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嘿嘿,阿雨,我們明天再去捕魚吧,多捕點,吃不完就在院子裡挖個大坑養著慢慢吃。」
「怕是過段時間連吃的水都沒有咯,哪還養得了魚。」宋雨無聊地撥著木盆里的水。
「為啥呀?阿雨覺得會發生旱災嗎?」小囡有些擔憂,「但是我們村子裡已經幾十年都沒發生過乾旱了,今年會有旱災嗎?」
不過河裡的水位確實越來越低了,而老天爺也有一個多月不曾下過雨,這麼看來還真有可能呢。
小囡更擔憂了,連殺大魚的好心情都降了大半。
「先預防一下吧,咱吃完午飯就去把門口那三分地也翻一翻,用來種番薯吧,土豆也不拿去炸薯條了,留著自個吃。」宋雨做著安排,「沒有旱災最好,發生旱災,咱也不至於餓肚子,只是這水源……希望到時井裡還能剩點水吧。」
小囡歪頭看向宋雨,輕聲說道:「可是,我們這裡還沒有番薯啊。」說著,她又把目光放在手裡的大魚上,「聽說在離這裡很遠的襄安郡才有番薯,村裡的老人說番薯的產量很高,要是能把番薯傳遍整個王朝,那百姓飢餓的問題就能解決一大半了。可惜,番薯還被富人把控在手裡,傳不出來。」
番薯還在富人手裡,土豆卻傳了出來?她來的究竟是個什麼世界啊?
宋雨輕捂臉頰,她說她咋一直沒看到過番薯葉呢,卻沒想起來問一問。
「那土豆也是高產作物呀,怎你們還吃不飽?」宋雨有些疑惑。
小囡說她小時候就開始吃土豆了,所以土豆應該一直都在民間流傳著,怎還會餓肚子呢?
小囡大大地嘆道:「唉~妻主,你忘啦,咱村子經常發生水災,導致水地流失,村民又不會清理水災後帶來的積淤,連肥料都沒有,土壤沒有營養,種啥都不會高產噠,這還是你自己說的呢。」
所以她們家種的土豆也稀稀拉拉的。
這個……她還真忘了。
宋雨尷尬地又舀起一瓢水沖洗著大魚身上的血污,無奈道:「那咱繼續種土豆吧,到時就算沒有水,也能烤土豆吃。」
雖然土豆沒什麼味道,起碼還能填飽肚子。
第60章 宗祠開會
宗祠開會
想著有可能發生的旱災, 小囡直接煮了一小鍋白粥,這樣也能省下一點米留待以後。
宋雨有些無奈,真要發生旱災, 連水都沒有,哪還煮得了飯啊。不過她也沒說什麼, 偶爾喝粥也挺不錯的。
下午, 宋雨和小囡在田裡哼哧哼哧翻著地,村長和張翠卻從家裡走了出來, 神情頗為嚴肅地讓她們放下手裡的活趕去宗祠開會。
雖然不知道所為何事, 但宋雨還是放下鋤頭牽著小囡往宗祠走去。
第三次來到這個宗祠, 不同於前兩次,裡面竟然坐了不少老人家,還有不少半大的孩子。
稍微一想, 宋雨便猜到每家每戶的勞動力可能都跑到那條河裡撈魚去了,沒空過來開會, 便叫了自家老人或孩子過來聽一聽。
這時, 村長妻妻又領了幾名老人家進來,而她們的後面竟跟著許久未見的梁渺。
她手裡推的那把是……輪椅?
