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頁
別提董事會的下一次會議了,因為一件大事已經發生,他們根本就抽不出閒心去準備下一次的彈劾材料。
三月底,從歐洲那邊傳來消息,因為某些不可說的原因,歐盟決定對我國實行技術制裁,所有的高新材料,以晶片為首的各種高精技術元件,
都沒有辦法如同往常那樣無條件向我國出口。
換句話說,高曦再也沒有辦法維持之前的水平,向合作方購買這些通訊業必不可缺的零件了。
「正式的文件還在等人翻譯,最快十五分鐘可以出結果……」
黃海燕腳步匆匆,簡家南一伸手,向他示意拿來文件原文:「拿過來我自己直接看。」
她在國外留學過一年時間,再加上日常一直堅持練習,英文交流不在話下。
「我們先看著,等翻譯文件出來之後你再下發到下級各個部門。」
簡家南一邊看一邊思考:「也就是說,這個文件生效之後,我們是不可能從原來的渠道買到零部件的。」
「是的,雖然文件上說了,只要取得許可證就可以,但是我第一時間就讓人去查了,這些許可證只會發給跟國家政府關係匪淺的個人和本國企業,要麼就是在國內鼎鼎有名又實力雄壯的公司,像我們高曦實力根基尚淺,還是外國企業,許可證是不會下發給我們的。」
那可就難辦了。
這種東西自己生產不出來,去其他地方又沒得買了,還是必需品,要是缺少了晶片,那整個高曦的產品有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會受到極大影響。
等到那個時候,他們還能重現去年的榮光嗎?
「現在晶片還夠用到什麼時候?」簡家南發問。
黃海燕拿著統計出來的數據說:「最長可以半個月。起碼手頭上的訂單是可以交付的。」
「那就行。」比自己想像中的好多,起碼對得起之前下單的消費者,簡家南頗為樂觀地想著。
但是很快,她就樂觀不起來了。
制裁文件生效之後,對整個高曦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公司上下全體員工都得知了這一消息,有點頭腦的人就知道這件事對他們公司會是一個怎樣沉重的打擊。
硬體缺失的影響在新一個月份的報表上十分明顯。
高曦的手機出海行業夭折了百分之六十,說是巨額損失都不為過!
這件事一出,過年期間還在想著要簡家南給出一個交代的董事會成員都不再開口說出一個字了。
他們現在只是滿心滿眼的後悔,後來當初簡家南投資的時候怎麼不叫上自己,要是早跟他們說,說不定投資額都能再翻一倍呢!
黃海燕私底下也非常憂慮地問過簡家南:「實驗室那邊出結果了嗎?」」
簡家南搖搖頭:「我們起步晚,技術不成熟,再給他們多一點時間吧。」
現在有無數的人,都在對這個翹首以盼呢!
第213章 峰迴路轉
五月初, 簡家南跟黃海燕還有高曦其他部門的人,再次一起踏上了去首都開會的路程。
只是跟上次去開會是去展示成就匯報喜訊的喜氣洋洋的氛圍比起來,這一次的氛圍, 就不怎麼美妙了。
從在門口下車開始, 再在會議現場,簡家南見到的所有與會人員都是陰沉著一張臉,神色怏怏,就沒有一個人是能笑得出來的。
很快, 會議開始。
政府部門的領導給他們這些通訊行業的領頭人透了底:「西方那邊的制裁我們這邊也會有專人跟進的, 具體的事情我們已經知道了。落後就要挨打, 我們不甘心落後,勢必要奮起直追的。但是總有人看不順眼,不允許我們奮起直追。這條制裁令,也正因為此才產生了。」
簡家南點點頭,與會的通訊行業人員都是人精, 這個原因他們早就知道了。
況且,現在最主要的問題不是知道為什麼西方國家對我們進行技術制裁和硬體封鎖, 而是要找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領導簡要說明了一些情況,接下來就是各位與會人員洽談的時間了。
有人著急發問道:「這一次的封鎖什麼時候會結束啊,有結束的趨勢和跡象嗎?」
制裁文件已生效, 對每家國內通訊公司的打擊都是巨大的。
它的影響,只需要稍微看一看各家公司的銷售數據就知道了。
沒了價格還算公道的硬體進口渠道, 他們每生產一個電子產品,價格都要上升60%~70%。
特別是以現在的情況來說, 價格上有浮動都已經算是好的了。
他們生怕現在的庫存用完了,就只能跟生產工廠的工人大眼瞪小眼, 一起干坐,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旦沒有了最中心的核心硬體,那還生產個什麼啊?
