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他眼看著韻文眼裡的光亮一點點暗下去,有些後怕地想自己會不會說得太過直接,找補道:「你……可以多想幾日。我手裡面的一些卷宗奏章還未整理完全,我們的大司馬府里若是你也還有沒處理完的事兒,你也可以……」
「好。」
韻文重新將籍之的手拉到身前,慢慢搓捻著他的指尖,聲音堅定。「我們一起回去。人死不能復生,當初他們活著的時候,你說你沒能護住他們,我也知道你亦是無能為力。你若是真心想賠罪,那我們便一起回去,替他們掃一掃碑上的土吧。」
*
無論是西晉或是東晉,汝南自始至終都並不算得上是個人口繁盛的地方,至少同過往的洛陽與如今的江南建康一帶相比,實在是清靜淳樸得多。
算上這回與韻文一道來周氏塋園,這應當是籍之第三回 來汝南。
他立在韻文身後,看她慢慢在一塊石碑前跪下,用指腹一點點將那碑上刻字處的灰塵抹乾淨,才終於點上了三柱清香,於是也跟著她一道並排跪著。
汝南地處偏北,凜冬的風鑽進了這些樹立著的石碑後便需打轉上好一會兒才能找到泄散的方向,將腳下的地凍得堅硬,人若是一時失察,摔在上面,可得疼上好幾日。
籍之聽著四周,像是起了些風。他看著眼前那慢慢褪出香灰的線香,一言不發地起身跪到了韻文的另一側,只為儘量能將寒風擋去一些。
韻文察覺到了身邊人的動靜,卻只是定定地望著那石碑上的刻字,緩言道:「遠道,你說,這會兒我在父親碑前喚上一句阿耶,他能聽得見嗎?」
籍之點點頭,在她耳畔輕嘆。「人世間說的話,老天爺全都聽得見。心越誠懇,老天爺便記得越牢,便一定能將綿綿的思念轉遞給岳父大人的。」
韻文在寒風中嘆了口氣。「只是終歸,我是再沒法親口同他說了。」
「我阿耶這個人吧,實在是擰巴得很,分明自己早都想入仕了,我們周家一大家子大多都是武將,他讀了這大半輩子的書卷,非說自己應噹噹一個言官,說辭犀利得不行。最起先阿耶得知長叔伯和陛下要來迎他入洛陽當武將時,他還賭氣呢,在家宅中鬧絕食,說寧願將書閣裡面所有的經文卷宗全都拆開來烹煮了吃了都不願意當武將,說長叔伯也是閒散侯爺,不掌實權,他為何不能與長叔伯一樣,也是個只動嘴皮子便成的人。他鬧絕食,阿娘起先還擔心照顧著,後來瞧他油鹽不進,索性也就命人將阿耶的院子鎖了起來,也乾脆不給他飯菜了,真是順應了阿耶的鬼話。」
籍之瞧著那冰涼的石碑,看著上面「汝南周氏仲智」的字樣,一時間有些恍惚,也有些感慨。「後來呢?」
韻文面上浮著淺淡的笑意。「後來呀,自然是阿耶忍受不住那樣的飢餓,自己敲著院門求著要吃食了。」
她仰起頭,頭頂上遠遠的有松柏高枝相交,覆蓋了小半面的天,天上穿插交錯著幾片綿雲。
「其實阿耶這個人就是嘴硬心軟,在自己入仕當官上是如此,與阿娘拌嘴吵架時候是如此,懲罰我與阿兄時候也是如此。」
目光重新落回到眼前的三柱清香上,這會兒約莫是有寒風吹拂的緣故,線香走得愈發快了些,已經褪了將近一半的香灰落在凍得生硬的地上。
不知是她想得太深入,還是涼風颳了她的眼,她只覺著眼眶酸得發脹。痛苦地垂著頭,那苦鹹的淚水落到地上,將泥土上的霜霧慢慢打散。
「我感覺我和阿耶就像這三柱清香一樣,走到一半,被風一吹,忽然就全都斷了。可是明明我還有許多話想同他說的,明明他還許諾了要與我一道放風箏的,明明我還欠了他十多年沒叫出口的阿耶……」
「可是我們生而為人,便一定會有生離死別。生離死別多有遺憾,沒有人能真正盡善盡美。」籍之拍撫著韻文的背,替她一下又一下地順著氣。「再如何說,岳父也是見過我這個女婿的,可我父親卻是連綿綿的一面都見不著。他也曾是一家的郎主啊,可他的墳冢里,只有幾件薄薄的衣衫,敷衍地用一個土堆埋了起來。以往還能回琅琊去祭奠,如今琅琊也成了匈奴劉漢的地界了,多少列祖列宗最終只能成為家祠里那一塊塊漆了桐油的牌位,甚是淒涼。」
韻文聽著他的話,一顆心也跟著沉了沉。
王曠入了上黨地界之後便再無音訊,雖說是沒見著屍骨,可誰都知道,這事兒只剩凶多吉少。
這件事兒,過去自己還在洛陽城的王家府邸中時,她便刻意不在籍之與衛漪的面前提起。她怕他愈發傷心,倒是沒想到他自己已經看透了根本,似是放下了心中的悲傷。
韻文揉了把淚眼,「翁公的事兒,你當真是放下了嗎?」
「悲過了,哭過了,便也足夠了,談不上放下或是放不下的事情。」籍之嘴角噙著笑,伸手摟過她的肩,將她帶到自己懷中,「你說的,不能活在過往的悲痛當中,我可是最聽話的。」
