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恪郡王兄弟的妻族勢力是皇子中勢力最大的,淑妃是妃嬪中地位最高的,恪郡王是除了太子之外唯一一個在六部參政的皇子,淑妃是唯一一個有部分後宮宮權的妃子。
雖然皇上顯示出了嫡出的地位穩固,但也讓人覺得恪郡王和太子只差了那麼一線。所謂幹掉熊貓我就是國寶,恪郡王一直覺得他很有希望,而和皇上政見不同,眼看著利益收損,被皇上有意丟出核心圈子的豪強們也覺得恪郡王很有上位的希望。
於是豪強門一個個的落入皇上設好的漁網中,一心推動恪郡王上位,而不是選擇在他們勢力範圍內不停的搞事。
畢竟,把恪郡王推上去了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那幹嘛還要冒著惹怒皇上的風險挑起民亂呢。
所以恪郡王確實擔心他暗地裡這些事被爆出來,但這個威脅,恪郡王表示不信。
說句實話,恪郡王雖然覺得林閣老很好用,但真的沒覺得林閣老有多聰明,真要是聰明就不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了。但是也正因為他在家事上太不聰明,所以恪郡王才會輕易的讓林閣老進了他的核心圈子。
畢竟林閣老命根子一般的長子一脈可和恪郡王完全綁定了,他為了他那不成器的兒孫不可能和他掰了,所以恪郡王說的絲毫不擔心。
哪怕是林閣老開始有了摸魚的苗頭,恪郡王雖然惱怒但也不怕,恪郡王相信林閣老為了他偏心了一輩子的兒孫再如何也不會選擇背叛他的。恪郡王覺得林見川就是在危言聳聽。
恪郡王臉色不善道:「那你們是什麼意思,讓本王想辦法把林見顧給除掉,別做夢了,本王和壽康不對付是一回事,結下死仇又是另一回事。比起對付林見顧,你們還不如學著好好哄好林閣老。老人家偏心你們這麼多年,如今不過是病了心裡軟弱了,這才會想起蔣氏那一脈,你們哄好老人家,閣老自然不會再想這些逆子。」
林見川趕緊表示,是恪郡王想的太好了。
「郡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您想想,十幾年前祖父不是比起現在更疼父親和姑母嘛,但還不是在蔣氏的攛掇下讓父親和姑母發配邊疆。如今林見顧這時不時都在祖父面前做戲,誰知道祖父哪一天會不會再次糊塗了呢。」
恪郡王不說話了,說起來林閣老這一生在家事上確實很難琢磨,先是縱容原配子女磋磨庶女,打壓繼母,然後又親手將原配子女發配邊疆。為了原配血脈打壓最出息的兒孫,然後生病了表現了後悔,雖然恪郡王覺得林閣老不會真的放棄偏愛了一輩子都兒孫,但怕的就是萬一啊。
但是真對林見顧出手,林見顧不是個小人物,他哪怕不是壽康公主點未婚夫,他也是六元狀元,是三品大員,真的不是好下手點人物。
林見川想到昨日偷偷聽到的話,心裡有了算計,他道:「昨日我聽祖父說那林見顧是個有野心的,他似乎有意去邊關謀個爵位。依小人看,您不如遂了他的意。
那小子想的美,覺得到邊關走一圈隨便搶點功勞,皇上定然會看在襄王的面子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他的爵位未來也是公主後嗣承襲的。可是您也知道女真將亂,等他到了邊關可什麼事都能發生。」
恪郡王皺眉,他與惠及王子私下有交易,自然知道惠及為了王位等回到女真後就會開始動手。
為了幫助惠及達成謀算,恪郡王還動用了自己的一個底牌——**他訓練的兩千私兵。
如今女真王垂垂老矣,早已是沒牙的老虎。而女真王的幾個兒子,除了惠及剩下的沒一個實力服眾的。惠及當初會被輕易地當成棄子,說到底是女真王下手果斷,惠及根本沒機會調動自己手裡的軍隊就被控制住了,惠及這才只能選擇老老實實的當質子。如今惠及準備充足,女真可不似中原,他們最看重英雄,只要惠及在此時出手,他的父汗和兄弟可都不是他的對手。
至於那些王子的母族,惠及剛好還沒娶親,娶了這些部族的女兒就是了。
等到惠及上位,他為了自己的地位穩固會選擇衝擊大梁,讓女真看到他的英勇。而剛好,山海關的主將原本是襄王的死忠,一個副將是太子妃的姑父,都是太子一脈的實權人物。更巧合的是另一個副將是袁家的門生,出自太原的祝家,剛好是他這邊的人物。
按照兩人的約定,這次大戰大梁會戰敗,女真會劫掠一番吃個肚圓,幫助惠及坐穩位子。
而戰敗的罪責,自然是主將和太子妃姑父的問題,是這兩人玩忽職守導致打敗,哪怕已經兵敗被殺這罪責也不當免。
而祝家子會在此時戰役中大放異彩,將劫掠一番的女真兵馬再次趕回關外,成為山海關眾望所歸的主將。
而若是兩人的計劃一切順利,林見顧又剛好去了邊關,確實可以把這人一波帶走,還能讓太子與襄王府離心。
