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頁
小太監猶疑了一會兒,低聲吐出他們初遇時少年告訴他的名字, 「進進……」
「不,」睿寶道, 「是羽笙。」
他曾經有很多名字, 很多身世。
但從現在起, 他就只有一個身份——天啟太子竇羽笙。
「你做的很好。」羽笙道。
小太監聞言丟下手中的托盤, 痛苦的閉上了雙眼。
雖然距那次戰役已過了數月,皇宮內外大多修繕如初,竇羽笙卻堅持保留了太子殿的許多殘破痕跡。
他走出太子殿,在花廊下的八仙桌前看到了永昌帝。
皇帝很少有空來太子殿坐坐……實際上他根本就沒有來過,此刻卻不得不來。
見竇羽笙梳洗好了出來,皇帝險些掐死這小子,隨後又冷漠的坐下。
「解藥呢?」永昌帝道。
羽笙板板正正的坐到皇帝面前的凳子,想了想,道,「您先回答我,您為什麼那麼恨我的母親?」
羽笙是偶然發現千機密道的。
在千機密道底部的水牢里,他看到了皇帝發瘋似的鞭打一具泡發的屍體。那時他確實沒想過那具屍體竟是他死去多年的母親——前孝感皇后。
實際上對於素未蒙面的生母,羽笙的感情並不深,只是單純奇怪皇帝為什麼這樣恨她,恨到一定要編造一個叛國的罪名扣到他的母族頭上。
永昌帝臉上流露出一絲屈辱的表情,最後閉了閉眼道,「只是因為不愛她。」
「只是因為不愛麼?」羽笙點了點頭,暫且接受了皇帝的說法,「那您又為何一定要我師父死呢?」
在左朗堅持仇捷途只是失蹤時,羽笙的確見到了師父的屍體。
同樣是在那水牢中,男人殘缺的屍體被赤/裸的擺放著,不知是在活著還是死後,遭受了不少鞭笞。
對此,羽笙夜晚哭的次數已經夠多了。每當午夜夢回,他總能看到師父慘死的屍體,坐在他的床榻前哭訴。
皇帝深吸一口氣,「解藥到底在哪?」
羽笙看到皇帝臉上肌肉抽搐,已然失去了耐性,只好老實回答,「血奴的毒無藥可解。」
「怎麼可能!」皇帝拍案而起,差點兒一耳光扇到羽笙臉上。
但羽笙目光平靜的注視著自己的父皇。
半晌,極怒之下的皇帝卻笑了。
「你騙孤,」皇帝淡定的坐下來,喝了一口茶,「若是孤王死了,你這乳臭未乾的小子,豈非被朝臣吃干抹淨?用不著幾日,崔載州就該帶人謀反,如今的天啟說是皇權天下,倒不如說是氏族天下。」
「這您就不必過於操心了,」羽笙緩緩道,「伍先生已經替兒臣擬好了登基後的籌劃,三大將軍虎符已經收回,新政不日便可推行,父皇未了的心愿,兒臣會幫您實現的。」
永昌帝聞言呼吸頓時急促起來,「伍胥答應了幫你?他竟背叛了孤?」
「不,伍先生從來沒有選擇過背叛,」羽笙淡淡道,「確切的說他老人家效命的是天啟,而不是您。」
「那崔載州呢?」皇帝冷笑道,「你覺得自己斗得過他?」
「父皇您老糊塗了,」羽笙道,「兒臣從未想過跟任何人發生爭鬥,新政之事既然提上議程,恩科必開,氏族壟斷將會被終結。而崔相也不過是想保他家族無憂,兒臣已替父皇准他告老還鄉。」
「好啊,」永昌帝怒極反笑,「合著你們早已商量好了,合夥對付孤!」
「兒臣和伍先生只是認為,一個修習了《無刃訣》的皇帝,不適合繼續在位。」羽笙看著他道。
「……」皇帝聞言頓時一愣,他眸光閃爍道,「竟連這個都知道,那你就不怕孤在這裡將你一掌拍死?」
「您不會的,」羽笙輕聲道,「您如今命不久矣,還有哪個人能順理成章的接手您的天下,還有誰值得您將皇后放心託付呢?」
永昌帝盯了羽笙半晌,最後頹然的坐回原位。
「孤還有兩個問題,」皇帝道,「如實的回答孤,孤就回去寫遺詔。」
羽笙客客氣氣道,「父皇您說。」
「第一個問題,你是如何給孤下的毒?」永昌帝皺眉道。
皇帝一向是個疑心頗重,心思縝密的人,這些年來就連入口的食物都是經由自己親手種植,親自烹飪,根本不給任何人下毒的機會。
「您有鞭笞屍體的愛好,」羽笙回答道,「兒臣猜想,那是因為您為了壓制無刃訣帶來的負面情緒,所以才在千機密道地底水牢中,藏了多具屍體。但您唯一做錯的便是將活著的人關進去。」
「竇寇?」永昌帝眼神暗了下來,「但他昨日已經死了。」
「所以您鞭笞了他的屍體,便染上了毒,」羽笙緩緩解釋道,「您大概不知道吧?這位郡王的兒子一直偷偷的給父君送飯,就在水牢頂端的通風口處,那裡與御花園的假山相連。
兒臣見他父子倆被折磨的實在悽慘,才給郡王的兒子出了這樣一個主意,與其活著遭罪,不如早做了斷才好。」
郡王的兒子理應待在死牢中,太子卻能將人偷梁換柱……
「刑部尚書也早已是你的人了?」永昌帝大笑起來,「好,很好!第二個問題,你做的這些事,姜欒有沒有參與過?」
羽笙知道皇帝最在意的便是這一點。
