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鄒茂業身形一晃,直挺挺倒了下去。
就在眾人茶餘飯後興致勃勃談論著那日在濟世堂門前見到的魏家父子時,魏家做東在城中最氣派的雲客來宴請鄒家。
也算是兩家人頭一回正式見面,來的都是自家人,男客們一桌,女客們一桌,中間兒只用一扇檀木花鳥屏隔開了。
男客那桌,鄒茂年父子起初都有些沉默,架不住魏家父子熱絡,三巡酒過,倒都敞開心扉打成了一片。
鄒茂年雙頰紅紅,端著酒杯對著魏准道:「魏將軍豪氣干雲,實乃當世不二之英雄。老夫心中對你極為敬佩,先前諸多不敬之處還請原諒!」
魏准忙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豈敢受老先生賠禮?老先生當年為了舍妹之事受牽連,險些性命不保,還被迫隱姓埋名與家人生離十多年,說起來實在是魏家慚愧。」
言罷又指著坐在最末的魏襄道:「如今我家這個無賴小兒還要仰仗老先生多擔待了。」
鄒茂年掀開眼皮瞥了眼規規矩矩坐在角落裡的魏襄,像模像樣的,今日看著倒還順眼,苦笑著搖搖頭:「陳年往事恩恩怨怨不提也罷,來,趁著今日高興,咱們滿飲此杯,從此往後便是一家人了。」
鄒文廷欲勸說老爺子年紀大了少喝些,老爺子一個眼角風掃過去,他登時閉了嘴。
老先生有興致,魏家兄弟幾人自然也都當仁不讓,開懷暢飲。
第124章 今朝有酒
女眷那邊更不必說了。
眾人相互見過禮,鄭月舒上前先挽了玉嬋的胳膊,輕輕在她腮邊擰了一把。
「好呀,阿嬋,你瞞得我好苦!」
玉嬋有些羞赧地垂下頭。
姜氏在宮裡見過玉嬋,十分自來熟地上前喚了聲「五弟妹」,而後指著身後一位明眸皓齒的綠裙女子同她介紹道:「這是九娘,你可以喚她一聲四嫂。」
綠裙女子含羞帶嗔喚了聲二嫂,紅著臉躲到了蕭怡君身後。
玉嬋含笑點頭,原來這位便是從小養在郡主婆婆身邊那位未來四嫂裴韻。
而後是三個孩子,大的那個約莫十二三歲的年紀,生得劍眉星目,英姿筆挺,一看便知是大哥魏欽之子,魏念。
剩下兩個七八歲的小小少年,幾乎一模一樣的眉目,一般高,卻是一動一靜截然不同的性子,乃是二哥魏栩與二嫂姜氏所生的雙生子,斯文的略長,叫魏灝,活潑的那個小一刻鐘,叫魏邈。
三個孩子齊唰唰上前,恭恭敬敬朝著玉嬋喚「五嬸嬸」。
玉嬋的臉再次唰地一下漲紅了,強作鎮定摸出提前備好的紅封遞過去。
三個孩子又乖乖地雙手接過道了謝。
蕭怡君婆媳幾個也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紅封給了玉嬋和齊哥兒。
姜氏眼珠子一轉,盯著鄭月舒打趣道:「你三嫂肚子裡還揣著一個呢,弟妹回頭還要補上一份。」
玉嬋滿臉詫異地盯著鄭月舒的肚子,難怪方才見她面色紅潤,體態豐盈了不少,原來是有了身孕了。
鄭月舒跺跺腳捂著臉躲去了郡主婆婆身後。
姜氏忍不住掩口笑道:「終究是年紀輕不經事,三言兩語就紅了臉。」
蕭怡君含笑嗔她:「當誰都跟你似的,麵皮比城牆還厚。」
姜氏趁勢攤攤手:「母親偏心,如今有了三位弟妹,越發嫌棄我了。」
鄒夫人與幾個女兒起先在郡主娘娘面前還頗有些拘謹,生怕行差踏錯一步惹人恥笑叫玉嬋面上無光。
後來見郡主雖身份貴重為人卻極為隨和,又有姜氏、鄭月舒妯娌二人在一旁說說笑笑調和氣氛,懸著的心便也漸漸落了下來。
