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濟世堂鄒家的玉容膏選用祖傳的配方,加入了人參、白茯苓、花蜜等珍貴藥材,有滋陰養顏,補氣益血之功效,從前便在貴婦人中很受歡迎。

  開春後在玉嬋的精心調理下王太后身子有了很大的起色,如今已不需要日日服藥了。

  玉嬋出宮前向王太后舉薦了昔日好友江采萍,郭太后薨逝後,江采萍與蘇映柳便被遣回了梨香院待命。

  昔日好友相見,采萍已然在宮中磨礪得越發成熟穩重,行事不再畏首畏尾。玉嬋也已經不再是從前那個懵懂無知的小醫女。

  兩個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玉嬋受命出宮擔任女醫署的教習,出宮前鄭重向王太后辭行。

  「民女入宮一年多,全仰仗娘娘栽培。民女去了,請太后娘娘千萬珍重身體。」

  王太后靠在引枕上掀開眼皮看了她一眼,擺了擺手:「去吧,去吧。一個兩個的都似經冬的鳥雀,天氣一暖和了就飛走了。」

  言罷身子向里一歪也不看她了。

  桂嬤嬤心知老太太分明是內心不舍分離,躲起來悄悄抹淚呢,也抽出帕子掖了掖眼角,朝玉嬋招了招手帶著她出了太后寢殿,自宮人手中接過一隻沉甸甸的盒子遞給她。

  「這是娘娘的一點心意,鄒司藥莫要推辭。」

  玉嬋接過來一看,竟是滿滿一箱印著吉祥如意的金錁子。

  魏襄知曉今日便是她出宮的日子,一早便命人趕了車候在宮門外。

  從清晨一直等到日暮才見她在幾個宮人的護送下走出了宮門。

  彼時她身上早已脫下那身楊柳青的司藥官服,換上了一身家常的粉白衣裙,配著烏油油的髮髻上還未來得及摘下來的兩支海棠宮花,輕軟的綾羅勾勒出她窈窕的身姿,落日餘暉為她姣好的面容鍍上一層淡淡的光暈。

  她抬眸,盈盈雙目望向他的那一刻,他不禁心如擂鼓,一張俊臉唰的漲紅。

  兩人皆是不約而同地垂下了頭。

  第123章 喜氣盈門

  宮人們含笑上前同他打過招呼,將玉嬋那兩箱沉甸甸的行囊搬上他身後的馬車便識趣地離開了。

  他紅著臉上前,不動聲色將她的手握進掌心,輕咳了兩聲別彆扭扭道:「阿嬋,我……我來接你回家了。」

  玉嬋含羞望了他一眼,垂下一截粉頸,輕輕點點頭,忽覺身子一輕,整個人被他打橫抱了起來,紅著臉將頭靠進他懷中。

  「成何體統!」

  老頭兒的怒斥聲傳來,嚇得玉嬋一個哆嗦,趕緊推開他雙腳著地,轉身看著突然出現在眼前的人,詫異道:「祖……祖父,您怎麼來了?」

  鄒茂年上前一步擋在她與魏襄中間,氣哼哼道:「怎麼?不希望我來?」

  玉嬋有些心虛地垂下頭,不言語。

  魏襄冷哼一聲,似早有準備自懷裡摸出一紙婚書。

  「我與阿嬋早在夔州就成親了,婚書上白紙黑字寫著兩姓聯姻,締結百年之好,您就算是她的祖父也抵賴不了。」

  言罷朝玉嬋伸出一隻手:「阿嬋,我們走!」

  老頭兒吹鬍子瞪眼,叉腰擋在孫女身前:「不許去!」

  玉嬋望了眼魏襄,又望了眼鄒茂年,伸出去的手又縮了回來,一把挽住老頭兒胳膊,朝他撒嬌道:「祖父,我知你是怕我會如姑婆婆一般遇人不淑。可我信他,也信我自己的選擇,此生非他不嫁。您就不能通融通融?」

  鄒茂年見她向著自己本還有些得意,聽她一番剖白又氣得跺腳。

  「什麼非他不嫁,姑娘家家的也不害臊?別忘了,咱們家還有家業指著你繼承,你爹原是打算為你招婿的。他堂堂威遠將軍府的嫡子怎會甘心做咱們家贅婿?」

  「誰說不行?我當初說好入贅鄒家的,大丈夫一言九鼎,豈有反悔之理?」

  魏襄此時整個人還沉浸在她方才那句「非他不嫁」帶來的震驚狂喜中,聽見老頭子發問立刻表明態度。

  豈料老頭子不吃他這套,轉身斜睨著他道:「就算你願意,令尊令堂能答應嗎?我鄒家雖不是什麼高門顯貴,卻也絕不能叫嬋姐兒受半點委屈。」

  言罷,也不給他回嘴的機會,拽了孫女的胳膊就要揚長而去。

  還未走遠便聽有人在身後喊:「鄒老先生留步!」

  鄒茂年停住腳步,回頭一看,就見一身玄甲的魏准和盛裝華服的蕭怡君夫婦出現在面前,顯然都是才從宮裡出來的。

  老頭子從前為魏皇后治過病,自是認識魏准,此時故人相見頗有些不自在地輕咳了兩聲問:「不知二位尋我何事?」

  玉嬋看著眼前這有過一面之緣的美婦人正一頭霧水,就聽見魏襄別彆扭扭上前喚了聲爹娘。

  蕭怡君神情複雜地看了他一眼,魏准抬手一巴掌拍在他後腦勺上:「跪下!」

  魏襄眼角餘光瞥了眼站在不遠處的小姑娘,紅著臉小聲嘀咕道:「媳婦面前多少給兒子留些體面吧。」

  魏准板起臉欲揚手再打,就聽妻子勸道:「好了,你先問清楚,再打他不遲。」

  魏准手指握拳掩唇輕咳了兩聲,轉頭繼續盯著魏襄道:「你和鄒姑娘的事若無郭山長的書信,我和你娘至今還蒙在鼓裡。你這個不孝子,眼底還有沒有爹娘?還是說你打算學外頭那些豬狗不如的腌臢東西玩弄女子……」

  魏襄聞言撲通一聲跪下,肅容道:「兒子若是敢對阿嬋有半點褻玩之心,願受天誅地滅。今日借著爹娘和鄒家祖父在場,兒子便索性將話說明白了。我魏襄,今生今世非阿嬋不娶,若得阿嬋,必將珍之重之,矢志不渝。且我當初在夔州時幾次三番命懸一線,皆是阿嬋救我。若非如此,兒子今日豈能活著見到父母?是以兒子懇請爹娘同意我入贅鄒家,以報鄒家大恩。」<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