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阿姐別怕,我們三對一,不怕沒有勝算。」紅龍道。
「莫要胡言亂語。」龍女斥道。
「阿姐何苦如此卑微,大不了就是一死。」黃龍接話道。
烏嵐本無意傷害這幾條小龍,但聽兩條雄龍語氣這麼不友好,當即以意念驅動應龍,突然加速逼近二神龍,直到他們被應龍能量衝撞,相繼發出痛叫,兩道龍氣在雲層中翻滾,烏嵐這才停下動作,重新與之拉開距離。「燭龍就在城內,見到他,你們如果還是這麼魯莽,不會有活命的機會。大漠那個老二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烏嵐故意厲聲道。
「上神請息怒!饒他們一命。」龍女道。
「昨夜我交代過你,讓你帶上親族,儘早回去北地,為何還在長安逗留?」
「不敢欺瞞上神,昨夜阿大將上神的原話帶給家師,家師的意思,他在長安還有使命沒有完成。」龍女道,「母親臨終前將我們託付給師父,師父照顧龍族多年,如父如母,家師的使命,便是北地龍族使命。」
烏嵐想了想,道:「你師父現在在皇城,對吧?」
龍女不語。
「你的兩個弟弟受了傷,快回去照顧他們吧。」
「上神要去皇城?」
「我暫時不會傷害你師父。」烏嵐道,「不過我得先確認一件事,你師父和國師黃玄真是什麼關係?」
龍女仍不肯回答。
烏嵐不再試圖從她口中逃出什麼,而是直接掉頭往回。這一趟與北地龍族接觸,她有意表現得嚴厲、不近人情,實因北地龍族看上去太過單純,各個都涉世未深的樣子,需要一點教訓,不然只會是燭龍的盤中餐。
19、
對人類而言,皇城建築神聖不可侵犯,如果烏嵐是建築學專業或歷史類專業,一定忍不住駐足參觀,細細研究,可她兩者都不是。即使身處平行世界的大唐,此大唐也已經是唐中後期,大量木結構的建築物已出現老化破敗的趨勢,唯獨屋頂大片的黃色琉璃瓦,不斷給上空俯瞰的烏嵐以獨屬於大唐的色彩震撼。
其實這次來長安之前,烏嵐並沒懷疑過黃玄真和北地龍族有什麼關係。她只是從沒忽略過黃玄真這號人物,因為黃玄真就是用一句預言,讓皇帝把李勰逐出長安的人。黃玄真知道李勰的來歷,不可能只是個江湖道士。最初,烏嵐以為他或許和金烏一樣,原身是個上古神獸,以人形,潛匿在人世。而當北地龍族、神土香出現,一切線索好像說得通了。
聽李勰說,近些天都是太子監國,皇帝不理政事。烏嵐原本打算跟蹤宮人,繼而找到皇帝寢宮,忽被一縷奇香吸引,循著香氣追了過去。
這一追,追進一間高門大殿,殿內煙霧繚繞,居中放著一座銅製丹爐,大殿寬敞,處處設帷幔,不知哪裡開了窗,風吹入殿,煙霧和輕薄如紗的帳幔纏繞在一起,整座大殿宛如仙境。然而殿內並不明亮,烏嵐心生疑竇,她進殿的時候明明太陽高升,殿內又開了門窗,為什麼會這麼昏暗。正想出門去確認,忽聽殿內一道蒼老的聲音:「是哪一年的事了?朕記不清了。」
「回陛下的話,是德武九年。」另一道年輕的聲音答。
「對對對,是德武九年的事,那一年,長安大旱,連著三個月沒下雨,長安到處都是風沙、漫天的風沙,遮天蔽日。京兆府日日來報,朝臣要我去驪山祈雨,沒多久,歲星不正,又說我德不配位,理該退位讓賢。」老人道,「我偏不讓。」
「陛下不讓,有理。」年輕人應道。
「若不是剛好娶了裴文光的女兒,裴文光又剛好平了神武之亂,皇位落不到我的頭上。」老人道,「國師,你說朕該謝謝神武之亂嗎?」