宋雨驚了, 連輪椅都做出來了,那拖拉機還遠嗎?她眼神灼熱地盯著那輛緩緩靠近的輪椅,小心臟撲通撲通的。
她正想走過去好好看看那把輪椅,村長卻已站在人群中開始了她的發言,宋雨只好乖乖站在原地聽著她慢條斯理地說些對村子接下來的安排。
大概村長也意識到今年可能會發生旱災了, 她讓大家都提前做好準備, 還想讓每戶人家都勻出一個勞動力去河裡修築堤壩。
可惜在座的老人家都沒讀過書, 也不怎麼出過村子,眼光放得不夠遠。在聽完村長說修築堤壩的諸多好處之後, 愣是不同意把家裡的勞動力勻出來。
他們的生活本來就夠難了,現在還要去河裡修什麼堤壩,何況這一幹活就容易餓肚子,他們本來就吃不飽了,哪還願意去消耗這體力。
見他們紛紛抗拒無比,村長又慢悠悠地開口了,「我已經向縣令大人提過此事,他也已稟明上去,不日朝廷撥下來的款項便會發往宋家村及大河附近的幾個村子,到時大家一起修築。而參與修築堤壩的人,每人每天可領取兩個饅頭一碗白粥外加五文錢。沒有勞動能力的人家,可無須參與。」
看著他們有些意動的神色,村長又繼續道:「修築堤壩可惠及後世,乃大功一件,到時我會讓人在村口立一塊大碑,每位參與修築堤壩的人都可把名字刻在上面,以供後人瞻仰。」
很明顯,後面的話更能誘惑這些老人家。因為在村長剛說完話,他們就開始積極報名了起來,有的甚至還想一家人都參與進來,可惜村長只要年輕力壯的。
看來大家都想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啊!
宋雨忍不住在內心感慨了一句。
但是她不想要此殊榮,也不想領那兩個饅頭,於是她揚聲問道:「村長,我可不可以花錢請人替我去修堤壩啊?」
話落,小囡刷一下抬起頭來,拽著宋雨的胳膊,小聲道:「阿雨你幹什麼呀?修堤壩有銀子拿,還包吃,咱為啥還要花錢去請人啊?你不是說馬上要發生旱災了嗎,咱得省著點才是,咋又亂花錢了?」
更何況,這修築堤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請人替她們還不知道要花多少錢呢。小囡感覺自己的頭開始有些暈了。
「怕是過段時間連吃的水都沒有咯,哪還養得了魚。」宋雨無聊地撥著木盆里的水。
「為啥呀?阿雨覺得會發生旱災嗎?」小囡有些擔憂,「但是我們村子裡已經幾十年都沒發生過乾旱了,今年會有旱災嗎?」
不過河裡的水位確實越來越低了,而老天爺也有一個多月不曾下過雨,這麼看來還真有可能呢。
小囡更擔憂了,連殺大魚的好心情都降了大半。
「先預防一下吧,咱吃完午飯就去把門口那三分地也翻一翻,用來種番薯吧,土豆也不拿去炸薯條了,留著自個吃。」宋雨做著安排,「沒有旱災最好,發生旱災,咱也不至於餓肚子,只是這水源……希望到時井裡還能剩點水吧。」
小囡歪頭看向宋雨,輕聲說道:「可是,我們這裡還沒有番薯啊。」說著,她又把目光放在手裡的大魚上,「聽說在離這裡很遠的襄安郡才有番薯,村裡的老人說番薯的產量很高,要是能把番薯傳遍整個王朝,那百姓飢餓的問題就能解決一大半了。可惜,番薯還被富人把控在手裡,傳不出來。」
番薯還在富人手裡,土豆卻傳了出來?她來的究竟是個什麼世界啊?
宋雨輕捂臉頰,她說她咋一直沒看到過番薯葉呢,卻沒想起來問一問。
「那土豆也是高產作物呀,怎你們還吃不飽?」宋雨有些疑惑。
小囡說她小時候就開始吃土豆了,所以土豆應該一直都在民間流傳著,怎還會餓肚子呢?
