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周兄,」到底一場同窗之誼,故友之情,她對周琛書說道:「熹追之事,她既已無性命之虞,總還有些迴旋餘地。即便她不願見你,金虛派也到底是你師門所在,實不該就此徹底疏了情分。待我前去送珠之時,你不若與我同去,有我在中間迂轉一二,興許還能有幾分緩和之機。」
她這位周兄固然身有諸多輕狂不妥之處,優柔寡斷、衝動又少擔當,但為友之時,確是一片熱誠。為人者,薄情者、寡義者、貪者愚者狂縱者,本就集諸病與一身,從無完人,她亦是如此。
寧和看得清楚,他當初為踏上這修行之途,本就已將凡塵過往盡數拋卻一回,這二十年來長居於於金虛派中,若再連這一處也失去了,於這世上,可就真是無處可歸。
寧和不願見他如此,自然想要幫上一把。
卻不想周琛書聞言,只是搖頭苦笑。
寧和微微皺眉,不解道:「怎麼?」
周琛書仰頭一口飲盡杯中茶水,說道:「這一年來,門中之事,尚不止如此。」
寧和神色一肅,還有內情?
周琛書說:「金虛,伏風二門之斗,我派死傷慘重。我等師兄弟中,亦損數人。其中,就有我大師兄穆山衡……和小師弟叔寶。師父他……大受打擊,自半年前叔寶去後,至今不曾出關。」
一番話幾經停頓,說得艱難不已。而聽著的寧和握著茶杯的手腕一抖,杯中茶水晃動。
「叔寶……」驟聞這等噩耗,她心中哀慟,幾不能成言。
金虛派之中,除熹追外,就數那小少年同她最為熟識,尤其最初寒洞中時日,對她更是多有照顧之處。
至於那穆山衡,雖相處不多,卻也記得是個偉岸男子,實在叫人惋惜。
周琛書神色黯然,與她相對默坐,許久不言。
靜默良久,寧和低聲道:「此番上山,我當前往祭拜。」
周琛書垂著目光,慘笑道:「那便也請替我拜上一拜吧。自叔寶去後,師父性情有變,對伏風門更是深惡痛絕。媞微雖已不在其師門下,亦為他所恨,不許我再與她來往。可我……我不來看顧她,豈不是要叫她只剩死路?師父得知後大怒,已將我逐出山門。」
「……」又聞噩訊,寧和已是無話可說。
半晌,只得勉強道了句:「日子還長,令師想來正是在氣頭上,周兄……且待來日吧。」
周琛書只是苦笑著搖頭。
兩人都平復許久,才又各自談起這兩年的經歷去向。
周琛書說,近來有唯一一件喜事,便是他從前的二師姐盛樰盈,已育有一子,如今同其道侶居於九極門中,日子過得尚算安穩。
「自大師兄、叔寶相繼去後,師父成日消沉躁怒,後來我又……金煌一脈子弟,就只剩了二師姐一人。」周琛書沉沉嘆道,「師父如今閉關不出,二師姐有個妥當去處,我心中也總算還有些安慰。」
金煌真人乃是於寧和有真正救命之恩之人,聽得如此情況,寧和亦是心頭難過。
她想,待得送玲瓏寶珠入金虛派中之後,我總需得做些什麼。
寧和便問道:「將叔寶所害之人,姓甚名誰,你可知曉?」
人死不能復生,但為其了卻這樁仇怨,卻是可為之事。寧和本性雖不欲與人有兵戈之爭,然性命血仇,有時卻非血償而不能終止。
伏風門對寧和而言,前有青雲頂中相遇之時,其門人殺人而代之、強掠阿皎為奴之舉,後有途徑淮水時所聞淮女言及伏風門行事種種,一應所為,皆為她所惡。
一者有恩,一者有惡,該如何行事,已不必多言。
如今又聽得周琛書所述熹追叔寶等人遭遇,寧和心中便生出一股怒氣。
此心即此劍,當心中有怒時,劍就自然有了鋒芒。
周琛書沉默了片刻,報出兩個名字:「伏風門六長老座下大弟子與二弟子,蟾張,宋虎。」
「我不知寧妹你如今是何修為,想來比我高深。」他苦澀道,「昔日我自青雲頂中出來,自覺幾經歷練,感慨良多。後不出幾日,便僥倖修成靈體之境。可我那日找上門去,卻不是他二人對手。」
寧和說道:「我已入真魂境有些時日。」
這已是青雲榜入府之前的事,這一路走來幾番坎坷,也算打磨圓融。如今乍見故人心緒起伏,修士魂接天地,寧和冥冥中心有所感,許是此間事了,就要令她於真魂之中迸生元神。
「當真?果真如此,我觀你氣機飄渺,便猜興許已遠高於我,原來果真已成真魂!」周琛書既驚且喜,感慨片刻,細細與寧和說起那張宋二人招數:「這二人也皆是靈體之境,其中蟾張能御一頭六毒蟾蜍,能口噴紅粉毒氣,毒性極烈,甚是難纏。宋虎則有一頭黑虎,那虎能招來數隻倀鬼,極難對付。寧妹即便修為高深,也萬萬要小心為上。」
他一片好意,寧和自然點頭應是。
兩人對坐商談許久,待沈媞微領著幾個夥計回來,將酒菜擺在庭中,周琛書便邀寧和往院中用飯。
他興致頗高,拿出了一方圓肚小壇,對寧和說:「菜是凡宴,我這酒,卻不是凡酒!寧妹,共飲一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這位周兄固然身有諸多輕狂不妥之處,優柔寡斷、衝動又少擔當,但為友之時,確是一片熱誠。為人者,薄情者、寡義者、貪者愚者狂縱者,本就集諸病與一身,從無完人,她亦是如此。
寧和看得清楚,他當初為踏上這修行之途,本就已將凡塵過往盡數拋卻一回,這二十年來長居於於金虛派中,若再連這一處也失去了,於這世上,可就真是無處可歸。
寧和不願見他如此,自然想要幫上一把。
卻不想周琛書聞言,只是搖頭苦笑。
寧和微微皺眉,不解道:「怎麼?」
周琛書仰頭一口飲盡杯中茶水,說道:「這一年來,門中之事,尚不止如此。」
寧和神色一肅,還有內情?
