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楊太師決定,給魏玄通製造一個賣慘的機會。

  武王離開京城後七天,京城的各方勢力開始蠢蠢欲動,官員們的眼睛都盯著楊家,想知道楊太師下一步會怎樣做。

  不管宮中的風嚮往哪兒吹,跟著楊太師總是沒錯的,武王殿下得勢之時,楊太師就約束著楊文熙不去見武王,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楊太師帶著開平帝去天牢探望某神秘人物的消息,不脛而走,區區兩天時間,朝堂上下的官員都知道了,魏玄通在開平帝面前痛哭泣血,開平帝一個心軟,給了他一個機會。

  在半個月後皇長孫登上太子之位的典禮上,魏玄通被獲准出席,與自己的親生兒子見面。

  當然,典禮參加完後,魏玄通會去哪裡,會不會接著回去蹲大牢,還是被赦免,另外有居住的地方,大晟的官員們就沒有那麼關心了,他們已經得到了最關鍵的消息——魏玄通被允許參加皇長孫登上太子之位的典禮。

  魏玄通,身上背負著無數罪孽,放在任何一個身上,都是要被凌遲處死的那種大罪,卻再次全身而退,還可以在這種正式的典禮上出席。

  說明了什麼,說明開平帝對他的偏愛,恐怕世上絕無僅有,皇上對一個人的偏心,就是最好的護身符。

  官員們都瞭然了,原來他們要抱的大腿從來沒變過,只有魏玄通一人而已。

  半個月後,出生不滿百日的皇長孫魏璋開平帝立為太子,一切制度跟著太子的規格走。

  楊太師和禮部尚書主持了這次典禮,規模比武王受封的典禮更加宏大,只是現場的氣氛卻不如武王在時那般熱烈了,尤其是軍隊這邊的武將,都一副興致缺缺的模樣。

  武王離京之後,京城附近的軍營也不似過去那樣熱衷於京城裡的事務,尤其以大將軍為首的武將,參與朝會時也是作壁上觀的模樣。

  典禮後的宴會上,武將們喝過一輪,便紛紛起身退席,只剩下文臣為了摸清新的局勢,還在推杯換盞。

  列席左側的一人,身穿白衣,格外顯眼,正是被貶為庶民的魏玄通。

  他和以前的形象判若兩人,以至於很多官員一上來都沒有認出他。

  天牢畢竟是磋磨人的地方,魏玄通會失去從前雍容貴氣的氣質,也是在意料之中,只是,眾官員都沒有想到,那個頭髮半白、神態畏畏縮縮的人,竟然會是以前的大皇子。

  連官員們都對魏玄通現在的狀態深感震驚,更何況是開平帝了,半個月前,楊太師引開平帝去天牢見魏玄通時,開平帝便深深震動於魏玄通在這短短几個月中的變化,惻隱之心動,這才有了後面的事情。

  否則,以開平帝的立場,無論如何都不應該把魏玄通給放出來。

  酒過三巡,眾臣齊賀小太子受封,慶祝大晟的王朝長盛不衰。

  天色暗下去,廊廡之間的燈火依然輝煌,二月的倒春寒仍是凜冽,浸透宮女的衣衫,然而天地即將回暖,風裡也飄散著初生的青草香氣。

  開平帝從舉辦宴會的太液池往含瀾殿去,雖然路上有一段距離,但他今天心情不錯,決心自己走回去。

  變故就出在這裡。

  從太液池到含瀾殿,中間有一段宮道,兩邊是高高的宮牆,頭頂是狹窄的天空,這段宮道比較長,相隔五十步的距離有小門,通往不同的宮殿,每扇小門邊都掛著燈,照亮門前的一片區域。

  然而今天不知怎麼,開平帝走進宮道時,卻發現眼前黑黢黢的,一直延伸百步的距離,才有一處燈光,而且還不是常用的金紅色宮燈,而是白色的燈籠,看起來幽幽縹緲,分外詭異。

  開平帝身邊跟著兩名帶刀侍衛,都是宮裡一等一的好手,但是他心裡仍然惴惴,忍不住念叨了兩句楊太師。

  楊太師今日也早早告退,不知弄什麼去了,若非如此,有楊太師在左右,開平帝也不至於心慌至此。

  不過,他畢竟是開平帝,是大晟的開國皇帝,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不該露怯才是。

  何況,這裡可是他的皇宮!他的皇宮裡,難道還會有什麼能威脅到他的事情嗎?

  一切都按照他的預期在有條不紊地進展著,魏玄極老老實實地去了東陽,今日發回線報,說已經抵達東陽地面,那個追隨著魏玄極的周少匠也開始規劃建城的事情了。

  皇長孫登上太子之位,不必再擔心後繼無人。

  魏玄通如今也安分了,痛哭流涕地向他承認了錯誤,說自己只是一時被歹人蒙蔽,從來沒有想要謀害父皇的意思。

  其實,開平帝也不大相信,魏玄通真的會想害他,畢竟,這個世上再沒有人比開平帝對魏玄通更好了,開平帝對不起的人很多,唯獨沒有對不起魏玄通。

  他一邊向前走,一邊這樣想著。

  直到躲藏在黑暗中的刺客突然殺出,數道暗器划過他的視野。

  開平帝大叫一聲,身體本能的防禦反應還在,他立刻抽身向後躲閃,兩名帶刀侍衛則向前一步,拔刀往空中的暗器上砍去,一陣金屬相擊的脆響過後,暗器掉了一地。

  但是光線實在太暗,不免還是有漏網之魚。

  開平帝感到自己的左側大腿一陣酸麻,他伸手去摸,摸到了一個冷冰冰的金屬柄,另外一端扎在自己腿上。

  可怕的是,他並沒有感覺疼,只感到酸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