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而今除卻常清念外,宮中已無能堪事的主位。
周玹便暫留德妃在宮裡,命她操持常清念的冊封禮,率眾女眷向常清念行禮畢,這才預備動身離宮。
送德妃出宮那日,常清念早早拾掇停妥,便又倚桌打起香篆。
凝視著縷縷菸絲浮起,常清念仍覺恍惚,不禁喃喃道:
「本宮特地替她選的牡丹皮入香,如今竟也用不上了。」
承琴正替常清念歸置鳳釵,聞聲豎起耳尖,猜著這個「她」,應當是說德妃。
「既奠不了亡魂,那便賀她新生罷。」
常清念將香掃擲回百福缸里,碰出「咚」的一聲,仿佛當真敲響了某種伊始。
承琴不禁頷首,輕聲附和道:「興許此刻出宮,便是德妃娘娘最好的歸宿。深宮爭鬥不休,又有幾人能得善終?」
承琴還記得,這牡丹皮自數月前便已摻進香粉。看來娘娘即便欣賞德妃,也不曾有心軟手軟的打算。
錦音掀簾進來,在外頭凍得鼻尖通紅,仍喜笑稟道:
「娘娘,時辰差不多,咱們可以去送德妃了。」
常清念便教那香燃著,自己起身攏起吉光裘。由承琴和錦音攙扶,緩步走去宮外。
門外正停著皇后儀駕,只見銷金龍鳳旗迎風招展。打頭的宮人手持金提爐,為鳳駕薰香開道,其後眾人捧著扇、瓶、盆、杌等「金八件」,著實是逶迤氣派。
當年她們進宮時,常清婉已經纏綿病榻,並不曾傳駕出門,故而這還是承琴第一次見皇后儀駕。
承琴扶著常清念進轎,不由嘖嘖感嘆:
「奴婢從前見貴妃儀仗,就覺得煊赫至極了。如今同這皇后儀駕相比,頓時便差上一大截,怪不得大伙兒做夢都要往上爬呢。」
常清念聞言輕笑,眨眼打趣道:
「承琴姑姑有點出息,當心下巴都要掉去地上了。」
承琴赧然掩面,又不甘示弱地嘟囔道:
「娘娘還說奴婢呢。前些日子薛尚功來為娘娘量衣,娘娘挑鳳袍花樣子時,不也歡喜得合不攏嘴?」
錦音偷聽著二人互揭老底,不由低頭忍笑,趕忙吩咐太監揚聲起駕。
-
宮門口,德妃正要與玲瓏步下玉階,卻見不遠處宮人退避,竟是常清念過來相送。
德妃立在原地,見常清念下轎,這才含笑行禮:
「皇貴妃萬福。」
沒等德妃欠身,常清念已托住她腕間,婉聲道:
「宋姐姐不必多禮,仍喚我妹妹便是。」
左右等會兒便要離京,許是今生都不會有再見之時,德妃也沒推脫,只頷首道:
「多謝妹妹前來相送。」
常清念與德妃一同朝階下走去,輕聲詢問道:
「姐姐此行打算去哪兒?」
「應當是淨台山罷。」德妃唇角噙笑,「兒時便常聽人說起那里,我還與宓兒頑笑,日後一起做女冠。如今她早早乘鶴西遊,只好我自己一人獨去了。」
常清念聞言,心下也不由略有悵然,勉力勾唇:
「我從前在宮外時也曾聽聞,淨台山的確是個好去處,比青皇觀強上許多。」
德妃並沒有追問,只等自己親去體悟一番。
短短几十步的距離很快走盡,德妃立在馬車前,回身朝常清念笑道:
「妹妹贏了,贏得很徹底。」
至今再想起那日東暖閣中的交談,德妃甚至覺得,皇帝何止甘願做常清念的磨刀石?恐怕墊腳石也並非不能考慮。
但望常清念不會辜負皇帝情意,他二人能一輩子攜手走下去。
「你往後什麼都不必做,只需安心守著皇上,好好享受你鮮花著錦的餘生。」
未及常清念回應,德妃便已輕聲留下最後一句,轉身登上馬車。
常清念望著車簾落下,心裡默默想道:
自此安然度日嗎?那恐怕是不能。
空中忽而又有細雪飄落,常清念微垂眼睫,手掐子午訣,朝遠去的德妃輕輕躬身,行了個她從前最厭憎的道士禮。
做女冠或許是德妃的心愿,但絕不是常清念的,她只愛這俗世榮華、污濁權柄。
承琴跟上前來,一面扶常清念往回走,一面低聲詢問:
「娘娘,明日還要召常夫人進宮嗎?」
即便聽罷德妃所言,常清念心意也無半分迴轉,只淡聲應道:
「自然。」
她從未忘卻仇恨,也清楚自己進宮是要做什麼的。
承琴只好在心底暗嘆,又問道:
「那可需知會蘭大人一聲?蘭大人說近日本不該他御前進講,但若娘娘定好日子,他可與翰林院同僚換值。」
常清念微蹙眉心,反問道:
「表哥過來做什麼?」
「蘭大人許是怕娘娘孤身一人,會扛不住風刀霜劍。」
承琴抿唇瞧著常清念,顯然也有此顧慮。
「告訴表哥,這些時日有勞他奔走,明日之事便無需他操心了,本宮一人足矣。」常清念斷然回絕。
「要不就讓蘭大人來罷?到時您自個兒進去,奴婢們只能等在御書房外頭。有個娘家人在,也好陪著娘娘。」承琴禁不住勸道。
