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語言天賦算是有,我學外文甚至地方話都不慢,但是……」楊清竹苦笑著搖了搖頭,手溫柔地撫著女兒緞子般的長髮,「我其實應該選擇別的專業。在那時,家裡都被一些事嚇壞了,我可以也願意去的單位——是我夢想的那些地方,親人卻全票否決……很糟糕的情況,我反抗過,結果是拗不過自己的爺爺奶奶,只要讓他們安排人生。」
孟蕾沉默一陣,離母親更近些,摟住母親,「我真正理解您了。」
真的理解了。
年輕時的楊清竹,為了夢想付出過的所有努力,抵不過親人的否定與阻撓。
青春歲月燃燒的鬥志——打心底認為事業、夢想重過婚戀不知多少倍的,楊清竹的熱血與豪情,在走向夢想開始的起點之時,亦成了終點。
「媽媽,我的太姥爺太姥姥那時候打擊了您,打擊得特別狠。」孟蕾說,「我從來沒喜歡過他們,因為沒見過,現在很討厭他們。」
毫無徵兆的,楊清竹潸然淚下,卻又即刻飛快地拭去淚水,綻出笑容,「傻閨女,有你這句話,我再被打擊多少次都願意。人早不在了,不說了。」
孟蕾心裡酸酸的,握住母親沾著淚的手,「您不是為了報復誰才從事餐飲業。或許,只有親手烹製食物的時候,才能緩衝一下心情,對不對?」
楊清竹的淚又忍不住了。
「媽媽,我不是別人,是您的蕾蕾。」孟蕾的聲音帶了鼻音,「跟我有什麼不能說的?連您的付出痛苦都不讓我知道,真的好嗎?」
「對,是我的蕾蕾,有什麼不能說的?」楊清竹深深呼吸著,把女兒緊緊地摟到懷裡。
最早的那一記打擊,對楊清竹而言,鈍重到難以承受。
卻又必須承受。
畢竟她只能接受。
誰叫她只有能力卻沒人脈?
說的做的爭取的再多,比不過所謂德高望重的人的一句「那孩子幹不了多久,很快就會結婚了,不然我們也不會做這種不知好歹的事」的話。
偏偏那「德高望重」的人,是她的祖父祖母。
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按那兩個人的意思進入一個單位。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根本是想做翻譯官,結果是每日翻譯原稿都錯漏百出的文件,錯漏無疑的譯法,還要被不懂外文的上司時不時裝腔作勢胡說八道地「教導」一通。
等到非你不可的不小的事由突發時,那種人立馬換成討好收買嘴臉,令她瞧著連趁機發作的心情也無,只有把面前人一茶碗砸死的衝動。
那是時代導致的部分悲劇,楊清竹確認無誤。
那是家庭導致的真正事業悲劇,楊清竹亦是確認無誤。
很多年都在檢討反省,尋找查驗自己當時有沒有錯過、錯失光明正大跨入夢想的階梯,可悲的是並沒有。
有倒是好了,不過是更憎惡自己一些,不需根深蒂固地厭惡那兩個老頑固,以及造就他們的一切,更不需悲哀,自己也是他們連帶造就的。
而最可悲的是,沒幾個同窗對她這種經歷好奇、意外。
絕大多數人都認定,她因為追求者太多,早就看中了某一個有權有勢的人——好像她孜孜不倦地學習努力,只不過是為了嫁得好。
她不會鄙棄低看那樣的人,個人有個人的選擇而已,問題是她自己不是。
而她的結果,是荒唐可笑得讓她一度時時暴躁到想發狂,卻是有苦不能說。幫忙不成反而給予自以為的同情的人,沒經過也聽說見過太多了,那幾乎是她懼怕的。
到了,她破罐破摔,隨波逐流。
她隨的波,是祖父祖母安排的路。
兩位老人給她的選擇,在當時當然不止孟連江一個,孟連江是最平庸但也相對最不容易因背景出問題的一個而已。
其他的,形象大差不差吧,她只隱約有這個印象,其他的條件是要麼有才,要麼有財,要麼有勢,要麼兩者甚至三者兼備。
結果,她選擇了孟連江,因為祖父母睜著眼睛說孟連江有才。
她只看得出孟連江眼裡的不安分,或者說能洞悉他想通過她改變處境、周邊人眼光的勢利心態,遲早得分道揚鑣。沒預想到那麼快罷了。
橫豎她勢必得再一次接受安排,與其找個雞肋,不如找個打一開始就能看出劣根遲早離婚的。
很多年裡,沒有第四個人知曉,祖父母特別失望兼意外,罵她除了學外語之外,整個兒一豬腦子。
她冷笑,說自己也納悶兒,大概是隔輩親之餘還隔輩遺傳吧,就跟不少癌症似的。
二老恨不得打死她,只是礙於她不做選擇更不可控的前提下,說要從速張羅起婚事,她要是敢胡鬧,他們就敢把她父母的飯碗也拿掉。
她無所謂,說能結就能離,那男的一定不會辜負我的期許,其他的看著辦吧。
那時又何嘗看不出,父母出於事業上的緣故捨棄了她的追求。
她就想,現世報沒到父母身上,倒是報復到了她這兒——在彼時的她想像,自己在事業與至親之間做選擇的話,她也說不好選誰。
那時的楊清竹並不知道,何為母愛、母女,更料想不到,她對女兒的愛,以及後來與女兒十多年遙遙相隔又入骨牽念的矛盾至極的心緒。
與她曾以為的母女之間的感情,是絕不一樣的。
