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頁
眼看著要到新年,崔家居然這樣著急著分家。
崔臨皺了皺眉,臉色有些疲憊:「太后就要登基了,前幾日顯王已經就藩,三房怕也要趕在登基之前去長安。」
情勢逼人,太后只怕不會給崔家太多時間。
顧明珠輕輕點頭:「我這就讓人去準備好。」
崔臨看著溫柔的她,笑著與她道:「洛陽那邊都已經安排妥當了,只等我們過去。」
一直以來,顧明珠都沒有問過崔臨,離開崔家之後要帶自己去哪,她是知道崔臨的,心思縝密最擅機謀,必然是早已有了準備,所以她只需要安心地等著,全然不曾擔憂過。
「聽聞洛陽繁華不遜於長安,風物人情卻都不同,一直很是神往。」顧明珠歡喜地坐下,眨巴著眼望著崔臨。
難得看到她孩子氣的一面,崔臨笑容中滿是寵溺:「洛陽牡丹天下聞名,還有洛陽燈會,你若是喜歡,得閒我們去白馬寺上香。」
顧明珠連連點頭,對去洛陽已經很是嚮往,只是她很快又想起來,急急道:「洛陽與長安相隔不遠,又有萬象宮在洛陽,只怕太后她……」
崔臨輕笑一聲,伸手颳了她微翹的鼻尖:「你安心就是了,我早已安排好了。」
「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何況太后登基之後要安撫打點的事還很多,一時也顧不上我們,她更看重的也是博陵崔家。」
顧明珠想了想,頷首笑道:「洛陽與博陵、長安都交通便利。」
崔臨想起之前顧明珠說得那件事來,有些不自在地咳嗽了一聲:「大方那邊有了消息了,明日我讓他給你回話。」
就是讓找親事有了著落了,顧明珠更是欣喜,笑著與崔臨道謝。
晚上三房安排的宴席很是豐盛,老夫人或許是下午有二老夫人幾人陪著說話的緣故,臉色看起來也好多了,笑著坐在上席,三夫人是主人,親自在一旁為她布菜斟湯,她倒也樂意給三夫人臉面,笑眯眯地受著。
二夫人坐在下席,看著三房得勢的樣子,更是氣惱,礙著幾位族裡的老夫人還在,不得不忍著氣坐著。
只有長房裡的大夫人與顧明珠依舊是淡然以對,置身事外。
一場宴席下來,三夫人得了幾位老夫人好幾句誇讚,二夫人氣得臉色發青,還是到了最後告辭的時候,強擠出笑臉來:「明日請老夫人與幾位嬸母去我那坐一坐,也讓我儘儘心。」
老夫人看了她一眼,淡淡笑著:「那就辛苦老二媳婦了。」
二夫人身後的鄭媛目光微閃,掃過那邊的顧明珠,又很快垂下頭去,依舊一副木木的神色。
第604章 丟臉
興許是跟三房裡賭氣,二房裡的宴請準備得很是興師動眾,一大早大廚里就已經是忙得不可開交,進進出出捧著食材與碗盤的婢僕水泄不通,幾個管事嬤嬤更是手忙腳亂,一邊叮囑著小心看著火候,一邊吩咐快些擺了花斛,就連擺在案几上的佛手都是新鮮送到的,廳堂帷幔坐席都是煥然一新。
謝氏一大早就去了正院幫著打點,鄭媛也不得不跟了過去,卻被二夫人三言兩語打發了回來,讓她留在自己院子裡,倒是叫了琴娘過去幫襯謝氏。
鄭媛聽了卻也沒有什麼反應,安靜地答應了一聲,讓人去把琴娘請過來,自己回了院子去閉門不出。
顧明珠這一日卻不用像前日那樣陪著老夫人她們打葉子牌,只因為老夫人一早就使了人來說了,過幾日長房就要跟著回安平,知道大夫人與顧明珠有不少事要安排,就不必再過去陪著了,直管安心留在自己院子裡打理妥當,她那裡與三位老夫人在院子裡散散,說說話就好了。