「一切自有天數。」
老人大笑,笑聲在空曠的大殿內迴響,給大殿又平添了幾分詭異。
烏嵐上前想看清楚交談中的兩人,只覺得一重幔接著一重幔,御榻前還豎著一扇高高的屏風,榻上坐臥著老人,老人抬頭望向半空。順著他的視線,烏嵐於半空看見一道身影,似是踩在雲霧上,又像是被雲霧裹著,看不清具體什麼樣子。
「如今邊患頻發,西北剛平,西南又生新戰事,這些人又要我退位。我退了,李修能平亂?李闖背後還有裴家,李修有什麼?我這幾個兒子,沒人能救大唐,我若撒手一走,天下必定大亂。我偏不退。」老人語聲蒼老,語氣卻很孩子氣,聽著十分違和。
「陛下不該憂思過度,該睡個好覺。」年輕人道。
「朕睡夠了,睡多了,醒著的時候,口不能言,只有在夢裡,能與國師叨念幾句。」
「如此,陛下更該養好身體才是。」
老人發出一聲長長的嘆息。沒過多久,帳內傳出均勻的呼吸聲。
隨後,殿內天光大換,滿室煙霧和昏暗之色像被什麼器具吸乾,殿內門窗緊閉,層層疊疊的帷幔不再胡亂飄飛,宮婢守在殿內,丹爐雖然點著,卻幾乎沒有煙霧。烏嵐入殿前聞到的奇香就來自丹爐,毫不意外的是,奇香就是神土香,因為丹爐盛放的香土更多,味道更濃郁。
原來她剛剛看見的昏黃場景,是老人遲暮的夢。
烏嵐定了定睛,半空並沒有年輕人的身影,也沒有那種離奇的雲霧,倒是屏風後,站著個脊背挺直的身影,雖然年輕人答皇帝問話時畢恭畢敬,站姿倒不像烏嵐印象中臣子對帝王那樣拘禮。不多時,只見那身影緩緩從屏風後步出,目不斜視地走出大殿,不斷有宮人沖他行禮,尊稱「國師」。到門口,國師抬眼看向右上方,眼神停留了片刻,旋即邁步離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莫要胡言亂語。」龍女斥道。
「阿姐何苦如此卑微,大不了就是一死。」黃龍接話道。
烏嵐本無意傷害這幾條小龍,但聽兩條雄龍語氣這麼不友好,當即以意念驅動應龍,突然加速逼近二神龍,直到他們被應龍能量衝撞,相繼發出痛叫,兩道龍氣在雲層中翻滾,烏嵐這才停下動作,重新與之拉開距離。「燭龍就在城內,見到他,你們如果還是這麼魯莽,不會有活命的機會。大漠那個老二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烏嵐故意厲聲道。
「上神請息怒!饒他們一命。」龍女道。
「昨夜我交代過你,讓你帶上親族,儘早回去北地,為何還在長安逗留?」
「不敢欺瞞上神,昨夜阿大將上神的原話帶給家師,家師的意思,他在長安還有使命沒有完成。」龍女道,「母親臨終前將我們託付給師父,師父照顧龍族多年,如父如母,家師的使命,便是北地龍族使命。」
烏嵐想了想,道:「你師父現在在皇城,對吧?」
龍女不語。
「你的兩個弟弟受了傷,快回去照顧他們吧。」
「上神要去皇城?」
「我暫時不會傷害你師父。」烏嵐道,「不過我得先確認一件事,你師父和國師黃玄真是什麼關係?」
龍女仍不肯回答。
烏嵐不再試圖從她口中逃出什麼,而是直接掉頭往回。這一趟與北地龍族接觸,她有意表現得嚴厲、不近人情,實因北地龍族看上去太過單純,各個都涉世未深的樣子,需要一點教訓,不然只會是燭龍的盤中餐。
19、
