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頁
他們兩個年紀相當,又是一起經歷過事的,互相生了情愫倒也不奇怪,只是太后提出這門婚事,卻怕是不那麼簡單,她是要將崔家更加牢固連成同盟,尤其是崔家長房,她想必也是知道了崔家長房要去安平族裡,所以才選中了崔奕。
老夫人與大夫人是想聽聽顧明珠的意見,顧明珠卻不知該如何說,只能蹙眉思量著:「這樁婚事還得請老夫人與大夫人拿主意,我年紀輕,也沒經過什麼事,看不出深淺來。」
老夫人先笑了起來:「我就說五郎媳婦是個謹慎的,你也別擔心,我們只是想著你在太后身邊多年,對長安和宮裡的局勢最是了解,才想問問你,你有什麼就說什麼,都是自家人不妨事。」
大夫人卻是蹙了蹙眉,猶豫許久才道:「七郎的性子太過率直,不比五郎那般穩重。」
她是不贊成這樁婚事的。
老夫人聽得這話,笑容也慢慢淡了下來,望著大夫人:「我也知道這是難為你,這些年你與老大為了崔氏付出許多,前面幾個孩子的婚事都是族裡定下的,事事都讓你退讓了,如今好不容易長房能夠摘出去,回了安平好好過日子,偏偏還有這樣一樁事,你難免捨不得。」
「你和七郎若是真的不願意,那就作罷吧,大不了我親自去長安,入宮求太后換一樁婚事,二房、三房也不是沒有郎君,任她挑揀一個吧。」
顧明珠心裡一跳,想起安平公主那已經遮掩不住的心思,他二人分明是有心之人,若是這樣拆散了也不是一件好事。
她垂下眼思量一會,開了口:「老夫人,阿家,我想問一問,公主殿下若是嫁與七郎,是留在長安,還是隨七郎回博陵?」
這問話倒是讓老夫人與大夫人愣了一下,只是想了一想之後,又是恍然大悟,這的確是關鍵所在,若是太后要留了公主與崔奕在長安,那長房自然是難以避免被捲入朝事之中去,可若是公主能跟著崔奕回博陵呢?沒有遠嫁的公主還要過問朝中之事的道理。
崔老夫人眼前一亮,撫掌與大夫人道:「說得極是,你讓長安準備準備,入宮求太后賜婚,就說長房膝下依靠七郎支撐,請公主下嫁博陵。」
顧明珠輕嘆口氣,老夫人果然是掌事多年,老謀深算,如此一來太后若是不允准,也不好再挑崔家其他郎君做駙馬,更不好再挑別的世家的郎君,崔家的地位也不用擔心會被其他世家所動搖。
其實從一開始,崔家決議將嫡支分作三處便是狡兔三窟的意思,若是三房在長安的朝堂之爭中出了什麼差錯,至少還有留在族中的長房和府中的二房。
如此也好,至少能夠成全了崔奕與安平公主,也能保住長房一脈。
第597章 崔大夫人的請求
從老夫人院子裡出來的崔大夫人與顧明珠帶著婢僕往內院回去,初冬的院子裡花草凋零,卻有修竹叢叢,松柏蒼翠,轉過穿堂就是假山疊嶂,景致秀麗,只是崔大夫人與顧明珠都無心多看,腳步不停地走著。
顧明珠想著安平公主與崔奕的婚事,一時心裡也是歡喜。
其實說起來,崔奕與安平公主的身份算得上是十分相稱,崔奕性子剛毅,雖然是世家子弟,卻不輕浮,品性純良,而安平公主單純無邪,心地善良,若是能夠湊成一對,的確是件好事。
何況如今長房已經交出宗子之位,不再過問朝事,之後的日子也不會太多為難和複雜,崔大夫人面冷心熱,老夫人待人寬厚,對於飽經變故的安平公主算得上是個好歸宿。
崔大夫人卻不是在想這個,她一直沉默不言走在顧明珠前面,眼看快要到院子了,她卻忽然停下了腳步:「你隨我進來,我還有話與你說。」
顧明珠倒不覺得驚訝,想來是大夫人不放心崔奕的婚事,想要問一問顧明珠安平公主的事吧。
只是她沒想到,進了正房坐下,崔大夫人卻是一個字也沒有提起崔奕的事,反而是沉吟許久,道:「我想讓阿寧跟著你們走。」
顧明珠嚇一跳,望著崔大夫人:「這……阿寧是崔家娘子。」
還是崔家嫡出的娘子,身份高貴,崔臨這一次離開崔家便算是放棄了崔家郎君的身份,日後也不能再以崔五郎的身份行事,若是崔寧跟著他們,豈不是也要放棄了世家娘子的出身了?
