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離開了徐府。
朱高煦騎馬而行,很快便過了兩條街,遠遠的,便見一座府邸前,被嚴密把守著。
府邸上的牌匾寫著大大的兩個字:方府。
朱高煦在方府前微微一頓,想起昨日,原本要被砍頭的方孝孺卻突然的被赦免了?!
而這原因……卻是昨日的一封信……
那信的內容,他沒見,但偷偷的一瞥,卻見信上很熟悉很熟悉的字跡……是他大哥?
然後,他父王瞬間陰沉咬牙的神色,更加證實了這個想法。
在看到信的內容後,他父王咬牙切齒的說出了——「饒方孝孺不死!」
看了方府一眼,朱高煦繼續打馬前行,心頭實在好奇,到底,他大哥說了什麼,讓父王放了那頑固不化的方孝孺一命?
要知道,那方孝孺可是見了他那親自登門的父王非但沒有下跪,反而還嘿嘿冷笑著,自個坐到柴火堆上,對他父王懶懶的說著,「今日方孝孺終於可以全了心中公義正理了!」
這樣囂張不屑的人,他父王怎麼可能饒他不死?
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時他父王可是帶著一身殺氣的進了方府!
與那張石交情不錯的人,除了那方孝孺可都是死得七七八八了!
到底,他大哥寫了什麼?
***********
而此時的南京皇城奉先殿裡。
朱棣陰森森的盯著桌上的信箋,很短,一句話,十一個字。
方孝孺若死,兒子不進南京!
朱棣心頭磨牙,恨恨的想著:
臭小子!
小肉包!
那方孝孺當真如此重要嗎?!
比你爹我還重要?!
第87章 終局(一) …
公元1391年十一月,靖難之戰,以朱棣攻入南京,朱允炆失蹤,宣告結束。
而在朱棣攻入南京後,南京進入戒嚴,三日後,南京解除戒嚴,恢復正常街市。
在這三日時間裡,前朝大臣大半歸順於朱棣,少部分,如徐輝祖等人不肯歸從,於是,除徐輝祖,方孝孺外,其餘不肯歸順的,都被殺之,妻女被發送往教坊司,男丁皆被殺之!
這日,北平通往南京的官道上,一隊身著盔甲,氣勢冷漠,散發著血腥殺氣的軍隊護衛在兩輛馬車兩旁,朝南京進發。
第一輛馬車裡,面容溫潤的少年皺眉看著手中的信件。
少年面容溫潤,但臉色卻是有些蒼白,眼眸清亮,甚為親和,此刻卻是透著濃濃的不贊同,盯著手中的信件,細眉皺著。
在少年對面,坐著一大約三十上下的男子,面容爽朗,五官英挺,可惜坐姿卻甚為不雅,手中端著酒杯,戲謔的看著少年,打趣道,「怎麼?可是方孝孺已死?」
少年慢慢搖頭,看向男子,嘆氣,甚為苦惱的皺眉,揉揉額頭,似乎甚為頭疼,「方先生還活著,我大舅舅也還活著,但是……」
「但是……其他不肯歸順的人都死了?」中年男子接口說道,笑嘻嘻的說著,「真不愧是我四哥!」
少年一怔,隨即放下揉著額頭的手,甚為不贊同,「父王此舉不妥!」頓了頓,又苦笑搖頭,「不過,父王的脾氣,這麼做也是自然……」
中年男子笑嘻嘻的開口,「小高熾,既然你這麼了解你父王,你就該知道,方孝孺和徐輝祖能活著已屬難得了。而……至於……」中年男子指指馬車外頭的另一輛馬車,玩味一笑,「他們就可難說了!」
少年不以為意,只是溫和一笑,「盡力就是。」
少年說罷,低頭看了眼手中的信件,心頭髮愁,他老爹用得著這麼狠嗎?
中年男子又看了細眉不自覺皺起的少年一年,心頭有些感慨,他那四哥素來心狠手辣的,偏偏這個疼到骨子裡頭的兒子是個心善的……
摸摸下巴,又細細看了少年一番,少年細眉彎彎,眼眸清亮,面容溫潤,雖然不是俊美風雅,但那一身親和舒適的氣息,總讓人不自覺的想要靠近,而少年雖然心善,但卻不軟弱,在沒有受傷前,堅守北平,可謂有勇有謀……舉止有禮,進退有度,不迂腐,也不庸俗……
真是……越看越是心頭有些沮喪,怎麼他那四哥運氣那麼好呢?!
有這麼一個好兒子……
但,隨之,想起他那四哥對這個兒子的態度,不由心頭嘆息一聲。
「五叔,可是有事?」
被中年男子的眼睛盯著有些不太自在的少年不得不抬頭笑眯眯的問著。
中年男子回過神,看著少年,眨眼,「沒。對了,小高熾,那兩人,你真的要給他們求情嗎?」
少年看出中年男子沒說實話,但也沒追問,只是順著話題點頭說道,「嗯,盛庸和鐵鉉都是不錯的人才。殺之可惜。」
中年男子摸摸下巴,想著到了南京後的事情……便開口道,「小高熾,你可別忘了你允炆哥哥哦。」
少年一滯,允炆哥哥?
**********
而此時南京,皇城裡。
朱棣專注的批閱著奏摺,直至一條身影飄落。
「朱允炆找到了嗎?」朱棣頭也不抬淡淡的問著。
「回主子的話,是!已經找到。」
「嗯。那就帶回來吧。」
「是!」
朱棣頓了頓,又皺眉問道,「世子還沒到嗎?」
「回主子的話,吳太醫說世子的傷勢雖然好了,但還是不可過於顛簸,因此,馬車走得較慢。」
朱高煦騎馬而行,很快便過了兩條街,遠遠的,便見一座府邸前,被嚴密把守著。
府邸上的牌匾寫著大大的兩個字:方府。
朱高煦在方府前微微一頓,想起昨日,原本要被砍頭的方孝孺卻突然的被赦免了?!