蕭怡君看著親家母身側坐著的幾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心底是說不出的羨慕。
她這輩子出身尊貴,丈夫疼愛,兒子媳婦孝順,倒也稱得上圓滿,唯一遺憾便是膝下無女,好在有貼心的九娘陪伴左右。
鄒夫人看著郡主通身氣派也一再感嘆女兒實在是有福之人,遇上這樣一位通情達理的好婆婆。
蕭怡君有心為二人重新籌辦一場婚禮,被玉嬋婉拒了。
她同魏襄在夔州成親,在荊州完成大禮,實在沒有必要再來一遭。
郡主婆婆似乎對此頗為遺憾,但見她溫和識禮,落落大方,又覺得打心眼裡喜歡,自腕上褪下一隻綠汪汪的翠玉鐲子親手替她攏上,又對她道:「城郊的那座莊子你要是住得習慣便住,要是住不慣我這裡還有一處近些的,離女醫署也只隔了兩條街,很是便利。咱們家沒有那麼多規矩,你和少陵得空常回將軍府走走,我叫小廚房給你們補補。」
玉嬋含羞點點頭。
魏襄此刻隔一層屏風豎著耳朵聽著裡頭傳出的歡聲笑語,心中正暗自慶幸今日沒人當著媳婦的面揭自己短,就聽小侄子魏邈脆生生的聲音自裡間傳來。
「五嬸嬸,我娘說成了親就會有小娃娃。你肚子裡是不是也揣著一個小娃娃?」
魏襄:……
鄒茂年已經許多年未曾如今日這般開懷暢飲,與魏准叔侄二人勾肩搭背從酒樓里出來,朝魏家眾人擺擺手,一頭鑽進了自家馬車。
其餘眾人也都好不到哪兒去,在各自媳婦的攙扶下各回各家。
兩家人碰了面,兩人婚事也算正式過了明路,魏襄終於可以正大光明地領著媳婦回家了。
一上馬車他整個人就迫不及待地壓了上來,帶著馥郁酒氣的熱吻落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就在眾人茶餘飯後興致勃勃談論著那日在濟世堂門前見到的魏家父子時,魏家做東在城中最氣派的雲客來宴請鄒家。
也算是兩家人頭一回正式見面,來的都是自家人,男客們一桌,女客們一桌,中間兒只用一扇檀木花鳥屏隔開了。
男客那桌,鄒茂年父子起初都有些沉默,架不住魏家父子熱絡,三巡酒過,倒都敞開心扉打成了一片。
鄒茂年雙頰紅紅,端著酒杯對著魏准道:「魏將軍豪氣干雲,實乃當世不二之英雄。老夫心中對你極為敬佩,先前諸多不敬之處還請原諒!」
魏准忙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豈敢受老先生賠禮?老先生當年為了舍妹之事受牽連,險些性命不保,還被迫隱姓埋名與家人生離十多年,說起來實在是魏家慚愧。」
言罷又指著坐在最末的魏襄道:「如今我家這個無賴小兒還要仰仗老先生多擔待了。」
鄒茂年掀開眼皮瞥了眼規規矩矩坐在角落裡的魏襄,像模像樣的,今日看著倒還順眼,苦笑著搖搖頭:「陳年往事恩恩怨怨不提也罷,來,趁著今日高興,咱們滿飲此杯,從此往後便是一家人了。」
鄒文廷欲勸說老爺子年紀大了少喝些,老爺子一個眼角風掃過去,他登時閉了嘴。
老先生有興致,魏家兄弟幾人自然也都當仁不讓,開懷暢飲。
第124章 今朝有酒
女眷那邊更不必說了。
眾人相互見過禮,鄭月舒上前先挽了玉嬋的胳膊,輕輕在她腮邊擰了一把。
「好呀,阿嬋,你瞞得我好苦!」
玉嬋有些羞赧地垂下頭。
姜氏在宮裡見過玉嬋,十分自來熟地上前喚了聲「五弟妹」,而後指著身後一位明眸皓齒的綠裙女子同她介紹道:「這是九娘,你可以喚她一聲四嫂。」
