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夕陽臥在西山時,傳來高亢鼓樂。
徐鈺被喜娘推進屋子沐浴更衣。
喜娘還是上次的喜娘,十餘年光景,到底在她眼角留下痕跡。
不過因著當初應承魏家,當了一回沖喜入贅的喜娘,這幾年隨著徐鈺身份變化,水漲船高,她的行情也越發好,日子紅火心氣順,看面相就很有福氣。
今天,徐鈺正經成親,又有中舉喜報送來,喜上加喜,她都能預想日後有多忙碌,樂得合不攏嘴。
見一眾學子蹲在屋檐下說笑,甩著紅帕子道:「哎喲,我的老爺們唉,你們可是讀書人,衣服皺了一會兒送親可不氣派。」
「看媽媽都樂開花了,給咱們當初迎親時可不是這般喜氣啊!」
「可不是!」
「可見媽媽更樂意給舉人老爺送親迎親哩!」
幾位年長早已成家的學子故作不滿,捉弄她。
喜娘已經是四十好幾的人了,哪會因著他們這番作態下不來台,捂嘴笑道:「看老爺們說的,就怕日後老爺們個個高中還請我再當喜娘哩。」
言外之意,秀才老爺們日後高中可別忘恩負義拋棄糟糠,再娶那美嬌娘壞我行情吶!
這下換學子們臉紅,連連拱手,「媽媽可別捉弄我們了,傳回家今晚侄子得打地鋪。」
聽著院內鬨笑聲,徐鈺靠在浴桶上喟嘆,從今以後,他也是有家室的人了,在外言行舉止一定要慎重,「負心漢」的帽子莫要挨身!
至於那「金榜題名伴花燭,嬌妻在畔無長夜」的福氣,誰愛要誰要,他只要「三千弱水只取一瓢」。
不過鄉試成績出來,還這般······至少確定魏磥砢沒幹涉科舉,那這名次,會不會因他有虛?
徐鈺摩挲著下巴,半響後搖頭甩掉這想法,他肚子有多少東西自己清楚,跟世家子弟比也就輸在對現今朝政不熟悉,若論經義策論,這世間能比得過他的,也就那些名流大儒了!
溫叔叔也曾說過,假以時日,他的經義策論,可作為天下學子學習的樣板!
嘶,得改口了,日後可不能再稱呼為叔叔了,得叫爹!
徐鈺坐在浴桶中,腦海預演明早敬茶改口的場景。
第85章
成親拜堂場景,徐鈺不是沒見過,但有些事情,只有身處其中才能知曉箇中滋味。
尤其是他早已入贅,走禮不似別家那般,特別的流程,好像是一份獨屬於他和魏景行的儀式,莫名的鄭重。
聽著院外連綿不絕的鞭炮聲,徐鈺知曉,魏景行來接他了。
縣裡的學子們,在莊仁澤的帶領下,擺起了招待接親隊的「龍門陣」。
吃席時坐人的長條凳擺了好幾排,從院門口延伸到屋門前,這還不算,正堂門口又擺了大方桌,斟滿酒的酒盅擺放的整整齊齊。
顯而易見,魏景行要跨過所有凳子,喝完酒才能進門。若是中途踢到凳子或是沒站穩跌倒,就得從院門處重來。
透過窗扇縫隙,徐鈺見魏景行一身紅色喜服,笑靨迎人,他不自覺勾起唇角。
兒時那個性子古怪的孩子,終於成長為如玉佳人,日後,他們將是真正的一家人,攜手走過漫長坎坷的人生。
魏景行好似有所察覺,笑著看來。
一瞬間,徐鈺覺得,魏景行看到他了。
莊仁澤見魏景行走神,嚷嚷道:「快點快點,接親不積極,腦子有問題。」
「快些快些,別誤了吉時。」旁邊的人幫腔。
魏景行定神,穩穩跨過所有凳子,在眾人的歡呼聲中站在酒桌前。
