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打聽了一圈。
消息竟是真的。
據說赫連將軍是半年前受的傷,當時沒有病危,裹好了繼續打仗,之後時不時吐點血,直到一兩個月前,病情急轉直下。
還有傳聞,其實赫連大將軍已經死了,只是目前秘不發喪罷了。
赫連大將軍就是齊朝阻攔北漠人繼續南下的城牆。
他若是突然坍塌了,沒找好繼任人,一定會引起百姓們的慌亂。
北漠人幸災樂禍,嘲笑道:「聽說南齊皇帝由著一己好惡,把赫連大將軍的獨子給打殺了。嘖,那樣的忠臣,卻落得一個不得好死的下場,連自己的兒子都保不住,如此昏聵無能的皇帝,合該被我們英明神武的可汗取而代之!」
尹碧城氣得差點沒當場跟人打起來,還是被懷雍阻攔下來拉走的。
回到客棧,兩人吵了一架。
抑或,不能稱之為吵架,而是尹碧城單方面對懷雍撒火。
「懷雍,你就不生氣嗎?」
尹碧城很不理解。
「你不是齊朝人嗎?要被人視作豬狗驅使,你就沒有一點血性嗎?你才是最應該做點什麼的人吧,哈,就算剝了你身上每一寸死線,你的每一寸骨血、每一根髮絲,哪個不是齊國百姓供奉滋養出來的?」
懷雍那張美麗的沒有一絲破綻的臉上也看不出有一絲的羞愧。
他甚至沒有垂下眼睫,還能直視過去,眼底儘是涼薄無情,冷冰冰地說:「不是你把我搶出來的嗎?我若還在建京,必定會為了天下嘔心瀝血至死。」
「……我知你是自己想逃走,你要是不想走,我也帶不走你。」他說,「懷雍,我真不知道你在想什麼。」
懷雍自嘲地說:「他們說得有一部分也沒錯。」
「南齊朝廷中蛇鼠橫行,皇帝年老昏眊,剛愎自用,王公貴族們自私自利,他們以為只要有長江的阻隔,他們就可以永遠在建京高枕無憂,永恆不變的享受他們的榮華富貴。」
「你知道為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前尚書令高尚書一年多少俸祿嗎?兩百石。而世家做的那些清貴官職,幾乎不用辦事,有人甚至連去官府點卯都不去,一年卻享受一千石的俸祿。」
「戰時無人響應,等到大局已定,就一個個都跳出來了,可他們有時連躺著吃功勞的活兒都能辦砸。」
「像我這樣沒有多少功勞的人,僅僅是因為我有皇帝的寵愛,就可以一路被封官加爵,我才二十二歲,已經官至一品光祿大夫。」
尹碧城:「你現在,只是懷雍。」
懷雍:「『懷雍』這個名字也是父皇給我的,就像你說的,我究竟有什麼是只屬於我自己的。」
尹碧城看見懷雍望住一粒浮塵出神,他時常能感到懷雍很空虛。
明明懷雍比世上的許多人都要過得好多了,他滿腹經綸,身居高位,皇帝賜予他萬千寵愛,可他的靈魂似乎依然還在一點一點地侵蝕蛀空,剩下一具徒有美貌的皮囊。
只有一瞬。
懷雍掩住心思,臉上揚起個笑,問:「打聽那麼多大事做什麼,反正我們都無關緊要,我們管好自己就是了。你不是出門去打聽尹家的故居的嗎?打聽到了嗎?」
尹碧城微微頷首:「打聽到了。」
懷雍興致勃勃地問:「那我們什麼時候去看,我也想看看蘭褰長大的宅子是什麼樣,我記得他跟我說過,他的院子裡種了一棵石榴樹,每到夏天繁花似火,到了秋天則碩果纍纍,果子又香又甜,我一定要嘗一嘗。」
近鄉情怯,近家亦情怯。
