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她打算以後把這些姨娘們都帶到皇莊,城裡的王府,留著她回京的時候居住。
太上皇因為新納了黃姨娘,又因為吳太妃懷孕,總覺得對太后有點不好意思。
雖然太后說倆人是兄弟,畢竟倆人之前是夫妻。
所以太后說什麼他不反駁,還體貼的說道:「你先回莊子好好休息,等我進宮一趟,從御膳房帶幾個櫥子回來,以後想吃啥不用出去買。」
廣陵長公主神色疲倦,她給顧心柔說道:「我回去休息幾天再到莊子裡看你。」
顧斯年對他們的事情全部知道,包括太上皇納了黃姨娘、吳太妃懷孕。
他也跟皇上說了。
皇上對父皇的這種行為,這真是無語呀。
他不理解父親這種人,有妻有妾,妾還不少,還能再另外找女人。
對舅舅也不能理解,未婚妻沒了舅舅不再娶親。
母親給他說長輩的事少管,可是,父皇這樣對不住母親,母親不怕辛苦不顧生命危險跟著父皇去遼東,父皇到了那兒納妾,而且還讓帶去的妾室懷了孕。
父皇都當祖父外祖父的年齡了,還是這樣風流,哪怕是自已的親生父親,他也說不自重。
顧斯年說道:「今年八月份你就要成親,作為皇帝,子嗣更重要。以後後宮少不了添人,你要懂得平衡。你皇伯父寵盛太貴妃,是因為不想錢家做大。如果林家想操控你,你也得選出一人來。」
皇上回答是。
他明白舅舅的話,你不是皇帝,可以與妻子一生一世一雙人,但做了皇帝,江山社稷為重。
皇上心裡想,他做不到舅舅那樣,但,也不會像父皇那樣。
太上皇回京先去見母后,和廣陵長公主一起。
太皇太后已經知道兒子進城了,翹首企盼。
這幾個月她心驚膽顫,就怕兒子女兒出個意外。
終於回京了。
太皇太后見了兒子女兒,先是抱著兒子哭。再抱著女兒哭。
沒見到兒媳,問道:「太后呢?」
太上皇有點扭捏,說道:「我讓她去莊子裡,明天再來給母后請安。」
太皇太后勃然大怒,「她是斷了腿還是閃了腰?這麼沒規沒矩是仗著她兒子當了皇上?」
廣陵長公主不耐煩說道:「她安置我二哥新納的姨娘,還有懷孕的吳太妃,這不是母后要求的要賢惠嗎?」
太皇太后一聽兒子又納新人了,見女兒沒好氣,說道:「你二哥納個人惹著你了?是跟著你的丫鬟?」
她又教訓太上皇,「這你就不對了,回京想找什麼樣的女人沒有?怎麼偏偏是伺候廣陵的呢?多讓人笑話。」
太上皇哭笑不得,「我在娘心裡就這麼飢不擇食?是遼東一副將的妹妹,身世可憐,為了守孝耽誤了年齡。」
太皇太后這會反應過來,還有一個吳太妃懷孕了。
她驚喜道:「吳太妃是誰家的妹子?好,懷了好,你也該再添個兒子了。」
第167章 能放下手中的權力?
廣陵長公主聽母后問吳太妃是哪個的妹子,撲哧一聲笑了。
「母后,吳太妃就是吳姨娘,這次跟著二哥二嫂去遼東有功,二哥封她為太妃。就是十幾年前二哥看中納進府的,當年江姨娘總是針對她,差點要整死她,母后還向著江姨娘罵吳姨娘是狐媚子。」
太皇太后瞪女兒一眼,「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你倒是記得清楚。」
她又看向兒子,「我記得那個姨娘不是生了個女兒嗎?」
她記得是因為江姨娘因為吳姨娘生了女兒後再無動靜,就沒再針對她。
太皇太后之所以能知道兒子身邊姨娘的事,是趙嬤嬤給她說的。
又是廣陵長公主說道:「女兒都十五了,吳太妃是老蚌懷珠。」
太皇太后又瞪女兒一眼,「你趕緊嫁人也老蚌懷珠一個,別成天跟著你二哥,成天操心他的事。」
太上皇聽母后讓妹子老蚌懷珠,哈哈樂。
廣陵長公主站起來說道:「你看二哥樂的,丹陽的孩子等著小舅舅出生,二哥好意思不?」
她給母后行一禮,「我先走了,我要好好睡幾天,我給母后帶了幾個遼東那邊的長煙杆,下回揍我二哥順手。」
太上皇真是無語呀,妹子買了好多煙杆,說回來送人,讓老夫人們人手一個。
太皇太后見兒子只是臉粗糙了,精神頭還好,放了心。
「去見見皇上吧,早點回去休息。這次回來,好好準備一下,搬進宮裡來住,省得成天進宮。」
太上皇說道:「我幹嘛要住進宮裡?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喆兒已經登基,我住在宮裡幹嘛?不能只我和太后住進來吧,還有仙女們,這要準備多少宮殿?浪費錢不說,喆兒也不方便。這是我的事,母后就別管了,您要是覺得宮裡悶,您就出宮住我那。」
太皇太后記得兒子走前不是這麼說的,說等從遼東回來他就搬進宮。
她還和孫子說哪個宮殿合適,怎麼兒子一回來變卦了?