而這原因……卻是昨日的一封信……
那信的內容,他沒見,但偷偷的一瞥,卻見信上很熟悉很熟悉的字跡……是他大哥?
然後,他父王瞬間陰沉咬牙的神色,更加證實了這個想法。
在看到信的內容後,他父王咬牙切齒的說出了——「饒方孝孺不死!」
看了方府一眼,朱高煦繼續打馬前行,心頭實在好奇,到底,他大哥說了什麼,讓父王放了那頑固不化的方孝孺一命?
要知道,那方孝孺可是見了他那親自登門的父王非但沒有下跪,反而還嘿嘿冷笑著,自個坐到柴火堆上,對他父王懶懶的說著,「今日方孝孺終於可以全了心中公義正理了!」
這樣囂張不屑的人,他父王怎麼可能饒他不死?
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時他父王可是帶著一身殺氣的進了方府!
與那張石交情不錯的人,除了那方孝孺可都是死得七七八八了!
到底,他大哥寫了什麼?
***********
而此時的南京皇城奉先殿裡。
朱棣陰森森的盯著桌上的信箋,很短,一句話,十一個字。
方孝孺若死,兒子不進南京!
朱棣心頭磨牙,恨恨的想著:
臭小子!
小肉包!
那方孝孺當真如此重要嗎?!
比你爹我還重要?!
第87章 終局(一) …
公元1391年十一月,靖難之戰,以朱棣攻入南京,朱允炆失蹤,宣告結束。
而在朱棣攻入南京後,南京進入戒嚴,三日後,南京解除戒嚴,恢復正常街市。
在這三日時間裡,前朝大臣大半歸順於朱棣,少部分,如徐輝祖等人不肯歸從,於是,除徐輝祖,方孝孺外,其餘不肯歸順的,都被殺之,妻女被發送往教坊司,男丁皆被殺之!
這日,北平通往南京的官道上,一隊身著盔甲,氣勢冷漠,散發著血腥殺氣的軍隊護衛在兩輛馬車兩旁,朝南京進發。
第一輛馬車裡,面容溫潤的少年皺眉看著手中的信件。
少年面容溫潤,但臉色卻是有些蒼白,眼眸清亮,甚為親和,此刻卻是透著濃濃的不贊同,盯著手中的信件,細眉皺著。
在少年對面,坐著一大約三十上下的男子,面容爽朗,五官英挺,可惜坐姿卻甚為不雅,手中端著酒杯,戲謔的看著少年,打趣道,「怎麼?可是方孝孺已死?」
少年慢慢搖頭,看向男子,嘆氣,甚為苦惱的皺眉,揉揉額頭,似乎甚為頭疼,「方先生還活著,我大舅舅也還活著,但是……」
「但是……其他不肯歸順的人都死了?」中年男子接口說道,笑嘻嘻的說著,「真不愧是我四哥!」
少年一怔,隨即放下揉著額頭的手,甚為不贊同,「父王此舉不妥!」頓了頓,又苦笑搖頭,「不過,父王的脾氣,這麼做也是自然……」
中年男子笑嘻嘻的開口,「小高熾,既然你這麼了解你父王,你就該知道,方孝孺和徐輝祖能活著已屬難得了。而……至於……」中年男子指指馬車外頭的另一輛馬車,玩味一笑,「他們就可難說了!」
少年不以為意,只是溫和一笑,「盡力就是。」
少年說罷,低頭看了眼手中的信件,心頭髮愁,他老爹用得著這麼狠嗎?
中年男子又看了細眉不自覺皺起的少年一年,心頭有些感慨,他那四哥素來心狠手辣的,偏偏這個疼到骨子裡頭的兒子是個心善的……
摸摸下巴,又細細看了少年一番,少年細眉彎彎,眼眸清亮,面容溫潤,雖然不是俊美風雅,但那一身親和舒適的氣息,總讓人不自覺的想要靠近,而少年雖然心善,但卻不軟弱,在沒有受傷前,堅守北平,可謂有勇有謀……舉止有禮,進退有度,不迂腐,也不庸俗……
真是……越看越是心頭有些沮喪,怎麼他那四哥運氣那麼好呢?!
有這麼一個好兒子……
但,隨之,想起他那四哥對這個兒子的態度,不由心頭嘆息一聲。
「五叔,可是有事?」
被中年男子的眼睛盯著有些不太自在的少年不得不抬頭笑眯眯的問著。
中年男子回過神,看著少年,眨眼,「沒。對了,小高熾,那兩人,你真的要給他們求情嗎?」
少年看出中年男子沒說實話,但也沒追問,只是順著話題點頭說道,「嗯,盛庸和鐵鉉都是不錯的人才。殺之可惜。」
中年男子摸摸下巴,想著到了南京後的事情……便開口道,「小高熾,你可別忘了你允炆哥哥哦。」
少年一滯,允炆哥哥?
**********
而此時南京,皇城裡。
朱棣專注的批閱著奏摺,直至一條身影飄落。
「朱允炆找到了嗎?」朱棣頭也不抬淡淡的問著。
「回主子的話,是!已經找到。」
「嗯。那就帶回來吧。」
「是!」
朱棣頓了頓,又皺眉問道,「世子還沒到嗎?」
「回主子的話,吳太醫說世子的傷勢雖然好了,但還是不可過於顛簸,因此,馬車走得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