也不見尹碧城再張狂,他低落地說:「分明是我的家,我卻得偷偷摸摸去看嗎?若是齊朝北上,收服故地,我自然可以正大光明地回答,何須想做賊一樣?」
懷雍:「你整日對朝廷喊打喊殺,如今倒是期盼起了朝廷。」
尹碧城:「我不是期盼朝廷,我是期盼齊朝!」
懷雍:「那你舉旗起義,自建軍隊,揮兵北上。」
尹碧城:「這些年來,各地起義都被鎮壓,你們朝廷打北漠要是有打自己人這麼狠就好了。」
懷雍笑了:「是這樣的。」又笑說,「我還親自鎮壓過一回呢。」
懷雍只問他:「我們什麼時候去看你家老宅?」
尹碧城答非所問:「城中聚集了不少齊朝武林中人,大家都是為了刺殺吳王而來的,晚上有一場集會,等我們去了集會以後再說吧。」
懷雍驚訝:「我也去?」
尹碧城:「我去,你自然也去。」
懷雍:「我們得罪了那什勞子莊主,沒有被武林懸賞嗎?」
尹碧城:「換個名字就是了。」
懷雍:「你倒是心懷家國。自己都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還有閒心思關心別人,看完自家老宅就走多好。」
難道看完就完了嗎?
那看完以後他要去做什麼呢?
齊朝一日沒有收服舊京,他就一日家不成家,又何談回家一說。
如今他已不大恨懷雍。
他靠這份恨活了十年,不恨以後反而不知該怎樣活下去。
懷雍還在說:「可是易容之物不是在路上都弄丟了,我還是不去了吧。」
尹碧城這才慢吞吞地從懷裡掏出來一個親手雕刻的木質面具,遞給他:「你先戴這個吧。」
懷雍把木面具接到手中,把玩,用的只是普通木材,雕工也不精緻,還未經過打磨,聞上去有一股草木的清香,他試著把面具覆在臉上,尺寸分毫不差。
消息竟是真的。
據說赫連將軍是半年前受的傷,當時沒有病危,裹好了繼續打仗,之後時不時吐點血,直到一兩個月前,病情急轉直下。
還有傳聞,其實赫連大將軍已經死了,只是目前秘不發喪罷了。
赫連大將軍就是齊朝阻攔北漠人繼續南下的城牆。
他若是突然坍塌了,沒找好繼任人,一定會引起百姓們的慌亂。
北漠人幸災樂禍,嘲笑道:「聽說南齊皇帝由著一己好惡,把赫連大將軍的獨子給打殺了。嘖,那樣的忠臣,卻落得一個不得好死的下場,連自己的兒子都保不住,如此昏聵無能的皇帝,合該被我們英明神武的可汗取而代之!」
尹碧城氣得差點沒當場跟人打起來,還是被懷雍阻攔下來拉走的。
回到客棧,兩人吵了一架。
抑或,不能稱之為吵架,而是尹碧城單方面對懷雍撒火。
「懷雍,你就不生氣嗎?」
尹碧城很不理解。
「你不是齊朝人嗎?要被人視作豬狗驅使,你就沒有一點血性嗎?你才是最應該做點什麼的人吧,哈,就算剝了你身上每一寸死線,你的每一寸骨血、每一根髮絲,哪個不是齊國百姓供奉滋養出來的?」
懷雍那張美麗的沒有一絲破綻的臉上也看不出有一絲的羞愧。
他甚至沒有垂下眼睫,還能直視過去,眼底儘是涼薄無情,冷冰冰地說:「不是你把我搶出來的嗎?我若還在建京,必定會為了天下嘔心瀝血至死。」
「……我知你是自己想逃走,你要是不想走,我也帶不走你。」他說,「懷雍,我真不知道你在想什麼。」
懷雍自嘲地說:「他們說得有一部分也沒錯。」
「南齊朝廷中蛇鼠橫行,皇帝年老昏眊,剛愎自用,王公貴族們自私自利,他們以為只要有長江的阻隔,他們就可以永遠在建京高枕無憂,永恆不變的享受他們的榮華富貴。」
