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其實也不是不能出去,只是出去的話,很多事情都要停擺,外面也不安全,不安全是最重要的。
每天收聽電台,是她最近養成的習慣,可以聽到更多末世的消息。
電台也不全都是官方的,也有私人的,只不過私人的不會定時定點播放,時有時無,全靠運氣。
冬季是私人電台爆發的時候,可能是因為沒辦法出門吧,就只能在電台上發泄情緒。
今天意外收聽到了一個來自海外的電台,收聽效果不太好,經常缺字少字,她只能根據前後語境自己補充。
這是個海外華僑,末世發生的時候沒能回來,索性他是跟家人一起在外面做生意,一家報團,勉強還能生活。
在末世剛發生的時候,他們全家就從工作的繁華街道搬到了相對人煙稀少的郊區。
在國外,末世最危險的絕對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平安時期尚且有人報復社會槍殺陌生人,更別說末世。
在電台里,他說家裡能吃的東西已經不多了,之前靠著家裡餐廳囤積的食物,現在沒有食物來源,或許今年冬天就熬不過去了。
他老家在閩省,是個美麗的地方,他已經很久沒回去過了,不知道家鄉還好嗎?曾經的夥伴們還好嗎?
或許是無人訴說,又或許是最後的回想,這個人在電台里顛三倒四的說了很多事情,也沒有什麼固定的話題,想到什麼說什麼。
李籽把他說的一些信息記了下來,然後發到了動態上,等待人認領。
第35章 夢境現實
作為絕對的頂流,李籽發的每條動態都有無數點讚轉發評論。
這次的動態也不例外,很快就找到了這個人。
他現在在國內,前幾年回來的,12年的時候,他們全家確實在漂亮國,他是16年回國結婚,之後又回到了漂亮國。
但是2021年之後,全家馬不停蹄的回到國內,再也沒出去。
一個是疫情,那段時間他們全家覺得隨時都有可能客死異鄉,這群人是真的一點邊界感都沒有。
不戴口罩的人甚至還會襲擊戴口罩的人,簡直神經病。
另一個是他身邊發生的事,他認識的一個老哥,也是全家在漂亮國打工,比他年齡大,孩子在漂亮國上高中。
某個星期回家,好好的男孩就這麼變成了女孩,去學校要說法,還被學校教育他不自由,性別歧視,說他沒有權利管孩子選擇性別。
看著自己馬上就要上小學的孩子,他果斷選擇回國,孩子是男是女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又男又女。
看到李籽的動態,他心裡也感慨頗多,至少末世的他不用擔心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
人沒吃飽的時候只有一個煩惱,吃飽之後就會有無數個煩惱。
他在國外經歷過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之後也看開了,他也沒辦法救對方,李籽也沒辦法。
這不是在國內,是國外,再怎麼輪,也輪不到救濟他。
就像李籽在最後說的那樣,寫一些話,最好是自己現在的生活,這樣對於末世的人來說,也算是種安慰。
很多人在生活無望的時候,會寄希望於下輩子能過上好日子。
2025年的生活對於末世的人來說,就跟下輩子的美好生活差不多,甚至要更貼切,至少,真的有這麼一個跟自己一模一樣的人,生活在和平年代。
馮闖先是寫了一點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後面就是他考上了什麼大學,怎麼認識的老婆,閨女什麼時候出生的,現在上幾年級,爸媽身體狀況……
寫的時候,他爸媽還總是想越俎代庖,自己寫上幾句給自己的話。
畢竟根據動態里說的,他們一家待在一起呢,目前為止都還活著。
他們都覺得自己挺神奇的,根據他們對漂亮國的了解,他們能在末世堅持這麼長時間,算得上是奇蹟。
收到回復的李籽也沒耽誤,她也有個電台,東大研究所給她配的最好的電台,馮闖那個完全不能比。
她給自己的電台欄目起名叫另一種人生。
她平時也沒什麼事,除了照顧自己的菜地,收發快遞,平時很清閒的。
玩手機,她的手機只有大眼這一個軟體有用,看大眼還不如看研究所給她定期發的影視新品呢。
還是黃茗給她出主意,說可以自己弄個電台,開個這樣的欄目,她本人就是另一種人生的受益者。
她把她爸爸從白縣帶到東大管理區,在這裡給她爸爸做了體檢,不知道是末世之後生活習慣發生變化還是別的什麼原因。
總之,這次體檢,她爸爸除了營養不良,身體沒別的毛病。
她又跟她爸爸住在一起,就算是突發腦溢血,只要搶救及時,有很大的概率能活下來。
在此之前她渾渾噩噩的過著,有一天算一天,現在每天也很忙,她屬於青壯,被提前分了出來,得參加農場建設。
電力系統不完善,汽油也不多,農場很多農具都回歸到了人力設備,有設備好歹比純人力要輕鬆些。
另一種人生第一天的電台廣播播出的就是馮闖的故事。
先是說了前情提要,主要就是末世馮闖自己說的那些,末世之後,各種各樣的電台層出不窮,馮闖這樣信號不好的海外電台還真沒多少人知道。
作為曾經在小學獲得過全校朗誦冠軍的選手,李籽覺得自己的廣播水平應該不會太差,至少不至於倒數第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每天收聽電台,是她最近養成的習慣,可以聽到更多末世的消息。
電台也不全都是官方的,也有私人的,只不過私人的不會定時定點播放,時有時無,全靠運氣。
冬季是私人電台爆發的時候,可能是因為沒辦法出門吧,就只能在電台上發泄情緒。
今天意外收聽到了一個來自海外的電台,收聽效果不太好,經常缺字少字,她只能根據前後語境自己補充。
這是個海外華僑,末世發生的時候沒能回來,索性他是跟家人一起在外面做生意,一家報團,勉強還能生活。
在末世剛發生的時候,他們全家就從工作的繁華街道搬到了相對人煙稀少的郊區。
在國外,末世最危險的絕對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平安時期尚且有人報復社會槍殺陌生人,更別說末世。
在電台里,他說家裡能吃的東西已經不多了,之前靠著家裡餐廳囤積的食物,現在沒有食物來源,或許今年冬天就熬不過去了。
他老家在閩省,是個美麗的地方,他已經很久沒回去過了,不知道家鄉還好嗎?曾經的夥伴們還好嗎?
