻傳出不和諧的流言。
姜家駐守邊關十餘年,一開始勝敗皆有,近年來卻頻頻打勝仗,但繳獲的俘虜金銀並不多,並沒有有效打擊屢犯我邊境的大月。
於是便有人妄言,姜家是同外敵大月達成了共贏的協議。
姜家只打勝仗,卻趕不走一直騷擾我大梁邊境的大月;而大月雖連吃敗仗,損失金銀俘虜,卻能買到我大梁的精銳兵器!
這一番通敵叛國的流言一出,皇帝震怒,當眾便摔了邊關的請功摺子要求嚴查。
等謝荼知道此事時,姜鵠已被人押入刑部大牢,姜鶴則與長寧郡主一起被幽禁在定遠將軍府中不得出入。
「他還是下手了!」謝荼恨恨地一拍桌面,力道之大震翻了面前的茶盞,「通敵叛國是何等的大罪!」
她的雙眼通紅,額角青筋忍不住地直跳,整個人像是一隻暴怒中的野獸,想要尋找一個機會撕咬敵人,卻發現
被圈在籠子裡哪裡也出不去。
「姑娘,老爺回來了!」
一直在二門處等著謝愉恩回府動靜的典心匆匆進門稟告,一眼便看見她的狀態,驚訝之餘看向了守在一旁的吟心。
吟心沖她搖了搖頭,同樣是滿眼的擔心。
「姑娘,可還要去老爺的書房?」典心小心開口道。
「去,父親在朝中人脈眾多,我必須得多知道些內幕,才好想辦法救姜家。」
謝荼來不及換身衣裳,匆匆帶著兩位婢女趕到謝愉恩的水榭。
不承想,謝英也在水榭書房之中打聽消息。
「妹妹也來了,想必也是為了姜家通敵叛國一事吧?」
謝英沖謝荼點了點頭,算是打了招呼,而後又轉過頭去繼續和父親說話。
「定遠將軍此人忠君愛國,剛正不阿,若說他通敵叛國、販賣軍餉,那絕對是不可能的!這一定是有人故意要栽贓陷害,父親,你可知道是誰指認姜家?」
謝愉恩剛同幕僚商議事情結束,已是滿身的疲憊。
他看見一雙兒女出現在書房,心裡早就知道是為何而來,便也毫不含糊道:
「此事皆由街頭黃口小兒口口相傳的童謠所引起,陛下心生怒意,命人去調查源頭,才引發了後續一系列的事情。」
「定遠將軍有一位名為楊真的部將,去年年末因腿傷無法再戰,被送回京城,月前,他酒後曾在花樓中吐露,邊關軍功多有黑幕。」
「按照勝仗的等級,定遠將軍父子在邊關,以大梁國名義同大月國建立長期合作,以兵器為價換取俘虜和金銀,再報送朝廷請功受賞。」
「這件事被有心之人從花樓中傳播出來,被黃口小兒傳唱成了人人相傳的歌謠。」
「這……簡直是荒謬!」謝英怒極,「定遠將軍驍勇善戰,麾下將士們也都是百年難得的將帥之才,何必做這種沽名釣譽的荒唐事。」
「這一旦被人揭發,就是萬劫不復的深淵!他們又何必做下此等冒險之事!」
謝荼的腦筋卻動得更快,她打斷謝英的義憤填膺:
「這種荒謬的言論看似可笑,可姜鵠的的確確被下了大牢,而姜鶴和長寧郡主也都被幽禁在定遠將軍府中半步不得離開,這只能說明,那個叫楊真的手中留有證據。」
謝愉恩讚許地看了看自己的女兒,繼續言道:「不錯,事情雖然荒謬,可姜家不問便被捉拿,定是有鐵一般的證據。」
「陛下不會因為黃口小兒的歌謠而震怒,怒的是因為楊真把這件事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因此就派了刑部之人去徹查此事。」
上一世,姜家通敵叛國的罪名很快就被定了下來。
定遠將軍甚至還沒來得及回京為自己辯解一二,就被一紙詔書奪了兵權,押回京城問罪。
長寧郡主為夫君和長子奔走許久未果之後,也曾沉寂了一陣子,之後便是自盡以求保全次子。
其中,一定是有什麼被自己忽略掉的細節。
是什麼呢?
謝荼突然恨自己上一世不關心朝局,體會到了書到用時方恨少的苦楚。
見一雙兒女面露僵色,謝愉恩這才開口道:
「聽說,楊真手中有一本帳冊,記錄了這些年定遠將軍父子同大月的交易。」
他的聲音如一聲驚雷炸響。<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