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頁
嚴孤山眨了眨眼:「話本里都說鬼喜歡吸人的陽氣,要不要我給你一些啊。」
鄭鶴一愣:「什麼?」
嚴孤山笑著撅了噘嘴。
鄭鶴哭笑不得的看著他:「真是……哪有一點要登基的樣子嘛……」
話雖然這麼說,但還是湊近,低頭在他眉心蜻蜓點水似的親了一下。
「好了,你還在養病,別真把你陽氣吸走了。快睡吧,明日你還要進宮『侍疾』呢。」
第181章 父母呼,應勿緩
天還未亮透,東方才剛剛泛起一絲魚肚白,整個京城尚被晨霧籠罩,靜謐得有些清冷。太子嚴孤山便已起身,準備進宮前往太安宮 「侍疾」。
他其實身心俱疲,自己身上的傷也還沒好利落,每一個動作都牽扯著傷口隱隱作痛,可他不能有絲毫懈怠,這場戲必須演下去,而且要演得逼真。
鄭鶴如往常一般,默默地跟隨著太子來到太安宮,然後在外殿找了個位置坐下等待。太安宮本是前朝太上皇的住所,歲月的侵蝕讓這裡早已荒廢已久,處處透著一股破敗與落寞。
然而,如今這裡卻有了新的生機,太子為了體現自己的孝心和對皇帝那看似真摯的父子之情,特地命人好好打掃了一番。
宮牆被重新粉刷,斑駁的壁畫也被修復,那些破舊的門窗都換成了新的,還在各處裝飾了精美的屏風、華麗的掛毯以及珍貴的瓷器。每一個角落都被打理得一絲不苟,盡顯尊貴,就是不讓人挑出一絲錯來,讓世人都看到他對皇帝的敬重。
太子輕手輕腳地走進內殿,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藥味。他看到皇帝靜靜地躺在床上,雙目緊閉,那面容顯得有些憔悴和蒼老,仿佛一下子老了許多。
他不知道皇帝此時是醒著還是仍在昏睡,只是靜靜地站在床邊。不一會兒,太醫走了過來,湊近太子,壓低聲音在他耳邊說著皇帝的病情,告知他皇帝還能活多久,這其中的信息微妙而關鍵。太子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示意太醫繼續按之前商定好的計劃行事,太醫領命後便悄然退下。
可還沒等太子緩過神來,他的心腹又匆匆進來,小聲地向他匯報查暖閣仵房點卯冊的情況。太子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憂慮,這個時候他不想節外生枝,便揮了揮手讓心腹退下。
他端起放在一旁的藥碗,用勺子不停地輕輕攪動著,思緒卻飄到了暖閣之事上,那裡的情況似乎比他想像的還要複雜,仿佛有一張無形的大網正在慢慢收緊。
就在這時,皇帝的眼皮微微顫動,緩緩睜開了眼睛。父子二人就這樣獨處一室,空氣中瀰漫著一種難以言說的壓抑氣氛。
太子看著皇帝的眼睛,從那裡他看到了懷疑、憤怒,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恐懼。
他們之間有過太多次單獨對話了,那些話語如同絲線,在歲月長河中交織成了一張複雜而又迷離的大網,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早已分不清哪些是真情流露,哪些是權謀算計。
太子嚴孤山靜靜地坐在床邊,手中端著那碗熱氣騰騰的藥,藥香在空氣中瀰漫開來。他舀起一勺藥,輕輕地送到皇帝嘴邊,動作機械而又冷漠。
皇帝躺在床上,雙眼直勾勾地盯著太子,眼神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嘴唇緊緊抿著,不肯張嘴喝藥。藥液順著皇帝的嘴角流下,沿著臉頰的紋路蜿蜒而下,滴落在錦被上,暈出一小片深色的痕跡。
太子就那樣靜靜地看著,臉上沒有絲毫表情,也沒有動手為皇帝擦拭。
他的眼神愈發冰冷,就像寒冬臘月里的冰湖,深不見底且透著刺骨的寒意。過了許久,他才冷冷地開口說道:「父皇,您可知這一碗藥價值幾何?這足夠普通百姓一家吃上五日了。」
皇帝瞪大了眼睛,眼中布滿血絲,那目光如同一頭瀕死的困獸,死死地盯著太子。
他的嘴唇乾裂,微微顫抖著,半晌,才從那乾涸的喉嚨里發出一陣沙啞得如同砂紙摩擦般的聲音:「你就這麼愛那個姓鄭的?竟要為了他如此急不可耐,費盡心思地要殺我?」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疑惑、憤怒和難以置信,仿佛站在他面前的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而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惡鬼。
這些日子以來,他翻來覆去地思索,卻怎麼也想不明白。
自己這個大兒子已經貴為太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根本沒有人能與他爭奪皇位,可他為何會突然起兵造反?