或許是無人訴說,又或許是最後的回想,這個人在電台里顛三倒四的說了很多事情,也沒有什麼固定的話題,想到什麼說什麼。
李籽把他說的一些信息記了下來,然後發到了動態上,等待人認領。
第35章 夢境現實
作為絕對的頂流,李籽發的每條動態都有無數點讚轉發評論。
這次的動態也不例外,很快就找到了這個人。
他現在在國內,前幾年回來的,12年的時候,他們全家確實在漂亮國,他是16年回國結婚,之後又回到了漂亮國。
但是2021年之後,全家馬不停蹄的回到國內,再也沒出去。
一個是疫情,那段時間他們全家覺得隨時都有可能客死異鄉,這群人是真的一點邊界感都沒有。
不戴口罩的人甚至還會襲擊戴口罩的人,簡直神經病。
另一個是他身邊發生的事,他認識的一個老哥,也是全家在漂亮國打工,比他年齡大,孩子在漂亮國上高中。
某個星期回家,好好的男孩就這麼變成了女孩,去學校要說法,還被學校教育他不自由,性別歧視,說他沒有權利管孩子選擇性別。
看著自己馬上就要上小學的孩子,他果斷選擇回國,孩子是男是女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又男又女。
看到李籽的動態,他心裡也感慨頗多,至少末世的他不用擔心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
人沒吃飽的時候只有一個煩惱,吃飽之後就會有無數個煩惱。
他在國外經歷過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之後也看開了,他也沒辦法救對方,李籽也沒辦法。
這不是在國內,是國外,再怎麼輪,也輪不到救濟他。
就像李籽在最後說的那樣,寫一些話,最好是自己現在的生活,這樣對於末世的人來說,也算是種安慰。
很多人在生活無望的時候,會寄希望於下輩子能過上好日子。
2025年的生活對於末世的人來說,就跟下輩子的美好生活差不多,甚至要更貼切,至少,真的有這麼一個跟自己一模一樣的人,生活在和平年代。
馮闖先是寫了一點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後面就是他考上了什麼大學,怎麼認識的老婆,閨女什麼時候出生的,現在上幾年級,爸媽身體狀況……
寫的時候,他爸媽還總是想越俎代庖,自己寫上幾句給自己的話。
畢竟根據動態里說的,他們一家待在一起呢,目前為止都還活著。
他們都覺得自己挺神奇的,根據他們對漂亮國的了解,他們能在末世堅持這麼長時間,算得上是奇蹟。
收到回復的李籽也沒耽誤,她也有個電台,東大研究所給她配的最好的電台,馮闖那個完全不能比。
她給自己的電台欄目起名叫另一種人生。
她平時也沒什麼事,除了照顧自己的菜地,收發快遞,平時很清閒的。
玩手機,她的手機只有大眼這一個軟體有用,看大眼還不如看研究所給她定期發的影視新品呢。
還是黃茗給她出主意,說可以自己弄個電台,開個這樣的欄目,她本人就是另一種人生的受益者。
她把她爸爸從白縣帶到東大管理區,在這裡給她爸爸做了體檢,不知道是末世之後生活習慣發生變化還是別的什麼原因。
總之,這次體檢,她爸爸除了營養不良,身體沒別的毛病。
她又跟她爸爸住在一起,就算是突發腦溢血,只要搶救及時,有很大的概率能活下來。
在此之前她渾渾噩噩的過著,有一天算一天,現在每天也很忙,她屬於青壯,被提前分了出來,得參加農場建設。
電力系統不完善,汽油也不多,農場很多農具都回歸到了人力設備,有設備好歹比純人力要輕鬆些。
另一種人生第一天的電台廣播播出的就是馮闖的故事。
先是說了前情提要,主要就是末世馮闖自己說的那些,末世之後,各種各樣的電台層出不窮,馮闖這樣信號不好的海外電台還真沒多少人知道。
作為曾經在小學獲得過全校朗誦冠軍的選手,李籽覺得自己的廣播水平應該不會太差,至少不至於倒數第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