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9頁
她預備設立一套嚴格的宗族管理法案,對宗族進行審核,符合資質的留下,不符合資質的就地取締。
這套法案要把堯國現存的50%-60%的小宗、雜宗率先去掉,這部分宗族裡,一大半是沒有資格參加宗族大會的。
這些亂七八糟的小宗族對國家沒有任何貢獻,卻很容易成為地方黑惡勢力。幾名能力者糾結起來,便是一個宗族,未來的堯國不允許再有這樣不入流的小團體、小組織。
“雖然這部分宗族不在宗族大會裡,但是大宗族們卻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他們。”沈芙嘉微微擰眉,“恐怕也不會那麼容易。”
“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說的。”宓茶道。
新的宗族管理法案不是由政府提出、頒布,而是由一個新的權力機構——長老院。
宗族大會的權力太過分散,票權被散在了幾十個宗族手裡,十分不利於中央管理。
宓茶要把權力集中起來,讓話語權在她一手就握得住的範圍里。
她設置長老院,由堯國最強最大的宗族組成這一機構,有如理事國之於聯合國的地位,具有提案權和相當程度的決定權。
宗族相關的事物,只能由長老院來提,其餘宗族沒有直接提案的資格;
而是否通過也不再由全國宗族來投票,基本由長老院內部進行多數票決議。
要削弱宗族的權力難如抽絲,可要提高宗族的權力,那一夜即成,不會有半點障礙。
除了提案權和決定權這兩大權力外,宓茶還要賜長老院所有宗族一等大公的世襲罔替;給予他們見君不跪的特權;每年各宗各族上繳的稅收里,長老院的每位成員也能分得2%左右的紅利。
她把長老院捧到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所有強宗都為之心動,想要加入。
儘管這樣的特權必然會使無法進入長老院的宗族們心生不滿,但話語權往往只掌握在強宗手中。
宓茶將長老院的數量限制在五位,眼下就可以確定前三位:百里氏、紅氏、田氏。
這三大宗族若是同意成立長老院,那事情基本也就成了。
“可這麼做不是進一步提高了宗族的權力麼?”
宓茶道,“那套管理法案得靠長老院提出。”
沈芙嘉思索片刻,明白了宓茶的意思。
政府出手整治宗族,會引得全體宗族的不滿;可要是強宗出手整治,依附他們的宗族便也會跟著贊同,執行起來也更加爽快。
“可無緣無故的,長老院如何同意取締那些小宗呢?”
“這便是成立長老院的意義所在。”宓茶道。
“紅氏、田氏是不可避免了,剩下的兩個席位,務必選擇對百里族親近的宗族。”
全國唯有長老院具備提案的權力,所提方案由長老院的五名成員進行投票。
五個席位,百里族占三——如此,宓茶便能用三張宗族,去解決整個堯國所有宗族的問題!
這便是她不惜成本將長老院捧高的意義,長老院的權力越大,她的權力便越大。縱使所有成員都權勢滔天,可最終投票時,那些權力全部將都回到宓茶、回到了政府手中。
聽到這裡,沈芙嘉眸中划過一絲錯愕的震驚。
宓茶接著道,“把小宗去除乾淨,接下來就是再次抬高宗族成立的門檻,和一場長期的找茬遊戲。”
宗族管理法案需要不斷完善,一方面,要逐步削弱現有宗族的權力。
宗族權力中,首要的便是“領地管轄權”和“參政議政權”,兩個權力,前者使得宗族隨意管理地方,無視中央和當地政府的命令;後者使得宗族可以對政府指指點點,隨時更改、叫停中央的政策和指令。
宓茶並不想像姬方縉那樣對宗族趕盡殺絕,在她看來,宗族可以留,但這兩大權力必須去除。
其次,宗族簽約新人,需要去政府部門登記辦理,否則該新人的宗族背景將不會得到政府、企業和社會的承認。
她不能放任宗族隨意擴充人員,政府必須掌握所有宗族的成員情況。
以上的兩點是宓茶對現有宗族治理的主要方向,另一方面,管理法還要不斷提高新宗族成立門檻和條件。
任何物種、任何組織都需要繁衍才能一直存活下去。
只要減少甚至沒有新的宗族誕生,那麼現有的宗族數量也會慢慢凋零消亡。對普通宗族如此,對長老院的成員更要嚴苛。
長老院增添新成員必須全票通過,只要有一個宗族反對,便駁回加入申請。
和這基本不可能通過的加入申請相對的,是非常容易的除名制度。
宓茶將設立監督舉報制度,發現有違反“宗族管理條例”的宗族,所罰的領土、財產40%上繳政府,60%歸舉報者。
她要用豐厚的利益驅使宗族內鬥,讓宗族自己消滅自己。
最後剩下的那點宗族,處理起來就簡單明了了許多。
所有的監督舉報制度不管是普通宗族還是長老院都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普通宗族由中央政府審核確認是否違規、違法;而長老院在政府確認後,再經內部投票,以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決定是否將該宗除名。