若是存心報復,他很想說一句「有」,就足以讓眼前這個男人痛不欲生。
「不,」睿寶道, 「是羽笙。」
他曾經有很多名字, 很多身世。
但從現在起, 他就只有一個身份——天啟太子竇羽笙。
「你做的很好。」羽笙道。
小太監聞言丟下手中的托盤, 痛苦的閉上了雙眼。
雖然距那次戰役已過了數月,皇宮內外大多修繕如初,竇羽笙卻堅持保留了太子殿的許多殘破痕跡。
他走出太子殿,在花廊下的八仙桌前看到了永昌帝。
皇帝很少有空來太子殿坐坐……實際上他根本就沒有來過,此刻卻不得不來。
見竇羽笙梳洗好了出來,皇帝險些掐死這小子,隨後又冷漠的坐下。
「解藥呢?」永昌帝道。
羽笙板板正正的坐到皇帝面前的凳子,想了想,道,「您先回答我,您為什麼那麼恨我的母親?」
羽笙是偶然發現千機密道的。
在千機密道底部的水牢里,他看到了皇帝發瘋似的鞭打一具泡發的屍體。那時他確實沒想過那具屍體竟是他死去多年的母親——前孝感皇后。
實際上對於素未蒙面的生母,羽笙的感情並不深,只是單純奇怪皇帝為什麼這樣恨她,恨到一定要編造一個叛國的罪名扣到他的母族頭上。
永昌帝臉上流露出一絲屈辱的表情,最後閉了閉眼道,「只是因為不愛她。」
「只是因為不愛麼?」羽笙點了點頭,暫且接受了皇帝的說法,「那您又為何一定要我師父死呢?」
在左朗堅持仇捷途只是失蹤時,羽笙的確見到了師父的屍體。
同樣是在那水牢中,男人殘缺的屍體被赤/裸的擺放著,不知是在活著還是死後,遭受了不少鞭笞。
對此,羽笙夜晚哭的次數已經夠多了。每當午夜夢回,他總能看到師父慘死的屍體,坐在他的床榻前哭訴。
皇帝深吸一口氣,「解藥到底在哪?」
羽笙看到皇帝臉上肌肉抽搐,已然失去了耐性,只好老實回答,「血奴的毒無藥可解。」
「怎麼可能!」皇帝拍案而起,差點兒一耳光扇到羽笙臉上。
但羽笙目光平靜的注視著自己的父皇。
半晌,極怒之下的皇帝卻笑了。
「你騙孤,」皇帝淡定的坐下來,喝了一口茶,「若是孤王死了,你這乳臭未乾的小子,豈非被朝臣吃干抹淨?用不著幾日,崔載州就該帶人謀反,如今的天啟說是皇權天下,倒不如說是氏族天下。」
「這您就不必過於操心了,」羽笙緩緩道,「伍先生已經替兒臣擬好了登基後的籌劃,三大將軍虎符已經收回,新政不日便可推行,父皇未了的心愿,兒臣會幫您實現的。」
永昌帝聞言呼吸頓時急促起來,「伍胥答應了幫你?他竟背叛了孤?」
「不,伍先生從來沒有選擇過背叛,」羽笙淡淡道,「確切的說他老人家效命的是天啟,而不是您。」
「那崔載州呢?」皇帝冷笑道,「你覺得自己斗得過他?」
「父皇您老糊塗了,」羽笙道,「兒臣從未想過跟任何人發生爭鬥,新政之事既然提上議程,恩科必開,氏族壟斷將會被終結。而崔相也不過是想保他家族無憂,兒臣已替父皇准他告老還鄉。」
「好啊,」永昌帝怒極反笑,「合著你們早已商量好了,合夥對付孤!」
「兒臣和伍先生只是認為,一個修習了《無刃訣》的皇帝,不適合繼續在位。」羽笙看著他道。
「……」皇帝聞言頓時一愣,他眸光閃爍道,「竟連這個都知道,那你就不怕孤在這裡將你一掌拍死?」
「您不會的,」羽笙輕聲道,「您如今命不久矣,還有哪個人能順理成章的接手您的天下,還有誰值得您將皇后放心託付呢?」
永昌帝盯了羽笙半晌,最後頹然的坐回原位。
「孤還有兩個問題,」皇帝道,「如實的回答孤,孤就回去寫遺詔。」
羽笙客客氣氣道,「父皇您說。」
「第一個問題,你是如何給孤下的毒?」永昌帝皺眉道。
皇帝一向是個疑心頗重,心思縝密的人,這些年來就連入口的食物都是經由自己親手種植,親自烹飪,根本不給任何人下毒的機會。
「您有鞭笞屍體的愛好,」羽笙回答道,「兒臣猜想,那是因為您為了壓制無刃訣帶來的負面情緒,所以才在千機密道地底水牢中,藏了多具屍體。但您唯一做錯的便是將活著的人關進去。」
「竇寇?」永昌帝眼神暗了下來,「但他昨日已經死了。」
「所以您鞭笞了他的屍體,便染上了毒,」羽笙緩緩解釋道,「您大概不知道吧?這位郡王的兒子一直偷偷的給父君送飯,就在水牢頂端的通風口處,那裡與御花園的假山相連。
兒臣見他父子倆被折磨的實在悽慘,才給郡王的兒子出了這樣一個主意,與其活著遭罪,不如早做了斷才好。」
郡王的兒子理應待在死牢中,太子卻能將人偷梁換柱……
「刑部尚書也早已是你的人了?」永昌帝大笑起來,「好,很好!第二個問題,你做的這些事,姜欒有沒有參與過?」
羽笙知道皇帝最在意的便是這一點。
若是存心報復,他很想說一句「有」,就足以讓眼前這個男人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