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頁
「施主,它已經耗盡了它所有的能量。」
蘇繁鷹的靈魂變得瘦骨嶙峋,連嘶聲力竭去叫喊都做不道:「難道我要眼睜睜看著他死嗎……是你說的,只要我按照你說的做,就能改變書中的結局,他是我的孩子,我為了他做什麼都願意,可為什麼努力了這麼久,明明一切都按照預期去發展了,晏清姝還是死在夏綏!凜兒不能做皇帝,他會瘋的……」
就像書中寫的那般。
帝王權術與他的初心違背。
內外有別,恩威並重;屈己納諫,任賢使能;以民本之法,保完整之權;以知人善用之術,求民族融合之局……
還有最重要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裴凜做不到,他會在崩壞這個王朝之前,先擊垮自己。
「師父。」普惠站在門口,背著光,蘇繁鷹看不清他的臉。
普惠:「師父,供燈又不夠了。」
明覺:「讓普明去遠一點的地方問問,看有沒有工匠願意幫忙做。」
「是。」
蘇繁鷹問:「今日有法事?」
明覺:「沒有,只是世人在為他們認為值得的人祈福。」
蘇繁鷹怔愣了一下。
明覺:「施主不如去前殿看看,看過之後,便知道接下來該如何做了。」
許是大悲大痛過了,蘇繁鷹反倒沒有來時那般焦躁,她沒有再糾纏於起死回生的事,而是站起來,走出了長命殿。
盡人事聽天命,如今她人事已盡,餘下* 就只有天命。
如今已是六月,知了在樹上吵鬧不停。
她穿過禪院向南走,走過大雄寶殿,走過千音殿,直到站在萬佛殿高高的台階之下,才停住腳步。
往日她不常來此,但也知道萬佛殿外除了古柏,什麼都沒有。
可是此時此刻,無數燈架從萬佛殿蔓延出來,一路延伸……延伸……直至大雄寶殿的後牆。
殿門口、欄杆上……
只要能放得下供燈的地方,都擠擠挨挨的放滿了手掌大的燈盞。內里的燈芯散發的光芒在陽光下顯得那麼微弱,可數以萬計的燈盞同時亮起時,又比烈陽還要耀眼。
誦經聲從四面八方湧來,繞著千年古柏而上,直衝雲霄。
有兩名僕婦與她擦肩而過,她們捧著供燈,在密密麻麻的燈架中尋找空位。
「也不知道剛剛捐的功德夠不夠,佛祖能不能聽見我的祈願。」
「又不是只有我們為殿下祈福,大家都一起呢,佛祖一定能聽見。」
蘇繁鷹回過頭,看見她們將燈放在了一個小小的角落裡,在她們要轉身離開時,攔住了她們。
「請問,你們是在為誰祈福?」
兩名僕婦乍一看蘇繁鷹,被她身上濃重的血腥味嚇到了。
但很快她們就發現對方穿的是盔甲的內襯,她們家的男人們在涼州當兵,自然認得出這身衣服。
僕婦客氣的回答道:「為長公主殿下祈福,新來的刺史容大人說,殿下因平息叛亂而重傷,我們都曾受過殿下的恩惠,當在此時盡綿薄之力。」
蘇繁鷹聽出了她們的口音:「你們是涼州人?」
僕婦點頭:「年初涼州大疫,若不是長公主殿下與容大人力挽狂瀾,我等早已喪命,救命之恩無以為報。」
蘇繁鷹:「你們為什麼不在涼州的佛寺供燈?這裡……太遠了。」
僕婦笑了笑:「我們原也是這般想的,只是涼州各個寺廟的供燈早就被請完了,就連道觀都放滿了祈福的香盞,我們也是隨著夫家去往賀蘭山鹽井礦場做工,路過此地,想要試試能不能求一盞燈,神佛垂憐,竟真的還有。其實如果這裡沒有,我們就只能等到賀蘭山之後才能再尋其他廟宇供燈了,還好神佛垂憐。」
蘇繁鷹沒有再問,因為她喉頭苦澀,早已淚流滿面。
*
皇城。
晏清玄推開千秋殿的大門,身後的太監捧著供燈魚貫而入。
他在燭火通明的大殿裡跪下,對著所有畫像三叩首。
「求各位先烈,保皇姐平安。」
*
昭仁殿東側的內閣中,謝敏端坐於首位,桌上桌下都堆滿了奏摺。在他面前鋪開的,是來自平威王的請戰書。
左手邊還有一本被暫時擱置的關於討伐西川的奏報、突厥可汗哥舒簡的進貢名冊、遼東都督的任命書……
謝敏的目光在『西平』二字上頓了頓,懸著的筆停了三息,最終落了一個『准』字。
「擬旨。」他道。
紙張嘩嘩聲傳來,錄書提筆靜候。
「著,前任大理寺卿蘇繁鷹,繼任夏綏節度使,麒麟衛指揮使阿史那乘風為昭義副節度使,原副節度使康淮陰調任遼東都督,朔州提督撥略舒為范陽節度使,淄青節度使楊進為義武節度使,淄青左副節度使李浪為正使,平威王世子裴凜任征西大都督,賜金槍,可先斬後奏,准便宜行事。」
第92章 最後的最後
平威王府的北苑開鑿了一間冰室, 王府的僕役正在為冰室的冰牆內換上新冰。
如今已是九月的天,冰化的沒有夏季快,僕役將先前的碎冰清理乾淨之後, 便一塊一塊摞上了新的冰磚。
「世子回來了!」
