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頁
紀氏無語:「你都多久沒去了,你知道現在朝堂發生了什麼事情嗎?別丟臉了。」
「什麼叫我丟臉?我那是給女兒幫忙去了,你不知道連皇上何等心性之人,尚且還要和他們打擂台。女兒恐怕從來都沒見過這等陣仗的,我去也是為了他們好。」鄭放除了這個願望,當然想著若是女兒真的執掌朝政,他興許也能攝政,如此倒是很威風。
原本紀氏也不懂這些朝政大事,她年輕的時候因為將門出身,還能上戰場打仗,你讓她動武可以,讓她坐下來坐一天想那些勾心鬥角她是真的不成。
聽鄭放這般說,也覺得有一定的道理。
不過,她又遲疑道:「你說天子沒事兒吧?」
她可不希望女婿出什麼事兒啊,女兒畢竟是後宮的婦人,太子還未長成,若是皇上不成了,天下又開始分崩離析了。
鄭放搖搖頭:「天子何等剛強之人,他若是因為舅舅去世怕承擔一些不好的罵名,順勢退到後面一陣子,輿論反而會說崔家把皇上氣暈了。可我看他並不太在意自己的名聲,可能真的是——」
「那女兒怎麼辦?」紀氏最擔心這個。
「什麼怎麼辦?不是還有咱們家嗎?你當我那兩個兒子都是吃素的啊。」鄭放安撫紀氏。
其實裴家又何嘗不是人心惶惶,裴朔今日是歇息在董氏這裡,董氏剛和兒子用完飯,談起自己的孩子她就有說不完的話:「要乳母餵他就不肯吃,偏我餵他就吃。」
裴朔聽了很歡喜:「孩子雖然年紀小,但知道和誰親。」
這話董氏就不好接了,其實兒子許配給辛家,反而讓辛氏和她的關係更好了些,但是裴朔又不是很滿意,尤其是今日,他說話都有些夾槍帶棒。
不過,她也不能總不說話,她還是很喜歡裴朔的,知道他也是為了兒子著想,遂又笑著說了幾句家務的話。
裴朔則道:「這些日子我可能不常在家,你們沒事也少出去。」
董氏不解:「這是為何?」
「皇上龍體不適,皇后娘娘垂簾聽政,我負責拱衛京師,這個時候愈發不能有任何錯漏才行。」裴朔道。
董氏心卻揪了起來,她才剛過了幾年安穩日子,可不希望皇上有事,皇上若有事,裴朔也吃不了兜著走,將來還不知道怎麼樣?
所以,她又問道:「皇上不會有大事兒吧?」
似乎是看出董氏的不安了,裴朔笑道:「無事,況且還有皇后娘娘在呢,她可不是一般的婦道人家。」
別的婦人即便位尊,大部分也是分享丈夫的榮耀,他妹妹可不是這樣的。當初在徐州的時候,幫忙運糧食,里外一把抓,是很撐的起來的。
其實徽音哪裡就真的不忐忑了,她前世那是兒子太過小了,垂簾也是為了鞏固兒子的地位,但不管她怎麼做,至少沒有人評判,現在李澄還在呢,她若有哪裡做的不好,被人家哄騙了,到時候李澄的心血可謂是付諸東流啊。
所以她對李澄道:「要不,還是等你好了再說吧。」
李澄本來是個急性子,這麼一暈,他反而比別人更清醒了,靠在引枕上就道:「我不讓你出來,怎麼知道是哪些人在作怪呢?崔家固然可惡,可這群在後頭始終給我下絆子,讓我停止的人到底是誰,我也想看看。再者,我的頭是真疼。」
他知道自己若不這麼說,徽音是肯定不答應的。
果然,徽音一聽說他頭疼,便道:「我再找太醫來,替你針灸一番。」
「不必,我的病我都知道,完全是急的冒火了,所以不舒坦,如今多歇息也就好了。你平日腰疼,不是也不願意看大夫麼?」李澄嘆了一口氣。
徽音除非是外傷明顯,腰疼這些總覺得若非是骨折,否則越讓人醫治搬來弄去的,反而越壞。所以,她也能夠理解李澄,現在她攤手:「如此,我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只不過我會先打太極,也如你說的幫你把幕後的人揪出來。」
