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頁
於是有人壯著膽子站出來道:「可將頭顱取下來,由丞相、太傅辨認。丞相、太傅從小看著聖君長大,一驗便知。」
丞相——蒙爾還的親舅舅,太傅——蒙爾還的啟蒙老師,他們之於蒙爾還,就如江宴、步獎、武德之於蕭家四兄妹,是亞父一般的存在。
讓他倆辨認,是最客觀、最合適、各方明面上最安全、最好打的牌。若辨認是真,那是還聖君清白,若辨認是假,便是還古鏡真相,不涉及立場,不怕事後追究。
而丞相、太傅兩個掌握話語權的人,忽然一個連連咳嗽,一個裝聾作啞。
他們越是退縮,越是教人覺察其中大有貓膩。若當今聖君真的一點問題都沒有,又何須這麼擰巴。
百姓絮絮叨叨起來:
「丞相、太傅不會是受威脅了吧?」
「有什麼不敢驗的,倘若聖君是假,那他就是個死,我們所有人都會拼死保護丞相、太傅!」
蕭遣面無表情,大氅下手指蜷著,磨出冷汗,照眼前百姓的人數,一人一腳能把他踩成爛泥,而越是心怯,越要從容。他輕輕一笑,轉向刑司道:「將人頭取下,眾人一起驗證。」
蒙爾還的頭顱被拿到人群中央,放置在桌上。
曾經侍奉過蒙爾還的宮人、貼身侍衛、將士、太醫,一一看過,或是畏懼蕭遣此刻含威不露的氣場,或是看到了真相畏懼於未知,一致道:
「這顆人頭是假的!」
「對,只是跟聖君長得相似而已。」
「長得像聖君的人我見過一兩個,這算不得什麼,恐是有人故意鬧事!」
反對者:「畏畏縮縮,怎可為證。」又催促道,「丞相、太傅,遲疑什麼呢?」
丞相、太傅躲無可躲,只能上前查看。
蕭遣已經想好辯詞,不怕倆人指證,只是倆人指證後,來日他就容不下兩個老人了,他於心不忍,五味雜陳,眸光暗了下去。
大太監問:「丞相、太傅,如何?」
百姓的目光聚焦在倆人身上,盼著一錘定音,急得跺腳。
「快說呀,什麼情況!」
「磨磨唧唧,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到底在憋什麼臭屁?」
太傅擦乾滿頭的冷汗,拍著大腿,終於敞亮地道:「什麼事嘛!我原不想摻和,無聊透頂,這麼點破事也值得鬧得沸沸揚揚,還要我親自來驗?聖君是真是假我能不知道嗎,假的話我早看出來了,還能被蒙到今日?」
丞相也道:「聖君是我當初請回來的,聖君若是假的,我就罪大惡極,我圖什麼給自己埋這麼大的隱患?我不表態,自是避嫌,你們非要我說,那我就挑明來說,這顆頭顱是假的!這件事該料理料理,鬧得文武百官來這裡開堂,成何體統,傳出去只會讓別國看笑話!」
???
兩人這般態度將直接殺死這齣鬧劇,完全出乎蕭遣的意料!
莫非倆人另有心計?蕭遣手指蜷得更緊了。
「切~」
百姓發出一陣噓聲,一開始期望太高,這會子得到一個平淡無奇的答案,像烈火淋了洗腳水,興致大跌。
「捂了一天,我還以為有個大的,就這?」
這件事能止就及時止。蕭遣道:「還有異議嗎?」
丞相、太傅都表了立場,那麼頭顱即便是真的,也會是假的了。
此事眼看要結束,人群後方忽然有聲音喝道:「有異議!」
眾人轉身看去,見一名白髮蒼蒼的蒙面人領著一名老婦走來,百姓忙讓出一條道。
郭嵐大喊:「是那個剜人舌頭的殺手,無面老槍!」
百姓登時亂作一團,跑了一半。城牆上的士兵拉滿弓箭,侍衛舉盾將百官圍護起來。
蕭遣起身道:「他沒有武器,放他進來。」
百官退至兩邊,騰出一片空地。李問走至中央,將茲嬤推到蒙爾還的頭顱前。他終於現身在眾目睽睽下。
熟人見面,懶得客套。
蕭遣直白問:「聖主呢。」
李問左右踱步,打量著階上的君王,心裡發笑,枉自己做了那麼多的局、費了那麼多的力,到頭來反成了仇敵得登古鏡皇位的墊腳石,使他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笑話。
他道:「什麼聖主不聖主,稱呼怪彆扭的,江狗自是在我手上。把槍還給我。」
蕭遣:「拿人來換。」
隔著面具看不到李問的表情,只聽到他不屑地輕哼一聲,看向丞相和太傅,眼中露出失望之色,道:「上面的人所坐的位子可是一國之君吶,你們為何要撒謊,讓一個外人掌握古鏡的君權,甘心給齊國當狗?」
丞相指著李問斥責道:「賊人,你休得胡言!趕緊收了鬧劇,束手就擒!」沒想平日裡和藹溫儒的老頭臨危時能有如此剛硬的一面。
「荒謬。」李問聞此,只覺古鏡朝廷愚不可及,不再指望他們能說出真相,令茲嬤上前指證。「她在田莊照顧聖君多時,讓她來說。」
茲嬤一個鄉下農婦,沒有朝臣的心機算計,為人憨厚老實,又愛惜蒙爾還,決計不會撒謊。
可茲嬤何時見過這般場面,早已魂飛膽破。她面色發白,身子發抖,害怕地抬頭看了蕭遣一眼,又看了頭顱一眼,抖得越發厲害了。
太傅忙道:「你還威脅一個老婦,簡直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李問:「你這麼急著跳出來捂人證的嘴,是心虛了?我可不知道上面的人給了你們什麼好處,竟能令你們一齊賣國。」
