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皇貴妃方才說要告誰?中書令常修元?那不是皇貴妃生父嗎?!
早知周玹不會任由她說下去,常清念按住心頭翻滾的委屈,自袖中捧出一本明黃奏呈,雙手高舉過頭頂:
「臣妾以中宮箋表進言,還望陛下聽之。」
中宮箋表一出,聖旨亦不能輕易駁回。
常清念此舉,無疑表明她是要動真格。更何況周玹方才明明制止,她仍舊堅持,未免有逼迫周玹的意思。
常相嘴唇顫抖,心中又慌亂又不解,忍不住膝行上前,低聲詰問道:
「皇貴妃娘娘,您在說什麼啊?您是不是糊塗了!」
常清念卻抽袖揮開常相,只目光定定地望向周玹,丹唇不安緊抿,心底卻並無悔意。
這把復仇之火,即便將她自己一併焚燒殆盡,也絲毫不足為惜。
周玹氣得抬手闔目,好半晌,終於怒氣沉沉地命道:
「呈上來。」
崔福跪在門口,聞言立刻連滾帶爬地過來,從常清念手中接過中宮箋表,呈到周玹案前。
周玹垂眼瞧去,只見折上字跡娟秀工整,卻字字如刀,控訴著常家罄竹難書的罪行。
常清念又掏出一本湛藍帳冊,仿佛怕周玹會包庇常相,便高聲說與在場眾人聽:
「中書令貪權竊柄,賣官鬻爵,私授鹽茶道官位,受贓逾三十萬兩白銀。贓銀皆載於此冊,請陛下過目。」
常相一眼認出那是府中帳簿,頓時駭得面如金紙,心中無數念頭盤旋,最終只剩四個大字:禍到臨頭。
瞥見常相挺直的腰板陡然佝僂下去,常清念眼神嘲弄,心底輕哂:
他以為這就完了?
「另有其子常裕,去歲中舉後出京遊逛,尚未出大行皇后熱孝,便於涼州府萍藩縣內飲酒行樂。醉中打死萍藩縣伯之子,後又姦殺其妻。」
不理會身邊斷續傳來的抽氣聲,常清念四平八穩地將常家罪狀一一念來,再次叩首道:
「兩條人命在身,中書令亦包庇縱容,脅迫涼州府枉法取私,赦其子無罪還京。常氏一族罔顧律法,藐視朝廷,還望陛下明正典刑,以為欺君之戒。」
大臣們不由面面相覷,暗道這對常家父女,怎麼忽然間便自相殘殺起來?
只聽常皇貴妃字字割肉見血,好似非要她這老父親人頭落地不可。
所有人屏息凝神,靜待皇帝作何反應。
今日之事已鬧得人盡皆知,皇帝必須當下做出抉擇——
如若皇帝不發落常相,就得定皇貴妃誣告之罪。而皇帝若欲保皇貴妃,便要問罪自己得力重臣。
自打周玹登基以來,何曾被人逼得這般騎虎難下?
御書房內靜得可怕,唯有紙頁翻動之聲清晰可聞。
奏表並不冗長,周玹卻看得極慢,仿佛每一字每一句都重若千鈞。
良久,周玹將奏表合起,目光在常清念與常相間梭巡片刻,沉聲聖裁道:
「常修元貪贓枉法,賣官鬻爵,證據確鑿。著解除一切官職,暫由御史台羈押,待年節過後,交付三司會審。其子常裕,即刻革除功名,押入刑部大牢,聽候發落。」
「陛下,老臣……老臣冤枉啊!」
常相慌不擇路,不住磕頭辯解,可無論什麼話,在當下都顯得無比蒼白。畢竟上表彈劾之人,可是他的親生女兒!
「皇貴妃,你怎可誣告自己生父……」
周玹眸光一厲,御前侍衛立馬衝上前,捂著常相的嘴將他拖去殿外。
謝晏和跪在朝臣當中,聽罷猛然擰起眉心。此時此刻,他恍然悟到周玹方才打斷的原因,連忙心思急轉,思索該如何為皇貴妃脫罪。
岑尚書似乎也被點醒,頓時目露精光,激動叩首道:
「陛下,常修元雖身負重罪,可皇貴妃身為人子,怎能狀告生父?子女告父母者,以不孝罪論處,居『十惡不赦』之列,按律當絞!」
岑尚書一語驚醒夢中人,家中有未嫁之女的朝臣皆蠢蠢欲動起來,立馬連聲附議。
今日之事何止能拉右相下馬,只要眾人合力參奏,皇貴妃最輕也是個打入冷宮!
與上首周玹相視一眼,謝晏和立馬挺身駁斥:
「諸位所言差矣。皇貴妃手持中宮箋表,儀同皇后,是為國之小君。人言道『天地君親師』,天家先論君臣,後論父子,自古皆然。皇貴妃上表彈劾常相,是為主告臣,並不違禮法。」
不愧是與周玹自幼玩到大的兄弟,謝晏和此刻所言,便正是周玹心中所想。
方才直到常清念拿出中宮箋表,周玹才肯讓她說下去,便是想鑽這個空子。
否則別說常清念手裡是中宮箋表,她便是握著先帝遺旨,周玹都不會允她胡作非為。
見謝中丞率御史台力挺皇貴妃,頓時有不少人歇了心思。畢竟謝中丞和皇帝的關係,誰人不清楚?
