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是日,元和帝接見完近臣,領著他寵愛的蕭貴妃去了吳都最有名望的園林,滄浪園。
滄浪園地處吳都郊野,人跡罕至,眼下聽說皇帝親臨,原本守園子的老僕更是里里外外把人趕了個乾淨,生怕衝撞了這位以暴戾著稱的皇帝。
滄浪園的驚世之名並非得名於園林本身,而是那座位於園子深處,花圃竹海之間的望北樓。
望北樓,是賀家的「藏經閣」。
在位十五年,元和帝不知多少次聽說過這望北樓,兵書要略滿樓閣,奇珍異寶囊中取。
那會兒,天蘭國的常勝將軍賀相國還在世,每每上朝,元和帝總會留他片刻,問候他老人家的身子。
賀老太爺跟著元和帝的曾祖父打下這片江山,名副其實的開國功臣。從此以後,賀家世代為武將,明面上雖入朝堂,實際賀家的年輕男兒都在邊疆拋頭顱灑熱血,為溫家守護著這千里江山。
賀相國名賀關山,七歲讀兵法,十歲上戰場,十七歲帶兵打了第一次仗,雖是敗仗,卻沒有多少損失,面對外族強敵,那已是最好的結果。當時人人勝傳,賀關山是天生將領,武曲星下凡,必能照耀著天蘭盛世。
這話傳到了元和帝的父親歷真帝耳中,歷真帝出了名的笑面虎,明面上器重賀關山,予他兵權,背地裡卻沒給賀關山活路——他把賀關山唯一的兒子送到了天門關。
天門關,乃中原要塞,與西域不過一城牆之隔,歷來都是天蘭國最負盛名的將領前去看守,歷真帝此舉,無疑是將賀關山架在火上烤。
明茲國曾無數次進犯天門關,都被賀家兒郎攔了下來。然明茲國自大敗賀關山後,十年不敢來犯。
賀關山長子賀北望,三歲送往天門關,連父母的面都還記不清楚,就被困在了那無邊大漠之地。
賀北望是被叔父賀鬯養大的,跑都跑不利索的年紀,賀北望就被賀鬯丟到院子裡,練那把重達幾十斤的劈日刀。
刀比人都重。
後來,軍營里人人都以為賀鬯要將一身武藝都傳給賀北望,他卻什麼都不教。把小孩兒今天丟到這個帳子裡砍砍柴,明天丟到山林里打打獵,時不時還讓伙夫教他燒飯。
賀關山上戰場的年紀,賀北望還在沙漠裡騎著駱駝,追逐日落。比起賀關山身兼重任的成長路子,賀北望活得倒是要灑脫得多。
詩書武藝樣樣不會,除了在軍營里混日子,就是去荒漠裡撒野。灑脫得,足以讓元和帝放下戒心。
直到元和十年,賀關山戰死沙場,賀北望攬過賀家的擔子,世人眼睜睜看著那個輝煌十載的將才世家,一步步走向衰敗之境。
同樣衰敗的,還有這雜草叢生的望北樓。
元和帝摟著蕭貴妃的肩,仰頭看向面前這高達十層的樓閣。
「想當年,吾初來望北樓,還是四海昇平的景象,賀相國與吾一同登樓,這樓可高,走得吾背脊生汗,氣還沒喘盡,便聽見相國說了聲,到了。」元和帝回憶著當年種種,「吾扶著柱子,抬頭望過去,愛妃可知那是何等的太平之景?吾所見之處,綠野千里,阡陌縱橫,炊煙四起,偶爾能聽見幾聲童子的笑語。」
說罷,元和帝停頓片刻,長嘆道,「而今故人何在,家國何尋……」
蕭貴妃倚在元和帝的懷中,貼心地安撫他,「六郎,會好的,都會好的,六郎要的太平盛世,不遠了。」
「但願吧,但願吾派去的使者能還天蘭一片太平。」
「說起來,離使者回來的日子,也不遠了。」