甚至從他回京的這些年,殺掉的每一個人都是在為弒父弒君做準備。
太子聽聞皇帝的質問,先是一愣,隨後竟被逗笑了。那笑聲在這寂靜的宮殿中顯得格外突兀,帶著一絲嘲諷、一絲悲涼。他緩緩地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絕:「我要殺你,當然不僅僅是因為他。」
說完,他緩緩俯下身,湊近皇帝,眼神如同一把鋒利的匕首,直勾勾地盯著眼前這個人面獸心的父親:
「你強暴我娘的時候我就想殺你,逼死我娘的時候我想殺你,知道你和那群畜生對鄭長憶做過什麼的時候也想殺你……」
「鄭長憶割喉倒在我懷裡的時候我更想——」
嚴孤山聲音顫抖:「你知道那年冬天南疆餓死了多少士兵嗎?你知道幾月前西城渴死多少百姓嗎?」
「你知道,但你居然還能問出『為什麼這麼恨我』。」
「我甚至懷疑,你還有沒有良心?」
鄭鶴一愣:「什麼?」
嚴孤山笑著撅了噘嘴。
鄭鶴哭笑不得的看著他:「真是……哪有一點要登基的樣子嘛……」
話雖然這麼說,但還是湊近,低頭在他眉心蜻蜓點水似的親了一下。
「好了,你還在養病,別真把你陽氣吸走了。快睡吧,明日你還要進宮『侍疾』呢。」
第181章 父母呼,應勿緩
天還未亮透,東方才剛剛泛起一絲魚肚白,整個京城尚被晨霧籠罩,靜謐得有些清冷。太子嚴孤山便已起身,準備進宮前往太安宮 「侍疾」。
他其實身心俱疲,自己身上的傷也還沒好利落,每一個動作都牽扯著傷口隱隱作痛,可他不能有絲毫懈怠,這場戲必須演下去,而且要演得逼真。
鄭鶴如往常一般,默默地跟隨著太子來到太安宮,然後在外殿找了個位置坐下等待。太安宮本是前朝太上皇的住所,歲月的侵蝕讓這裡早已荒廢已久,處處透著一股破敗與落寞。
然而,如今這裡卻有了新的生機,太子為了體現自己的孝心和對皇帝那看似真摯的父子之情,特地命人好好打掃了一番。
宮牆被重新粉刷,斑駁的壁畫也被修復,那些破舊的門窗都換成了新的,還在各處裝飾了精美的屏風、華麗的掛毯以及珍貴的瓷器。每一個角落都被打理得一絲不苟,盡顯尊貴,就是不讓人挑出一絲錯來,讓世人都看到他對皇帝的敬重。
太子輕手輕腳地走進內殿,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藥味。他看到皇帝靜靜地躺在床上,雙目緊閉,那面容顯得有些憔悴和蒼老,仿佛一下子老了許多。
他不知道皇帝此時是醒著還是仍在昏睡,只是靜靜地站在床邊。不一會兒,太醫走了過來,湊近太子,壓低聲音在他耳邊說著皇帝的病情,告知他皇帝還能活多久,這其中的信息微妙而關鍵。太子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示意太醫繼續按之前商定好的計劃行事,太醫領命後便悄然退下。
可還沒等太子緩過神來,他的心腹又匆匆進來,小聲地向他匯報查暖閣仵房點卯冊的情況。太子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憂慮,這個時候他不想節外生枝,便揮了揮手讓心腹退下。
他端起放在一旁的藥碗,用勺子不停地輕輕攪動著,思緒卻飄到了暖閣之事上,那裡的情況似乎比他想像的還要複雜,仿佛有一張無形的大網正在慢慢收緊。
就在這時,皇帝的眼皮微微顫動,緩緩睜開了眼睛。父子二人就這樣獨處一室,空氣中瀰漫著一種難以言說的壓抑氣氛。
太子看著皇帝的眼睛,從那裡他看到了懷疑、憤怒,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恐懼。
他們之間有過太多次單獨對話了,那些話語如同絲線,在歲月長河中交織成了一張複雜而又迷離的大網,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早已分不清哪些是真情流露,哪些是權謀算計。
太子嚴孤山靜靜地坐在床邊,手中端著那碗熱氣騰騰的藥,藥香在空氣中瀰漫開來。他舀起一勺藥,輕輕地送到皇帝嘴邊,動作機械而又冷漠。
皇帝躺在床上,雙眼直勾勾地盯著太子,眼神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嘴唇緊緊抿著,不肯張嘴喝藥。藥液順著皇帝的嘴角流下,沿著臉頰的紋路蜿蜒而下,滴落在錦被上,暈出一小片深色的痕跡。
太子就那樣靜靜地看著,臉上沒有絲毫表情,也沒有動手為皇帝擦拭。
他的眼神愈發冰冷,就像寒冬臘月里的冰湖,深不見底且透著刺骨的寒意。過了許久,他才冷冷地開口說道:「父皇,您可知這一碗藥價值幾何?這足夠普通百姓一家吃上五日了。」
皇帝瞪大了眼睛,眼中布滿血絲,那目光如同一頭瀕死的困獸,死死地盯著太子。
他的嘴唇乾裂,微微顫抖著,半晌,才從那乾涸的喉嚨里發出一陣沙啞得如同砂紙摩擦般的聲音:「你就這麼愛那個姓鄭的?竟要為了他如此急不可耐,費盡心思地要殺我?」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疑惑、憤怒和難以置信,仿佛站在他面前的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而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惡鬼。
這些日子以來,他翻來覆去地思索,卻怎麼也想不明白。
自己這個大兒子已經貴為太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根本沒有人能與他爭奪皇位,可他為何會突然起兵造反?
甚至從他回京的這些年,殺掉的每一個人都是在為弒父弒君做準備。
太子聽聞皇帝的質問,先是一愣,隨後竟被逗笑了。那笑聲在這寂靜的宮殿中顯得格外突兀,帶著一絲嘲諷、一絲悲涼。他緩緩地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絕:「我要殺你,當然不僅僅是因為他。」
說完,他緩緩俯下身,湊近皇帝,眼神如同一把鋒利的匕首,直勾勾地盯著眼前這個人面獸心的父親:
「你強暴我娘的時候我就想殺你,逼死我娘的時候我想殺你,知道你和那群畜生對鄭長憶做過什麼的時候也想殺你……」
「鄭長憶割喉倒在我懷裡的時候我更想——」
嚴孤山聲音顫抖:「你知道那年冬天南疆餓死了多少士兵嗎?你知道幾月前西城渴死多少百姓嗎?」
「你知道,但你居然還能問出『為什麼這麼恨我』。」
「我甚至懷疑,你還有沒有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