周琛書說:「金虛,伏風二門之斗,我派死傷慘重。我等師兄弟中,亦損數人。其中,就有我大師兄穆山衡……和小師弟叔寶。師父他……大受打擊,自半年前叔寶去後,至今不曾出關。」
一番話幾經停頓,說得艱難不已。而聽著的寧和握著茶杯的手腕一抖,杯中茶水晃動。
「叔寶……」驟聞這等噩耗,她心中哀慟,幾不能成言。
金虛派之中,除熹追外,就數那小少年同她最為熟識,尤其最初寒洞中時日,對她更是多有照顧之處。
至於那穆山衡,雖相處不多,卻也記得是個偉岸男子,實在叫人惋惜。
周琛書神色黯然,與她相對默坐,許久不言。
靜默良久,寧和低聲道:「此番上山,我當前往祭拜。」
周琛書垂著目光,慘笑道:「那便也請替我拜上一拜吧。自叔寶去後,師父性情有變,對伏風門更是深惡痛絕。媞微雖已不在其師門下,亦為他所恨,不許我再與她來往。可我……我不來看顧她,豈不是要叫她只剩死路?師父得知後大怒,已將我逐出山門。」
「……」又聞噩訊,寧和已是無話可說。
半晌,只得勉強道了句:「日子還長,令師想來正是在氣頭上,周兄……且待來日吧。」
周琛書只是苦笑著搖頭。
兩人都平復許久,才又各自談起這兩年的經歷去向。
周琛書說,近來有唯一一件喜事,便是他從前的二師姐盛樰盈,已育有一子,如今同其道侶居於九極門中,日子過得尚算安穩。
「自大師兄、叔寶相繼去後,師父成日消沉躁怒,後來我又……金煌一脈子弟,就只剩了二師姐一人。」周琛書沉沉嘆道,「師父如今閉關不出,二師姐有個妥當去處,我心中也總算還有些安慰。」
金煌真人乃是於寧和有真正救命之恩之人,聽得如此情況,寧和亦是心頭難過。
她想,待得送玲瓏寶珠入金虛派中之後,我總需得做些什麼。
寧和便問道:「將叔寶所害之人,姓甚名誰,你可知曉?」
人死不能復生,但為其了卻這樁仇怨,卻是可為之事。寧和本性雖不欲與人有兵戈之爭,然性命血仇,有時卻非血償而不能終止。
伏風門對寧和而言,前有青雲頂中相遇之時,其門人殺人而代之、強掠阿皎為奴之舉,後有途徑淮水時所聞淮女言及伏風門行事種種,一應所為,皆為她所惡。
一者有恩,一者有惡,該如何行事,已不必多言。
如今又聽得周琛書所述熹追叔寶等人遭遇,寧和心中便生出一股怒氣。
此心即此劍,當心中有怒時,劍就自然有了鋒芒。
周琛書沉默了片刻,報出兩個名字:「伏風門六長老座下大弟子與二弟子,蟾張,宋虎。」
「我不知寧妹你如今是何修為,想來比我高深。」他苦澀道,「昔日我自青雲頂中出來,自覺幾經歷練,感慨良多。後不出幾日,便僥倖修成靈體之境。可我那日找上門去,卻不是他二人對手。」
寧和說道:「我已入真魂境有些時日。」
這已是青雲榜入府之前的事,這一路走來幾番坎坷,也算打磨圓融。如今乍見故人心緒起伏,修士魂接天地,寧和冥冥中心有所感,許是此間事了,就要令她於真魂之中迸生元神。
「當真?果真如此,我觀你氣機飄渺,便猜興許已遠高於我,原來果真已成真魂!」周琛書既驚且喜,感慨片刻,細細與寧和說起那張宋二人招數:「這二人也皆是靈體之境,其中蟾張能御一頭六毒蟾蜍,能口噴紅粉毒氣,毒性極烈,甚是難纏。宋虎則有一頭黑虎,那虎能招來數隻倀鬼,極難對付。寧妹即便修為高深,也萬萬要小心為上。」
他一片好意,寧和自然點頭應是。
兩人對坐商談許久,待沈媞微領著幾個夥計回來,將酒菜擺在庭中,周琛書便邀寧和往院中用飯。
他興致頗高,拿出了一方圓肚小壇,對寧和說:「菜是凡宴,我這酒,卻不是凡酒!寧妹,共飲一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