對人類而言,皇城建築神聖不可侵犯,如果烏嵐是建築學專業或歷史類專業,一定忍不住駐足參觀,細細研究,可她兩者都不是。即使身處平行世界的大唐,此大唐也已經是唐中後期,大量木結構的建築物已出現老化破敗的趨勢,唯獨屋頂大片的黃色琉璃瓦,不斷給上空俯瞰的烏嵐以獨屬於大唐的色彩震撼。
其實這次來長安之前,烏嵐並沒懷疑過黃玄真和北地龍族有什麼關係。她只是從沒忽略過黃玄真這號人物,因為黃玄真就是用一句預言,讓皇帝把李勰逐出長安的人。黃玄真知道李勰的來歷,不可能只是個江湖道士。最初,烏嵐以為他或許和金烏一樣,原身是個上古神獸,以人形,潛匿在人世。而當北地龍族、神土香出現,一切線索好像說得通了。
聽李勰說,近些天都是太子監國,皇帝不理政事。烏嵐原本打算跟蹤宮人,繼而找到皇帝寢宮,忽被一縷奇香吸引,循著香氣追了過去。
這一追,追進一間高門大殿,殿內煙霧繚繞,居中放著一座銅製丹爐,大殿寬敞,處處設帷幔,不知哪裡開了窗,風吹入殿,煙霧和輕薄如紗的帳幔纏繞在一起,整座大殿宛如仙境。然而殿內並不明亮,烏嵐心生疑竇,她進殿的時候明明太陽高升,殿內又開了門窗,為什麼會這麼昏暗。正想出門去確認,忽聽殿內一道蒼老的聲音:「是哪一年的事了?朕記不清了。」
「回陛下的話,是德武九年。」另一道年輕的聲音答。
「對對對,是德武九年的事,那一年,長安大旱,連著三個月沒下雨,長安到處都是風沙、漫天的風沙,遮天蔽日。京兆府日日來報,朝臣要我去驪山祈雨,沒多久,歲星不正,又說我德不配位,理該退位讓賢。」老人道,「我偏不讓。」
「陛下不讓,有理。」年輕人應道。
「若不是剛好娶了裴文光的女兒,裴文光又剛好平了神武之亂,皇位落不到我的頭上。」老人道,「國師,你說朕該謝謝神武之亂嗎?」
「一切自有天數。」
老人大笑,笑聲在空曠的大殿內迴響,給大殿又平添了幾分詭異。
烏嵐上前想看清楚交談中的兩人,只覺得一重幔接著一重幔,御榻前還豎著一扇高高的屏風,榻上坐臥著老人,老人抬頭望向半空。順著他的視線,烏嵐於半空看見一道身影,似是踩在雲霧上,又像是被雲霧裹著,看不清具體什麼樣子。
「如今邊患頻發,西北剛平,西南又生新戰事,這些人又要我退位。我退了,李修能平亂?李闖背後還有裴家,李修有什麼?我這幾個兒子,沒人能救大唐,我若撒手一走,天下必定大亂。我偏不退。」老人語聲蒼老,語氣卻很孩子氣,聽著十分違和。
「陛下不該憂思過度,該睡個好覺。」年輕人道。
「朕睡夠了,睡多了,醒著的時候,口不能言,只有在夢裡,能與國師叨念幾句。」
「如此,陛下更該養好身體才是。」
老人發出一聲長長的嘆息。沒過多久,帳內傳出均勻的呼吸聲。
隨後,殿內天光大換,滿室煙霧和昏暗之色像被什麼器具吸乾,殿內門窗緊閉,層層疊疊的帷幔不再胡亂飄飛,宮婢守在殿內,丹爐雖然點著,卻幾乎沒有煙霧。烏嵐入殿前聞到的奇香就來自丹爐,毫不意外的是,奇香就是神土香,因為丹爐盛放的香土更多,味道更濃郁。
原來她剛剛看見的昏黃場景,是老人遲暮的夢。
烏嵐定了定睛,半空並沒有年輕人的身影,也沒有那種離奇的雲霧,倒是屏風後,站著個脊背挺直的身影,雖然年輕人答皇帝問話時畢恭畢敬,站姿倒不像烏嵐印象中臣子對帝王那樣拘禮。不多時,只見那身影緩緩從屏風後步出,目不斜視地走出大殿,不斷有宮人沖他行禮,尊稱「國師」。到門口,國師抬眼看向右上方,眼神停留了片刻,旋即邁步離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