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這是我們給今年中秋設計的禮盒,年初我去故宮了一趟,回來以後就想著用名窯器皿的靈感做點東西,研究了半年馬馬虎虎模仿著就搗鼓了這麼幾樣。您看我學汝窯的竹節杯選的是天青釉色,內層這細紋碎片如何?哥窯的八方杯要的是胎薄釉厚,哎,這隻還不夠格。」
他說著把那杯子放下,飛快拿起另一個展示:「這個,鈞窯的菱花杯,講究『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窯變,這一隻的顏色是我最滿意的;定窯的斗笠杯燒得也好,是我親手特調的瓷土,夠白淨吧?還差一隻官窯的,我還沒想好,反正過節還早。杭老師,這裡面要是有您看得上的,咱們也可以用。」
杭柳梅拿起一隻,想像她們畫的花樣落在上面的樣子,無意識地轉動著杯子,卻看到下方伸出一雙白筍似的手,是趙小偉在她手下不遠地方護著——怕她失手打碎了杯子。
看來燒出這樣幾隻不容易,要是她提出用這裡面的樣子,趙小偉不會拒絕她,但肯定背地裡為難。杭柳梅把杯子穩穩放回錦盒:「你這幾隻已經很好了,再怎麼改都是畫蛇添足。我們不必用這些,我早都想過了,就做圓融杯吧,你們覺得怎麼樣?」
由杭柳梅拿主意,趙小偉親自動手拉坯。她們幫不上忙,只能圍著趙小偉做觀眾。
只見他把預先準備好的泥團放在坯車的輪盤上,一雙胖手抱住泥團,看不出怎樣用力,但那泥就是慢慢有了規矩。他在中心摳出一個窩,再向上拔高窩壁,兩手交錯,有扶有提,像是完成某種儀式。
到底是熟練工匠,泥巴在手裡也有了靈性。杭柳梅最愛看手藝人幹活,她知道不是人人都能把這樣的死物拿捏好的。
趙小偉從坐下就沒說過一句話,她們也不出聲打擾他,於是周圍只剩輪盤轉動的聲音。明明坐在陰涼地,大概是太全神貫注的緣故,趙小偉的額頭和後頸都有了汗。
第一次見完趙小偉杭柳梅心裡就偷藏了個問題——就憑敦煌這日照,趙小偉怎麼是這樣的細皮嫩肉,今天她算是明白了,他怕是整日呆在這裡鑽研瓷器吧。
差不多做出了一隻樣子,趙小偉把它取下來放太陽底下晾著,走到一邊去洗了手,從圍兜里拿出一塊分辨不出顏色的毛巾邊擦手邊說:「濕度太高的話一燒就很容易變形,曬過以後我還要利坯,今天是弄不成了。大家放心吧,該怎麼做我心裡清楚,你們先回去,等開窯的時候來就行了。」
進展太順利,三人興奮地回到家才想起來小麥父子的事。
但家裡只有小麥一人。
「你爸呢?」杭柳梅問。
小麥睡了一下午,惺忪地說:「中間聽見他出門了,不知道幹什麼去了。」
祁繡春早在祖孫倆說話的時候不動聲色地繞著小麥觀察了一圈,沒找見什麼紋身。要是露出來的地方沒有,那該不會紋在了看不見的地方?