「皇上興許會放過本宮,但表哥摻和進來,定然是十死無生。」<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周玹便暫留德妃在宮裡,命她操持常清念的冊封禮,率眾女眷向常清念行禮畢,這才預備動身離宮。
送德妃出宮那日,常清念早早拾掇停妥,便又倚桌打起香篆。
凝視著縷縷菸絲浮起,常清念仍覺恍惚,不禁喃喃道:
「本宮特地替她選的牡丹皮入香,如今竟也用不上了。」
承琴正替常清念歸置鳳釵,聞聲豎起耳尖,猜著這個「她」,應當是說德妃。
「既奠不了亡魂,那便賀她新生罷。」
常清念將香掃擲回百福缸里,碰出「咚」的一聲,仿佛當真敲響了某種伊始。
承琴不禁頷首,輕聲附和道:「興許此刻出宮,便是德妃娘娘最好的歸宿。深宮爭鬥不休,又有幾人能得善終?」
承琴還記得,這牡丹皮自數月前便已摻進香粉。看來娘娘即便欣賞德妃,也不曾有心軟手軟的打算。
錦音掀簾進來,在外頭凍得鼻尖通紅,仍喜笑稟道:
「娘娘,時辰差不多,咱們可以去送德妃了。」
常清念便教那香燃著,自己起身攏起吉光裘。由承琴和錦音攙扶,緩步走去宮外。
門外正停著皇后儀駕,只見銷金龍鳳旗迎風招展。打頭的宮人手持金提爐,為鳳駕薰香開道,其後眾人捧著扇、瓶、盆、杌等「金八件」,著實是逶迤氣派。
當年她們進宮時,常清婉已經纏綿病榻,並不曾傳駕出門,故而這還是承琴第一次見皇后儀駕。
承琴扶著常清念進轎,不由嘖嘖感嘆:
「奴婢從前見貴妃儀仗,就覺得煊赫至極了。如今同這皇后儀駕相比,頓時便差上一大截,怪不得大伙兒做夢都要往上爬呢。」
常清念聞言輕笑,眨眼打趣道:
「承琴姑姑有點出息,當心下巴都要掉去地上了。」
承琴赧然掩面,又不甘示弱地嘟囔道:
「娘娘還說奴婢呢。前些日子薛尚功來為娘娘量衣,娘娘挑鳳袍花樣子時,不也歡喜得合不攏嘴?」
錦音偷聽著二人互揭老底,不由低頭忍笑,趕忙吩咐太監揚聲起駕。
-
宮門口,德妃正要與玲瓏步下玉階,卻見不遠處宮人退避,竟是常清念過來相送。
德妃立在原地,見常清念下轎,這才含笑行禮:
「皇貴妃萬福。」
沒等德妃欠身,常清念已托住她腕間,婉聲道:
「宋姐姐不必多禮,仍喚我妹妹便是。」
左右等會兒便要離京,許是今生都不會有再見之時,德妃也沒推脫,只頷首道:
「多謝妹妹前來相送。」
常清念與德妃一同朝階下走去,輕聲詢問道:
「姐姐此行打算去哪兒?」
「應當是淨台山罷。」德妃唇角噙笑,「兒時便常聽人說起那里,我還與宓兒頑笑,日後一起做女冠。如今她早早乘鶴西遊,只好我自己一人獨去了。」
常清念聞言,心下也不由略有悵然,勉力勾唇:
「我從前在宮外時也曾聽聞,淨台山的確是個好去處,比青皇觀強上許多。」
德妃並沒有追問,只等自己親去體悟一番。
短短几十步的距離很快走盡,德妃立在馬車前,回身朝常清念笑道:
「妹妹贏了,贏得很徹底。」
至今再想起那日東暖閣中的交談,德妃甚至覺得,皇帝何止甘願做常清念的磨刀石?恐怕墊腳石也並非不能考慮。
但望常清念不會辜負皇帝情意,他二人能一輩子攜手走下去。
「你往後什麼都不必做,只需安心守著皇上,好好享受你鮮花著錦的餘生。」
未及常清念回應,德妃便已輕聲留下最後一句,轉身登上馬車。
常清念望著車簾落下,心裡默默想道:
自此安然度日嗎?那恐怕是不能。
空中忽而又有細雪飄落,常清念微垂眼睫,手掐子午訣,朝遠去的德妃輕輕躬身,行了個她從前最厭憎的道士禮。
做女冠或許是德妃的心愿,但絕不是常清念的,她只愛這俗世榮華、污濁權柄。
承琴跟上前來,一面扶常清念往回走,一面低聲詢問:
「娘娘,明日還要召常夫人進宮嗎?」
即便聽罷德妃所言,常清念心意也無半分迴轉,只淡聲應道:
「自然。」
她從未忘卻仇恨,也清楚自己進宮是要做什麼的。
承琴只好在心底暗嘆,又問道:
「那可需知會蘭大人一聲?蘭大人說近日本不該他御前進講,但若娘娘定好日子,他可與翰林院同僚換值。」
常清念微蹙眉心,反問道:
「表哥過來做什麼?」
「蘭大人許是怕娘娘孤身一人,會扛不住風刀霜劍。」
承琴抿唇瞧著常清念,顯然也有此顧慮。
「告訴表哥,這些時日有勞他奔走,明日之事便無需他操心了,本宮一人足矣。」常清念斷然回絕。
「要不就讓蘭大人來罷?到時您自個兒進去,奴婢們只能等在御書房外頭。有個娘家人在,也好陪著娘娘。」承琴禁不住勸道。
「皇上興許會放過本宮,但表哥摻和進來,定然是十死無生。」<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