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基本每篇文章都需要有acknowledgement這一部分,用於感謝對該論文研究工作提供幫助的部門、機構、基金、團體、以及個人。不過涉及到多種原因,尤其是考慮到對自身學術形象的影響,大多數作者都會選擇只寫前面這幾項,不會寫對於個人的感謝。
「宋疏辭,我真的很好奇,你是怎麼說服咱們老闆在acknowledgement里面讓你加這一句的,」吳璋感慨道,「不過他可真能瞞吶,這種瓜都不告訴我們,我還以為你回國就要火速結婚呢……哎你倆為啥都不說話呀?」
他看著氛圍突然變得有些微妙的兩人,腦門上浮出了一個問號。
他不知道兩人間的彎彎繞繞,單看致謝上的那一句話,他還以為簡霧是宋疏辭異地的對象,所以宋疏辭回國這麼久了,他還以為兩人早就進入下一個階段了,可事情看起來好像不是他想的這樣。
簡霧看向宋疏辭,宋疏辭看向窗外。
半晌,簡霧掏出手機開始搜宋疏辭的論文。
很快,他就在一團密密麻麻的英文裡,看見了那一句「In addition,Song Shuci wants to thank his muse,Jian Wu.Will you marry me?」
吳璋說得沒錯,從出國之後,宋疏辭每一篇一作論文,包括那篇《Cell》的acknowledgement里,都有這一句。
他突然想起,他和宋疏辭剛見面,在酒店的那一晚,宋疏辭好像的確和他說過「你肯定沒看過我的論文」。
他當時還很奇怪為什麼宋疏辭這麼篤定,他以為宋疏辭是在諷刺他薄情,卻沒想到居然是這樣。
他捧著手機,忍不住問宋疏辭:「你感謝我什麼呢?」
別人或許還能感謝陪伴,感謝支持,可宋疏辭在國外這幾年,他明明都沒有給過宋疏辭……一定要說,可能也是氣憤和惱怒。
宋疏辭偏頭看著他,臉上帶著一點笑:「感謝你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簡霧的心跳錯了一拍,就像兒時他在宋疏辭彈奏出的和諧鋼琴旋律里,搗蛋按下的那個格外突兀的音節。
人從生來就被教導理性至上。
從老實地坐在教室里聽第一節 課,到學習各種各樣的思維邏輯和道德準則。如何做事、如何做人都有可用作套路的模板,大腦做個什麼決定或判斷,也都需要某種理由。
唯獨情愛不講道理。
破碎過的鏡子怎麼會沒有裂痕。
可總有人偏要勉強,哪怕頂著裂痕也想把它粘回去。
這是循規蹈矩的人生里僅此一次的脫軌,是感性戰勝理性的絕對浪漫。
簡霧知道,他和宋疏辭都並不完美,他們給予對方的愛也不完美。
關於愛,最火爆的心理學書籍往往喜歡聚焦於「如何愛自己」和「如何獲得別人的愛」這種更加主觀的角度。相較之下,「如何去愛一個人」這樣的主題,往往會淪為落俗的搭訕秘籍,或者乾脆受眾寥寥。書架上一眼望過去,不知道多少本叫你如何愛自己,卻鮮少有人教人們怎麼愛別人。
所以他和宋疏辭也不擅於此。
他們相識太早,相愛太早,連自己的人生都沒過明白,只能依託本能和經年日久養出的習慣與對方相處。
直到鏡子碎裂。
可每個人都有瑕疵與瘢痕,都不是一面完美無缺的鏡子,自己碎了,能粘巴粘巴過下去,感情碎了,也能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那樣,接受另一個人的不完美嗎?
宋疏辭回答他了。
哪怕這幾年怨過他的欺瞞,氣過他的不告而別,也因為他的不善表達委屈過,可宋疏辭還是選擇全盤接受了他給他所有的愉快與不愉快。
那他的回答呢?