蒲芝荷在她背後笑了,給她指了一下小麥的耳朵:「小麥打耳洞了。」
小麥聽見,下意識地去捏還在發燙的耳垂,杭柳梅趕緊拉住他的胳膊:「手上都是細菌!你爸今天就帶你幹了這麼個事情?」
搞明白之後,幾人回到各自房間。還沒休息多久,蒲芝荷就收到小麥的消息,請她幫忙找點酒精和棉簽,不要讓杭柳梅和祁繡春知道。
蒲芝荷輕叩小麥的門,剛敲了一下,小麥就把門打開了,她本想把東西放他手裡就走,卻看到小麥的手上都是血,耳垂也腫了。隔壁房門「咔噠」一聲,門裡傳來杭柳梅和祁繡春的聲音。他們來不及多想,飛快進屋,剛關上門,就聽見杭柳梅和祁繡春走了出來,打開電視,開始燒水泡茶。
小麥指了指自己的床:「你先坐吧。耳朵剛才疼的不行,我拿紙巾擦,抹了一手的血,又不敢讓奶奶知道。那,不然還是等她們走了再出去吧。」說完看蒲芝荷站著不動,才意識過來自己叫她去床上坐實在是奇怪,他長腿一邁自己坐在床邊,把書桌旁的凳子讓給蒲芝荷。
小麥抽出一張酒精濕巾擦了擦手,然後就要去摘耳釘,他自己看不著,指甲縫裡的血漬還在,又去碰傷口。
蒲芝荷看不下去了:「你坐到凳子上吧,我站著,這邊有檯燈,我幫你看看。」
小麥頭側著讓蒲芝荷檢查。他午睡時本來就壓到了耳朵,醒來又忍不住摸了幾次,現在感染了,耳釘邊淤積一圈膿血。
蒲芝荷先用酒精搽乾淨手,再幫他把耳釘摘下來,拿棉簽輕輕點著拭去耳垂上的血跡。這座檯燈老了,燈管「滋滋」作響,還不時閃動幾下,仿佛有飛蟲在撲閃。
小麥整隻耳朵都是通紅的,強光照得血管和絨毛都能看清。其實他沒有那麼疼,蒲芝荷用酒精碰到傷口的時候也只是有一點點蟄而已,只是耳朵本來像是要著火一樣,突然挨到冰涼的棉簽,才激得他忍不住「嘶——」了一小聲。
蒲芝荷以為弄疼了他,於是和他聊天轉移他的注意力:「怎麼突然想起去打耳洞呢,現在太熱了,不是打耳洞的好時候,等天涼下來比較好。」
「我也不知道我爸怎麼想的,直接就拉我過去了。」
蒲芝荷打理好一隻耳朵,走到另一邊:「那你也太聽話了,不想打就不打了唄。」
「我覺得都可以,沒想那麼多。」
蒲芝荷只顧著處理傷口,敷衍地回話:「你太乖了,你說你這種小孩,你的人生叛逆過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說著把那杯子放下,飛快拿起另一個展示:「這個,鈞窯的菱花杯,講究『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窯變,這一隻的顏色是我最滿意的;定窯的斗笠杯燒得也好,是我親手特調的瓷土,夠白淨吧?還差一隻官窯的,我還沒想好,反正過節還早。杭老師,這裡面要是有您看得上的,咱們也可以用。」
杭柳梅拿起一隻,想像她們畫的花樣落在上面的樣子,無意識地轉動著杯子,卻看到下方伸出一雙白筍似的手,是趙小偉在她手下不遠地方護著——怕她失手打碎了杯子。
看來燒出這樣幾隻不容易,要是她提出用這裡面的樣子,趙小偉不會拒絕她,但肯定背地裡為難。杭柳梅把杯子穩穩放回錦盒:「你這幾隻已經很好了,再怎麼改都是畫蛇添足。我們不必用這些,我早都想過了,就做圓融杯吧,你們覺得怎麼樣?」
由杭柳梅拿主意,趙小偉親自動手拉坯。她們幫不上忙,只能圍著趙小偉做觀眾。
只見他把預先準備好的泥團放在坯車的輪盤上,一雙胖手抱住泥團,看不出怎樣用力,但那泥就是慢慢有了規矩。他在中心摳出一個窩,再向上拔高窩壁,兩手交錯,有扶有提,像是完成某種儀式。
到底是熟練工匠,泥巴在手裡也有了靈性。杭柳梅最愛看手藝人幹活,她知道不是人人都能把這樣的死物拿捏好的。
趙小偉從坐下就沒說過一句話,她們也不出聲打擾他,於是周圍只剩輪盤轉動的聲音。明明坐在陰涼地,大概是太全神貫注的緣故,趙小偉的額頭和後頸都有了汗。
第一次見完趙小偉杭柳梅心裡就偷藏了個問題——就憑敦煌這日照,趙小偉怎麼是這樣的細皮嫩肉,今天她算是明白了,他怕是整日呆在這裡鑽研瓷器吧。
差不多做出了一隻樣子,趙小偉把它取下來放太陽底下晾著,走到一邊去洗了手,從圍兜里拿出一塊分辨不出顏色的毛巾邊擦手邊說:「濕度太高的話一燒就很容易變形,曬過以後我還要利坯,今天是弄不成了。大家放心吧,該怎麼做我心裡清楚,你們先回去,等開窯的時候來就行了。」
進展太順利,三人興奮地回到家才想起來小麥父子的事。
但家裡只有小麥一人。
「你爸呢?」杭柳梅問。
小麥睡了一下午,惺忪地說:「中間聽見他出門了,不知道幹什麼去了。」
祁繡春早在祖孫倆說話的時候不動聲色地繞著小麥觀察了一圈,沒找見什麼紋身。要是露出來的地方沒有,那該不會紋在了看不見的地方?