顧明珠感念老夫人的體貼,倒也安下心來讓人準備行程。
說起來在玉笙院她不過是住了數月,但要收拾帶走的物件可真是不少,先前送來的陪嫁一樣也不落下,就算是大件的家什不用帶上,但家常用慣了的也足足有十幾隻箱籠,還有崔臨書房裡那滿滿數面牆的書卷,如此一來竟然要十餘輛馬車才能裝得下。
顧明珠不得不使了高嬤嬤與阿碧兩人幫著清點,喚了手腳乾淨穩當有氣力的僕婦收拾,一樣樣記上簿子放進箱籠里,等著出發時一起放上馬車。
饒是高嬤嬤與阿碧都是平日裡能幹得力的,這時候也是團團轉,連吃口茶湯的時間都沒有,腳不沾地地前院後院奔忙。
顧明珠坐在榻席上提筆寫著信函,這是要讓人送去南海郡的,崔臨說顯王與顧明玉前些時日已經出發離開長安,日夜兼程趕往南海郡,想來再有小半月的光景就能到達封地,那她這封信送過去正好是時候。
南海離著長安千里之遙,那邊的風土人情與長安也是大不相同,也不知道顧明玉能不能習慣,而崔臨與她之後也要離開博陵,姐妹二人相見甚難,只有靠著書信問候了。
正低頭寫著,小葵快步進來,到她身邊拜下輕聲道:「少夫人,二房的覃嬤嬤方才急急忙忙出府去了,聽側門看門的武三媳婦說,是去請醫去了,說是三郎君房裡的王姨娘出事了。」
顧明珠的筆停了下來,她知道跟在鄭媛身邊後來抬了姨娘的冰兒姓王,想來說得就是她。
可是王姨娘能有什麼事呢?
她想起了鄭媛那看著自己滿是怨毒的神色,一時有些不安,吩咐小葵:「再讓人去打聽,小心著些,不管有什麼事,不必輕舉妄動,回來回了我就是了。」
崔臨皺了皺眉,臉色有些疲憊:「太后就要登基了,前幾日顯王已經就藩,三房怕也要趕在登基之前去長安。」
情勢逼人,太后只怕不會給崔家太多時間。
顧明珠輕輕點頭:「我這就讓人去準備好。」
崔臨看著溫柔的她,笑著與她道:「洛陽那邊都已經安排妥當了,只等我們過去。」
一直以來,顧明珠都沒有問過崔臨,離開崔家之後要帶自己去哪,她是知道崔臨的,心思縝密最擅機謀,必然是早已有了準備,所以她只需要安心地等著,全然不曾擔憂過。
「聽聞洛陽繁華不遜於長安,風物人情卻都不同,一直很是神往。」顧明珠歡喜地坐下,眨巴著眼望著崔臨。
難得看到她孩子氣的一面,崔臨笑容中滿是寵溺:「洛陽牡丹天下聞名,還有洛陽燈會,你若是喜歡,得閒我們去白馬寺上香。」
顧明珠連連點頭,對去洛陽已經很是嚮往,只是她很快又想起來,急急道:「洛陽與長安相隔不遠,又有萬象宮在洛陽,只怕太后她……」
崔臨輕笑一聲,伸手颳了她微翹的鼻尖:「你安心就是了,我早已安排好了。」
「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何況太后登基之後要安撫打點的事還很多,一時也顧不上我們,她更看重的也是博陵崔家。」
顧明珠想了想,頷首笑道:「洛陽與博陵、長安都交通便利。」
崔臨想起之前顧明珠說得那件事來,有些不自在地咳嗽了一聲:「大方那邊有了消息了,明日我讓他給你回話。」
就是讓找親事有了著落了,顧明珠更是欣喜,笑著與崔臨道謝。
