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是……咖啡豆嗎?」
「對啊。」
「我聽不懂,也不想管,你們倆的事你們倆自己解決。」
顧西穗無語地搖著頭,他們倆的腦子到底是有什麼毛病?是怎麼找到咖啡豆當喻體的?
她只是愉悅地拿著盒子離開,並吹了聲口哨。
那時候他們都不知道,像這樣悠閒地坐在咖啡館裡等顧西穗出現,逐漸越來越少。
四月結束後,他們就進入到了說不清誰比誰更忙的階段了。
五一假期之後,夢玲電器宣布裁員30%,網際網路上又是人心惶惶,然而夢玲的股價卻漲了7%——
顧西穗那個時候才知道資本的殘酷,所有人都知道,削減成本能增加利潤,至於那些失業的員工,誰在乎呢?
而權西森回到佛山時,姚夢玲剛簽完通知。她特意穿上了當初夢玲上市的那套玫紅色的墊肩西裝,把鋼筆往前一扔,見權西森進來了,就說:「你來得正好,陪我吃飯去。」
「你想吃什麼?」
「吃個沙縣好了。」
權西森笑了笑,沙縣,窮人最好的朋友。
權西森堅持認為沙縣才是中國第一連鎖餐廳,在夢玲最忙的時候,權西森幾乎就是靠著沙縣度日的,吃到最後竟然吃出感情了,去德國時,曾一本正經地考慮過要不要把沙縣引進歐洲。
而如今想找個沙縣居然也不容易,權西森開著車到處兜著,所見之處全是已經關門或者即將停業的店鋪,市景蕭條得讓人扼腕。
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家還在營業著的,母子兩個人進去,在昏暗的燈光下坐下,點了湯、雲吞、蒸餃、米線。
姚總脫了外套,問:「你這次回來待多久?」
權西森知道她的意思,說:「可以一直待下去。」
「寧夏那邊呢?」
「他們自己知道該做什麼。」
權西森隻字未提霜凍的事,以及王美佳準備離開的事:她終於耗空了所有積蓄,兩手一攤,說:「不玩了。」
但國產葡萄酒不能沒有王美佳。
她在國際上是最另類又最一鳴驚人的存在,中國人在國際上一直是缺乏創意和想像力的存在,殊不知,在許多行業,老牌國家才更保守,譬如統治著葡萄酒行業的歐洲,依舊在按照古典方法釀酒,反倒是新世界更大膽一些。
王美佳作為一個半路出身的鬼才,號稱只做不好喝的葡萄酒,卻征服了德國。
只需要多給她一點時間,一點錢,擴大一下產量,她就能拉動整個賀蘭山。
為了能說服王美佳留下,權西森是已經動用了所有的辦法,反倒是王美佳一臉詫異:「你幹嘛非要留下我不可啊?我很重要嗎?」
權西森卻沒興致跟她開玩笑了,只是說:「你可以把美佳賣給我,等你想回來的時候再回來。」
王美佳端詳了他半天,才道:「好感動!耶!好吧,我會考慮的。」
她說完就拍拍屁股出去旅遊了,說是好幾年沒旅過遊了,先去旅個游再說。
權西森則花光了他帳戶里的所有錢。
作為一個快三十歲的男人,他當然不可能伸手問老媽要錢,雖然本質上,他的錢都是姚總的。但分紅是一回事,要錢是另外一回事。
早在顧西穗去寧夏之前,他就知道他該回來了,以前夢玲蒸蒸日上,他可以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然而現在夢玲需要他,姚夢玲也需要他。
他只是不確定什麼時候回去合適,畢竟酒莊那邊更慘烈。
結果她又一次正當其時地出現了,如同某種寓言一般。
裁員的通告和流程全都是姚夢玲在四月的最後一天批下來的,五一假期則忙著敲定細節——那感覺很諷刺,一個屬於勞動人民的節日,他們卻不得不商討著賠償方案。
五一結束後,權西森才第一次以夢玲繼承人的身份出現在工業園,帶著法務會計及人事,宣布裁員計劃和賠償標準。他特意換上了正裝,極力克制地看著他們——
30%的員工,總數1600人,扣除掉工廠的工人和各地區的分公司,總公司需要裁掉的人數是439人。不介意提前退下來的人也有,憤怒的也有,茫然的也有,無助的也有。
「我去年才剛買了房子!」
「我媽還在醫院呢……」
「姚總不是說今年不裁員的嗎?」
「姚總呢?」
「憑什麼是你出來?你讓姚總親自來跟我們說!」
……
姚夢玲則在辦公室里看著整個園區,這是她親手建立起來的帝國,可是,卻沒辦法看著他們的眼睛跟他們說,對不起,說好了要一起發財的,結果還是沒做到。
她只是囑咐權西森:「好好跟人家道個歉,說公司也是盡力了,等效益好的時候再招他們回來。」
那是權西森記憶里,姚總最脆弱的時候。08年的時候他不在她身邊,不知道是什麼情形,這次趕上了,她卻已經老了,打不動了。
權西森則在那天第一次明白了企業家的責任,439個人,就是439個家庭,是等著上學的孩子,是在醫院裡的老人,是下班後可以去散散步,是周末可以出去吃頓飯,戀人們可以去看一場電影。
這些具體的場景擊垮了他,他沉默著,一份文件接一份文件地蓋章,簽字,再一臉歉意地遞出去,試圖記住他們的臉,並告誡自己,這才是具體的人,具體的生活,而不是一個個數字。<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對啊。」
「我聽不懂,也不想管,你們倆的事你們倆自己解決。」
顧西穗無語地搖著頭,他們倆的腦子到底是有什麼毛病?是怎麼找到咖啡豆當喻體的?