還不如大家一起回家對著西北方向張開嘴,喝西北風都比生產賣貨的效率要來得快。
除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之外,大家現在最想知道的問題的答案就是這場制裁什麼時候能結束了,他們都寄希望於政府部門的領導有相關內部消息,能透露一些出來。
畢竟要是制裁有期限的話,他們還會抱有一絲希望,可以咬牙再撐下來一段時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三月底,從歐洲那邊傳來消息,因為某些不可說的原因,歐盟決定對我國實行技術制裁,所有的高新材料,以晶片為首的各種高精技術元件,
都沒有辦法如同往常那樣無條件向我國出口。
換句話說,高曦再也沒有辦法維持之前的水平,向合作方購買這些通訊業必不可缺的零件了。
「正式的文件還在等人翻譯,最快十五分鐘可以出結果……」
黃海燕腳步匆匆,簡家南一伸手,向他示意拿來文件原文:「拿過來我自己直接看。」
她在國外留學過一年時間,再加上日常一直堅持練習,英文交流不在話下。
「我們先看著,等翻譯文件出來之後你再下發到下級各個部門。」
簡家南一邊看一邊思考:「也就是說,這個文件生效之後,我們是不可能從原來的渠道買到零部件的。」
「是的,雖然文件上說了,只要取得許可證就可以,但是我第一時間就讓人去查了,這些許可證只會發給跟國家政府關係匪淺的個人和本國企業,要麼就是在國內鼎鼎有名又實力雄壯的公司,像我們高曦實力根基尚淺,還是外國企業,許可證是不會下發給我們的。」
那可就難辦了。
這種東西自己生產不出來,去其他地方又沒得買了,還是必需品,要是缺少了晶片,那整個高曦的產品有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會受到極大影響。
等到那個時候,他們還能重現去年的榮光嗎?
「現在晶片還夠用到什麼時候?」簡家南發問。
黃海燕拿著統計出來的數據說:「最長可以半個月。起碼手頭上的訂單是可以交付的。」
「那就行。」比自己想像中的好多,起碼對得起之前下單的消費者,簡家南頗為樂觀地想著。
但是很快,她就樂觀不起來了。
制裁文件生效之後,對整個高曦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公司上下全體員工都得知了這一消息,有點頭腦的人就知道這件事對他們公司會是一個怎樣沉重的打擊。
硬體缺失的影響在新一個月份的報表上十分明顯。
高曦的手機出海行業夭折了百分之六十,說是巨額損失都不為過!
這件事一出,過年期間還在想著要簡家南給出一個交代的董事會成員都不再開口說出一個字了。
他們現在只是滿心滿眼的後悔,後來當初簡家南投資的時候怎麼不叫上自己,要是早跟他們說,說不定投資額都能再翻一倍呢!
黃海燕私底下也非常憂慮地問過簡家南:「實驗室那邊出結果了嗎?」」
簡家南搖搖頭:「我們起步晚,技術不成熟,再給他們多一點時間吧。」
現在有無數的人,都在對這個翹首以盼呢!
第213章 峰迴路轉
五月初, 簡家南跟黃海燕還有高曦其他部門的人,再次一起踏上了去首都開會的路程。
只是跟上次去開會是去展示成就匯報喜訊的喜氣洋洋的氛圍比起來,這一次的氛圍, 就不怎麼美妙了。
從在門口下車開始, 再在會議現場,簡家南見到的所有與會人員都是陰沉著一張臉,神色怏怏,就沒有一個人是能笑得出來的。
很快, 會議開始。
政府部門的領導給他們這些通訊行業的領頭人透了底:「西方那邊的制裁我們這邊也會有專人跟進的, 具體的事情我們已經知道了。落後就要挨打, 我們不甘心落後,勢必要奮起直追的。但是總有人看不順眼,不允許我們奮起直追。這條制裁令,也正因為此才產生了。」
簡家南點點頭,與會的通訊行業人員都是人精, 這個原因他們早就知道了。
況且,現在最主要的問題不是知道為什麼西方國家對我們進行技術制裁和硬體封鎖, 而是要找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領導簡要說明了一些情況,接下來就是各位與會人員洽談的時間了。
有人著急發問道:「這一次的封鎖什麼時候會結束啊,有結束的趨勢和跡象嗎?」
制裁文件已生效, 對每家國內通訊公司的打擊都是巨大的。
它的影響,只需要稍微看一看各家公司的銷售數據就知道了。
沒了價格還算公道的硬體進口渠道, 他們每生產一個電子產品,價格都要上升60%~70%。
特別是以現在的情況來說, 價格上有浮動都已經算是好的了。
他們生怕現在的庫存用完了,就只能跟生產工廠的工人大眼瞪小眼, 一起干坐,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旦沒有了最中心的核心硬體,那還生產個什麼啊?
還不如大家一起回家對著西北方向張開嘴,喝西北風都比生產賣貨的效率要來得快。
除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之外,大家現在最想知道的問題的答案就是這場制裁什麼時候能結束了,他們都寄希望於政府部門的領導有相關內部消息,能透露一些出來。
畢竟要是制裁有期限的話,他們還會抱有一絲希望,可以咬牙再撐下來一段時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