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把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那點火星。

  後來他愛的人手執炬火,逆著風走向了他,重新點燃了他。

  他心裡的火,從一點螢光,再次變成熱烈的光明了。

  所以這把琴……他決定送給他的後輩。打包琴的時候李螢心最後再摸了摸琴把,又想起了這把琴是從一個奸商那裡買來的,奸商後來又幫助他組起了第一支很潦草的樂隊。

  嗯,特別有意義。

  李螢心隨琴再附贈徐斐然小卡片一張,上書:斐然同學,這是我的第一把琴,承載了我的很多記憶,其實是象徵性大於實用性的,不過你要是用它來彈也可以,這樣令堂要是再沒收你的琴你還有一把備用(開玩笑的)。好了,最後祝你開心生活,開心練琴,享受音樂,期待有一天我們可以同台演出。

  落款是「水晶from夜這星」。

  ……

  處理完學校的所有工作,漂了頭染了霧霾藍的李螢心把鯉州的租房退了,東西能扔的扔,不能扔的塞回老家,又寄了幾箱東西到上海,自己則拉著個行李箱就出發了。

  他現在和俞沅住到一起,誰都不用再像之前那樣頻繁地當空中飛人。

  廝混了幾天。

  一月底,俞沅去錄某個地方台的春晚,是提前錄好的錄播,比央視春晚提前一天播出。這一次跨農曆年,他們也沒看央視春晚,把前一天播的地方台春晚翻出來重播。俞沅不用再對著鏡頭問李螢心在不在看,因為李螢心在電視上出現了俞沅時,把臉湊到電視屏幕前,和電視上的俞沅合了個影。

  然後他把這張照片發到了那個已經很多年不用的微博上,配文:水晶在看,新年快樂~

  招魂成功的樂迷朋友、CP粉朋友們差點把水晶的評論區擠爆了。

  二月到三月,李螢心把新專輯所有歌都寫完編完了,經過討論之後,他們決定以樂隊的形式推出這張專輯。

  四月,不敢坐飛機的石含章花了二十天慢慢悠悠地從西北開車一路走走停停終於到了滬上,陳悅也申請調到了上海的分公司。

  夜這星終於簽了經紀公司,但在創作和演繹上,他們仍然是自由的。

  五月和六月,排練,錄音,發歌。

  這一整張專輯叫《再見夜這星》,以重新錄製版的《夜這星》為開頭,收錄了去年俞沅迷你專里的那三首歌,再加上李螢心又寫了三首新的,以及陳悅的《願你》,最後是一首大家一起寫的歌,就叫《再見夜這星》。

  每個人負責一小段,最後李螢心再把這些碎片匯總起來,編成一首完整的歌。

  匯總的時候李螢心又在副歌那裡加了一句。

  「年輕的流星不要懼怕

  墜落之後

  星星碎片

  會有人撿起

  保護你的美夢」

  這句詞就挨在俞沅原來寫的那句後面。

  俞沅寫的是——

  「年輕的流星不要懼怕

  墜落之後

  不是永夜

  只因你降臨一瞬

  點亮我一生」

  專輯甫一發布,就登上了各音樂平台的榜首,靠歌曲本身的可聽性、精良的製作、俞沅本身自帶的名氣、前段時間網友考古樂隊時積攢的好奇以及經紀公司的運作,專輯裡的好幾首歌播放量和討論度都非常驚人。

  之前俞沅發迷你專輯的時候,很多人以為他要開始走民俗或者國風,結果樂隊專輯一出來,大家發現這個樂隊已經完全不在意什麼整體調性風格了,除了自由還是自由,上一首還在那國風搖滾,下一首就狂擰合成器迷幻得讓人像漂浮在雲間……有主題明確甚至頗深刻的創作,也有純粹讓人跟著搖的無意義囈語,無法概括,但都好聽。

  七月,又是一個夏天,夜這星一起登上了群島音樂節的舞台。

  其實就算組建了這麼些年頭,就算新推出的專輯收到的反響熱烈,但李螢心始終有一種他們還是初出茅廬的小樂隊之感,在夜晚站上這樣的音樂節作為壓軸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幾年前還跑音樂節的時候,明明只能去一些規格更小的音樂節,在下午兩點多演。

  也不知道小宋哥怎麼跟人家談的,聽說還是主辦主動想讓他們來的。

  四十分鐘的演出時長,他們計劃是唱十首歌,當然,不會每一首都唱完整。

  以一段給每個樂手都solo了一遍的intro開演,鼓點砸在台下洶湧人潮的耳膜上,在這個島上的所有人的心跳逐漸以同個頻率跳動,人們蹦起來搖擺的靈魂,就像貝斯手和吉他手顫抖的弦。

  主唱開口:「我們是——夜這星!」

  沒有太多廢話,演出正式開始,石含章換了個節奏型開始打。李螢心抱著一把新入的紅色的琴,按下弦卡進節奏,晃著剛剛重新染的紅頭髮,他頭髮終於長了些,看似隨意地扎了個小小的馬尾,也跟著身體的律動一晃一晃。陳悅也低著頭,捏著撥片開始撥弦。

  李螢心在台上燦爛得像一輪太陽,俞沅舉起立麥走到他身旁,他今天穿的也是紅黑配色的上衣,和李螢心搭成一套。

  然後俞沅開始唱。

  李螢心抬頭對著他笑。

  貝斯的低鳴和主唱清亮如同少年的聲線纏繞在一起,發出這樣諧和的聲音的兩人對望著彼此,交纏的視線也像融合的心。

  他們重新看向台下,他們的音樂就像風暴,席捲過每個在場的聽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