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頁
「只是似我們崔家這等百年世家素來以清貴立身,不比宗室權貴,雖然有厚積薄發的資本,卻也欠缺圓滑精明的態度,或進或退總有不如之處,所以不能一味求進,更要留下保全之路。」
是以崔家嫡支才會在這個時候分家,三房入朝,二房守成,長房卻是走得韜光養晦求保全的路。
崔老夫人聽顧明珠娓娓道來,分析得十分周全,滿意地點頭:「你看得很明白,我與族老們的確是這個打算。」
她慢慢抬起頭來,額間眼角的皺紋如同歲月的溝壑越發深了:「你在太后身邊待過,又是親眼見過宮中幾次變故,想來對朝中的事也不陌生。」
「自來朝中形勢詭譎難測,一夕之間便可風雲突變,國破家亡。」老夫人說到這個的時候,語氣深沉起來,笑容漸去,「記得當年太宗皇帝尚是秦王,廢太子崇德深得幾大世家的看重支持,太祖皇帝雖然幾次欲改立太宗,卻為了幾大世家還是未能成事。」
「誰料一夜之間,血洗太極宮,廢太子連同幾位親王都成了階下囚,那幾個支持他的世家也都紛紛獲罪,或是子弟被屠戮,或是被驅逐出長安趕往關外,崔家在那次也是大傷元氣,只能在博陵偏安數十年才有今日。」
她長長嘆了口氣:「所以今日雖然不得不選擇再次入朝,卻也不能不留下一條後路。」
長房就是後路!
顧明珠心裡喃喃地念著,又覺得有些不對,若是真的讓長房韜光養晦,為何又答應讓崔奕娶了安平公主?卻又讓崔寧跟著他們走了?
或者,這條後路是……
她猛然驚醒,不敢置信抬頭望向崔老夫人,只見崔老夫人微微一笑,卻是道:「過了年節,你與五郎就要離了族裡,日後有什麼難事我們怕也幫襯不到,你們兩個年輕人總是教人不放心地。」
她招招手,一旁伺候的婢女出去引了兩個嬤嬤進來,在老夫人與顧明珠跟前恭敬拜下去。
老夫人看了看她們,才對顧明珠道:「這兩個是自來在我身邊伺候的,雖然不會貼身伺候那些細緻活,但安排些跑腿打雜護衛這樣的事卻是能做得妥妥噹噹的,你們出去了不比在族裡,還是帶上幾個可靠的人比較放心。」
顧明珠看了看那兩個嬤嬤,只見都是個頭高大健壯的,規規矩矩放在腿上的雙手都是粗糙布滿繭子的,分明不是尋常那些管事的嬤嬤,聽老夫人說到護衛的時候,她頓時明白過來,這是老夫人給她安排的粗使嬤嬤,看起來怕是還粗通功夫的,這樣的婢僕最是難得,尋常人家便是想要也難找,何況又不用貼身伺候,可見老夫人的安排十分周到。
顧明珠感激地要起身給老夫人行禮道謝,被老夫人讓人攔住了:「好生坐著,你阿家還有安排呢。」
顧明珠這才坐會席上,笑著讓阿碧把兩位嬤嬤帶下去,陪著老夫人繼續話家常。
第619章 不請自來的鄭媛
三十的家宴,元日的祭祖,初二的走親,安平族裡比不得博陵崔府那般富麗堂皇,卻是好在族中親眷都是親厚和氣的,顧明珠跟著大夫人她們走了好幾房拜年吃宴席,那幾位老夫人聽了崔老夫人的話,對顧明珠也格外親近些,又聽說她有了身子,更是覺得喜歡,拉著她說了許久的話,又讓人送了藥材、小項圈小手腳鐲子過去,只是感嘆過了年節崔臨夫婦就要走了,不能多留些時日。
聽到這話,崔大夫人臉上的歡喜總要黯淡許多,目光里難掩不舍,還是顧明珠輕輕拉著她的手,低聲道:「阿家,待我們安頓好了,我就讓人送了信回來,若是得閒,便接了你過去小住。」
崔大夫人欣慰地看著她,握住她的手:「我知道你們有心,只要你們安好就好,讓人帶個話給我就是了。」
她知道這些都是崔老夫人與族裡的苦心安排,不能因為她一時的不舍壞了所有的打算。
到了上元節,崔臨已經讓人準備行裝了。
「……還是出了正月再走吧,外邊天寒地凍,明珠又有身子,怕是經不得車馬勞頓。」崔大夫人終究是沒有忍住,猶豫許久還是向兒子開了口。
崔老夫人坐在上席,也是微微皺著眉看著崔臨與顧明珠,沒有說話,只是嘆了口氣。
還是崔丞開口道:「罷了,五郎想得周全,司天監選的登基之日就是二月初,之後就是安平公主殿下下降,若是五郎他們再耽擱只怕反倒惹來麻煩,還是讓他們早些去吧。」
崔大夫人眼眶泛紅,別開臉去,不再多說,她不是不知道這些,只是真要讓自己送了兒子這樣離開,怕是經年難見一面,心裡的痛無異於剜肉。
崔臨起身,向著老夫人、崔丞與崔大夫人深深一禮拜下:「祖母、父親、阿娘,兒不孝,不能在身邊盡孝,還望萬萬保重。」
又轉過頭與一旁沮喪沉默的崔奕道:「七郎,之後長輩身邊只有你一人,只望你能替我們侍奉至親,若有什麼難處,讓他們帶了信給我。」
顧明珠也不顧自己身子,扶了婢女起身,端端正正給老夫人她們拜下。
崔寧跟在她身後,低頭哽咽著拜下去。
到了這會子,崔老夫人也不禁紅了眼圈,崔大夫人更是落下淚來,不住用手絹拭了淚。
還是老夫人擺擺手:「快起來,你媳婦有身子,快扶她起來。」
是以崔家嫡支才會在這個時候分家,三房入朝,二房守成,長房卻是走得韜光養晦求保全的路。
崔老夫人聽顧明珠娓娓道來,分析得十分周全,滿意地點頭:「你看得很明白,我與族老們的確是這個打算。」
她慢慢抬起頭來,額間眼角的皺紋如同歲月的溝壑越發深了:「你在太后身邊待過,又是親眼見過宮中幾次變故,想來對朝中的事也不陌生。」
「自來朝中形勢詭譎難測,一夕之間便可風雲突變,國破家亡。」老夫人說到這個的時候,語氣深沉起來,笑容漸去,「記得當年太宗皇帝尚是秦王,廢太子崇德深得幾大世家的看重支持,太祖皇帝雖然幾次欲改立太宗,卻為了幾大世家還是未能成事。」
「誰料一夜之間,血洗太極宮,廢太子連同幾位親王都成了階下囚,那幾個支持他的世家也都紛紛獲罪,或是子弟被屠戮,或是被驅逐出長安趕往關外,崔家在那次也是大傷元氣,只能在博陵偏安數十年才有今日。」
她長長嘆了口氣:「所以今日雖然不得不選擇再次入朝,卻也不能不留下一條後路。」
長房就是後路!
