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位同伴左右看了看,發現無人注意她們,也就壓低聲音回覆:“是呀,程大人雖說容貌俊美,但性格卻是分外嚴厲。上次一個姐姐想和他搭話,被他訓斥得都哭了。我可怕他了。”

  “聽說他和碧雲姐還有小秋是同時期來到主公身邊,識於微末之時,待之自和你我不同。”

  “那換了我也不敢啊,程大人那冷冰冰的氣勢,我遠遠的看一眼腿都軟。”

  正說著,朝梧殿門外退出了一群人。

  他們都是此次大考中被評為上等的考生,剛剛得到了主公的親自召見。

  這群人中,有人年紀輕輕,有人卻已過花甲之年。

  有些衣著華貴,舉止文雅,應是出身富庶之家。

  有些卻穿著不太合身的外袍,皮膚黝黑,手節粗大,顯然是過著辛苦操勞的日子。

  他們從朝梧殿內退出來,有不少人猶自面色潮紅,雙拳緊拽,還處在被主公召見的興奮中。

  碧雲領著身後的宮婢向前走去,同這一群興奮的男子錯身而過。

  這些人原本的身份各異,但不論是出身何處,此後他們的人生軌跡將就此改變。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會進入晉國的朝堂中樞,成為支撐國家的棟樑,另外一部分也會分派到地方,成為牧守一方的官員。

  “姐姐,這些人真是幸運呢,能遇到主公這樣的君王。”小秋在碧雲身後說道。

  碧雲回眼看了看被養得珠圓玉潤的妹妹,伸出手捏了捏她的小手。

  碧雲在心中想道,她們姐妹也何其有幸,能得遇主公。

  因為主公的存在,改變了天下多少人的生活,又帶給多少人幸運。

  李闕一回到住所,一下拽緊了董博文的雙肩,

  “博文,我太激動了。”他拼命搖晃自己的朋友,“主公竟然是一個那般和藹可親,容貌俊美的人。”

  董博文好笑的把他的手掰下來。

  “他問我話的時候,我緊張的都快結巴了。”李闕回憶著剛剛的君前奏對,懊惱的搓著腦袋,“啊,我那時候的樣子一定很可笑,怎麼辦,第一次就給主公留下不好的印象了。”

  董博文在位置上坐下,端出茶具取水煮茶,

  “主公身邊,當真是人才濟濟啊。”董博文感嘆了一聲,給李闕讓了一杯茶。

  “是啊,是啊,”李闕興奮的道,“主公身邊,竟然有女子為官。還有那位周子溪大人,他的腿……”

  董博文細品著手中的香茗:“由此當可看出主公當真是一位不拘一格用人才之人。”

  他細細分析其晉國的朝中重臣:“如今在主公身邊,周大人負責政策法規的制定,張馥張大人擅於權謀和外交,另外聽說有一位肖瑾大人負責管理錢糧和稅務。還有個精於水利工建的崔佑魚崔司空。”

  董博文慢慢放下手中茶盞:“也不知主公會不會讓我們追隨哪一位大人?”

  李闕急忙道:“我喜歡那位張大人,他看起來特別親切,總是笑盈盈的。”

  董博文搖了搖頭,心中想到,那位張大人可沒有表面上那般好相處。

  “我卻是十分景仰周子溪大人,”董博文開口,“周大人雖身有殘疾,卻是一位不世之材,由他擬定的《晉律》和推行的考核百官的上計制度,我細細閱過,深感佩服。”

  朝梧殿內,程千葉持著筆,在每一個名字後面細細備註。

  “主公覺得此次大考是否有擇出堪用之才?”張馥問道。

  “嗯,有不少有趣之人,”程千葉輕點著絹冊上的名字,“這個李闕,他精通算學,性格也忠厚,就分配給肖瑾好了。這個董博文嘛……”

  張馥和周子溪同時開口:“董博文可否交由臣屬。”

  程千葉笑了起來:“都很會看人嘛。這個董博文確實有點意思,我要自己留著他,就不給你們了。”

  周子溪和張馥看見他們的主公打開一直擺在桌上的檀木匣子,從中翻出了一顆天青石,意義不明的在桌面上滾了一滾。

  金秋時節,晉王下令整改了晉國中樞官制。大封百官。

  朝堂之中,原手握重權的太師、太保、太傅三公逐漸成為一種象徵榮譽的虛銜。

  程千葉封張馥為丞相,金印紫綬,掌丞君王,都率百官,助理萬機。

  周子溪為御史大夫,銀印青綬,監察百官,是為副相。

  郎中令賀蘭晏之升任太尉,掌武事。

  程鳳封衛尉,掌宮們衛屯兵。

  肖瑾留任治栗內使,兼任太子太傅。

  俞敦素,墨橋生,甘延壽等領軍將軍依軍功授爵。

  追封賀蘭貞為勇毅侯,令其弟承其爵。

  原九卿及中樞官員依舊留任或稍作調整。

  同時頒布了一套有明確標準和防止舞弊的官吏年終考核制度。

  每年歲終,令百官備正其治,聽其政事,來確定應得的獎懲。

  三歲為一大計,考核優秀的官員可以得到升遷,不稱職的官員,視情況留任,降職或是罷黜。

  一時晉國朝堂氣象為之一新。

  年輕新上任的官員們,朝氣蓬勃,以旺盛的精力為朝堂注入的一股新鮮的血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