不過,恪郡王搖頭,「不好辦啊,林見顧和壽康的感情甚好,當年林見顧被外放,壽康還一起去了江南。雖然有壽康擔心使團求婚的原因在,但是兩人的感情也不是假的,否則她也不需要真的在外面三年。如今聽父皇的意思,這兩人不成婚之前父皇是不會把林見顧派出京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雖然皇上顯示出了嫡出的地位穩固,但也讓人覺得恪郡王和太子只差了那麼一線。所謂幹掉熊貓我就是國寶,恪郡王一直覺得他很有希望,而和皇上政見不同,眼看著利益收損,被皇上有意丟出核心圈子的豪強們也覺得恪郡王很有上位的希望。
於是豪強門一個個的落入皇上設好的漁網中,一心推動恪郡王上位,而不是選擇在他們勢力範圍內不停的搞事。
畢竟,把恪郡王推上去了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那幹嘛還要冒著惹怒皇上的風險挑起民亂呢。
所以恪郡王確實擔心他暗地裡這些事被爆出來,但這個威脅,恪郡王表示不信。
說句實話,恪郡王雖然覺得林閣老很好用,但真的沒覺得林閣老有多聰明,真要是聰明就不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了。但是也正因為他在家事上太不聰明,所以恪郡王才會輕易的讓林閣老進了他的核心圈子。
畢竟林閣老命根子一般的長子一脈可和恪郡王完全綁定了,他為了他那不成器的兒孫不可能和他掰了,所以恪郡王說的絲毫不擔心。
哪怕是林閣老開始有了摸魚的苗頭,恪郡王雖然惱怒但也不怕,恪郡王相信林閣老為了他偏心了一輩子的兒孫再如何也不會選擇背叛他的。恪郡王覺得林見川就是在危言聳聽。
恪郡王臉色不善道:「那你們是什麼意思,讓本王想辦法把林見顧給除掉,別做夢了,本王和壽康不對付是一回事,結下死仇又是另一回事。比起對付林見顧,你們還不如學著好好哄好林閣老。老人家偏心你們這麼多年,如今不過是病了心裡軟弱了,這才會想起蔣氏那一脈,你們哄好老人家,閣老自然不會再想這些逆子。」
林見川趕緊表示,是恪郡王想的太好了。
「郡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您想想,十幾年前祖父不是比起現在更疼父親和姑母嘛,但還不是在蔣氏的攛掇下讓父親和姑母發配邊疆。如今林見顧這時不時都在祖父面前做戲,誰知道祖父哪一天會不會再次糊塗了呢。」
恪郡王不說話了,說起來林閣老這一生在家事上確實很難琢磨,先是縱容原配子女磋磨庶女,打壓繼母,然後又親手將原配子女發配邊疆。為了原配血脈打壓最出息的兒孫,然後生病了表現了後悔,雖然恪郡王覺得林閣老不會真的放棄偏愛了一輩子都兒孫,但怕的就是萬一啊。
但是真對林見顧出手,林見顧不是個小人物,他哪怕不是壽康公主點未婚夫,他也是六元狀元,是三品大員,真的不是好下手點人物。
林見川想到昨日偷偷聽到的話,心裡有了算計,他道:「昨日我聽祖父說那林見顧是個有野心的,他似乎有意去邊關謀個爵位。依小人看,您不如遂了他的意。
那小子想的美,覺得到邊關走一圈隨便搶點功勞,皇上定然會看在襄王的面子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他的爵位未來也是公主後嗣承襲的。可是您也知道女真將亂,等他到了邊關可什麼事都能發生。」
恪郡王皺眉,他與惠及王子私下有交易,自然知道惠及為了王位等回到女真後就會開始動手。
為了幫助惠及達成謀算,恪郡王還動用了自己的一個底牌——**他訓練的兩千私兵。
如今女真王垂垂老矣,早已是沒牙的老虎。而女真王的幾個兒子,除了惠及剩下的沒一個實力服眾的。惠及當初會被輕易地當成棄子,說到底是女真王下手果斷,惠及根本沒機會調動自己手裡的軍隊就被控制住了,惠及這才只能選擇老老實實的當質子。如今惠及準備充足,女真可不似中原,他們最看重英雄,只要惠及在此時出手,他的父汗和兄弟可都不是他的對手。
至於那些王子的母族,惠及剛好還沒娶親,娶了這些部族的女兒就是了。
等到惠及上位,他為了自己的地位穩固會選擇衝擊大梁,讓女真看到他的英勇。而剛好,山海關的主將原本是襄王的死忠,一個副將是太子妃的姑父,都是太子一脈的實權人物。更巧合的是另一個副將是袁家的門生,出自太原的祝家,剛好是他這邊的人物。
按照兩人的約定,這次大戰大梁會戰敗,女真會劫掠一番吃個肚圓,幫助惠及坐穩位子。
而戰敗的罪責,自然是主將和太子妃姑父的問題,是這兩人玩忽職守導致打敗,哪怕已經兵敗被殺這罪責也不當免。
而祝家子會在此時戰役中大放異彩,將劫掠一番的女真兵馬再次趕回關外,成為山海關眾望所歸的主將。
而若是兩人的計劃一切順利,林見顧又剛好去了邊關,確實可以把這人一波帶走,還能讓太子與襄王府離心。
不過,恪郡王搖頭,「不好辦啊,林見顧和壽康的感情甚好,當年林見顧被外放,壽康還一起去了江南。雖然有壽康擔心使團求婚的原因在,但是兩人的感情也不是假的,否則她也不需要真的在外面三年。如今聽父皇的意思,這兩人不成婚之前父皇是不會把林見顧派出京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