與其他提案一樣,只要多數票掌握在宓茶手中,那將紅氏、田氏驅逐出長老院,也是板上釘釘了。
這套法案要把堯國現存的50%-60%的小宗、雜宗率先去掉,這部分宗族裡,一大半是沒有資格參加宗族大會的。
這些亂七八糟的小宗族對國家沒有任何貢獻,卻很容易成為地方黑惡勢力。幾名能力者糾結起來,便是一個宗族,未來的堯國不允許再有這樣不入流的小團體、小組織。
“雖然這部分宗族不在宗族大會裡,但是大宗族們卻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他們。”沈芙嘉微微擰眉,“恐怕也不會那麼容易。”
“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說的。”宓茶道。
新的宗族管理法案不是由政府提出、頒布,而是由一個新的權力機構——長老院。
宗族大會的權力太過分散,票權被散在了幾十個宗族手裡,十分不利於中央管理。
宓茶要把權力集中起來,讓話語權在她一手就握得住的範圍里。
她設置長老院,由堯國最強最大的宗族組成這一機構,有如理事國之於聯合國的地位,具有提案權和相當程度的決定權。
宗族相關的事物,只能由長老院來提,其餘宗族沒有直接提案的資格;
而是否通過也不再由全國宗族來投票,基本由長老院內部進行多數票決議。
要削弱宗族的權力難如抽絲,可要提高宗族的權力,那一夜即成,不會有半點障礙。
除了提案權和決定權這兩大權力外,宓茶還要賜長老院所有宗族一等大公的世襲罔替;給予他們見君不跪的特權;每年各宗各族上繳的稅收里,長老院的每位成員也能分得2%左右的紅利。
她把長老院捧到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所有強宗都為之心動,想要加入。
儘管這樣的特權必然會使無法進入長老院的宗族們心生不滿,但話語權往往只掌握在強宗手中。
宓茶將長老院的數量限制在五位,眼下就可以確定前三位:百里氏、紅氏、田氏。
這三大宗族若是同意成立長老院,那事情基本也就成了。
“可這麼做不是進一步提高了宗族的權力麼?”
宓茶道,“那套管理法案得靠長老院提出。”
沈芙嘉思索片刻,明白了宓茶的意思。
政府出手整治宗族,會引得全體宗族的不滿;可要是強宗出手整治,依附他們的宗族便也會跟著贊同,執行起來也更加爽快。
“可無緣無故的,長老院如何同意取締那些小宗呢?”
“這便是成立長老院的意義所在。”宓茶道。
“紅氏、田氏是不可避免了,剩下的兩個席位,務必選擇對百里族親近的宗族。”
全國唯有長老院具備提案的權力,所提方案由長老院的五名成員進行投票。
五個席位,百里族占三——如此,宓茶便能用三張宗族,去解決整個堯國所有宗族的問題!
這便是她不惜成本將長老院捧高的意義,長老院的權力越大,她的權力便越大。縱使所有成員都權勢滔天,可最終投票時,那些權力全部將都回到宓茶、回到了政府手中。
聽到這裡,沈芙嘉眸中划過一絲錯愕的震驚。
宓茶接著道,“把小宗去除乾淨,接下來就是再次抬高宗族成立的門檻,和一場長期的找茬遊戲。”
宗族管理法案需要不斷完善,一方面,要逐步削弱現有宗族的權力。
宗族權力中,首要的便是“領地管轄權”和“參政議政權”,兩個權力,前者使得宗族隨意管理地方,無視中央和當地政府的命令;後者使得宗族可以對政府指指點點,隨時更改、叫停中央的政策和指令。
宓茶並不想像姬方縉那樣對宗族趕盡殺絕,在她看來,宗族可以留,但這兩大權力必須去除。
其次,宗族簽約新人,需要去政府部門登記辦理,否則該新人的宗族背景將不會得到政府、企業和社會的承認。
她不能放任宗族隨意擴充人員,政府必須掌握所有宗族的成員情況。
以上的兩點是宓茶對現有宗族治理的主要方向,另一方面,管理法還要不斷提高新宗族成立門檻和條件。
任何物種、任何組織都需要繁衍才能一直存活下去。
只要減少甚至沒有新的宗族誕生,那麼現有的宗族數量也會慢慢凋零消亡。對普通宗族如此,對長老院的成員更要嚴苛。
長老院增添新成員必須全票通過,只要有一個宗族反對,便駁回加入申請。
和這基本不可能通過的加入申請相對的,是非常容易的除名制度。
宓茶將設立監督舉報制度,發現有違反“宗族管理條例”的宗族,所罰的領土、財產40%上繳政府,60%歸舉報者。
她要用豐厚的利益驅使宗族內鬥,讓宗族自己消滅自己。
最後剩下的那點宗族,處理起來就簡單明了了許多。
所有的監督舉報制度不管是普通宗族還是長老院都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普通宗族由中央政府審核確認是否違規、違法;而長老院在政府確認後,再經內部投票,以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決定是否將該宗除名。
與其他提案一樣,只要多數票掌握在宓茶手中,那將紅氏、田氏驅逐出長老院,也是板上釘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