任誰都可能退卻,可自認與後位失之交臂的德妃族人,此刻最無可能罷休。
一片寂靜中,宋侍郎揚聲反駁:
「恰如謝中丞所言,皇貴妃只是『儀同皇后』,尚未祭告過天地祖宗。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皇貴妃狀告生父嫡兄,如此不孝不悌,怎堪為一國之母?」<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早知周玹不會任由她說下去,常清念按住心頭翻滾的委屈,自袖中捧出一本明黃奏呈,雙手高舉過頭頂:
「臣妾以中宮箋表進言,還望陛下聽之。」
中宮箋表一出,聖旨亦不能輕易駁回。
常清念此舉,無疑表明她是要動真格。更何況周玹方才明明制止,她仍舊堅持,未免有逼迫周玹的意思。
常相嘴唇顫抖,心中又慌亂又不解,忍不住膝行上前,低聲詰問道:
「皇貴妃娘娘,您在說什麼啊?您是不是糊塗了!」
常清念卻抽袖揮開常相,只目光定定地望向周玹,丹唇不安緊抿,心底卻並無悔意。
這把復仇之火,即便將她自己一併焚燒殆盡,也絲毫不足為惜。
周玹氣得抬手闔目,好半晌,終於怒氣沉沉地命道:
「呈上來。」
崔福跪在門口,聞言立刻連滾帶爬地過來,從常清念手中接過中宮箋表,呈到周玹案前。
周玹垂眼瞧去,只見折上字跡娟秀工整,卻字字如刀,控訴著常家罄竹難書的罪行。
常清念又掏出一本湛藍帳冊,仿佛怕周玹會包庇常相,便高聲說與在場眾人聽:
「中書令貪權竊柄,賣官鬻爵,私授鹽茶道官位,受贓逾三十萬兩白銀。贓銀皆載於此冊,請陛下過目。」
常相一眼認出那是府中帳簿,頓時駭得面如金紙,心中無數念頭盤旋,最終只剩四個大字:禍到臨頭。
瞥見常相挺直的腰板陡然佝僂下去,常清念眼神嘲弄,心底輕哂:
他以為這就完了?
「另有其子常裕,去歲中舉後出京遊逛,尚未出大行皇后熱孝,便於涼州府萍藩縣內飲酒行樂。醉中打死萍藩縣伯之子,後又姦殺其妻。」
不理會身邊斷續傳來的抽氣聲,常清念四平八穩地將常家罪狀一一念來,再次叩首道:
「兩條人命在身,中書令亦包庇縱容,脅迫涼州府枉法取私,赦其子無罪還京。常氏一族罔顧律法,藐視朝廷,還望陛下明正典刑,以為欺君之戒。」
大臣們不由面面相覷,暗道這對常家父女,怎麼忽然間便自相殘殺起來?
只聽常皇貴妃字字割肉見血,好似非要她這老父親人頭落地不可。
所有人屏息凝神,靜待皇帝作何反應。
今日之事已鬧得人盡皆知,皇帝必須當下做出抉擇——
如若皇帝不發落常相,就得定皇貴妃誣告之罪。而皇帝若欲保皇貴妃,便要問罪自己得力重臣。
自打周玹登基以來,何曾被人逼得這般騎虎難下?
御書房內靜得可怕,唯有紙頁翻動之聲清晰可聞。
奏表並不冗長,周玹卻看得極慢,仿佛每一字每一句都重若千鈞。
良久,周玹將奏表合起,目光在常清念與常相間梭巡片刻,沉聲聖裁道:
「常修元貪贓枉法,賣官鬻爵,證據確鑿。著解除一切官職,暫由御史台羈押,待年節過後,交付三司會審。其子常裕,即刻革除功名,押入刑部大牢,聽候發落。」
「陛下,老臣……老臣冤枉啊!」
常相慌不擇路,不住磕頭辯解,可無論什麼話,在當下都顯得無比蒼白。畢竟上表彈劾之人,可是他的親生女兒!
「皇貴妃,你怎可誣告自己生父……」
周玹眸光一厲,御前侍衛立馬衝上前,捂著常相的嘴將他拖去殿外。
謝晏和跪在朝臣當中,聽罷猛然擰起眉心。此時此刻,他恍然悟到周玹方才打斷的原因,連忙心思急轉,思索該如何為皇貴妃脫罪。
岑尚書似乎也被點醒,頓時目露精光,激動叩首道:
「陛下,常修元雖身負重罪,可皇貴妃身為人子,怎能狀告生父?子女告父母者,以不孝罪論處,居『十惡不赦』之列,按律當絞!」
岑尚書一語驚醒夢中人,家中有未嫁之女的朝臣皆蠢蠢欲動起來,立馬連聲附議。
今日之事何止能拉右相下馬,只要眾人合力參奏,皇貴妃最輕也是個打入冷宮!
與上首周玹相視一眼,謝晏和立馬挺身駁斥:
「諸位所言差矣。皇貴妃手持中宮箋表,儀同皇后,是為國之小君。人言道『天地君親師』,天家先論君臣,後論父子,自古皆然。皇貴妃上表彈劾常相,是為主告臣,並不違禮法。」
不愧是與周玹自幼玩到大的兄弟,謝晏和此刻所言,便正是周玹心中所想。
方才直到常清念拿出中宮箋表,周玹才肯讓她說下去,便是想鑽這個空子。
否則別說常清念手裡是中宮箋表,她便是握著先帝遺旨,周玹都不會允她胡作非為。
見謝中丞率御史台力挺皇貴妃,頓時有不少人歇了心思。畢竟謝中丞和皇帝的關係,誰人不清楚?
任誰都可能退卻,可自認與後位失之交臂的德妃族人,此刻最無可能罷休。
一片寂靜中,宋侍郎揚聲反駁:
「恰如謝中丞所言,皇貴妃只是『儀同皇后』,尚未祭告過天地祖宗。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皇貴妃狀告生父嫡兄,如此不孝不悌,怎堪為一國之母?」<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