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
懷中玉人總要推開他,崔明端怕極了,將人摟著,倒不急著再進一步,只是將賞花的風雅事做盡。
一路坦途,又光滑如玉,上蒼當真偏愛她。
一念方過,他的腦子嗡的一聲。
——榮安郡主腹部受過重傷,縱是養好了,恐難生育。
他霎時冷汗涔涔,奈何她反應更快,眼裡情意褪去,抬腿便給了他一腳,瓮聲瓮氣道:「我數次告訴過大人……」
她說過什麼?
崔明端一時不察,便被踹在榻下。
聲響之大,連外頭守著的嬤嬤都驚動了。最先叩門的,還是阿草。
她也是在崔三爺的示意下問的,「郡主,你——想吃點熱湯麵麼?」
崔三爺焦急踱步,本是該直接將六郎喚出來,可這樣恐怕讓那孩子不自在,「罷了罷了,我回去待客,要是六郎出來了,你讓他來找我。」
「好的將軍。」
「好丫頭,要不你也跟著我回去吃幾杯酒。我再同你說個要緊事?」
「是大哥的事麼?」
「算是。」
「那算了,我要給郡主守夜。我明日再找將軍成麼?」
「哈哈……也成。我讓阿藤給你送些吃的來。」
崔三爺又大笑著走了,感慨天底下又多了個傻小子。
而屋裡頭,崔明端還坐著沒起身。隔著半邊的床幔,蕭鳴笙裹著被子,有理也變沒理了,略略不自然問道:「你,摔著了?」
崔明端緩緩搖頭。得虧他自幼腦子不笨,讀書過目不忘。關於她的事,也全記著。
——六郎,蕭將軍的女兒……我替你看過,是個明媚活潑的丫頭,配你這麼一個小古板,還是你撿便宜了。
——六郎,明日我便要去眠山修道,往後你也不必來。有一件事,你需得記得,未得蕭家女允准,婚前婚後你都不得納妾……你若是納了,便也不再是我的兒。她是將門之女,縱是天下人負她,你也不能。
自西北大戰後,從父親的只言片語,他也知她性子剛烈,絕非尋常閨閣之女。
只是,二人初見,不在那片遼闊的草原,而是長滿蘆葦的水邊。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1]。
這是秦人的歌,反覆吟詠,一唱三嘆,可不像極了他苦苦追覓佳人的狼狽模樣?
他還道父親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她是明媚的女子不假,只是將剛烈藏於水下。他也以為六年過去了,她與父親一樣,在山中養病,參透了老子所說的道,「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2]。
——這樣大的雨,大人何須親自冒雨前來,我又不是西北的羊,不會被雷驚著。
吉安府的貪腐案後,他冒雨出城去找她,便是這樣一句話,原是這般意思。
原是這緣故,她心中有情意,也將自己推離了。
想明白了,他便故技重施,壓著嗓子道:「似乎,是傷到了。」
「阿草——」
還沒喊齊全,說傷到的人急速起身,也來不及阻止。
阿草已經應了,「郡主你要吃湯麵嗎?」
「先將湯煨著吧。」崔明端無法,只能理了理衣襟,不甚放心朝外喊道,「阿草,入夜涼,你先隨阿藤去吃點東西。」
才送了東西過來的阿藤,又馬不停蹄將人哄走了。
他不知自家大人的之路漫漫。
衣衫已經跌髒了,崔明端作勢便脫了下來,隔著半透的床幔,燈影朦朧,蕭鳴笙瞥了一眼,再梗著脖子不去看他。
可換了衣的人,也不知是不是底子都教人換了。眼下,像個浪蕩子一般,衣衫不整便要上榻。
蕭鳴笙作勢要踢他,足尖便叫人握著了。
「是臣愚鈍,你確實說過……西北的羊。」
他話音悠長,蕭鳴笙心虛,決斷的話才要出口,腳背便是一熱。
「崔六郎!」
「是,我在。」
「我——」
「噓……」
某人重整旗鼓,再度上榻,話音不無幽怨,「方才是我糊塗了,也鬧過一回。動靜再大些,明日城裡便有小人編排臣年紀大了……」
什麼年紀大了?只怕會說她如狼似虎。
蕭鳴笙真是要被他羞死,再度裹了被子不與他說話。
可崔明端是誰?他是端方君子,也是惜花愛花之人。春日賞的木蘭花事,今夜盡做了來。
「如你所見,我自幼便在京中,也不知你在家中……岳母是如何喚你的?」
他氣息強大,總不讓她逃。蕭鳴笙只能答道:「鳴笙……她也這樣叫我。」
「鳴笙……」
一樣的名。或是面容也相似。還有她數次收握的右手。他憐愛親了親上頭的痣,他與她一道在灶前燒過火。那時他誤以為是灶里噴出的灰。
原是如此。
可即便不知,崔明端也知胸膛裡頭的心為何跳動,「鳴笙,我說的話,你可也記得?」
「嗯?」
「唉,想來是忘了,臣知道了——」
「誒?」
於是乎,崔明端便身體力行讓她長長記性。蕭鳴笙吃痛,撓著他背,含著淚,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唉……」<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一路坦途,又光滑如玉,上蒼當真偏愛她。
一念方過,他的腦子嗡的一聲。
——榮安郡主腹部受過重傷,縱是養好了,恐難生育。
他霎時冷汗涔涔,奈何她反應更快,眼裡情意褪去,抬腿便給了他一腳,瓮聲瓮氣道:「我數次告訴過大人……」
她說過什麼?