李澄拍掌笑道:「好好好,我就知道你是有本事的。」
「我答應你答應的是好好地,實際上我心裡沒底的很。」徽音看了丈夫一眼,暗自發愁。
這個時候李澄似聾了似的,徽音氣的把帕子摔到他臉上,李澄只是笑。
如此,徽音又先把璟兒找了過來,她道:「我正為明日御門聽政煩惱,你總比我強,還時常被你父親帶著。你看咱們娘倆商量一二,總不好被外臣轄制。」
璟兒一直是太子,也在旁聽政,可此番父皇倒下,他意外沉重了許多。
好在母后此時出來挑大樑,璟兒頷首:「母后看怎麼個章程呢?」
「我們先讓人去端明殿拿來這些日子的奏摺,把緊要的事情先用紙抄寫下來,再想對策。我想呢,多半也是田畝的事情,從中也能看出你父皇的意思來,再有各部交由各部敘議,不懂的咱們就說讓他們寫祥章來。總之,一定要鎮定,應付過這段時日,等你父皇好了,咱們娘倆就鬆快了。」徽音撫著胸口,神情高度緊張。
璟兒起身應是。
奏摺很快就送過來了,璟兒以前是知曉母后很有分寸,父皇批閱奏摺時,她都主動不堪,甚至走到一邊去,即便有政事也極少插嘴。
現在看到奏摺,她卻三下五除二,先把奏摺分了開來。
一份是各地關于田畝的奏摺,她先草草登記各地上摺子的人,璟兒見她疾筆如飛,記性很好,主要是李澄怎麼回復的,她把批閱過的給璟兒看:「你瞧你父皇是這麼說的,咱們就按照這個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什麼叫我丟臉?我那是給女兒幫忙去了,你不知道連皇上何等心性之人,尚且還要和他們打擂台。女兒恐怕從來都沒見過這等陣仗的,我去也是為了他們好。」鄭放除了這個願望,當然想著若是女兒真的執掌朝政,他興許也能攝政,如此倒是很威風。
原本紀氏也不懂這些朝政大事,她年輕的時候因為將門出身,還能上戰場打仗,你讓她動武可以,讓她坐下來坐一天想那些勾心鬥角她是真的不成。
聽鄭放這般說,也覺得有一定的道理。
不過,她又遲疑道:「你說天子沒事兒吧?」
她可不希望女婿出什麼事兒啊,女兒畢竟是後宮的婦人,太子還未長成,若是皇上不成了,天下又開始分崩離析了。
鄭放搖搖頭:「天子何等剛強之人,他若是因為舅舅去世怕承擔一些不好的罵名,順勢退到後面一陣子,輿論反而會說崔家把皇上氣暈了。可我看他並不太在意自己的名聲,可能真的是——」
「那女兒怎麼辦?」紀氏最擔心這個。
「什麼怎麼辦?不是還有咱們家嗎?你當我那兩個兒子都是吃素的啊。」鄭放安撫紀氏。
其實裴家又何嘗不是人心惶惶,裴朔今日是歇息在董氏這裡,董氏剛和兒子用完飯,談起自己的孩子她就有說不完的話:「要乳母餵他就不肯吃,偏我餵他就吃。」
裴朔聽了很歡喜:「孩子雖然年紀小,但知道和誰親。」
這話董氏就不好接了,其實兒子許配給辛家,反而讓辛氏和她的關係更好了些,但是裴朔又不是很滿意,尤其是今日,他說話都有些夾槍帶棒。
不過,她也不能總不說話,她還是很喜歡裴朔的,知道他也是為了兒子著想,遂又笑著說了幾句家務的話。
裴朔則道:「這些日子我可能不常在家,你們沒事也少出去。」
董氏不解:「這是為何?」
「皇上龍體不適,皇后娘娘垂簾聽政,我負責拱衛京師,這個時候愈發不能有任何錯漏才行。」裴朔道。
董氏心卻揪了起來,她才剛過了幾年安穩日子,可不希望皇上有事,皇上若有事,裴朔也吃不了兜著走,將來還不知道怎麼樣?