丞相——蒙爾還的親舅舅,太傅——蒙爾還的啟蒙老師,他們之於蒙爾還,就如江宴、步獎、武德之於蕭家四兄妹,是亞父一般的存在。
讓他倆辨認,是最客觀、最合適、各方明面上最安全、最好打的牌。若辨認是真,那是還聖君清白,若辨認是假,便是還古鏡真相,不涉及立場,不怕事後追究。
而丞相、太傅兩個掌握話語權的人,忽然一個連連咳嗽,一個裝聾作啞。
他們越是退縮,越是教人覺察其中大有貓膩。若當今聖君真的一點問題都沒有,又何須這麼擰巴。
百姓絮絮叨叨起來:
「丞相、太傅不會是受威脅了吧?」
「有什麼不敢驗的,倘若聖君是假,那他就是個死,我們所有人都會拼死保護丞相、太傅!」
蕭遣面無表情,大氅下手指蜷著,磨出冷汗,照眼前百姓的人數,一人一腳能把他踩成爛泥,而越是心怯,越要從容。他輕輕一笑,轉向刑司道:「將人頭取下,眾人一起驗證。」
蒙爾還的頭顱被拿到人群中央,放置在桌上。
曾經侍奉過蒙爾還的宮人、貼身侍衛、將士、太醫,一一看過,或是畏懼蕭遣此刻含威不露的氣場,或是看到了真相畏懼於未知,一致道:
「這顆人頭是假的!」
「對,只是跟聖君長得相似而已。」
「長得像聖君的人我見過一兩個,這算不得什麼,恐是有人故意鬧事!」
反對者:「畏畏縮縮,怎可為證。」又催促道,「丞相、太傅,遲疑什麼呢?」
丞相、太傅躲無可躲,只能上前查看。
蕭遣已經想好辯詞,不怕倆人指證,只是倆人指證後,來日他就容不下兩個老人了,他於心不忍,五味雜陳,眸光暗了下去。
大太監問:「丞相、太傅,如何?」
百姓的目光聚焦在倆人身上,盼著一錘定音,急得跺腳。
「快說呀,什麼情況!」
「磨磨唧唧,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到底在憋什麼臭屁?」
太傅擦乾滿頭的冷汗,拍著大腿,終於敞亮地道:「什麼事嘛!我原不想摻和,無聊透頂,這麼點破事也值得鬧得沸沸揚揚,還要我親自來驗?聖君是真是假我能不知道嗎,假的話我早看出來了,還能被蒙到今日?」
丞相也道:「聖君是我當初請回來的,聖君若是假的,我就罪大惡極,我圖什麼給自己埋這麼大的隱患?我不表態,自是避嫌,你們非要我說,那我就挑明來說,這顆頭顱是假的!這件事該料理料理,鬧得文武百官來這裡開堂,成何體統,傳出去只會讓別國看笑話!」
???
兩人這般態度將直接殺死這齣鬧劇,完全出乎蕭遣的意料!
莫非倆人另有心計?蕭遣手指蜷得更緊了。
「切~」
百姓發出一陣噓聲,一開始期望太高,這會子得到一個平淡無奇的答案,像烈火淋了洗腳水,興致大跌。
「捂了一天,我還以為有個大的,就這?」
這件事能止就及時止。蕭遣道:「還有異議嗎?」
丞相、太傅都表了立場,那麼頭顱即便是真的,也會是假的了。
此事眼看要結束,人群後方忽然有聲音喝道:「有異議!」
眾人轉身看去,見一名白髮蒼蒼的蒙面人領著一名老婦走來,百姓忙讓出一條道。
郭嵐大喊:「是那個剜人舌頭的殺手,無面老槍!」
百姓登時亂作一團,跑了一半。城牆上的士兵拉滿弓箭,侍衛舉盾將百官圍護起來。
蕭遣起身道:「他沒有武器,放他進來。」
百官退至兩邊,騰出一片空地。李問走至中央,將茲嬤推到蒙爾還的頭顱前。他終於現身在眾目睽睽下。
熟人見面,懶得客套。
蕭遣直白問:「聖主呢。」
李問左右踱步,打量著階上的君王,心裡發笑,枉自己做了那麼多的局、費了那麼多的力,到頭來反成了仇敵得登古鏡皇位的墊腳石,使他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笑話。
他道:「什麼聖主不聖主,稱呼怪彆扭的,江狗自是在我手上。把槍還給我。」
蕭遣:「拿人來換。」
隔著面具看不到李問的表情,只聽到他不屑地輕哼一聲,看向丞相和太傅,眼中露出失望之色,道:「上面的人所坐的位子可是一國之君吶,你們為何要撒謊,讓一個外人掌握古鏡的君權,甘心給齊國當狗?」
丞相指著李問斥責道:「賊人,你休得胡言!趕緊收了鬧劇,束手就擒!」沒想平日裡和藹溫儒的老頭臨危時能有如此剛硬的一面。
「荒謬。」李問聞此,只覺古鏡朝廷愚不可及,不再指望他們能說出真相,令茲嬤上前指證。「她在田莊照顧聖君多時,讓她來說。」
茲嬤一個鄉下農婦,沒有朝臣的心機算計,為人憨厚老實,又愛惜蒙爾還,決計不會撒謊。
可茲嬤何時見過這般場面,早已魂飛膽破。她面色發白,身子發抖,害怕地抬頭看了蕭遣一眼,又看了頭顱一眼,抖得越發厲害了。
太傅忙道:「你還威脅一個老婦,簡直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李問:「你這麼急著跳出來捂人證的嘴,是心虛了?我可不知道上面的人給了你們什麼好處,竟能令你們一齊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