崔明端一時不察,便被踹在榻下。
聲響之大,連外頭守著的嬤嬤都驚動了。最先叩門的,還是阿草。
她也是在崔三爺的示意下問的,「郡主,你——想吃點熱湯麵麼?」
崔三爺焦急踱步,本是該直接將六郎喚出來,可這樣恐怕讓那孩子不自在,「罷了罷了,我回去待客,要是六郎出來了,你讓他來找我。」
「好的將軍。」
「好丫頭,要不你也跟著我回去吃幾杯酒。我再同你說個要緊事?」
「是大哥的事麼?」
「算是。」
「那算了,我要給郡主守夜。我明日再找將軍成麼?」
「哈哈……也成。我讓阿藤給你送些吃的來。」
崔三爺又大笑著走了,感慨天底下又多了個傻小子。
而屋裡頭,崔明端還坐著沒起身。隔著半邊的床幔,蕭鳴笙裹著被子,有理也變沒理了,略略不自然問道:「你,摔著了?」
崔明端緩緩搖頭。得虧他自幼腦子不笨,讀書過目不忘。關於她的事,也全記著。
——六郎,蕭將軍的女兒……我替你看過,是個明媚活潑的丫頭,配你這麼一個小古板,還是你撿便宜了。
——六郎,明日我便要去眠山修道,往後你也不必來。有一件事,你需得記得,未得蕭家女允准,婚前婚後你都不得納妾……你若是納了,便也不再是我的兒。她是將門之女,縱是天下人負她,你也不能。
自西北大戰後,從父親的只言片語,他也知她性子剛烈,絕非尋常閨閣之女。
只是,二人初見,不在那片遼闊的草原,而是長滿蘆葦的水邊。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1]。
這是秦人的歌,反覆吟詠,一唱三嘆,可不像極了他苦苦追覓佳人的狼狽模樣?
他還道父親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她是明媚的女子不假,只是將剛烈藏於水下。他也以為六年過去了,她與父親一樣,在山中養病,參透了老子所說的道,「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2]。
——這樣大的雨,大人何須親自冒雨前來,我又不是西北的羊,不會被雷驚著。
吉安府的貪腐案後,他冒雨出城去找她,便是這樣一句話,原是這般意思。
原是這緣故,她心中有情意,也將自己推離了。
想明白了,他便故技重施,壓著嗓子道:「似乎,是傷到了。」
「阿草——」
還沒喊齊全,說傷到的人急速起身,也來不及阻止。
阿草已經應了,「郡主你要吃湯麵嗎?」
「先將湯煨著吧。」崔明端無法,只能理了理衣襟,不甚放心朝外喊道,「阿草,入夜涼,你先隨阿藤去吃點東西。」
才送了東西過來的阿藤,又馬不停蹄將人哄走了。
他不知自家大人的之路漫漫。
衣衫已經跌髒了,崔明端作勢便脫了下來,隔著半透的床幔,燈影朦朧,蕭鳴笙瞥了一眼,再梗著脖子不去看他。
可換了衣的人,也不知是不是底子都教人換了。眼下,像個浪蕩子一般,衣衫不整便要上榻。
蕭鳴笙作勢要踢他,足尖便叫人握著了。
「是臣愚鈍,你確實說過……西北的羊。」
他話音悠長,蕭鳴笙心虛,決斷的話才要出口,腳背便是一熱。
「崔六郎!」
「是,我在。」
「我——」
「噓……」
某人重整旗鼓,再度上榻,話音不無幽怨,「方才是我糊塗了,也鬧過一回。動靜再大些,明日城裡便有小人編排臣年紀大了……」
什麼年紀大了?只怕會說她如狼似虎。
蕭鳴笙真是要被他羞死,再度裹了被子不與他說話。
可崔明端是誰?他是端方君子,也是惜花愛花之人。春日賞的木蘭花事,今夜盡做了來。
「如你所見,我自幼便在京中,也不知你在家中……岳母是如何喚你的?」
他氣息強大,總不讓她逃。蕭鳴笙只能答道:「鳴笙……她也這樣叫我。」
「鳴笙……」
一樣的名。或是面容也相似。還有她數次收握的右手。他憐愛親了親上頭的痣,他與她一道在灶前燒過火。那時他誤以為是灶里噴出的灰。
原是如此。
可即便不知,崔明端也知胸膛裡頭的心為何跳動,「鳴笙,我說的話,你可也記得?」
「嗯?」
「唉,想來是忘了,臣知道了——」
「誒?」
於是乎,崔明端便身體力行讓她長長記性。蕭鳴笙吃痛,撓著他背,含著淚,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唉……」<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