所以,她又問道:「皇上不會有大事兒吧?」
似乎是看出董氏的不安了,裴朔笑道:「無事,況且還有皇后娘娘在呢,她可不是一般的婦道人家。」
別的婦人即便位尊,大部分也是分享丈夫的榮耀,他妹妹可不是這樣的。當初在徐州的時候,幫忙運糧食,里外一把抓,是很撐的起來的。
其實徽音哪裡就真的不忐忑了,她前世那是兒子太過小了,垂簾也是為了鞏固兒子的地位,但不管她怎麼做,至少沒有人評判,現在李澄還在呢,她若有哪裡做的不好,被人家哄騙了,到時候李澄的心血可謂是付諸東流啊。
所以她對李澄道:「要不,還是等你好了再說吧。」
李澄本來是個急性子,這麼一暈,他反而比別人更清醒了,靠在引枕上就道:「我不讓你出來,怎麼知道是哪些人在作怪呢?崔家固然可惡,可這群在後頭始終給我下絆子,讓我停止的人到底是誰,我也想看看。再者,我的頭是真疼。」
他知道自己若不這麼說,徽音是肯定不答應的。
果然,徽音一聽說他頭疼,便道:「我再找太醫來,替你針灸一番。」
「不必,我的病我都知道,完全是急的冒火了,所以不舒坦,如今多歇息也就好了。你平日腰疼,不是也不願意看大夫麼?」李澄嘆了一口氣。
徽音除非是外傷明顯,腰疼這些總覺得若非是骨折,否則越讓人醫治搬來弄去的,反而越壞。所以,她也能夠理解李澄,現在她攤手:「如此,我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只不過我會先打太極,也如你說的幫你把幕後的人揪出來。」
李澄拍掌笑道:「好好好,我就知道你是有本事的。」
「我答應你答應的是好好地,實際上我心裡沒底的很。」徽音看了丈夫一眼,暗自發愁。
這個時候李澄似聾了似的,徽音氣的把帕子摔到他臉上,李澄只是笑。
如此,徽音又先把璟兒找了過來,她道:「我正為明日御門聽政煩惱,你總比我強,還時常被你父親帶著。你看咱們娘倆商量一二,總不好被外臣轄制。」
璟兒一直是太子,也在旁聽政,可此番父皇倒下,他意外沉重了許多。
好在母后此時出來挑大樑,璟兒頷首:「母后看怎麼個章程呢?」
「我們先讓人去端明殿拿來這些日子的奏摺,把緊要的事情先用紙抄寫下來,再想對策。我想呢,多半也是田畝的事情,從中也能看出你父皇的意思來,再有各部交由各部敘議,不懂的咱們就說讓他們寫祥章來。總之,一定要鎮定,應付過這段時日,等你父皇好了,咱們娘倆就鬆快了。」徽音撫著胸口,神情高度緊張。
璟兒起身應是。
奏摺很快就送過來了,璟兒以前是知曉母后很有分寸,父皇批閱奏摺時,她都主動不堪,甚至走到一邊去,即便有政事也極少插嘴。
現在看到奏摺,她卻三下五除二,先把奏摺分了開來。
一份是各地關于田畝的奏摺,她先草草登記各地上摺子的人,璟兒見她疾筆如飛,記性很好,主要是李澄怎麼回復的,她把批閱過的給璟兒看:「你瞧你父皇是這麼說的,咱們就按照這個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