「吾必定好生接見他們。」
「六郎治國有方,不會出岔子的。」
半月後,天蘭使者攜西域明茲國使者同入吳都,受元和帝親召,設宴款待。外面戰火連天,吳都的臨時皇城宴樂不歇,歡歌一片。
酒酣耳熱之際,明茲國使者操著口外邦語言,嘰里咕嚕說了一大堆。
懂明茲語的大臣聽後,膽戰心驚,半晌不曾開口。
元和帝輕輕抬眼看向大臣,「說。」
一時間威嚴壓身,大臣抖若篩糠,「塔里使者說,明茲國,除了黃金百萬兩之外,還要香車美人……」
「香車美人?這還不簡單?」元和帝笑道,「吾允了。」
「他們還要,明樂公主和親。」
蕭貴妃持酒盞的手忽而頓住,酒液灑落在她的裙擺,身旁侍女忙遞了絹帕過來,被蕭貴妃抬手擋住。
「要誰和親?」元和帝淡淡開口,因酒醉而耷拉的眼皮掀了起來,殺意不掩半分。
「明、明樂公主。」
啪。
酒盞砸在了大臣額角,又碎落在地。
大臣來不及捂住鮮血淋漓的額頭,一個勁朝元和帝磕頭,「臣該死,臣該死,請皇上恕罪。」
使者在出發前就聽說了明樂公主是元和帝唯一的女兒,還是他最疼愛的蕭貴妃所生。讓她和親,無疑是讓元和帝剜掉心頭肉。
然而明茲國國王有令,只要明樂,別的都不行。
他們專門找人畫了明樂的像,使者展開畫卷時,所有人都被那逼真的畫像給震住了。
就連明樂下巴上的一顆小小紅痔,畫像都沒有遺漏。
他們根本沒辦法搞調虎離山之計。
使者上前一步,深深鞠躬,做出了謙卑的姿態,然而說出的話卻咄咄逼人,「吾王只給三日期限,三日後,要麼明樂公主鳳冠加身,前往明茲國,要麼……明茲西宮將軍南下直取吳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滄浪園地處吳都郊野,人跡罕至,眼下聽說皇帝親臨,原本守園子的老僕更是里里外外把人趕了個乾淨,生怕衝撞了這位以暴戾著稱的皇帝。
滄浪園的驚世之名並非得名於園林本身,而是那座位於園子深處,花圃竹海之間的望北樓。
望北樓,是賀家的「藏經閣」。
在位十五年,元和帝不知多少次聽說過這望北樓,兵書要略滿樓閣,奇珍異寶囊中取。
那會兒,天蘭國的常勝將軍賀相國還在世,每每上朝,元和帝總會留他片刻,問候他老人家的身子。
賀老太爺跟著元和帝的曾祖父打下這片江山,名副其實的開國功臣。從此以後,賀家世代為武將,明面上雖入朝堂,實際賀家的年輕男兒都在邊疆拋頭顱灑熱血,為溫家守護著這千里江山。
賀相國名賀關山,七歲讀兵法,十歲上戰場,十七歲帶兵打了第一次仗,雖是敗仗,卻沒有多少損失,面對外族強敵,那已是最好的結果。當時人人勝傳,賀關山是天生將領,武曲星下凡,必能照耀著天蘭盛世。
這話傳到了元和帝的父親歷真帝耳中,歷真帝出了名的笑面虎,明面上器重賀關山,予他兵權,背地裡卻沒給賀關山活路——他把賀關山唯一的兒子送到了天門關。
天門關,乃中原要塞,與西域不過一城牆之隔,歷來都是天蘭國最負盛名的將領前去看守,歷真帝此舉,無疑是將賀關山架在火上烤。
明茲國曾無數次進犯天門關,都被賀家兒郎攔了下來。然明茲國自大敗賀關山後,十年不敢來犯。
賀關山長子賀北望,三歲送往天門關,連父母的面都還記不清楚,就被困在了那無邊大漠之地。