對於世家子弟來說,出身幾乎與性命一樣重要,可是崔大夫人卻讓崔寧跟他們走。
崔大夫人沒有了往日的淡漠,苦笑一下:「世家不再是從前了,如今諸家都已經紛紛遷去長安,子弟也都要入仕,想來不用許久,這世家的門楣也就不再這樣重要了。」
「何況,這樣一來,世家更是紛亂,為了利益明爭暗鬥,與其讓阿寧嫁去別人家成為利益的交換,倒不如讓她跟你們去,跟在你身邊我也是放心的。」
顧明珠沒想到崔大夫人對她如此肯定,一時有些不知說什麼好,只能低聲道:「阿家如此看重我,我實在是愧不敢當,只是阿寧之後……」
她只是嫂子,哪裡當得起這樣的事,祖母與雙親都在,怎麼也該在跟前盡孝,之後再尋一門好婚事才是。
崔大夫人嘆氣,沉吟一會,終究道:「到這時候了,我也不瞞你,崔氏一族如今是在冒險,世家雖然看起來風光無限,但早已滿是陳腐之氣,想要保全只有入朝一條路,可是朝中又其實簡單的。」
老夫人與大夫人是想聽聽顧明珠的意見,顧明珠卻不知該如何說,只能蹙眉思量著:「這樁婚事還得請老夫人與大夫人拿主意,我年紀輕,也沒經過什麼事,看不出深淺來。」
老夫人先笑了起來:「我就說五郎媳婦是個謹慎的,你也別擔心,我們只是想著你在太后身邊多年,對長安和宮裡的局勢最是了解,才想問問你,你有什麼就說什麼,都是自家人不妨事。」
大夫人卻是蹙了蹙眉,猶豫許久才道:「七郎的性子太過率直,不比五郎那般穩重。」
她是不贊成這樁婚事的。
老夫人聽得這話,笑容也慢慢淡了下來,望著大夫人:「我也知道這是難為你,這些年你與老大為了崔氏付出許多,前面幾個孩子的婚事都是族裡定下的,事事都讓你退讓了,如今好不容易長房能夠摘出去,回了安平好好過日子,偏偏還有這樣一樁事,你難免捨不得。」
「你和七郎若是真的不願意,那就作罷吧,大不了我親自去長安,入宮求太后換一樁婚事,二房、三房也不是沒有郎君,任她挑揀一個吧。」
顧明珠心裡一跳,想起安平公主那已經遮掩不住的心思,他二人分明是有心之人,若是這樣拆散了也不是一件好事。
她垂下眼思量一會,開了口:「老夫人,阿家,我想問一問,公主殿下若是嫁與七郎,是留在長安,還是隨七郎回博陵?」
這問話倒是讓老夫人與大夫人愣了一下,只是想了一想之後,又是恍然大悟,這的確是關鍵所在,若是太后要留了公主與崔奕在長安,那長房自然是難以避免被捲入朝事之中去,可若是公主能跟著崔奕回博陵呢?沒有遠嫁的公主還要過問朝中之事的道理。
崔老夫人眼前一亮,撫掌與大夫人道:「說得極是,你讓長安準備準備,入宮求太后賜婚,就說長房膝下依靠七郎支撐,請公主下嫁博陵。」
顧明珠輕嘆口氣,老夫人果然是掌事多年,老謀深算,如此一來太后若是不允准,也不好再挑崔家其他郎君做駙馬,更不好再挑別的世家的郎君,崔家的地位也不用擔心會被其他世家所動搖。
其實從一開始,崔家決議將嫡支分作三處便是狡兔三窟的意思,若是三房在長安的朝堂之爭中出了什麼差錯,至少還有留在族中的長房和府中的二房。
如此也好,至少能夠成全了崔奕與安平公主,也能保住長房一脈。
第597章 崔大夫人的請求
從老夫人院子裡出來的崔大夫人與顧明珠帶著婢僕往內院回去,初冬的院子裡花草凋零,卻有修竹叢叢,松柏蒼翠,轉過穿堂就是假山疊嶂,景致秀麗,只是崔大夫人與顧明珠都無心多看,腳步不停地走著。
顧明珠想著安平公主與崔奕的婚事,一時心裡也是歡喜。
其實說起來,崔奕與安平公主的身份算得上是十分相稱,崔奕性子剛毅,雖然是世家子弟,卻不輕浮,品性純良,而安平公主單純無邪,心地善良,若是能夠湊成一對,的確是件好事。
何況如今長房已經交出宗子之位,不再過問朝事,之後的日子也不會太多為難和複雜,崔大夫人面冷心熱,老夫人待人寬厚,對於飽經變故的安平公主算得上是個好歸宿。
崔大夫人卻不是在想這個,她一直沉默不言走在顧明珠前面,眼看快要到院子了,她卻忽然停下了腳步:「你隨我進來,我還有話與你說。」
顧明珠倒不覺得驚訝,想來是大夫人不放心崔奕的婚事,想要問一問顧明珠安平公主的事吧。
只是她沒想到,進了正房坐下,崔大夫人卻是一個字也沒有提起崔奕的事,反而是沉吟許久,道:「我想讓阿寧跟著你們走。」
顧明珠嚇一跳,望著崔大夫人:「這……阿寧是崔家娘子。」
還是崔家嫡出的娘子,身份高貴,崔臨這一次離開崔家便算是放棄了崔家郎君的身份,日後也不能再以崔五郎的身份行事,若是崔寧跟著他們,豈不是也要放棄了世家娘子的出身了?
對於世家子弟來說,出身幾乎與性命一樣重要,可是崔大夫人卻讓崔寧跟他們走。
崔大夫人沒有了往日的淡漠,苦笑一下:「世家不再是從前了,如今諸家都已經紛紛遷去長安,子弟也都要入仕,想來不用許久,這世家的門楣也就不再這樣重要了。」
「何況,這樣一來,世家更是紛亂,為了利益明爭暗鬥,與其讓阿寧嫁去別人家成為利益的交換,倒不如讓她跟你們去,跟在你身邊我也是放心的。」
顧明珠沒想到崔大夫人對她如此肯定,一時有些不知說什麼好,只能低聲道:「阿家如此看重我,我實在是愧不敢當,只是阿寧之後……」
她只是嫂子,哪裡當得起這樣的事,祖母與雙親都在,怎麼也該在跟前盡孝,之後再尋一門好婚事才是。
崔大夫人嘆氣,沉吟一會,終究道:「到這時候了,我也不瞞你,崔氏一族如今是在冒險,世家雖然看起來風光無限,但早已滿是陳腐之氣,想要保全只有入朝一條路,可是朝中又其實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