顧明珠心裡喃喃地念著,又覺得有些不對,若是真的讓長房韜光養晦,為何又答應讓崔奕娶了安平公主?卻又讓崔寧跟著他們走了?
或者,這條後路是……
她猛然驚醒,不敢置信抬頭望向崔老夫人,只見崔老夫人微微一笑,卻是道:「過了年節,你與五郎就要離了族裡,日後有什麼難事我們怕也幫襯不到,你們兩個年輕人總是教人不放心地。」
她招招手,一旁伺候的婢女出去引了兩個嬤嬤進來,在老夫人與顧明珠跟前恭敬拜下去。
老夫人看了看她們,才對顧明珠道:「這兩個是自來在我身邊伺候的,雖然不會貼身伺候那些細緻活,但安排些跑腿打雜護衛這樣的事卻是能做得妥妥噹噹的,你們出去了不比在族裡,還是帶上幾個可靠的人比較放心。」
顧明珠看了看那兩個嬤嬤,只見都是個頭高大健壯的,規規矩矩放在腿上的雙手都是粗糙布滿繭子的,分明不是尋常那些管事的嬤嬤,聽老夫人說到護衛的時候,她頓時明白過來,這是老夫人給她安排的粗使嬤嬤,看起來怕是還粗通功夫的,這樣的婢僕最是難得,尋常人家便是想要也難找,何況又不用貼身伺候,可見老夫人的安排十分周到。
顧明珠感激地要起身給老夫人行禮道謝,被老夫人讓人攔住了:「好生坐著,你阿家還有安排呢。」
顧明珠這才坐會席上,笑著讓阿碧把兩位嬤嬤帶下去,陪著老夫人繼續話家常。
第619章 不請自來的鄭媛
三十的家宴,元日的祭祖,初二的走親,安平族裡比不得博陵崔府那般富麗堂皇,卻是好在族中親眷都是親厚和氣的,顧明珠跟著大夫人她們走了好幾房拜年吃宴席,那幾位老夫人聽了崔老夫人的話,對顧明珠也格外親近些,又聽說她有了身子,更是覺得喜歡,拉著她說了許久的話,又讓人送了藥材、小項圈小手腳鐲子過去,只是感嘆過了年節崔臨夫婦就要走了,不能多留些時日。
聽到這話,崔大夫人臉上的歡喜總要黯淡許多,目光里難掩不舍,還是顧明珠輕輕拉著她的手,低聲道:「阿家,待我們安頓好了,我就讓人送了信回來,若是得閒,便接了你過去小住。」
崔大夫人欣慰地看著她,握住她的手:「我知道你們有心,只要你們安好就好,讓人帶個話給我就是了。」
她知道這些都是崔老夫人與族裡的苦心安排,不能因為她一時的不舍壞了所有的打算。
到了上元節,崔臨已經讓人準備行裝了。
「……還是出了正月再走吧,外邊天寒地凍,明珠又有身子,怕是經不得車馬勞頓。」崔大夫人終究是沒有忍住,猶豫許久還是向兒子開了口。
崔老夫人坐在上席,也是微微皺著眉看著崔臨與顧明珠,沒有說話,只是嘆了口氣。
還是崔丞開口道:「罷了,五郎想得周全,司天監選的登基之日就是二月初,之後就是安平公主殿下下降,若是五郎他們再耽擱只怕反倒惹來麻煩,還是讓他們早些去吧。」
崔大夫人眼眶泛紅,別開臉去,不再多說,她不是不知道這些,只是真要讓自己送了兒子這樣離開,怕是經年難見一面,心裡的痛無異於剜肉。
崔臨起身,向著老夫人、崔丞與崔大夫人深深一禮拜下:「祖母、父親、阿娘,兒不孝,不能在身邊盡孝,還望萬萬保重。」
又轉過頭與一旁沮喪沉默的崔奕道:「七郎,之後長輩身邊只有你一人,只望你能替我們侍奉至親,若有什麼難處,讓他們帶了信給我。」
顧明珠也不顧自己身子,扶了婢女起身,端端正正給老夫人她們拜下。
崔寧跟在她身後,低頭哽咽著拜下去。
到了這會子,崔老夫人也不禁紅了眼圈,崔大夫人更是落下淚來,不住用手絹拭了淚。
還是老夫人擺擺手:「快起來,你媳婦有身子,快扶她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