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姚苣又被她驚的一呆,什麼叫“這種事情你大概也有自己的喜好”……

  姜於見她像木樁一樣一動不動,也驚訝了,不敢置信地道:“你……你都二十多歲了,還狗屁不通?”

  魯國的王室活得如此寡淡嘛……

  當她後來發現姚苣果然在“夜生活”方面一無所知時,不禁好笑。

  姚苣害羞的脖子都紅了,難為情的靠進她懷裡,立馬獲得了一個柔軟的擁抱,姜於甜絲絲的話語繞在耳畔,使她也沒那麼緊張了,甚至生出暈頭轉向的朦朧醉意來,榻邊的燭光也仿佛變成了絢麗的煙花,散落在眼前。

  姜於的風流性情發揮了充分作用,在榻上脾氣好的也不像話,實話講,她在這方面的天賦遠超做君王的天賦。

  天已黑盡,殿中一片闌珊,只聽到風吹落葉的聲音。

  第104章 重整軍馬(二更)

  重整軍馬(二更)

  丹水戰役後的秋季, 齊國再一次召集諸國舉行盟會,作為有實力的霸主,一年舉行一次盟會不算太頻繁。

  這一次的盟會地點選在了齊國本土的梁丘城, 史稱“梁丘之會”。

  按照老慣例,上一次參加“鄄城之盟”的諸國國君也應該繼續參會,但是漢國以路途遙遠加上國內收成不好為由, 只派出了使團來參會,漢王樞並沒親自前來。

  “收成不好”這個理由給的很妙,齊王於從中嗅出了一絲不樂意的情緒, 誰叫她浪費了太多糧草呢?她也不好說什麼,便不追究了。

  作為戰敗國的楚國,這次也要參會, 表示戰敗國對勝利國的臣服。若楚國不來,便是敢做不敢當, 耍賴帳,引人笑話。

  於是這一次盟會舉辦的更加轟轟烈烈,經費開支不計其數,驍勇善戰的楚國願意臣服於齊國霸主, 只這一個理由便足夠抬升齊國的地位了。

  要問當今天下最引人矚目的國君是誰, 那必然是齊王無疑。

  * * *

  漢國今歲的收成確實不如往年,計算完收支以後,能夠餘下來分給功臣的獎賞少得可憐,劉樞決定從全國豪傑遊俠的手中先榨一筆,那些稱霸一方的豪傑地頭蛇,她早看他們不順眼了。

  彭城的婁煩, 雒城的藏霸,下丕城的郭棟……數不勝數的土霸王, 是該清理清理了。

  她一邊思量著怎樣頒布舉措,一邊廣開言路,徵召四方賢士,一道選拔人才的王命也就這樣送達漢國的每個角落:

  “蓋聞王者莫高於天,皆待賢士而成名。今天下賢者智能,隱於鄉野市井,何也?患在人主不交故也。今寡人以天之靈,定有漢土,以為一家,欲其長久,世世奉宗廟亡絕也。賢士大夫有特能者,不問出身,寡人必尊顯之!

  相國酈壬臣下侍中大夫,侍中大夫下列侯,京兆尹下郡守,郡守下城邑,其有意稱明德者,必身勸,為之駕,遣送相國府,布告天下,使明知寡人之意。”

  (改編自《高帝求賢詔》)

  王命一下,一時間群情激昂,各路人物被大批遴選上來,供灃都挑揀。

  漢國的詔令也慢慢傳到周邊的幾個國家去,不少鄭國和蔡國的投機分子也躍躍欲試,要來漢國露一手,或撈一筆。

  劉樞每日都要翻閱一批遴選上來的名單,看看這些自稱賢能之人的水平。

  “這些所謂的能人,真真假假,何其雜亂。”劉樞嘆道,“酈卿,你覺得呢?”

  “臣以為真正的人才不會被庸庸之輩埋沒,就如黃金不會被碎銅掩蓋一樣。”酈壬臣道:“只要多多檢測他們,總會挑選出合適的賢才。”

  “你說得對,可是你推薦上來的那個鄭人,寡人卻不能現在就用。”劉樞意有所指道。

  酈壬臣吃了一驚,“為何呢?”難道劉樞還有什麼顧慮嗎?

  她們所說的鄭國人,正是被譽為范卓公的天下第一富商——卓寮。

  早在四國聯軍與楚國的戰役打響時,卓寮便悄悄來到了漢地,作為一個商賈,她的危機直覺異於常人的靈敏。

  她來到漢國,不是為了做生意,更不是為了尋找新產業,她已經看出貿易在未來掙不到什麼好處,於是計劃早早抽身,這個天下永遠是屬於士大夫階級的。

  藉助酈壬臣這個跳板,她要離開鄭國,在漢國紮下根來,為表誠意,她甚至獻出全部身家,只為謀得一個小小的職位。

  卓寮曾經對酈壬臣有恩,而酈壬臣也曾邀請過卓寮,於是酈壬臣欣然向王廷引薦了她。

  但是劉樞卻遲遲不啟用卓寮。

  “寡人現在不用她,不代表永遠不用她。”劉樞解釋道:“只不過還沒到用她的時機。”

  酈壬臣問:“那您認為合適的時機在什麼時候呢?”

  劉樞笑道:“像卓寮那般天下聞名的巨賈,連寡人也聽過她的名字。這就像一匹駿馬要換一個新的主人,新主人首先並不會把它帶到曠野上馳騁,而是先將它帶到新的馬廄。”

  酈壬臣微微一愣,“臣明白了。”

  * * *

  雖然高氏毒瘤已被剜去,但漢國二十多年來形成的弊政已然根深蒂固,劉樞計劃逐步展開一次徹底的革新,一場從頭到腳的改制。選拔賢才只是第一步。

  革新將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團體,因此一切都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