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在這次不算太虧,他偷了一個吻作為報酬。

  這麼一想還怪值的。

  彩墨從不做虧本的買賣,他可是個聰明人。

  作者有話說:

  一條命換了一個吻。

  【你不知道大多數緣分淺如朝露易散,匆匆一眼就是訣別。】

  第103章 番外5--功成身退

  鳳明正在看大齊輿圖, 提筆圈出了幾處中都草原,分別是察北、豐寧、赤峰、錫林格勒這幾處壩上草場。

  壩上草原海拔頗高,水木森然, 綠草如茵,是避暑跑馬的好去處, 也是鳳明當年督軍西北時走過的舊路。

  京城已然盛夏,朝中內外俱已步上正規, 所謂功成身退, 鳳明有心就此遠離了這天下權勢的中樞,表面聲稱要去承德避暑,實則是打著一去不回的算盤。

  五月遠上西北,沿著邊界線走過草原、邊塞,待到漠北時, 恰得見一場胡天八月的飛雪。

  黃沙白雪, 朔風列列。

  鳳明一生的傳奇自此地開啟,便合該在此地結束。

  從那場震古爍今的勝利中, 鳳明踏上了大齊權力的巔峰,如今他想從高處走下來, 總要再看一眼那戰場, 同那些永遠留在黃沙中的萬千英魂作一場訣別。

  景沉說的沒有錯,他這一生中全部的至高成就, 原本就是無數鮮血與白骨堆砌的。

  鳳明一直很孤獨。

  少年時父母早逝,又逢災年背井離鄉, 逃荒路上匆匆與弟弟作別,孤身北上進入內宮司設監。

  他在司設監遇見了彩墨, 兩個地位卑微的少年成為朋友, 一起練劍、一起受罰, 那是鳳明一生之中唯一與人並肩而行的時光。

  這段時光也結束的很快。

  彩墨成為高祖孌童後便不許鳳明再去找他,司設監眾人拜高踩低,見狀便把打發鳳明到嘉榮殿做苦工。

  半年後,在嘉榮殿的那場大雪中,鳳明遇見了景衡。

  景衡是皇太孫,是真正的天潢貴胄,從遇見景衡起,鳳明便開始了一場千里萬里的追逐與奔赴,他更加勤奮的習武讀書,努力做一個『有用』的人。

  他的經驗告訴他,沒用的人會被拋棄,會被留在原地。

  十六歲,他首次遠赴西北監軍,十九歲掛帥,奪取燕雲,為大齊開疆擴土,蕩平賊寇。

  他來去匆匆,腳步飛快,成長的速度令人忌憚。

  自那後,在權力的傾軋中,鳳明幾度沉浮,三次勤王率軍打入京城,救過仁宗、救過聖宗、救過景俞白。

  後來,與一同長大的景朔反目成仇,鳳明親手殺了景朔。

  聖宗景衡死後、景恆未曾轉生的那五年間,鳳明孤零零的守在高處,萬念俱灰。

  他拼勁全力去守護的人守不住,他難以面對的訣別無數次上演在眼前。

  仁宗、皇后、聖宗、景朔……

  對他而言,死亡才是永恆歸處。

  每次生死邊緣,鳳明都憑藉一腔孤勇一往無前。

  他總是一個人。

  可直至今日,當鳳明重新回首才發現,原來他身邊一直是有人陪著他的。

  是他一生失去的太多,才只執著於那些失去的人。

  他少年時並肩而行的朋友不是離他而去,而是去替他承擔原本該屬於他的命運;景朔謀反是為了把他留在人間,為避免他被巫女控制;在他艱難追逐景衡時,景衡也一直逆風而行,向他走來。

  還有無數的西北軍、東廠內侍、錦衣衛,始終堅定不移地站在他身邊,與他並肩作戰。

  芸芸眾生墜入萬丈紅塵,這三千劫難誰都無法逃脫。

  鳳明一生所受之苦良多,他本以為這就是他的劫,殊不知原來每每大難臨頭時,那劫難總是有人先替他扛了下來。

  可他知道的實在太晚了。

  滿目山河空念遠,如今方知恩義重。

  *

  攝政王在宮內沒有自己的寢殿,至今仍宿在東廠,哪有王爺住在東廠里的呢?

  這於理不合。

  東廠廠衛你推我,我推你,最終還是推著和九千歲與攝政王交情更深的汪鉞去提這事兒。

  攝政王日日與九千歲黏在一處,好容易這日婉儀長公主入宮,九千歲這才空閒出獨處半日時光。

  「九千歲。」汪鉞瞅準時機找到鳳明。

  鳳明抬起眼,看向跟在他身邊十餘年的汪鉞:「怎麼你也跟著叫九千歲?」

  汪鉞從來都是喚他將軍的。

  汪鉞露出些委屈的神情:「攝政王特意吩咐下來的,誰敢不從。」

  「你什麼時候這麼聽他的話了。」鳳明捲起輿圖,轉頭問道:「戰戰兢兢的作甚,他說你了?」

  說倒是沒說,不過景恆如今通身帝王氣度凜凜逼人,一眾廠衛再不敢沒大沒小地和他稱兄道弟。

  汪鉞時間不多,許多景恆的狀來不及告,只能先表明來意:「攝政王位高權重,總在東廠里住著也不是個事。」

  鳳明一想倒也是,在淮安景恆送了他一間漂亮的大宅子,回了京城他卻讓景恆睡在東廠里,東廠里人來人往並不安生,實在不該。

  夜裡,鳳明撥弄著琉璃燈盞中的燭心,漫不經心地和景恆提了這事。

  景恆如今狗精狗精的,聽了個話音兒狗耳朵就機警地立了起來:「有人到你跟前嚼舌根了?」

  鳳明沉下臉,把小金剪拍在桌上,轉身坐在床榻上,一勾床幃,層層疊疊的紗幔把鳳明隔在裡面,景恆眼瞧著鳳明抖開絲被躺了下去,背對著他不理他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