賀北望是被叔父賀鬯養大的,跑都跑不利索的年紀,賀北望就被賀鬯丟到院子裡,練那把重達幾十斤的劈日刀。
刀比人都重。
後來,軍營里人人都以為賀鬯要將一身武藝都傳給賀北望,他卻什麼都不教。把小孩兒今天丟到這個帳子裡砍砍柴,明天丟到山林里打打獵,時不時還讓伙夫教他燒飯。
賀關山上戰場的年紀,賀北望還在沙漠裡騎著駱駝,追逐日落。比起賀關山身兼重任的成長路子,賀北望活得倒是要灑脫得多。
詩書武藝樣樣不會,除了在軍營里混日子,就是去荒漠裡撒野。灑脫得,足以讓元和帝放下戒心。
直到元和十年,賀關山戰死沙場,賀北望攬過賀家的擔子,世人眼睜睜看著那個輝煌十載的將才世家,一步步走向衰敗之境。
同樣衰敗的,還有這雜草叢生的望北樓。
元和帝摟著蕭貴妃的肩,仰頭看向面前這高達十層的樓閣。
「想當年,吾初來望北樓,還是四海昇平的景象,賀相國與吾一同登樓,這樓可高,走得吾背脊生汗,氣還沒喘盡,便聽見相國說了聲,到了。」元和帝回憶著當年種種,「吾扶著柱子,抬頭望過去,愛妃可知那是何等的太平之景?吾所見之處,綠野千里,阡陌縱橫,炊煙四起,偶爾能聽見幾聲童子的笑語。」
說罷,元和帝停頓片刻,長嘆道,「而今故人何在,家國何尋……」
蕭貴妃倚在元和帝的懷中,貼心地安撫他,「六郎,會好的,都會好的,六郎要的太平盛世,不遠了。」
「但願吧,但願吾派去的使者能還天蘭一片太平。」
「說起來,離使者回來的日子,也不遠了。」
「吾必定好生接見他們。」
「六郎治國有方,不會出岔子的。」
半月後,天蘭使者攜西域明茲國使者同入吳都,受元和帝親召,設宴款待。外面戰火連天,吳都的臨時皇城宴樂不歇,歡歌一片。
酒酣耳熱之際,明茲國使者操著口外邦語言,嘰里咕嚕說了一大堆。
懂明茲語的大臣聽後,膽戰心驚,半晌不曾開口。
元和帝輕輕抬眼看向大臣,「說。」
一時間威嚴壓身,大臣抖若篩糠,「塔里使者說,明茲國,除了黃金百萬兩之外,還要香車美人……」
「香車美人?這還不簡單?」元和帝笑道,「吾允了。」
「他們還要,明樂公主和親。」
蕭貴妃持酒盞的手忽而頓住,酒液灑落在她的裙擺,身旁侍女忙遞了絹帕過來,被蕭貴妃抬手擋住。
「要誰和親?」元和帝淡淡開口,因酒醉而耷拉的眼皮掀了起來,殺意不掩半分。
「明、明樂公主。」
啪。
酒盞砸在了大臣額角,又碎落在地。
大臣來不及捂住鮮血淋漓的額頭,一個勁朝元和帝磕頭,「臣該死,臣該死,請皇上恕罪。」
使者在出發前就聽說了明樂公主是元和帝唯一的女兒,還是他最疼愛的蕭貴妃所生。讓她和親,無疑是讓元和帝剜掉心頭肉。
然而明茲國國王有令,只要明樂,別的都不行。
他們專門找人畫了明樂的像,使者展開畫卷時,所有人都被那逼真的畫像給震住了。
就連明樂下巴上的一顆小小紅痔,畫像都沒有遺漏。
他們根本沒辦法搞調虎離山之計。
使者上前一步,深深鞠躬,做出了謙卑的姿態,然而說出的話卻咄咄逼人,「吾王只給三日期限,三日後,要麼明樂公主鳳冠加身,前往明茲國,要麼……明茲西宮將軍南下直取吳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