裴修嘹亮的嗓音傳遍了王府前院, 裴凜將頭盔和佩刀解下丟給他, 快步穿過一條又一條的走廊,來到北苑的冰室。<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蘇繁鷹的靈魂變得瘦骨嶙峋,連嘶聲力竭去叫喊都做不道:「難道我要眼睜睜看著他死嗎……是你說的,只要我按照你說的做,就能改變書中的結局,他是我的孩子,我為了他做什麼都願意,可為什麼努力了這麼久,明明一切都按照預期去發展了,晏清姝還是死在夏綏!凜兒不能做皇帝,他會瘋的……」
就像書中寫的那般。
帝王權術與他的初心違背。
內外有別,恩威並重;屈己納諫,任賢使能;以民本之法,保完整之權;以知人善用之術,求民族融合之局……
還有最重要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裴凜做不到,他會在崩壞這個王朝之前,先擊垮自己。
「師父。」普惠站在門口,背著光,蘇繁鷹看不清他的臉。
普惠:「師父,供燈又不夠了。」
明覺:「讓普明去遠一點的地方問問,看有沒有工匠願意幫忙做。」
「是。」
蘇繁鷹問:「今日有法事?」
明覺:「沒有,只是世人在為他們認為值得的人祈福。」
蘇繁鷹怔愣了一下。
明覺:「施主不如去前殿看看,看過之後,便知道接下來該如何做了。」
許是大悲大痛過了,蘇繁鷹反倒沒有來時那般焦躁,她沒有再糾纏於起死回生的事,而是站起來,走出了長命殿。
盡人事聽天命,如今她人事已盡,餘下* 就只有天命。
如今已是六月,知了在樹上吵鬧不停。
她穿過禪院向南走,走過大雄寶殿,走過千音殿,直到站在萬佛殿高高的台階之下,才停住腳步。
往日她不常來此,但也知道萬佛殿外除了古柏,什麼都沒有。
可是此時此刻,無數燈架從萬佛殿蔓延出來,一路延伸……延伸……直至大雄寶殿的後牆。
殿門口、欄杆上……
只要能放得下供燈的地方,都擠擠挨挨的放滿了手掌大的燈盞。內里的燈芯散發的光芒在陽光下顯得那麼微弱,可數以萬計的燈盞同時亮起時,又比烈陽還要耀眼。
誦經聲從四面八方湧來,繞著千年古柏而上,直衝雲霄。
有兩名僕婦與她擦肩而過,她們捧著供燈,在密密麻麻的燈架中尋找空位。
「也不知道剛剛捐的功德夠不夠,佛祖能不能聽見我的祈願。」
「又不是只有我們為殿下祈福,大家都一起呢,佛祖一定能聽見。」
蘇繁鷹回過頭,看見她們將燈放在了一個小小的角落裡,在她們要轉身離開時,攔住了她們。
「請問,你們是在為誰祈福?」
兩名僕婦乍一看蘇繁鷹,被她身上濃重的血腥味嚇到了。
但很快她們就發現對方穿的是盔甲的內襯,她們家的男人們在涼州當兵,自然認得出這身衣服。
僕婦客氣的回答道:「為長公主殿下祈福,新來的刺史容大人說,殿下因平息叛亂而重傷,我們都曾受過殿下的恩惠,當在此時盡綿薄之力。」
蘇繁鷹聽出了她們的口音:「你們是涼州人?」
僕婦點頭:「年初涼州大疫,若不是長公主殿下與容大人力挽狂瀾,我等早已喪命,救命之恩無以為報。」
蘇繁鷹:「你們為什麼不在涼州的佛寺供燈?這裡……太遠了。」
僕婦笑了笑:「我們原也是這般想的,只是涼州各個寺廟的供燈早就被請完了,就連道觀都放滿了祈福的香盞,我們也是隨著夫家去往賀蘭山鹽井礦場做工,路過此地,想要試試能不能求一盞燈,神佛垂憐,竟真的還有。其實如果這裡沒有,我們就只能等到賀蘭山之後才能再尋其他廟宇供燈了,還好神佛垂憐。」
蘇繁鷹沒有再問,因為她喉頭苦澀,早已淚流滿面。
*
皇城。
晏清玄推開千秋殿的大門,身後的太監捧著供燈魚貫而入。
他在燭火通明的大殿裡跪下,對著所有畫像三叩首。
「求各位先烈,保皇姐平安。」
*
昭仁殿東側的內閣中,謝敏端坐於首位,桌上桌下都堆滿了奏摺。在他面前鋪開的,是來自平威王的請戰書。
左手邊還有一本被暫時擱置的關於討伐西川的奏報、突厥可汗哥舒簡的進貢名冊、遼東都督的任命書……
謝敏的目光在『西平』二字上頓了頓,懸著的筆停了三息,最終落了一個『准』字。
「擬旨。」他道。
紙張嘩嘩聲傳來,錄書提筆靜候。
「著,前任大理寺卿蘇繁鷹,繼任夏綏節度使,麒麟衛指揮使阿史那乘風為昭義副節度使,原副節度使康淮陰調任遼東都督,朔州提督撥略舒為范陽節度使,淄青節度使楊進為義武節度使,淄青左副節度使李浪為正使,平威王世子裴凜任征西大都督,賜金槍,可先斬後奏,准便宜行事。」
第92章 最後的最後
平威王府的北苑開鑿了一間冰室, 王府的僕役正在為冰室的冰牆內換上新冰。
如今已是九月的天,冰化的沒有夏季快,僕役將先前的碎冰清理乾淨之後, 便一塊一塊摞上了新的冰磚。
「世子回來了!」
裴修嘹亮的嗓音傳遍了王府前院, 裴凜將頭盔和佩刀解下丟給他, 快步穿過一條又一條的走廊,來到北苑的冰室。<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