她只是愉悅地拿著盒子離開,並吹了聲口哨。
那時候他們都不知道,像這樣悠閒地坐在咖啡館裡等顧西穗出現,逐漸越來越少。
四月結束後,他們就進入到了說不清誰比誰更忙的階段了。
五一假期之後,夢玲電器宣布裁員30%,網際網路上又是人心惶惶,然而夢玲的股價卻漲了7%——
顧西穗那個時候才知道資本的殘酷,所有人都知道,削減成本能增加利潤,至於那些失業的員工,誰在乎呢?
而權西森回到佛山時,姚夢玲剛簽完通知。她特意穿上了當初夢玲上市的那套玫紅色的墊肩西裝,把鋼筆往前一扔,見權西森進來了,就說:「你來得正好,陪我吃飯去。」
「你想吃什麼?」
「吃個沙縣好了。」
權西森笑了笑,沙縣,窮人最好的朋友。
權西森堅持認為沙縣才是中國第一連鎖餐廳,在夢玲最忙的時候,權西森幾乎就是靠著沙縣度日的,吃到最後竟然吃出感情了,去德國時,曾一本正經地考慮過要不要把沙縣引進歐洲。
而如今想找個沙縣居然也不容易,權西森開著車到處兜著,所見之處全是已經關門或者即將停業的店鋪,市景蕭條得讓人扼腕。
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家還在營業著的,母子兩個人進去,在昏暗的燈光下坐下,點了湯、雲吞、蒸餃、米線。
姚總脫了外套,問:「你這次回來待多久?」
權西森知道她的意思,說:「可以一直待下去。」
「寧夏那邊呢?」
「他們自己知道該做什麼。」
權西森隻字未提霜凍的事,以及王美佳準備離開的事:她終於耗空了所有積蓄,兩手一攤,說:「不玩了。」
但國產葡萄酒不能沒有王美佳。
她在國際上是最另類又最一鳴驚人的存在,中國人在國際上一直是缺乏創意和想像力的存在,殊不知,在許多行業,老牌國家才更保守,譬如統治著葡萄酒行業的歐洲,依舊在按照古典方法釀酒,反倒是新世界更大膽一些。
王美佳作為一個半路出身的鬼才,號稱只做不好喝的葡萄酒,卻征服了德國。
只需要多給她一點時間,一點錢,擴大一下產量,她就能拉動整個賀蘭山。
為了能說服王美佳留下,權西森是已經動用了所有的辦法,反倒是王美佳一臉詫異:「你幹嘛非要留下我不可啊?我很重要嗎?」
權西森卻沒興致跟她開玩笑了,只是說:「你可以把美佳賣給我,等你想回來的時候再回來。」
王美佳端詳了他半天,才道:「好感動!耶!好吧,我會考慮的。」
她說完就拍拍屁股出去旅遊了,說是好幾年沒旅過遊了,先去旅個游再說。
權西森則花光了他帳戶里的所有錢。
作為一個快三十歲的男人,他當然不可能伸手問老媽要錢,雖然本質上,他的錢都是姚總的。但分紅是一回事,要錢是另外一回事。
早在顧西穗去寧夏之前,他就知道他該回來了,以前夢玲蒸蒸日上,他可以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然而現在夢玲需要他,姚夢玲也需要他。
他只是不確定什麼時候回去合適,畢竟酒莊那邊更慘烈。
結果她又一次正當其時地出現了,如同某種寓言一般。
裁員的通告和流程全都是姚夢玲在四月的最後一天批下來的,五一假期則忙著敲定細節——那感覺很諷刺,一個屬於勞動人民的節日,他們卻不得不商討著賠償方案。
五一結束後,權西森才第一次以夢玲繼承人的身份出現在工業園,帶著法務會計及人事,宣布裁員計劃和賠償標準。他特意換上了正裝,極力克制地看著他們——
30%的員工,總數1600人,扣除掉工廠的工人和各地區的分公司,總公司需要裁掉的人數是439人。不介意提前退下來的人也有,憤怒的也有,茫然的也有,無助的也有。
「我去年才剛買了房子!」
「我媽還在醫院呢……」
「姚總不是說今年不裁員的嗎?」
「姚總呢?」
「憑什麼是你出來?你讓姚總親自來跟我們說!」
……
姚夢玲則在辦公室里看著整個園區,這是她親手建立起來的帝國,可是,卻沒辦法看著他們的眼睛跟他們說,對不起,說好了要一起發財的,結果還是沒做到。
她只是囑咐權西森:「好好跟人家道個歉,說公司也是盡力了,等效益好的時候再招他們回來。」
那是權西森記憶里,姚總最脆弱的時候。08年的時候他不在她身邊,不知道是什麼情形,這次趕上了,她卻已經老了,打不動了。
權西森則在那天第一次明白了企業家的責任,439個人,就是439個家庭,是等著上學的孩子,是在醫院裡的老人,是下班後可以去散散步,是周末可以出去吃頓飯,戀人們可以去看一場電影。
這些具體的場景擊垮了他,他沉默著,一份文件接一份文件地蓋章,簽字,再一臉歉意地遞出去,試圖記住他們的臉,並告誡自己,這才是具體的人,具體的生活,而不是一個個數字。<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