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頁
她急著要進去看看,究竟鄭媛說的是什麼,怎麼好像與長房也有關係,難道是長房與琴娘有什麼?
只有鄭媛,垂下眼帘掩飾住裡面的冰冷譏諷,只是她很快便恢復了雍容大方的笑容,喚了身邊的桂兒:「你去陪著五少夫人看看臘梅吧,再讓人準備茶湯送上來。」
她自己陪著老夫人幾人往房裡去了。
琴娘已經在房裡等著了,見著老夫人幾人進來,她平靜地迎上來拜下去行禮,並不曾多說一句話,更沒有為自己喊冤鳴不平,仿佛一切都與她無關一般。
老夫人讓大夫人陪著自己坐了上席,滿臉倦意地看著琴娘:「究竟是怎麼回事?」
琴娘抬頭望著老夫人,不躲不閃:「老夫人,我並不知情。」
鄭媛淬了毒的目光在她身上剜了好幾下,才開口嘆道:「琴娘自來在府里長大,性子也是溫婉得體,當日她能伺候三郎,我也是歡喜不已,只是不知道這一次怎麼會……」
她讓婢女端了一盤子香料上來:「這些是在琴娘的房裡查出來的。」
「還有這幾樣……」她親手從婢女手裡拿過一個小小的錦緞包袱送到老夫人她們跟前,神色很是不安。
那小包袱瞧著尋常,只是包裹的錦緞都是上好的雲錦,打開來裡面放著的是幾本書卷,還有一張疊好的信箋。
大夫人看見包袱里的東西時,心裡就是一別,想起了顧明珠方才說的話,難道這裡的書卷是……
二夫人卻已經急著翻開了,那幾本書卷不過是尋常的遊記,只是上面還有人留下了心得筆記,字跡清雋飄逸,瞧著很是有大家之風,而那張疊好的信箋打開來卻是幾句詩句:「……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竟然是半闕《洛神賦》!
字跡還與那書卷上的字跡一般無二!
驚得二夫人臉色煞白,指著那書卷與信函:「這,這,這是……」
大夫人眉頭緊皺,也接過那書卷看了一眼,臉色就變了,深吸了口氣,將書卷遞給了老夫人,她自然認得出,那是崔臨的字。
老夫人目光冷凝,掃過書卷,落在地上神色自若的琴娘與那邊嘆氣不已的鄭媛身上,終於開了口:「去把五少夫人請進來。」
二夫人一時有些愣神:「阿家,這是五郎……」
老夫人斬釘截鐵地打斷她:「讓明珠來瞧一瞧,是不是五郎房裡丟了的那箱籠書卷里的。」
丟了的書卷?鄭媛一時忘記了要維持住嘆息不安的神色,怔住了。
她不明白老夫人在說什麼,難道在她去之前,顧明珠說了什麼?
只是還不等她想明白,顧明珠已經進來了,老夫人看見她臉色放緩了許多,讓婢女把書卷捧給她:「你瞧瞧,是不是這幾本?」
顧明珠上前翻看了一下,笑了起來:「這是郎君書房裡的,只是是不是那箱籠里的還要翻一翻書目單子,想來不會錯了,只因我認得這幾本,是在長安時候郎君讓人送去與我打發時間的閒書,回了博陵我便讓人放在書房,不曾想這一回疏忽險些丟了,竟然在這裡見到了。」
她又是一臉疑惑轉過頭來,望向鄭媛與琴娘:「只是怎麼會到了這裡,莫不是那箱籠被混放到了玉箏院來了?」
她這一番話倒是把鄭媛與琴娘都給說迷糊了,鄭媛驚愕地望著她,又飛快看向老夫人她們,見她們竟然毫無驚訝之色,心裡頓時警惕驚慌起來。
她又忙道:「什麼箱籠?我卻是不知道,只是那詩句又是怎麼回事?」
二夫人的目光在鄭媛與琴娘身上掃來掃去,越發森冷,她似乎看出了些什麼來。
顧明珠這才打開那張信箋看了一眼,卻很快笑了起來:「這倒是奇了,誰把我寫得這張《洛神賦》收到了這裡。」
「你寫的?!」二夫人與鄭媛都是脫口而出,不敢相信的模樣。
連老夫人與大夫人都望著顧明珠,滿是驚愕。
顧明珠卻是笑著點頭,指著那張信函:「這是早先我閒來無事臨摹郎君的字,抄了幾遍《洛神賦》,只是終究覺得形似神不似,還是不滿意,便隨手丟在一旁,卻被收到了這裡,倒也真是奇怪了。」
鄭媛再忍不住,脫口而出:「這分明是崔五郎的字。」
她這一句話讓老夫人與大夫人、二夫人都沉了臉,看著她目光越發複雜起來。
顧明珠倒也不多說,吩咐婢女端了筆墨紙張來,她提筆在紙張上寫下「自持」兩個字,笑著遞過去:「你們瞧一瞧,可是一般無二?」
眾人震驚地發現,顧明珠寫的兩個字與那信函上的字果然是一模一樣,與書卷上的字也是相差無幾,她們頓時都有些回不過神來。
倒是顧明珠自己瞧著那兩個字,搖了搖頭道:「還是大不如郎君的字,下筆綿軟,收筆猶豫拖沓,不及郎君的字灑脫天然。」
她說著,將筆遞給婢女,從容地笑望著鄭媛:「只是我有一事不明白,便是這箱籠里的書卷與我的字混放,不小心被送到了三嫂這裡,怎麼會被人用包袱收了放在了荀姨娘的房裡,這又是為什麼?」