蒲芝荷在她背後笑了,給她指了一下小麥的耳朵:「小麥打耳洞了。」
小麥聽見,下意識地去捏還在發燙的耳垂,杭柳梅趕緊拉住他的胳膊:「手上都是細菌!你爸今天就帶你幹了這麼個事情?」
搞明白之後,幾人回到各自房間。還沒休息多久,蒲芝荷就收到小麥的消息,請她幫忙找點酒精和棉簽,不要讓杭柳梅和祁繡春知道。
蒲芝荷輕叩小麥的門,剛敲了一下,小麥就把門打開了,她本想把東西放他手裡就走,卻看到小麥的手上都是血,耳垂也腫了。隔壁房門「咔噠」一聲,門裡傳來杭柳梅和祁繡春的聲音。他們來不及多想,飛快進屋,剛關上門,就聽見杭柳梅和祁繡春走了出來,打開電視,開始燒水泡茶。
小麥指了指自己的床:「你先坐吧。耳朵剛才疼的不行,我拿紙巾擦,抹了一手的血,又不敢讓奶奶知道。那,不然還是等她們走了再出去吧。」說完看蒲芝荷站著不動,才意識過來自己叫她去床上坐實在是奇怪,他長腿一邁自己坐在床邊,把書桌旁的凳子讓給蒲芝荷。
小麥抽出一張酒精濕巾擦了擦手,然後就要去摘耳釘,他自己看不著,指甲縫裡的血漬還在,又去碰傷口。
蒲芝荷看不下去了:「你坐到凳子上吧,我站著,這邊有檯燈,我幫你看看。」
小麥頭側著讓蒲芝荷檢查。他午睡時本來就壓到了耳朵,醒來又忍不住摸了幾次,現在感染了,耳釘邊淤積一圈膿血。
蒲芝荷先用酒精搽乾淨手,再幫他把耳釘摘下來,拿棉簽輕輕點著拭去耳垂上的血跡。這座檯燈老了,燈管「滋滋」作響,還不時閃動幾下,仿佛有飛蟲在撲閃。
小麥整隻耳朵都是通紅的,強光照得血管和絨毛都能看清。其實他沒有那麼疼,蒲芝荷用酒精碰到傷口的時候也只是有一點點蟄而已,只是耳朵本來像是要著火一樣,突然挨到冰涼的棉簽,才激得他忍不住「嘶——」了一小聲。
蒲芝荷以為弄疼了他,於是和他聊天轉移他的注意力:「怎麼突然想起去打耳洞呢,現在太熱了,不是打耳洞的好時候,等天涼下來比較好。」
「我也不知道我爸怎麼想的,直接就拉我過去了。」
蒲芝荷打理好一隻耳朵,走到另一邊:「那你也太聽話了,不想打就不打了唄。」
「我覺得都可以,沒想那麼多。」
蒲芝荷只顧著處理傷口,敷衍地回話:「你太乖了,你說你這種小孩,你的人生叛逆過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