韻文將頭轉過來,看著身側滿目心疼與溫柔的人,鄭重點著頭。「醫者不自醫。只不過以後的日子裡,我大約每年都會回祖塋,來同阿耶說說話。」<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好。」
韻文重新將籍之的手拉到身前,慢慢搓捻著他的指尖,聲音堅定。「我們一起回去。人死不能復生,當初他們活著的時候,你說你沒能護住他們,我也知道你亦是無能為力。你若是真心想賠罪,那我們便一起回去,替他們掃一掃碑上的土吧。」
*
無論是西晉或是東晉,汝南自始至終都並不算得上是個人口繁盛的地方,至少同過往的洛陽與如今的江南建康一帶相比,實在是清靜淳樸得多。
算上這回與韻文一道來周氏塋園,這應當是籍之第三回 來汝南。
他立在韻文身後,看她慢慢在一塊石碑前跪下,用指腹一點點將那碑上刻字處的灰塵抹乾淨,才終於點上了三柱清香,於是也跟著她一道並排跪著。
汝南地處偏北,凜冬的風鑽進了這些樹立著的石碑後便需打轉上好一會兒才能找到泄散的方向,將腳下的地凍得堅硬,人若是一時失察,摔在上面,可得疼上好幾日。
籍之聽著四周,像是起了些風。他看著眼前那慢慢褪出香灰的線香,一言不發地起身跪到了韻文的另一側,只為儘量能將寒風擋去一些。
韻文察覺到了身邊人的動靜,卻只是定定地望著那石碑上的刻字,緩言道:「遠道,你說,這會兒我在父親碑前喚上一句阿耶,他能聽得見嗎?」
籍之點點頭,在她耳畔輕嘆。「人世間說的話,老天爺全都聽得見。心越誠懇,老天爺便記得越牢,便一定能將綿綿的思念轉遞給岳父大人的。」
韻文在寒風中嘆了口氣。「只是終歸,我是再沒法親口同他說了。」
「我阿耶這個人吧,實在是擰巴得很,分明自己早都想入仕了,我們周家一大家子大多都是武將,他讀了這大半輩子的書卷,非說自己應噹噹一個言官,說辭犀利得不行。最起先阿耶得知長叔伯和陛下要來迎他入洛陽當武將時,他還賭氣呢,在家宅中鬧絕食,說寧願將書閣裡面所有的經文卷宗全都拆開來烹煮了吃了都不願意當武將,說長叔伯也是閒散侯爺,不掌實權,他為何不能與長叔伯一樣,也是個只動嘴皮子便成的人。他鬧絕食,阿娘起先還擔心照顧著,後來瞧他油鹽不進,索性也就命人將阿耶的院子鎖了起來,也乾脆不給他飯菜了,真是順應了阿耶的鬼話。」
籍之瞧著那冰涼的石碑,看著上面「汝南周氏仲智」的字樣,一時間有些恍惚,也有些感慨。「後來呢?」
韻文面上浮著淺淡的笑意。「後來呀,自然是阿耶忍受不住那樣的飢餓,自己敲著院門求著要吃食了。」
她仰起頭,頭頂上遠遠的有松柏高枝相交,覆蓋了小半面的天,天上穿插交錯著幾片綿雲。
「其實阿耶這個人就是嘴硬心軟,在自己入仕當官上是如此,與阿娘拌嘴吵架時候是如此,懲罰我與阿兄時候也是如此。」
目光重新落回到眼前的三柱清香上,這會兒約莫是有寒風吹拂的緣故,線香走得愈發快了些,已經褪了將近一半的香灰落在凍得生硬的地上。
不知是她想得太深入,還是涼風颳了她的眼,她只覺著眼眶酸得發脹。痛苦地垂著頭,那苦鹹的淚水落到地上,將泥土上的霜霧慢慢打散。
「我感覺我和阿耶就像這三柱清香一樣,走到一半,被風一吹,忽然就全都斷了。可是明明我還有許多話想同他說的,明明他還許諾了要與我一道放風箏的,明明我還欠了他十多年沒叫出口的阿耶……」
「可是我們生而為人,便一定會有生離死別。生離死別多有遺憾,沒有人能真正盡善盡美。」籍之拍撫著韻文的背,替她一下又一下地順著氣。「再如何說,岳父也是見過我這個女婿的,可我父親卻是連綿綿的一面都見不著。他也曾是一家的郎主啊,可他的墳冢里,只有幾件薄薄的衣衫,敷衍地用一個土堆埋了起來。以往還能回琅琊去祭奠,如今琅琊也成了匈奴劉漢的地界了,多少列祖列宗最終只能成為家祠里那一塊塊漆了桐油的牌位,甚是淒涼。」
韻文聽著他的話,一顆心也跟著沉了沉。
王曠入了上黨地界之後便再無音訊,雖說是沒見著屍骨,可誰都知道,這事兒只剩凶多吉少。
這件事兒,過去自己還在洛陽城的王家府邸中時,她便刻意不在籍之與衛漪的面前提起。她怕他愈發傷心,倒是沒想到他自己已經看透了根本,似是放下了心中的悲傷。
韻文揉了把淚眼,「翁公的事兒,你當真是放下了嗎?」
「悲過了,哭過了,便也足夠了,談不上放下或是放不下的事情。」籍之嘴角噙著笑,伸手摟過她的肩,將她帶到自己懷中,「你說的,不能活在過往的悲痛當中,我可是最聽話的。」
韻文將頭轉過來,看著身側滿目心疼與溫柔的人,鄭重點著頭。「醫者不自醫。只不過以後的日子裡,我大約每年都會回祖塋,來同阿耶說說話。」<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