她說著,輕笑一聲:「總不能是有人貪了我這幾本書卷和字吧?」
只有鄭媛,垂下眼帘掩飾住裡面的冰冷譏諷,只是她很快便恢復了雍容大方的笑容,喚了身邊的桂兒:「你去陪著五少夫人看看臘梅吧,再讓人準備茶湯送上來。」
她自己陪著老夫人幾人往房裡去了。
琴娘已經在房裡等著了,見著老夫人幾人進來,她平靜地迎上來拜下去行禮,並不曾多說一句話,更沒有為自己喊冤鳴不平,仿佛一切都與她無關一般。
老夫人讓大夫人陪著自己坐了上席,滿臉倦意地看著琴娘:「究竟是怎麼回事?」
琴娘抬頭望著老夫人,不躲不閃:「老夫人,我並不知情。」
鄭媛淬了毒的目光在她身上剜了好幾下,才開口嘆道:「琴娘自來在府里長大,性子也是溫婉得體,當日她能伺候三郎,我也是歡喜不已,只是不知道這一次怎麼會……」
她讓婢女端了一盤子香料上來:「這些是在琴娘的房裡查出來的。」
「還有這幾樣……」她親手從婢女手裡拿過一個小小的錦緞包袱送到老夫人她們跟前,神色很是不安。
那小包袱瞧著尋常,只是包裹的錦緞都是上好的雲錦,打開來裡面放著的是幾本書卷,還有一張疊好的信箋。
大夫人看見包袱里的東西時,心裡就是一別,想起了顧明珠方才說的話,難道這裡的書卷是……
二夫人卻已經急著翻開了,那幾本書卷不過是尋常的遊記,只是上面還有人留下了心得筆記,字跡清雋飄逸,瞧著很是有大家之風,而那張疊好的信箋打開來卻是幾句詩句:「……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竟然是半闕《洛神賦》!
字跡還與那書卷上的字跡一般無二!
驚得二夫人臉色煞白,指著那書卷與信函:「這,這,這是……」
大夫人眉頭緊皺,也接過那書卷看了一眼,臉色就變了,深吸了口氣,將書卷遞給了老夫人,她自然認得出,那是崔臨的字。
老夫人目光冷凝,掃過書卷,落在地上神色自若的琴娘與那邊嘆氣不已的鄭媛身上,終於開了口:「去把五少夫人請進來。」
二夫人一時有些愣神:「阿家,這是五郎……」
老夫人斬釘截鐵地打斷她:「讓明珠來瞧一瞧,是不是五郎房裡丟了的那箱籠書卷里的。」
丟了的書卷?鄭媛一時忘記了要維持住嘆息不安的神色,怔住了。
她不明白老夫人在說什麼,難道在她去之前,顧明珠說了什麼?
只是還不等她想明白,顧明珠已經進來了,老夫人看見她臉色放緩了許多,讓婢女把書卷捧給她:「你瞧瞧,是不是這幾本?」
顧明珠上前翻看了一下,笑了起來:「這是郎君書房裡的,只是是不是那箱籠里的還要翻一翻書目單子,想來不會錯了,只因我認得這幾本,是在長安時候郎君讓人送去與我打發時間的閒書,回了博陵我便讓人放在書房,不曾想這一回疏忽險些丟了,竟然在這裡見到了。」
她又是一臉疑惑轉過頭來,望向鄭媛與琴娘:「只是怎麼會到了這裡,莫不是那箱籠被混放到了玉箏院來了?」
她這一番話倒是把鄭媛與琴娘都給說迷糊了,鄭媛驚愕地望著她,又飛快看向老夫人她們,見她們竟然毫無驚訝之色,心裡頓時警惕驚慌起來。
她又忙道:「什麼箱籠?我卻是不知道,只是那詩句又是怎麼回事?」
二夫人的目光在鄭媛與琴娘身上掃來掃去,越發森冷,她似乎看出了些什麼來。
顧明珠這才打開那張信箋看了一眼,卻很快笑了起來:「這倒是奇了,誰把我寫得這張《洛神賦》收到了這裡。」
「你寫的?!」二夫人與鄭媛都是脫口而出,不敢相信的模樣。
連老夫人與大夫人都望著顧明珠,滿是驚愕。
顧明珠卻是笑著點頭,指著那張信函:「這是早先我閒來無事臨摹郎君的字,抄了幾遍《洛神賦》,只是終究覺得形似神不似,還是不滿意,便隨手丟在一旁,卻被收到了這裡,倒也真是奇怪了。」
鄭媛再忍不住,脫口而出:「這分明是崔五郎的字。」
她這一句話讓老夫人與大夫人、二夫人都沉了臉,看著她目光越發複雜起來。
顧明珠倒也不多說,吩咐婢女端了筆墨紙張來,她提筆在紙張上寫下「自持」兩個字,笑著遞過去:「你們瞧一瞧,可是一般無二?」
眾人震驚地發現,顧明珠寫的兩個字與那信函上的字果然是一模一樣,與書卷上的字也是相差無幾,她們頓時都有些回不過神來。
倒是顧明珠自己瞧著那兩個字,搖了搖頭道:「還是大不如郎君的字,下筆綿軟,收筆猶豫拖沓,不及郎君的字灑脫天然。」
她說著,將筆遞給婢女,從容地笑望著鄭媛:「只是我有一事不明白,便是這箱籠里的書卷與我的字混放,不小心被送到了三嫂這裡,怎麼會被人用包袱收了放在了荀姨娘的房裡,這又是為什麼?」
她說著,輕笑一聲:「總不能是有人貪了我這幾本書卷和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