見他要端酒盅,莊仁澤攔住,「哎,這可不是只喝酒這麼簡單,這裡可有大說頭。」
魏景行大致一數,見前三排是五盅,最後一排四盅,無意識抬手摸上發燙的耳垂,笑道:「十全十美,長長久久。」
「哎,對了,喝吧!」莊仁澤擠眉弄眼怪笑。
十九盅,雖酒盅不大,可劉樹怕誤了正事兒,擠出來撐場子,拱手道:「『師有事弟子服其勞』,師娘,弟子能幫的也就這些了。」說罷不等人阻攔,左右開弓,一盅接一盅。
等莊仁澤將他扯到一旁時,酒桌上已不剩幾盅。
雖喝的不多,但魏景行的臉色好似抹了胭脂,容顏比平日裡更甚,進正堂拜見徐家長輩時,白氏愣了好一會兒。
徐有林撫掌笑道:「好好好,景行你和阿鈺日後好好過日子,有事商量著來。」心裡則是感慨,自家孩子也就景行這般姿容配得上了。
別的那些,不說長相歪瓜裂棗,就是氣度這一塊,與自己孩子站一起看著都不大般配。
魏景行進臥房,見徐鈺眼睛亮晶晶,笑著上前,「夫君,我來了。」
徐鈺抬手就要牽他,喜娘揮著帕子隔開他的手,「急吼吼作甚,還得拜別爹娘哩。」
他跳到魏景行背上時,屋內鬨笑一堂,小孩子們更是高喊「背狀元郎嘍」、「背狀元郎嘍」······
莊仁澤又開始作怪,拉長強調唱道:「一背背下床,見過爹娘做兒郎,二背背出屋,和和美美闖前路,三背背到村東頭,倖幸福福到白頭!」
「喔喔喔,成親嘍磕頭嘍」······小孩子們又蹦又跳,換了說辭。
正堂供桌前,早已擺好蒲團。
徐鈺、魏景行齊齊跪拜,三叩首後又轉向旁邊坐著的爹娘。
白氏眼裡泛著淚花,捂著嘴哽咽,徐有林硬忍著叫起兩人,千言萬語只化作一句叮囑:「多回家看看。」
徐鈺被喜娘推進屋子沐浴更衣。
喜娘還是上次的喜娘,十餘年光景,到底在她眼角留下痕跡。
不過因著當初應承魏家,當了一回沖喜入贅的喜娘,這幾年隨著徐鈺身份變化,水漲船高,她的行情也越發好,日子紅火心氣順,看面相就很有福氣。
今天,徐鈺正經成親,又有中舉喜報送來,喜上加喜,她都能預想日後有多忙碌,樂得合不攏嘴。
見一眾學子蹲在屋檐下說笑,甩著紅帕子道:「哎喲,我的老爺們唉,你們可是讀書人,衣服皺了一會兒送親可不氣派。」
「看媽媽都樂開花了,給咱們當初迎親時可不是這般喜氣啊!」
「可不是!」
「可見媽媽更樂意給舉人老爺送親迎親哩!」
幾位年長早已成家的學子故作不滿,捉弄她。
喜娘已經是四十好幾的人了,哪會因著他們這番作態下不來台,捂嘴笑道:「看老爺們說的,就怕日後老爺們個個高中還請我再當喜娘哩。」
言外之意,秀才老爺們日後高中可別忘恩負義拋棄糟糠,再娶那美嬌娘壞我行情吶!
這下換學子們臉紅,連連拱手,「媽媽可別捉弄我們了,傳回家今晚侄子得打地鋪。」
聽著院內鬨笑聲,徐鈺靠在浴桶上喟嘆,從今以後,他也是有家室的人了,在外言行舉止一定要慎重,「負心漢」的帽子莫要挨身!
至於那「金榜題名伴花燭,嬌妻在畔無長夜」的福氣,誰愛要誰要,他只要「三千弱水只取一瓢」。
不過鄉試成績出來,還這般······至少確定魏磥砢沒幹涉科舉,那這名次,會不會因他有虛?
