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頁
受制於人,茅湛雙目充血,卻又無能為力。
李意清安撫他:「茅將軍,不必擔心。只要大夏不想與大慶徹底撕破臉皮,本殿自然安然無恙。」
旁邊的使臣聽出李意清話中的威脅之意,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李意清跟在他的身後,走到了議事廳外。
使臣卻沒有停下腳步,一路直挺挺引著李意清走到珠簾帷幕後面的軟榻上坐下。
她的出現短暫地打斷了正在交談中的兩人。隔著帷幕,她依稀只能看見光影,卻看不清人臉。
不過聲音倒是很清晰地傳入李意清的耳中。
下首的人道:「承將軍,君上派我與你議事,你卻還將別人弄到這裡來,可是對君上不敬?」
使臣送她過來後就離開了堂中,李意清安靜地聽著場中兩人的交談,神情淡定。
方才那人對主帥的稱呼為承將軍,便是大夏國主以前的二皇兄之子,夏侯承。
他問完,半響沒能聽到高台回應。
下首的人忍不住複述了一遍自己的問話,高台上人不耐煩道:「聽到了,你們君上若是看不下去,叫他過來就是!」
下首的人顯然不知道夏侯承和國主交談的時候大多針鋒相對,乍然聽到這樣大逆不道的話,「你」了半天,沒有下文。
這可是殺頭的重罪。
可是很顯然,夏侯承並不在意。
李意清倒是覺得,這嗓音有些耳熟。
聽著像是十八九歲的少年,語氣隨意散漫,像是對什麼都漠不關心。
李意清被勾起了一絲好奇心,靜靜地聽著兩人後續的交談。
第一句失利,下首的人知道主帥不好惹,悻悻然換了話題,說起大夏國主派他過來的正事,道:「君上叫我來問承將軍,為何非要大慶的公主?」
夏侯承「唔」了一聲,像是十分詫異,「他連這一點都看不出來嗎?」
語氣之驚訝,譏諷之濃厚,便是大慶舌戰群儒的文臣,都問不出這樣的效果。
使臣青白著一張臉,心中頗為怨懟,但面上不顯,只問:「還請承將軍賜教!」
夏侯承笑了出來,笑聲清脆,半響,才幽幽停下,冷冷反問:「你問了,我便就要答嗎?」
李意清聽下來,都覺得這位夏侯承,確實有些不好說話。
使臣被噎得心口疼,可是若不問清楚緣由,回去之後大夏國主可就不會玩笑說話了。
「大慶皇帝衰微,二皇子重創,五皇子被圈禁……說起威脅,倒是大皇子李序澤還算有些本事,收買人心很有一套,承將軍為何要公主,而不要大皇子談判?」
趁大皇子過來,就地格殺,大慶群龍無首,只剩一盤散沙,屆時出兵一舉攻占,大勢已定。
他仔細思考著,卻又說不上缺漏了哪一環,讓這條邏輯線無法閉合。
夏侯承像是在吃什麼東西,瓜果清脆作響,一陣香味傳到裡面,李意清分辨了出來——是胡瓜。
吃著胡瓜的夏侯承語氣散漫,「他在大慶苦心謀劃了那麼多年,就沒有信人告訴他。大慶的大皇子,如今只一個廢人罷了嗎?」
後面的聲音悉悉索索,有人起身,有人俯身,交談的聲音猶如蚊子喃喃,李意清聽不真切。
她滿心都是夏侯承的話——大慶的大皇子,如今只是一個廢人。
她回憶起這段時間和皇兄見面的次數,月影牆根下,馬背上,營帳中……
他看著神色如常,一舉一動,並無不妥。
究竟是夏侯承在危言聳聽,還是大皇兄當真有意瞞住她,瞞住所有人。
李意清腦海中飛快運轉,有婢女走到她的身邊,「大慶公主,主帥累了需要休息,兩國洽談的事情,等主帥醒了再做決定吧。」
說完,直接上手,用力將李意清拽了起來,推攘著回到了先前見到的城牆方寸。
茅湛來回踱步,心急如焚,見李意清完整地回來,懸在胸口的心落了地,緊張道:「大夏主帥找公主洽談了什麼?」
李意清回望他:「我現在還沒有見到大夏主帥的面。」
第206章 銅鈴日落
茅湛心中滿腹疑問,既然沒有見上面,怎地去了那麼久。
不過他的疑問並沒有來得及問出口,只聽見李意清道:「大皇子李序澤,在你看來,與往日可有什麼不同?」
茅湛在腦海中認真思慮一番,對李意清道:「大皇子為人親善,仁德寬厚,身先士卒,與往日並無不同。」他說完,追問,「殿下緣何出此一問?」
李意清壓低聲音,簡要將自己方才聽到的內容講了。
茅湛道:「大殿下吉人自有天相,依末將看,大夏主帥故意要你聽到,只是希望殿下亂了方寸,投入他們的計劃。」
他說的斬釘截鐵。
真的只是這樣嗎?李意清在心中一遍遍提問自己。
她心中總是覺得不安。
後面的三日,大夏主帥再也沒有提到她,只聽聞主帥依照約定,已放回四百人,剩下四百人,等事情談完再放走。