綠裙女子含羞帶嗔喚了聲二嫂,紅著臉躲到了蕭怡君身後。
玉嬋含笑點頭,原來這位便是從小養在郡主婆婆身邊那位未來四嫂裴韻。
而後是三個孩子,大的那個約莫十二三歲的年紀,生得劍眉星目,英姿筆挺,一看便知是大哥魏欽之子,魏念。
剩下兩個七八歲的小小少年,幾乎一模一樣的眉目,一般高,卻是一動一靜截然不同的性子,乃是二哥魏栩與二嫂姜氏所生的雙生子,斯文的略長,叫魏灝,活潑的那個小一刻鐘,叫魏邈。
三個孩子齊唰唰上前,恭恭敬敬朝著玉嬋喚「五嬸嬸」。
玉嬋的臉再次唰地一下漲紅了,強作鎮定摸出提前備好的紅封遞過去。
三個孩子又乖乖地雙手接過道了謝。
蕭怡君婆媳幾個也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紅封給了玉嬋和齊哥兒。
姜氏眼珠子一轉,盯著鄭月舒打趣道:「你三嫂肚子裡還揣著一個呢,弟妹回頭還要補上一份。」
玉嬋滿臉詫異地盯著鄭月舒的肚子,難怪方才見她面色紅潤,體態豐盈了不少,原來是有了身孕了。
鄭月舒跺跺腳捂著臉躲去了郡主婆婆身後。
姜氏忍不住掩口笑道:「終究是年紀輕不經事,三言兩語就紅了臉。」
蕭怡君含笑嗔她:「當誰都跟你似的,麵皮比城牆還厚。」
姜氏趁勢攤攤手:「母親偏心,如今有了三位弟妹,越發嫌棄我了。」
鄒夫人與幾個女兒起先在郡主娘娘面前還頗有些拘謹,生怕行差踏錯一步惹人恥笑叫玉嬋面上無光。
後來見郡主雖身份貴重為人卻極為隨和,又有姜氏、鄭月舒妯娌二人在一旁說說笑笑調和氣氛,懸著的心便也漸漸落了下來。
蕭怡君看著親家母身側坐著的幾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心底是說不出的羨慕。
她這輩子出身尊貴,丈夫疼愛,兒子媳婦孝順,倒也稱得上圓滿,唯一遺憾便是膝下無女,好在有貼心的九娘陪伴左右。
鄒夫人看著郡主通身氣派也一再感嘆女兒實在是有福之人,遇上這樣一位通情達理的好婆婆。
蕭怡君有心為二人重新籌辦一場婚禮,被玉嬋婉拒了。
她同魏襄在夔州成親,在荊州完成大禮,實在沒有必要再來一遭。
郡主婆婆似乎對此頗為遺憾,但見她溫和識禮,落落大方,又覺得打心眼裡喜歡,自腕上褪下一隻綠汪汪的翠玉鐲子親手替她攏上,又對她道:「城郊的那座莊子你要是住得習慣便住,要是住不慣我這裡還有一處近些的,離女醫署也只隔了兩條街,很是便利。咱們家沒有那麼多規矩,你和少陵得空常回將軍府走走,我叫小廚房給你們補補。」
玉嬋含羞點點頭。
魏襄此刻隔一層屏風豎著耳朵聽著裡頭傳出的歡聲笑語,心中正暗自慶幸今日沒人當著媳婦的面揭自己短,就聽小侄子魏邈脆生生的聲音自裡間傳來。
「五嬸嬸,我娘說成了親就會有小娃娃。你肚子裡是不是也揣著一個小娃娃?」
魏襄:……
鄒茂年已經許多年未曾如今日這般開懷暢飲,與魏准叔侄二人勾肩搭背從酒樓里出來,朝魏家眾人擺擺手,一頭鑽進了自家馬車。
其餘眾人也都好不到哪兒去,在各自媳婦的攙扶下各回各家。
兩家人碰了面,兩人婚事也算正式過了明路,魏襄終於可以正大光明地領著媳婦回家了。
一上馬車他整個人就迫不及待地壓了上來,帶著馥郁酒氣的熱吻落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