徐鈺摩挲著下巴,半響後搖頭甩掉這想法,他肚子有多少東西自己清楚,跟世家子弟比也就輸在對現今朝政不熟悉,若論經義策論,這世間能比得過他的,也就那些名流大儒了!
溫叔叔也曾說過,假以時日,他的經義策論,可作為天下學子學習的樣板!
嘶,得改口了,日後可不能再稱呼為叔叔了,得叫爹!
徐鈺坐在浴桶中,腦海預演明早敬茶改口的場景。
第85章
成親拜堂場景,徐鈺不是沒見過,但有些事情,只有身處其中才能知曉箇中滋味。
尤其是他早已入贅,走禮不似別家那般,特別的流程,好像是一份獨屬於他和魏景行的儀式,莫名的鄭重。
聽著院外連綿不絕的鞭炮聲,徐鈺知曉,魏景行來接他了。
縣裡的學子們,在莊仁澤的帶領下,擺起了招待接親隊的「龍門陣」。
吃席時坐人的長條凳擺了好幾排,從院門口延伸到屋門前,這還不算,正堂門口又擺了大方桌,斟滿酒的酒盅擺放的整整齊齊。
顯而易見,魏景行要跨過所有凳子,喝完酒才能進門。若是中途踢到凳子或是沒站穩跌倒,就得從院門處重來。
透過窗扇縫隙,徐鈺見魏景行一身紅色喜服,笑靨迎人,他不自覺勾起唇角。
兒時那個性子古怪的孩子,終於成長為如玉佳人,日後,他們將是真正的一家人,攜手走過漫長坎坷的人生。
魏景行好似有所察覺,笑著看來。
一瞬間,徐鈺覺得,魏景行看到他了。
莊仁澤見魏景行走神,嚷嚷道:「快點快點,接親不積極,腦子有問題。」
「快些快些,別誤了吉時。」旁邊的人幫腔。
魏景行定神,穩穩跨過所有凳子,在眾人的歡呼聲中站在酒桌前。
見他要端酒盅,莊仁澤攔住,「哎,這可不是只喝酒這麼簡單,這裡可有大說頭。」
魏景行大致一數,見前三排是五盅,最後一排四盅,無意識抬手摸上發燙的耳垂,笑道:「十全十美,長長久久。」
「哎,對了,喝吧!」莊仁澤擠眉弄眼怪笑。
十九盅,雖酒盅不大,可劉樹怕誤了正事兒,擠出來撐場子,拱手道:「『師有事弟子服其勞』,師娘,弟子能幫的也就這些了。」說罷不等人阻攔,左右開弓,一盅接一盅。
等莊仁澤將他扯到一旁時,酒桌上已不剩幾盅。
雖喝的不多,但魏景行的臉色好似抹了胭脂,容顏比平日裡更甚,進正堂拜見徐家長輩時,白氏愣了好一會兒。
徐有林撫掌笑道:「好好好,景行你和阿鈺日後好好過日子,有事商量著來。」心裡則是感慨,自家孩子也就景行這般姿容配得上了。
別的那些,不說長相歪瓜裂棗,就是氣度這一塊,與自己孩子站一起看著都不大般配。
魏景行進臥房,見徐鈺眼睛亮晶晶,笑著上前,「夫君,我來了。」
徐鈺抬手就要牽他,喜娘揮著帕子隔開他的手,「急吼吼作甚,還得拜別爹娘哩。」
他跳到魏景行背上時,屋內鬨笑一堂,小孩子們更是高喊「背狀元郎嘍」、「背狀元郎嘍」······
莊仁澤又開始作怪,拉長強調唱道:「一背背下床,見過爹娘做兒郎,二背背出屋,和和美美闖前路,三背背到村東頭,倖幸福福到白頭!」
「喔喔喔,成親嘍磕頭嘍」······小孩子們又蹦又跳,換了說辭。
正堂供桌前,早已擺好蒲團。
徐鈺、魏景行齊齊跪拜,三叩首後又轉向旁邊坐著的爹娘。
白氏眼裡泛著淚花,捂著嘴哽咽,徐有林硬忍著叫起兩人,千言萬語只化作一句叮囑:「多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