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9頁
如今堯國絕大多數領域都已達到世界前列,進入理事會毋容置疑。
在聯合國大會開始前的一個月,宓茶收到了理事會的信函。
理事會以書面的形式,正式承認堯國是常任理事國的一員。
當宓茶下了車,步入燕國會場時,她一抬頭,在一長排巍峨高升的世界國旗里一眼看見了堯國的旗幟。
它已然矗立在了中央,於艷陽下迎風招展。
沈芙嘉立於宓茶身側,這場戰爭之後,她便逐步接手了郁思燕的工作,與宓茶如影隨形,同進同出。
順著宓茶的目光,她看了眼國旗,莞爾道,“這面旗子年年都要挪位置,今後終於可以歇一歇了。”
宓茶回眸,望向身旁的沈芙嘉。
陽光為沈芙嘉攏上了半層金沙,她沒有在看國旗,而是一眼不錯地盯著她。
宓茶笑了笑,“可惜我是個沒有野心的元首,委屈了你的才幹。”
不然,以沈芙嘉的野心和手段,這面旗子興許還能再往中間挪一挪。
沈芙嘉搖頭,“不管是堯國還是我,到達這個位置都已經滿足了。攻城掠地的滋味是不錯,可我的時間不是永恆的,剩下的時間我不想全部耗費在工作當中。”
宓茶聞言,心下一嘆。
燕國的接待團已經在旁邊等候了一斷時間,見她們停止了交流,便立刻上前,引兩人進入會場。
聯合國大會東大陸的會場和上次來時沒有任何變化,唯一稱得上變化的,便是最前方的長條桌短了一截,從七個席位變成了六個。
當宓茶步入會場的第一刻,原本相互交流著的各國代表倏地噤聲,偌大的會場內霎時間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集中在了堯國使團身上。
宓茶走在前面,後面是沈芙嘉、宓挺和百里月,再後面是慕一顏、秦臻。
她穿過世界諸國來到最前方的座位,像是當年穿過百里谷萬名子弟走至女神像前,像是當年爬過漢白玉階來到堯宮殿前,像是當年越過群臣眾宗踏上授冕台,像是當年御風掠過禹國十萬雄兵……
總有那麼多時候,她身後帶著無數人,可只有她一個人走在最前面,從一處開闢到另一處。
她不是個驍勇的領袖,卻也拿得出領袖的勇氣,耐得住領袖的孤寂。
從後排到前排,屋頂上的燈光越來越亮,終於,她在常任理事國的席位落座。
撫了撫旗袍,攏了攏披帛,一頭白髮的女王與左右兩國點頭致意,泰然相交。
她的右邊是舜,左邊是斬殺熊天晟滿門的南大陸蘇國。
七大常任國,五國參與了滅谷計劃,如今去掉兩國,亦還有德西、易、蘇三國。
這令不少人心中浮起了陰雲。
在會議開始,進入第一次提問還擊時,便有西南兩大陸的國家舉牌,站起來道,“如果將這場戰爭定義成保衛戰,那顯然已經超出了自衛的界線。據我所知,禹國、夏國、漢國都是當年對堯百里政府發動攻擊計劃的主要國家,而宋國則是違反合約將百里族驅逐的國家。”
他盯著宓茶,直言不諱道,“請問堯國的目標是否是當年所有針對過百里族的國家?如果不是,那如何解釋戰敗國成員的偶然性?如果是,那這些年和百里族、和堯國產生過摩擦矛盾的國家,是否全都會被納入堯國的目標之中?”
沈芙嘉眸色頓時微冷,就算百里族真的要向九國復仇,那也和一個小國無關,輪不到外人在這兒伸張正義。
顯然,對方問出這一問題,是有常任國中的大國授意。
會場裡寂靜無聲,所有國家都盯著堯國的席位、盯著堯國的元首。
不管過程如何,從結果來看,百里政府就是滅了曾經欺辱過它的國家。
如果百里族真的想要復仇,那麼日新月異、蒸蒸日上又取得常任國席位的堯國將令全世界為之膽寒。
所有國家都在等著堯國的答覆、等著百里族的態度。
在一片死寂中,宓茶微微笑了起來。
她開口,緩緩道,“堯國,是堯氏的國家,是四億六千萬民眾的國家,而百里族只是個私人地方組織。”
她抬手,反手指向背後偌大的世界地圖和陳列的各國國旗,道,“滅族之仇,百里族人不敢輕忘,但今日既然是聯合國大會,就只談公事,不論私事。
“國際場合上,還請各位不要把堯國政府視為一個私人組織,不要把堯國元首視為宗族掌事。”她落下手來,淡淡道,“國事、家事,我分得清,我的國家、我的族人也分得清。”
會場頓時響起了竊竊私語,宓茶身旁的蘇國代表眼神閃躲了幾息,另一側的德西國和易國坐立不安地拿起了水杯灌了口水。
嘈雜中,舜國總統叩了叩桌子,“如果有國家想要討論百里族的相關事務,就請正式立題,如果沒有,就請回到大會的其他議題上來。”
沒有國家舉牌,無人再續這一話題,像是從未發生過一般,轉眼間,大會又恢復了原本的秩序。
慕一顏和秦臻對視了一眼,秦臻眼中多是感慨,而慕一顏則多是解氣。
換做是三十年前的堯國,可不會這麼容易地被放過。
今時不同往日,戰功赫赫的堯國傲立於世,縱有流言蜚語,也皆是出於畏懼,正面相對,天下無有一國再敢嘲笑藐視他們,就連一眾老牌的理事國也不敢直言相向,問句話還需要去找託兒。
