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是憑什麼!

  她幾乎要被自己的嫉妒啃噬掉了所有的理智,直到看到崔瑋的時候才驚醒過來。

  崔瑜與崔瑋兄弟二人趕在開宴前回來了,風塵僕僕來給老夫人請安,老夫人看著他們連連點頭,笑容更是和煦:「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快坐下,正要開宴。」

  崔瑋給二夫人行了禮之後,無言地在鄭媛身邊坐下了,比起那邊廂微笑著與謝氏問起孩子的崔瑜,他們夫妻二人更像是一種冷漠。

  好容易熬到宴席完了,崔瑋與老夫人告辭,一旁的二夫人看了眼跟在他身後的鄭媛,不咸不淡地說了句:「你回去好生歇著吧,在外辛苦這許久,院子裡也沒個安生。」

  她涼涼一句話,鄭媛臉漲紅了,崔瑋疑惑地與她一起回去了。

  回了玉笙遠的崔臨夫婦這會子卻是充滿了驚喜與期待,顧明珠被珍而重之地安頓在軟榻上,旁邊還擺著好幾個軟枕,是阿碧與小葵唯恐她閃了腰,非要塞進來的。

  她有些啼笑皆非地坐在榻上,看著崔臨小心地把手放在自己小腹上,眼中閃動著憧憬歡喜,她不禁輕聲道:「還摸不到呢。」

  崔臨卻是頭也不抬,專注地望著那平坦的小腹:「能感覺到。」

  那樣發自內心的歡喜,連顧明珠都能感受到,他溫暖的手掌小心翼翼地放在那裡,如同撫摸著稀釋的寶物一樣。

  她忍不住望著崔臨,笑得眉眼彎彎。

  看著夫妻兩相對而笑,阿碧與小葵帶著婢女們都推了下去,閉了門把這甜蜜的空間留給了他們。

  與玉笙院裡的溫暖靜謐比起來,這時候的玉箏院裡已經是劍拔弩張。

  琴娘含著淚一身素衣跪在院子裡,哀哀哭泣著:「妾自幼在府里長大,老夫人親自教養,雖然比不得世家大族嫡出娘子那般身份貴重,卻也是知書識禮,謹守規矩之人,如今卻被冤枉至此,妾無力為自己辯駁,只求郎君送了妾去庵堂,願意青燈古佛度過餘生,也能證明妾的清白。」

  她一句不提那誣陷之人,卻句句都是不平的話,聽得房裡坐著的鄭媛心驚肉跳。

  鄭媛再坐不住了,憤而起身:「那香料都是你房裡查出來的,也是你整日擺弄香藥,給王姨娘送過去的,你還有什麼可說的。」

  琴娘看也不看她,只是滿眼哀傷望著崔瑋:「郎君,你與妾自小一處長大,妾不想多為自己辯說,能得老夫人、二夫人和郎君看重,已經是妾的福氣,從不敢期望太多,妾剛進門,更是怕有行差踏錯,又怎麼會想著下手害旁人。」

  「那幾份麝香、薑黃,妾身從不敢用,便是給老夫人與幾位夫人那裡送的香藥中也不敢放,只怕會出了什麼差錯,卻不知為何會無端端出現在妾的房中,還請郎君命人細查,也能還妾身一個公道,讓妾身能安然侍奉佛前,為夫人與郎君祈福。」

  崔瑋聽著鄭媛與琴娘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鄭媛咄咄逼人,琴娘卻是哭著求去庵堂,相比之下,崔瑋心中卻是更願意相信琴娘,畢竟琴娘對著他始終是千嬌百順,溫柔似水,而鄭媛卻永遠是那麼高高在上。

  誰又會永遠用熱心腸去捂一塊冰,更何況這冰還從不曾有半點融化。

  第611章 後悔

  鄭媛看著琴娘一臉委屈地跪在地上,而崔瑋的臉色複雜莫辨,她終於開始害怕了,胸口撲通亂跳,只怕崔瑋真的動了干戈要細查,雖然她讓人行事格外小心,但保不齊還是會留下些手尾,萬一真的……

  她心提了起來,使了個眼色給桂兒:「還不去讓人把那日在荀姨娘房裡伺候的喚過來,也好讓郎君知道個明白。」

  桂兒明白他的意思,眼中閃過一抹苦澀,屈膝應著要退下去,準備去把那日的小婢女給處置了。

  只是這時候琴娘卻是抬起含淚的眼:「不必勞煩少夫人,婢妾已經讓人把她們都帶來了,一個也不少。」這話說得鄭媛眼皮子一跳,她這些時日都讓人好好盯著琴娘房裡,更是藉口沒有洗脫嫌疑,把琴娘也給關在院子裡,誰也不讓見,就怕她悄悄出去找老夫人求情,原本看著琴娘也老老實實待著,沒有別的舉動,卻沒想到琴娘竟然是早有準備。

  只怪她一時疏忽,原本想等事情平息一點,二夫人與長房那邊不怎麼注意再把那幾個小婢給處置了,卻留下了馬腳。

  她心裡涼颼颼的,嘴上卻是硬著一點也不讓:「想不到荀姨娘早就安排好了,等著郎君回來回話,那就叫進來吧,也好問個清楚。」

  說著話,目光陰冷地瞥過方才要出去卻停了步子的桂兒:「想來王姨娘也想知道,是誰要害了她的孩子去!」

  等到琴娘房裡伺候的人被齊齊帶進來,崔瑋皺著眉正要問話的時候,簾外傳來哀戚的哭泣聲,婢女撩開帘子,冰兒已經扶著婢女的手滿臉是淚痛哭不已撲了進來,拜伏在地:「郎君,郎君回來了,郎君要替我作主呀……」

  她紅腫著兩隻眼,顫著手指著地上跪著筆直的琴娘:「她,她竟然害了我的孩子,可憐我的孩子不過幾個月大,就那樣沒了……郎君……」

  一時間正房裡熱鬧非常,嚎啕痛哭的,賭咒發誓的,煽風點火的,如同一曲奇幻的交響曲在崔瑋耳邊此起彼伏。

  可憐崔瑋自來受崔家正統教養,性子敦厚溫和,從未見識過這樣的場景,又是日夜兼程從淮揚趕回來,被這樣一鬧,只覺得耳邊嗡嗡作響,眼前發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