簡霧看著宋疏辭擺在他面前的一排戒指。
紅色的絲絨盒子一字排開,整齊地打開著,每一對戒指,都是四年前宋疏辭和他求婚之後,他們在商場裡心怡過的款式。
那時候他們沒有錢買,就想著挑一個最喜歡的,等他工作幾年、宋疏辭博士畢業之後來買。
可或許是因為看到同樣的戒指被戴在自己和愛人的手上,怎麼看都是好看的,他們挑來挑去,總覺得好幾對都喜歡,根本挑不出來,只好一個一個拍了照,準備日後再慢慢決定。
而現在,宋疏辭在送走吳璋,回到家中後,把它們全部擺到了他的面前。
「其實我是想找個更好的時機的,」宋疏辭看起來有些輕微的不爽,「都怪那小子嘴太快了。」
簡霧的眼睫顫著,很輕地問他:「你什麼時候買的?」
宋疏辭坦白道:「有錢了就去買,一直到我去M國之前,買完了最後一對……不過有一些找不到了,我只能找了類似的。」
桌上的對戒像一行詩。
有的簡約流暢,有的花紋精細,有的內斂含蓄,有的熱烈張揚。
他們很安靜地躺在那裡,像是等著詩被譜成曲,被賦予生命和意義。
「可我們……我們都沒有在談戀愛。」
簡霧像是不知道該露出什麼樣的表情,他的眼神很複雜,卻又忍不住笑了一下。
宋疏辭也跟著他笑,「我之前是想過先讓你同意和我在一起,可我好像有點等不及了。我們已經談了七年的戀愛了……我不想再和你談戀愛了。」
「宋疏辭,我真的很好奇,你是怎麼說服咱們老闆在acknowledgement里面讓你加這一句的,」吳璋感慨道,「不過他可真能瞞吶,這種瓜都不告訴我們,我還以為你回國就要火速結婚呢……哎你倆為啥都不說話呀?」
他看著氛圍突然變得有些微妙的兩人,腦門上浮出了一個問號。
他不知道兩人間的彎彎繞繞,單看致謝上的那一句話,他還以為簡霧是宋疏辭異地的對象,所以宋疏辭回國這麼久了,他還以為兩人早就進入下一個階段了,可事情看起來好像不是他想的這樣。
簡霧看向宋疏辭,宋疏辭看向窗外。
半晌,簡霧掏出手機開始搜宋疏辭的論文。
很快,他就在一團密密麻麻的英文裡,看見了那一句「In addition,Song Shuci wants to thank his muse,Jian Wu.Will you marry me?」
吳璋說得沒錯,從出國之後,宋疏辭每一篇一作論文,包括那篇《Cell》的acknowledgement里,都有這一句。
他突然想起,他和宋疏辭剛見面,在酒店的那一晚,宋疏辭好像的確和他說過「你肯定沒看過我的論文」。
他當時還很奇怪為什麼宋疏辭這麼篤定,他以為宋疏辭是在諷刺他薄情,卻沒想到居然是這樣。
他捧著手機,忍不住問宋疏辭:「你感謝我什麼呢?」
別人或許還能感謝陪伴,感謝支持,可宋疏辭在國外這幾年,他明明都沒有給過宋疏辭……一定要說,可能也是氣憤和惱怒。
宋疏辭偏頭看著他,臉上帶著一點笑:「感謝你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簡霧的心跳錯了一拍,就像兒時他在宋疏辭彈奏出的和諧鋼琴旋律里,搗蛋按下的那個格外突兀的音節。
人從生來就被教導理性至上。
從老實地坐在教室里聽第一節 課,到學習各種各樣的思維邏輯和道德準則。如何做事、如何做人都有可用作套路的模板,大腦做個什麼決定或判斷,也都需要某種理由。
唯獨情愛不講道理。
破碎過的鏡子怎麼會沒有裂痕。
可總有人偏要勉強,哪怕頂著裂痕也想把它粘回去。
這是循規蹈矩的人生里僅此一次的脫軌,是感性戰勝理性的絕對浪漫。
簡霧知道,他和宋疏辭都並不完美,他們給予對方的愛也不完美。
關於愛,最火爆的心理學書籍往往喜歡聚焦於「如何愛自己」和「如何獲得別人的愛」這種更加主觀的角度。相較之下,「如何去愛一個人」這樣的主題,往往會淪為落俗的搭訕秘籍,或者乾脆受眾寥寥。書架上一眼望過去,不知道多少本叫你如何愛自己,卻鮮少有人教人們怎麼愛別人。
所以他和宋疏辭也不擅於此。
他們相識太早,相愛太早,連自己的人生都沒過明白,只能依託本能和經年日久養出的習慣與對方相處。
直到鏡子碎裂。
可每個人都有瑕疵與瘢痕,都不是一面完美無缺的鏡子,自己碎了,能粘巴粘巴過下去,感情碎了,也能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那樣,接受另一個人的不完美嗎?
宋疏辭回答他了。
哪怕這幾年怨過他的欺瞞,氣過他的不告而別,也因為他的不善表達委屈過,可宋疏辭還是選擇全盤接受了他給他所有的愉快與不愉快。
那他的回答呢?
簡霧看著宋疏辭擺在他面前的一排戒指。
紅色的絲絨盒子一字排開,整齊地打開著,每一對戒指,都是四年前宋疏辭和他求婚之後,他們在商場裡心怡過的款式。
那時候他們沒有錢買,就想著挑一個最喜歡的,等他工作幾年、宋疏辭博士畢業之後來買。
可或許是因為看到同樣的戒指被戴在自己和愛人的手上,怎麼看都是好看的,他們挑來挑去,總覺得好幾對都喜歡,根本挑不出來,只好一個一個拍了照,準備日後再慢慢決定。
而現在,宋疏辭在送走吳璋,回到家中後,把它們全部擺到了他的面前。
「其實我是想找個更好的時機的,」宋疏辭看起來有些輕微的不爽,「都怪那小子嘴太快了。」
簡霧的眼睫顫著,很輕地問他:「你什麼時候買的?」
宋疏辭坦白道:「有錢了就去買,一直到我去M國之前,買完了最後一對……不過有一些找不到了,我只能找了類似的。」
桌上的對戒像一行詩。
有的簡約流暢,有的花紋精細,有的內斂含蓄,有的熱烈張揚。
他們很安靜地躺在那裡,像是等著詩被譜成曲,被賦予生命和意義。
「可我們……我們都沒有在談戀愛。」
簡霧像是不知道該露出什麼樣的表情,他的眼神很複雜,卻又忍不住笑了一下。
宋疏辭也跟著他笑,「我之前是想過先讓你同意和我在一起,可我好像有點等不及了。我們已經談了七年的戀愛了……我不想再和你談戀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