在聯合國大會開始前的一個月,宓茶收到了理事會的信函。
理事會以書面的形式,正式承認堯國是常任理事國的一員。
當宓茶下了車,步入燕國會場時,她一抬頭,在一長排巍峨高升的世界國旗里一眼看見了堯國的旗幟。
它已然矗立在了中央,於艷陽下迎風招展。
沈芙嘉立於宓茶身側,這場戰爭之後,她便逐步接手了郁思燕的工作,與宓茶如影隨形,同進同出。
順著宓茶的目光,她看了眼國旗,莞爾道,“這面旗子年年都要挪位置,今後終於可以歇一歇了。”
宓茶回眸,望向身旁的沈芙嘉。
陽光為沈芙嘉攏上了半層金沙,她沒有在看國旗,而是一眼不錯地盯著她。
宓茶笑了笑,“可惜我是個沒有野心的元首,委屈了你的才幹。”
不然,以沈芙嘉的野心和手段,這面旗子興許還能再往中間挪一挪。
沈芙嘉搖頭,“不管是堯國還是我,到達這個位置都已經滿足了。攻城掠地的滋味是不錯,可我的時間不是永恆的,剩下的時間我不想全部耗費在工作當中。”
宓茶聞言,心下一嘆。
燕國的接待團已經在旁邊等候了一斷時間,見她們停止了交流,便立刻上前,引兩人進入會場。
聯合國大會東大陸的會場和上次來時沒有任何變化,唯一稱得上變化的,便是最前方的長條桌短了一截,從七個席位變成了六個。
當宓茶步入會場的第一刻,原本相互交流著的各國代表倏地噤聲,偌大的會場內霎時間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集中在了堯國使團身上。
宓茶走在前面,後面是沈芙嘉、宓挺和百里月,再後面是慕一顏、秦臻。
她穿過世界諸國來到最前方的座位,像是當年穿過百里谷萬名子弟走至女神像前,像是當年爬過漢白玉階來到堯宮殿前,像是當年越過群臣眾宗踏上授冕台,像是當年御風掠過禹國十萬雄兵……
總有那麼多時候,她身後帶著無數人,可只有她一個人走在最前面,從一處開闢到另一處。
她不是個驍勇的領袖,卻也拿得出領袖的勇氣,耐得住領袖的孤寂。
從後排到前排,屋頂上的燈光越來越亮,終於,她在常任理事國的席位落座。
撫了撫旗袍,攏了攏披帛,一頭白髮的女王與左右兩國點頭致意,泰然相交。
她的右邊是舜,左邊是斬殺熊天晟滿門的南大陸蘇國。
七大常任國,五國參與了滅谷計劃,如今去掉兩國,亦還有德西、易、蘇三國。
這令不少人心中浮起了陰雲。
在會議開始,進入第一次提問還擊時,便有西南兩大陸的國家舉牌,站起來道,“如果將這場戰爭定義成保衛戰,那顯然已經超出了自衛的界線。據我所知,禹國、夏國、漢國都是當年對堯百里政府發動攻擊計劃的主要國家,而宋國則是違反合約將百里族驅逐的國家。”
他盯著宓茶,直言不諱道,“請問堯國的目標是否是當年所有針對過百里族的國家?如果不是,那如何解釋戰敗國成員的偶然性?如果是,那這些年和百里族、和堯國產生過摩擦矛盾的國家,是否全都會被納入堯國的目標之中?”
沈芙嘉眸色頓時微冷,就算百里族真的要向九國復仇,那也和一個小國無關,輪不到外人在這兒伸張正義。
顯然,對方問出這一問題,是有常任國中的大國授意。
會場裡寂靜無聲,所有國家都盯著堯國的席位、盯著堯國的元首。
不管過程如何,從結果來看,百里政府就是滅了曾經欺辱過它的國家。
如果百里族真的想要復仇,那麼日新月異、蒸蒸日上又取得常任國席位的堯國將令全世界為之膽寒。
所有國家都在等著堯國的答覆、等著百里族的態度。
在一片死寂中,宓茶微微笑了起來。
她開口,緩緩道,“堯國,是堯氏的國家,是四億六千萬民眾的國家,而百里族只是個私人地方組織。”
她抬手,反手指向背後偌大的世界地圖和陳列的各國國旗,道,“滅族之仇,百里族人不敢輕忘,但今日既然是聯合國大會,就只談公事,不論私事。
“國際場合上,還請各位不要把堯國政府視為一個私人組織,不要把堯國元首視為宗族掌事。”她落下手來,淡淡道,“國事、家事,我分得清,我的國家、我的族人也分得清。”
會場頓時響起了竊竊私語,宓茶身旁的蘇國代表眼神閃躲了幾息,另一側的德西國和易國坐立不安地拿起了水杯灌了口水。
嘈雜中,舜國總統叩了叩桌子,“如果有國家想要討論百里族的相關事務,就請正式立題,如果沒有,就請回到大會的其他議題上來。”
沒有國家舉牌,無人再續這一話題,像是從未發生過一般,轉眼間,大會又恢復了原本的秩序。
慕一顏和秦臻對視了一眼,秦臻眼中多是感慨,而慕一顏則多是解氣。
換做是三十年前的堯國,可不會這麼容易地被放過。
今時不同往日,戰功赫赫的堯國傲立於世,縱有流言蜚語,也皆是出於畏懼,正面相對,天下無有一國再敢嘲笑藐視他們,就連一眾老牌的理事國也不敢直言相向,問句話還需要去找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