一日三餐只有熱水和羊肉,羊肉腥膻,烤熟沒烤熟純看運氣,三日下來,李意清整個人清瘦了一圈。<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李意清安撫他:「茅將軍,不必擔心。只要大夏不想與大慶徹底撕破臉皮,本殿自然安然無恙。」
旁邊的使臣聽出李意清話中的威脅之意,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李意清跟在他的身後,走到了議事廳外。
使臣卻沒有停下腳步,一路直挺挺引著李意清走到珠簾帷幕後面的軟榻上坐下。
她的出現短暫地打斷了正在交談中的兩人。隔著帷幕,她依稀只能看見光影,卻看不清人臉。
不過聲音倒是很清晰地傳入李意清的耳中。
下首的人道:「承將軍,君上派我與你議事,你卻還將別人弄到這裡來,可是對君上不敬?」
使臣送她過來後就離開了堂中,李意清安靜地聽著場中兩人的交談,神情淡定。
方才那人對主帥的稱呼為承將軍,便是大夏國主以前的二皇兄之子,夏侯承。
他問完,半響沒能聽到高台回應。
下首的人忍不住複述了一遍自己的問話,高台上人不耐煩道:「聽到了,你們君上若是看不下去,叫他過來就是!」
下首的人顯然不知道夏侯承和國主交談的時候大多針鋒相對,乍然聽到這樣大逆不道的話,「你」了半天,沒有下文。
這可是殺頭的重罪。
可是很顯然,夏侯承並不在意。
李意清倒是覺得,這嗓音有些耳熟。
聽著像是十八九歲的少年,語氣隨意散漫,像是對什麼都漠不關心。
李意清被勾起了一絲好奇心,靜靜地聽著兩人後續的交談。
第一句失利,下首的人知道主帥不好惹,悻悻然換了話題,說起大夏國主派他過來的正事,道:「君上叫我來問承將軍,為何非要大慶的公主?」
夏侯承「唔」了一聲,像是十分詫異,「他連這一點都看不出來嗎?」
語氣之驚訝,譏諷之濃厚,便是大慶舌戰群儒的文臣,都問不出這樣的效果。
使臣青白著一張臉,心中頗為怨懟,但面上不顯,只問:「還請承將軍賜教!」
夏侯承笑了出來,笑聲清脆,半響,才幽幽停下,冷冷反問:「你問了,我便就要答嗎?」
李意清聽下來,都覺得這位夏侯承,確實有些不好說話。
使臣被噎得心口疼,可是若不問清楚緣由,回去之後大夏國主可就不會玩笑說話了。
「大慶皇帝衰微,二皇子重創,五皇子被圈禁……說起威脅,倒是大皇子李序澤還算有些本事,收買人心很有一套,承將軍為何要公主,而不要大皇子談判?」
趁大皇子過來,就地格殺,大慶群龍無首,只剩一盤散沙,屆時出兵一舉攻占,大勢已定。
他仔細思考著,卻又說不上缺漏了哪一環,讓這條邏輯線無法閉合。
夏侯承像是在吃什麼東西,瓜果清脆作響,一陣香味傳到裡面,李意清分辨了出來——是胡瓜。
吃著胡瓜的夏侯承語氣散漫,「他在大慶苦心謀劃了那麼多年,就沒有信人告訴他。大慶的大皇子,如今只一個廢人罷了嗎?」
後面的聲音悉悉索索,有人起身,有人俯身,交談的聲音猶如蚊子喃喃,李意清聽不真切。
她滿心都是夏侯承的話——大慶的大皇子,如今只是一個廢人。
她回憶起這段時間和皇兄見面的次數,月影牆根下,馬背上,營帳中……
他看著神色如常,一舉一動,並無不妥。
究竟是夏侯承在危言聳聽,還是大皇兄當真有意瞞住她,瞞住所有人。
李意清腦海中飛快運轉,有婢女走到她的身邊,「大慶公主,主帥累了需要休息,兩國洽談的事情,等主帥醒了再做決定吧。」
說完,直接上手,用力將李意清拽了起來,推攘著回到了先前見到的城牆方寸。
茅湛來回踱步,心急如焚,見李意清完整地回來,懸在胸口的心落了地,緊張道:「大夏主帥找公主洽談了什麼?」
李意清回望他:「我現在還沒有見到大夏主帥的面。」
第206章 銅鈴日落
茅湛心中滿腹疑問,既然沒有見上面,怎地去了那麼久。
不過他的疑問並沒有來得及問出口,只聽見李意清道:「大皇子李序澤,在你看來,與往日可有什麼不同?」
茅湛在腦海中認真思慮一番,對李意清道:「大皇子為人親善,仁德寬厚,身先士卒,與往日並無不同。」他說完,追問,「殿下緣何出此一問?」
李意清壓低聲音,簡要將自己方才聽到的內容講了。
茅湛道:「大殿下吉人自有天相,依末將看,大夏主帥故意要你聽到,只是希望殿下亂了方寸,投入他們的計劃。」
他說的斬釘截鐵。
真的只是這樣嗎?李意清在心中一遍遍提問自己。
她心中總是覺得不安。
後面的三日,大夏主帥再也沒有提到她,只聽聞主帥依照約定,已放回四百人,剩下四百人,等事情談完再放走。
一日三餐只有熱水和羊肉,羊肉腥膻,烤熟沒烤熟純看運氣,三日下來,李意清整個人清瘦了一圈。<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