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5頁
「不管如何,我這輩子是不會再改變了,但孩子們還有無限的可能性。既然百里族能出一位女將軍,未來就一定還能再出女元帥、女銀行家、女首相,而不是一味的全是牧師、牧師、牧師。」
「辟穀那十年,我是多想出去看一看啊……你們從外面帶回來的所有東西、講的所有事情都讓我覺得稀奇珍貴。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百里谷所有人都禁止我離開百里谷半步,只有三爺爺帶我去了一趟冥界。」
「他們很愛我,對他們來說,成為最強的牧師就是愛我的最佳表現,於是對我來說,成為最強的牧師也就成了人生的最高意義,一旦等級有所停滯,包括我在內的所有人都會陷入擔憂,仿佛我病入膏肓了一般。」
「我知道,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我,可我也總是在想,如果那十年我和陸鴛一樣,四處流浪,看過高山激流、聞過雨雪風霜,那在百里谷破滅之時,或許我能表現得更好,也更加堅強……」
十年過去,百里族的人們對新的教育系統慢慢接受了一些。
如今谷內孩子滿三歲時,百里族人便會帶著孩子去任意一所學校參加性格測試,拿到測試報告和老師的評價建議,進入相應的學校、相應的班級。
幼兒園畢業進入小學這一過程,也非盲目直升,而是再次考試,再次評定孩子的性格、興趣和未來的目標。
這樣的考試每年都會進行一次,用來判斷孩子的性格成長、取向目標和心理健康狀況。
嚴煦不知道怎麼說,百里族向來十分注重後代的培養,從前是,現在也是,只不過現在的培養重點,似乎正慢慢從“牧師”轉移到“人”的身上。
“這名字不太像是正規學校的名字,”嚴煦道,“這次重建,不如把招牌也換了,改成百里一小、百里二小這樣的格式?”
宓茶搖頭,“你是知道我對宗族的態度的。”
在展開去宗族計劃到退位的那六年裡,宓茶極力往各機關單位引進百里族的子弟,提高百里族在堯的實際權力,可另一方面,她不再設立百里聖女、不再要求所有子弟都必須回來過中秋、過年、祭祀。
所有起到凝聚作用的標誌、活動,都被宓茶慢慢減弱、乃至去除。
她要百里族散開,再不要龜縮於這一山谷當中。
嚴煦一嘆,道,“其實堯國如今的宗族矛盾也不至於那麼激烈,你又何必那麼堅決呢。”
宓茶一哂,“嚴煦,對我來說,平衡宗族和政府的關係其實並不難,和稀泥麼,那裡幹了就加水,哪裡稀了就添沙。”
“可你我高坐廟堂,往下一看歌舞昇平、處處繁榮昌盛,有一些事情躲在陰影里,連你這樣親眼見證過的人,都把它忘了。”
嚴煦一愣,停下腳步,不解道,“我忘了?”什麼事是她親眼見證過又忘了的?
宓茶垂眸,長長嘆息,“嚴煦,我們最初認識的時候,你骨瘦如柴,十五六歲就在為還債拼命。如你這樣優秀的人才,一兩百萬就能買下來,這個價錢對宗族來說,太廉價了。”
“後來你進入海軍研究院,以你的成績,固然履歷上有些許污點,但完全可以申請破格聘請,可在向政府申請之前,百里族便幫你打通了關卡,收穫了你的感激。”
她側身看向嚴煦,“宗族收斂人才的速度比政府快了太多,長此以往,國家所有頂尖人才都握在宗族手中。”
“這是你作為一個有宗族背景的天才的晉升軌跡,而嘉嘉——”她微微眯眸,“她是個政治天才,可她身後沒有宗族,即便有我暗中極力扶持,可在外人眼中、在一流的圈層里,人們對她的第一印象只會是‘出身貧寒的平民’,沒有人把她放在眼裡。”
“她是吃盡了多少苦頭、耗費了多少時間才獲得了一絲尊重,而那份尊重,從你我來到堯國的第一刻就得到了。”
“並非我們比她優秀,只因我們背後有一個宗族。”
嚴煦一時啞然。
宓茶憐惜沈芙嘉,憐惜她吃盡了苦,也憐惜沈芙嘉背後的那一批沒有宗族背景的平民。
宗族制度的存在,使得那一批寒門士子難有出頭之日,他們唯一向上的途徑就是和宗族簽約,成為某一宗的子弟。
如此,他們便和宗族綁定在了一起,和國家政府分道揚鑣。
宗族爭氣倒還好說,若是宗族喜歡搞邪門歪道,那麼事情敗露的那一天,他們便要跟著粉身碎骨。
宓茶深諳,階級制度帶來的不公平永不會消失,可宗族制度無疑是最赤.裸裸、最明目張胆的階級表現形式。
她做不到塑造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但至少要讓堯國儘可能的公平、儘可能弱化那些角度銳利的台階,將其改為柔和的緩坡。
對於沈芙嘉這般的寒士而言,只要稍微給他們一點機會,稍微減少一點客觀上的阻力,他們便能還給國家一份巨大的驚喜。
“我是真的沒有想到這一層,”嚴煦愧疚道,“你說得對,日子好過了,我已然全然忘記了從前的難處,聽不見底下的那些聲音了。”