「你知道為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前尚書令高尚書一年多少俸祿嗎?兩百石。而世家做的那些清貴官職,幾乎不用辦事,有人甚至連去官府點卯都不去,一年卻享受一千石的俸祿。」
「戰時無人響應,等到大局已定,就一個個都跳出來了,可他們有時連躺著吃功勞的活兒都能辦砸。」
「像我這樣沒有多少功勞的人,僅僅是因為我有皇帝的寵愛,就可以一路被封官加爵,我才二十二歲,已經官至一品光祿大夫。」
尹碧城:「你現在,只是懷雍。」
懷雍:「『懷雍』這個名字也是父皇給我的,就像你說的,我究竟有什麼是只屬於我自己的。」
尹碧城看見懷雍望住一粒浮塵出神,他時常能感到懷雍很空虛。
明明懷雍比世上的許多人都要過得好多了,他滿腹經綸,身居高位,皇帝賜予他萬千寵愛,可他的靈魂似乎依然還在一點一點地侵蝕蛀空,剩下一具徒有美貌的皮囊。
只有一瞬。
懷雍掩住心思,臉上揚起個笑,問:「打聽那麼多大事做什麼,反正我們都無關緊要,我們管好自己就是了。你不是出門去打聽尹家的故居的嗎?打聽到了嗎?」
尹碧城微微頷首:「打聽到了。」
懷雍興致勃勃地問:「那我們什麼時候去看,我也想看看蘭褰長大的宅子是什麼樣,我記得他跟我說過,他的院子裡種了一棵石榴樹,每到夏天繁花似火,到了秋天則碩果纍纍,果子又香又甜,我一定要嘗一嘗。」
近鄉情怯,近家亦情怯。
也不見尹碧城再張狂,他低落地說:「分明是我的家,我卻得偷偷摸摸去看嗎?若是齊朝北上,收服故地,我自然可以正大光明地回答,何須想做賊一樣?」
懷雍:「你整日對朝廷喊打喊殺,如今倒是期盼起了朝廷。」
尹碧城:「我不是期盼朝廷,我是期盼齊朝!」
懷雍:「那你舉旗起義,自建軍隊,揮兵北上。」
尹碧城:「這些年來,各地起義都被鎮壓,你們朝廷打北漠要是有打自己人這麼狠就好了。」
懷雍笑了:「是這樣的。」又笑說,「我還親自鎮壓過一回呢。」
懷雍只問他:「我們什麼時候去看你家老宅?」
尹碧城答非所問:「城中聚集了不少齊朝武林中人,大家都是為了刺殺吳王而來的,晚上有一場集會,等我們去了集會以後再說吧。」
懷雍驚訝:「我也去?」
尹碧城:「我去,你自然也去。」
懷雍:「我們得罪了那什勞子莊主,沒有被武林懸賞嗎?」
尹碧城:「換個名字就是了。」
懷雍:「你倒是心懷家國。自己都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還有閒心思關心別人,看完自家老宅就走多好。」
難道看完就完了嗎?
那看完以後他要去做什麼呢?
齊朝一日沒有收服舊京,他就一日家不成家,又何談回家一說。
如今他已不大恨懷雍。
他靠這份恨活了十年,不恨以後反而不知該怎樣活下去。
懷雍還在說:「可是易容之物不是在路上都弄丟了,我還是不去了吧。」
尹碧城這才慢吞吞地從懷裡掏出來一個親手雕刻的木質面具,遞給他:「你先戴這個吧。」
懷雍把木面具接到手中,把玩,用的只是普通木材,雕工也不精緻,還未經過打磨,聞上去有一股草木的清香,他試著把面具覆在臉上,尺寸分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