小囡大大地嘆道:「唉~妻主,你忘啦,咱村子經常發生水災,導致水地流失,村民又不會清理水災後帶來的積淤,連肥料都沒有,土壤沒有營養,種啥都不會高產噠,這還是你自己說的呢。」
所以她們家種的土豆也稀稀拉拉的。
這個……她還真忘了。
宋雨尷尬地又舀起一瓢水沖洗著大魚身上的血污,無奈道:「那咱繼續種土豆吧,到時就算沒有水,也能烤土豆吃。」
雖然土豆沒什麼味道,起碼還能填飽肚子。
第60章 宗祠開會
宗祠開會
想著有可能發生的旱災, 小囡直接煮了一小鍋白粥,這樣也能省下一點米留待以後。
宋雨有些無奈,真要發生旱災, 連水都沒有,哪還煮得了飯啊。不過她也沒說什麼, 偶爾喝粥也挺不錯的。
下午, 宋雨和小囡在田裡哼哧哼哧翻著地,村長和張翠卻從家裡走了出來, 神情頗為嚴肅地讓她們放下手裡的活趕去宗祠開會。
雖然不知道所為何事, 但宋雨還是放下鋤頭牽著小囡往宗祠走去。
第三次來到這個宗祠, 不同於前兩次,裡面竟然坐了不少老人家,還有不少半大的孩子。
稍微一想, 宋雨便猜到每家每戶的勞動力可能都跑到那條河裡撈魚去了,沒空過來開會, 便叫了自家老人或孩子過來聽一聽。
這時, 村長妻妻又領了幾名老人家進來,而她們的後面竟跟著許久未見的梁渺。
她手裡推的那把是……輪椅?
宋雨驚了, 連輪椅都做出來了,那拖拉機還遠嗎?她眼神灼熱地盯著那輛緩緩靠近的輪椅,小心臟撲通撲通的。
她正想走過去好好看看那把輪椅,村長卻已站在人群中開始了她的發言,宋雨只好乖乖站在原地聽著她慢條斯理地說些對村子接下來的安排。
大概村長也意識到今年可能會發生旱災了, 她讓大家都提前做好準備, 還想讓每戶人家都勻出一個勞動力去河裡修築堤壩。
可惜在座的老人家都沒讀過書, 也不怎麼出過村子,眼光放得不夠遠。在聽完村長說修築堤壩的諸多好處之後, 愣是不同意把家裡的勞動力勻出來。
他們的生活本來就夠難了,現在還要去河裡修什麼堤壩,何況這一幹活就容易餓肚子,他們本來就吃不飽了,哪還願意去消耗這體力。
見他們紛紛抗拒無比,村長又慢悠悠地開口了,「我已經向縣令大人提過此事,他也已稟明上去,不日朝廷撥下來的款項便會發往宋家村及大河附近的幾個村子,到時大家一起修築。而參與修築堤壩的人,每人每天可領取兩個饅頭一碗白粥外加五文錢。沒有勞動能力的人家,可無須參與。」
看著他們有些意動的神色,村長又繼續道:「修築堤壩可惠及後世,乃大功一件,到時我會讓人在村口立一塊大碑,每位參與修築堤壩的人都可把名字刻在上面,以供後人瞻仰。」
很明顯,後面的話更能誘惑這些老人家。因為在村長剛說完話,他們就開始積極報名了起來,有的甚至還想一家人都參與進來,可惜村長只要年輕力壯的。
看來大家都想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啊!
宋雨忍不住在內心感慨了一句。
但是她不想要此殊榮,也不想領那兩個饅頭,於是她揚聲問道:「村長,我可不可以花錢請人替我去修堤壩啊?」
話落,小囡刷一下抬起頭來,拽著宋雨的胳膊,小聲道:「阿雨你幹什麼呀?修堤壩有銀子拿,還包吃,咱為啥還要花錢去請人啊?你不是說馬上要發生旱災了嗎,咱得省著點才是,咋又亂花錢了?」
更何況,這修築堤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請人替她們還不知道要花多少錢呢。小囡感覺自己的頭開始有些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