結婚起,楊清竹就想方設法避孕了,奈何方式有限。那時避孕藥物都不是不常見而言,遑論定期買到。<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孟蕾沉默一陣,離母親更近些,摟住母親,「我真正理解您了。」
真的理解了。
年輕時的楊清竹,為了夢想付出過的所有努力,抵不過親人的否定與阻撓。
青春歲月燃燒的鬥志——打心底認為事業、夢想重過婚戀不知多少倍的,楊清竹的熱血與豪情,在走向夢想開始的起點之時,亦成了終點。
「媽媽,我的太姥爺太姥姥那時候打擊了您,打擊得特別狠。」孟蕾說,「我從來沒喜歡過他們,因為沒見過,現在很討厭他們。」
毫無徵兆的,楊清竹潸然淚下,卻又即刻飛快地拭去淚水,綻出笑容,「傻閨女,有你這句話,我再被打擊多少次都願意。人早不在了,不說了。」
孟蕾心裡酸酸的,握住母親沾著淚的手,「您不是為了報復誰才從事餐飲業。或許,只有親手烹製食物的時候,才能緩衝一下心情,對不對?」
楊清竹的淚又忍不住了。
「媽媽,我不是別人,是您的蕾蕾。」孟蕾的聲音帶了鼻音,「跟我有什麼不能說的?連您的付出痛苦都不讓我知道,真的好嗎?」
「對,是我的蕾蕾,有什麼不能說的?」楊清竹深深呼吸著,把女兒緊緊地摟到懷裡。
最早的那一記打擊,對楊清竹而言,鈍重到難以承受。
卻又必須承受。
畢竟她只能接受。
誰叫她只有能力卻沒人脈?
說的做的爭取的再多,比不過所謂德高望重的人的一句「那孩子幹不了多久,很快就會結婚了,不然我們也不會做這種不知好歹的事」的話。
偏偏那「德高望重」的人,是她的祖父祖母。
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按那兩個人的意思進入一個單位。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根本是想做翻譯官,結果是每日翻譯原稿都錯漏百出的文件,錯漏無疑的譯法,還要被不懂外文的上司時不時裝腔作勢胡說八道地「教導」一通。
等到非你不可的不小的事由突發時,那種人立馬換成討好收買嘴臉,令她瞧著連趁機發作的心情也無,只有把面前人一茶碗砸死的衝動。
那是時代導致的部分悲劇,楊清竹確認無誤。
那是家庭導致的真正事業悲劇,楊清竹亦是確認無誤。
很多年都在檢討反省,尋找查驗自己當時有沒有錯過、錯失光明正大跨入夢想的階梯,可悲的是並沒有。
有倒是好了,不過是更憎惡自己一些,不需根深蒂固地厭惡那兩個老頑固,以及造就他們的一切,更不需悲哀,自己也是他們連帶造就的。
而最可悲的是,沒幾個同窗對她這種經歷好奇、意外。
絕大多數人都認定,她因為追求者太多,早就看中了某一個有權有勢的人——好像她孜孜不倦地學習努力,只不過是為了嫁得好。
她不會鄙棄低看那樣的人,個人有個人的選擇而已,問題是她自己不是。
而她的結果,是荒唐可笑得讓她一度時時暴躁到想發狂,卻是有苦不能說。幫忙不成反而給予自以為的同情的人,沒經過也聽說見過太多了,那幾乎是她懼怕的。
到了,她破罐破摔,隨波逐流。
她隨的波,是祖父祖母安排的路。
兩位老人給她的選擇,在當時當然不止孟連江一個,孟連江是最平庸但也相對最不容易因背景出問題的一個而已。
其他的,形象大差不差吧,她只隱約有這個印象,其他的條件是要麼有才,要麼有財,要麼有勢,要麼兩者甚至三者兼備。
結果,她選擇了孟連江,因為祖父母睜著眼睛說孟連江有才。
她只看得出孟連江眼裡的不安分,或者說能洞悉他想通過她改變處境、周邊人眼光的勢利心態,遲早得分道揚鑣。沒預想到那麼快罷了。
橫豎她勢必得再一次接受安排,與其找個雞肋,不如找個打一開始就能看出劣根遲早離婚的。
很多年裡,沒有第四個人知曉,祖父母特別失望兼意外,罵她除了學外語之外,整個兒一豬腦子。
她冷笑,說自己也納悶兒,大概是隔輩親之餘還隔輩遺傳吧,就跟不少癌症似的。
二老恨不得打死她,只是礙於她不做選擇更不可控的前提下,說要從速張羅起婚事,她要是敢胡鬧,他們就敢把她父母的飯碗也拿掉。
她無所謂,說能結就能離,那男的一定不會辜負我的期許,其他的看著辦吧。
那時又何嘗看不出,父母出於事業上的緣故捨棄了她的追求。
她就想,現世報沒到父母身上,倒是報復到了她這兒——在彼時的她想像,自己在事業與至親之間做選擇的話,她也說不好選誰。
那時的楊清竹並不知道,何為母愛、母女,更料想不到,她對女兒的愛,以及後來與女兒十多年遙遙相隔又入骨牽念的矛盾至極的心緒。
與她曾以為的母女之間的感情,是絕不一樣的。
結婚起,楊清竹就想方設法避孕了,奈何方式有限。那時避孕藥物都不是不常見而言,遑論定期買到。<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