“何必道歉,不過是各司其職而已,”宓茶笑道,“這是政客要思考的事情,不是軍部的。”
「辟穀那十年,我是多想出去看一看啊……你們從外面帶回來的所有東西、講的所有事情都讓我覺得稀奇珍貴。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百里谷所有人都禁止我離開百里谷半步,只有三爺爺帶我去了一趟冥界。」
「他們很愛我,對他們來說,成為最強的牧師就是愛我的最佳表現,於是對我來說,成為最強的牧師也就成了人生的最高意義,一旦等級有所停滯,包括我在內的所有人都會陷入擔憂,仿佛我病入膏肓了一般。」
「我知道,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我,可我也總是在想,如果那十年我和陸鴛一樣,四處流浪,看過高山激流、聞過雨雪風霜,那在百里谷破滅之時,或許我能表現得更好,也更加堅強……」
十年過去,百里族的人們對新的教育系統慢慢接受了一些。
如今谷內孩子滿三歲時,百里族人便會帶著孩子去任意一所學校參加性格測試,拿到測試報告和老師的評價建議,進入相應的學校、相應的班級。
幼兒園畢業進入小學這一過程,也非盲目直升,而是再次考試,再次評定孩子的性格、興趣和未來的目標。
這樣的考試每年都會進行一次,用來判斷孩子的性格成長、取向目標和心理健康狀況。
嚴煦不知道怎麼說,百里族向來十分注重後代的培養,從前是,現在也是,只不過現在的培養重點,似乎正慢慢從“牧師”轉移到“人”的身上。
“這名字不太像是正規學校的名字,”嚴煦道,“這次重建,不如把招牌也換了,改成百里一小、百里二小這樣的格式?”
宓茶搖頭,“你是知道我對宗族的態度的。”
在展開去宗族計劃到退位的那六年裡,宓茶極力往各機關單位引進百里族的子弟,提高百里族在堯的實際權力,可另一方面,她不再設立百里聖女、不再要求所有子弟都必須回來過中秋、過年、祭祀。
所有起到凝聚作用的標誌、活動,都被宓茶慢慢減弱、乃至去除。
她要百里族散開,再不要龜縮於這一山谷當中。
嚴煦一嘆,道,“其實堯國如今的宗族矛盾也不至於那麼激烈,你又何必那麼堅決呢。”
宓茶一哂,“嚴煦,對我來說,平衡宗族和政府的關係其實並不難,和稀泥麼,那裡幹了就加水,哪裡稀了就添沙。”
“可你我高坐廟堂,往下一看歌舞昇平、處處繁榮昌盛,有一些事情躲在陰影里,連你這樣親眼見證過的人,都把它忘了。”
嚴煦一愣,停下腳步,不解道,“我忘了?”什麼事是她親眼見證過又忘了的?
宓茶垂眸,長長嘆息,“嚴煦,我們最初認識的時候,你骨瘦如柴,十五六歲就在為還債拼命。如你這樣優秀的人才,一兩百萬就能買下來,這個價錢對宗族來說,太廉價了。”
“後來你進入海軍研究院,以你的成績,固然履歷上有些許污點,但完全可以申請破格聘請,可在向政府申請之前,百里族便幫你打通了關卡,收穫了你的感激。”
她側身看向嚴煦,“宗族收斂人才的速度比政府快了太多,長此以往,國家所有頂尖人才都握在宗族手中。”
“這是你作為一個有宗族背景的天才的晉升軌跡,而嘉嘉——”她微微眯眸,“她是個政治天才,可她身後沒有宗族,即便有我暗中極力扶持,可在外人眼中、在一流的圈層里,人們對她的第一印象只會是‘出身貧寒的平民’,沒有人把她放在眼裡。”
“她是吃盡了多少苦頭、耗費了多少時間才獲得了一絲尊重,而那份尊重,從你我來到堯國的第一刻就得到了。”
“並非我們比她優秀,只因我們背後有一個宗族。”
嚴煦一時啞然。
宓茶憐惜沈芙嘉,憐惜她吃盡了苦,也憐惜沈芙嘉背後的那一批沒有宗族背景的平民。
宗族制度的存在,使得那一批寒門士子難有出頭之日,他們唯一向上的途徑就是和宗族簽約,成為某一宗的子弟。
如此,他們便和宗族綁定在了一起,和國家政府分道揚鑣。
宗族爭氣倒還好說,若是宗族喜歡搞邪門歪道,那麼事情敗露的那一天,他們便要跟著粉身碎骨。
宓茶深諳,階級制度帶來的不公平永不會消失,可宗族制度無疑是最赤.裸裸、最明目張胆的階級表現形式。
她做不到塑造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但至少要讓堯國儘可能的公平、儘可能弱化那些角度銳利的台階,將其改為柔和的緩坡。
對於沈芙嘉這般的寒士而言,只要稍微給他們一點機會,稍微減少一點客觀上的阻力,他們便能還給國家一份巨大的驚喜。
“我是真的沒有想到這一層,”嚴煦愧疚道,“你說得對,日子好過了,我已然全然忘記了從前的難處,聽不見底下的那些聲音了。”
“何必道歉,不過是各司其職而已,”宓茶笑道,“這是政客要思考的事情,不是軍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