晚上三房安排的宴席很是豐盛,老夫人或許是下午有二老夫人幾人陪著說話的緣故,臉色看起來也好多了,笑著坐在上席,三夫人是主人,親自在一旁為她布菜斟湯,她倒也樂意給三夫人臉面,笑眯眯地受著。
二夫人坐在下席,看著三房得勢的樣子,更是氣惱,礙著幾位族裡的老夫人還在,不得不忍著氣坐著。
只有長房裡的大夫人與顧明珠依舊是淡然以對,置身事外。
一場宴席下來,三夫人得了幾位老夫人好幾句誇讚,二夫人氣得臉色發青,還是到了最後告辭的時候,強擠出笑臉來:「明日請老夫人與幾位嬸母去我那坐一坐,也讓我儘儘心。」
老夫人看了她一眼,淡淡笑著:「那就辛苦老二媳婦了。」
二夫人身後的鄭媛目光微閃,掃過那邊的顧明珠,又很快垂下頭去,依舊一副木木的神色。
第604章 丟臉
興許是跟三房裡賭氣,二房裡的宴請準備得很是興師動眾,一大早大廚里就已經是忙得不可開交,進進出出捧著食材與碗盤的婢僕水泄不通,幾個管事嬤嬤更是手忙腳亂,一邊叮囑著小心看著火候,一邊吩咐快些擺了花斛,就連擺在案几上的佛手都是新鮮送到的,廳堂帷幔坐席都是煥然一新。
謝氏一大早就去了正院幫著打點,鄭媛也不得不跟了過去,卻被二夫人三言兩語打發了回來,讓她留在自己院子裡,倒是叫了琴娘過去幫襯謝氏。
鄭媛聽了卻也沒有什麼反應,安靜地答應了一聲,讓人去把琴娘請過來,自己回了院子去閉門不出。
顧明珠這一日卻不用像前日那樣陪著老夫人她們打葉子牌,只因為老夫人一早就使了人來說了,過幾日長房就要跟著回安平,知道大夫人與顧明珠有不少事要安排,就不必再過去陪著了,直管安心留在自己院子裡打理妥當,她那裡與三位老夫人在院子裡散散,說說話就好了。
顧明珠感念老夫人的體貼,倒也安下心來讓人準備行程。
說起來在玉笙院她不過是住了數月,但要收拾帶走的物件可真是不少,先前送來的陪嫁一樣也不落下,就算是大件的家什不用帶上,但家常用慣了的也足足有十幾隻箱籠,還有崔臨書房裡那滿滿數面牆的書卷,如此一來竟然要十餘輛馬車才能裝得下。
顧明珠不得不使了高嬤嬤與阿碧兩人幫著清點,喚了手腳乾淨穩當有氣力的僕婦收拾,一樣樣記上簿子放進箱籠里,等著出發時一起放上馬車。
饒是高嬤嬤與阿碧都是平日裡能幹得力的,這時候也是團團轉,連吃口茶湯的時間都沒有,腳不沾地地前院後院奔忙。
顧明珠坐在榻席上提筆寫著信函,這是要讓人送去南海郡的,崔臨說顯王與顧明玉前些時日已經出發離開長安,日夜兼程趕往南海郡,想來再有小半月的光景就能到達封地,那她這封信送過去正好是時候。
南海離著長安千里之遙,那邊的風土人情與長安也是大不相同,也不知道顧明玉能不能習慣,而崔臨與她之後也要離開博陵,姐妹二人相見甚難,只有靠著書信問候了。
正低頭寫著,小葵快步進來,到她身邊拜下輕聲道:「少夫人,二房的覃嬤嬤方才急急忙忙出府去了,聽側門看門的武三媳婦說,是去請醫去了,說是三郎君房裡的王姨娘出事了。」
顧明珠的筆停了下來,她知道跟在鄭媛身邊後來抬了姨娘的冰兒姓王,想來說得就是她。
可是王姨娘能有什麼事呢?
她想起了鄭媛那看著自己滿是怨毒的神色,一時有些不安,吩咐小葵:「再讓人去打聽,小心著些,不管有什麼事,不必輕舉妄動,回來回了我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