「你怎麼出爾反爾?你走之前可不是這麼說的。」
太上皇咦了一聲,「母后聽岔了吧,還是老糊塗了?我明明走之前就是這麼說的。別瞎操心,操心容易老糊塗。」
太后太后是兒子沒回來惦記,一回來就氣她。
「滾!不住進來才好,免得早晚被你氣死。」<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太上皇因為新納了黃姨娘,又因為吳太妃懷孕,總覺得對太后有點不好意思。
雖然太后說倆人是兄弟,畢竟倆人之前是夫妻。
所以太后說什麼他不反駁,還體貼的說道:「你先回莊子好好休息,等我進宮一趟,從御膳房帶幾個櫥子回來,以後想吃啥不用出去買。」
廣陵長公主神色疲倦,她給顧心柔說道:「我回去休息幾天再到莊子裡看你。」
顧斯年對他們的事情全部知道,包括太上皇納了黃姨娘、吳太妃懷孕。
他也跟皇上說了。
皇上對父皇的這種行為,這真是無語呀。
他不理解父親這種人,有妻有妾,妾還不少,還能再另外找女人。
對舅舅也不能理解,未婚妻沒了舅舅不再娶親。
母親給他說長輩的事少管,可是,父皇這樣對不住母親,母親不怕辛苦不顧生命危險跟著父皇去遼東,父皇到了那兒納妾,而且還讓帶去的妾室懷了孕。
父皇都當祖父外祖父的年齡了,還是這樣風流,哪怕是自已的親生父親,他也說不自重。
顧斯年說道:「今年八月份你就要成親,作為皇帝,子嗣更重要。以後後宮少不了添人,你要懂得平衡。你皇伯父寵盛太貴妃,是因為不想錢家做大。如果林家想操控你,你也得選出一人來。」
皇上回答是。
他明白舅舅的話,你不是皇帝,可以與妻子一生一世一雙人,但做了皇帝,江山社稷為重。
皇上心裡想,他做不到舅舅那樣,但,也不會像父皇那樣。
太上皇回京先去見母后,和廣陵長公主一起。
太皇太后已經知道兒子進城了,翹首企盼。
這幾個月她心驚膽顫,就怕兒子女兒出個意外。
終於回京了。
太皇太后見了兒子女兒,先是抱著兒子哭。再抱著女兒哭。
沒見到兒媳,問道:「太后呢?」
太上皇有點扭捏,說道:「我讓她去莊子裡,明天再來給母后請安。」
太皇太后勃然大怒,「她是斷了腿還是閃了腰?這麼沒規沒矩是仗著她兒子當了皇上?」
廣陵長公主不耐煩說道:「她安置我二哥新納的姨娘,還有懷孕的吳太妃,這不是母后要求的要賢惠嗎?」
太皇太后一聽兒子又納新人了,見女兒沒好氣,說道:「你二哥納個人惹著你了?是跟著你的丫鬟?」
她又教訓太上皇,「這你就不對了,回京想找什麼樣的女人沒有?怎麼偏偏是伺候廣陵的呢?多讓人笑話。」
太上皇哭笑不得,「我在娘心裡就這麼飢不擇食?是遼東一副將的妹妹,身世可憐,為了守孝耽誤了年齡。」
太皇太后這會反應過來,還有一個吳太妃懷孕了。
她驚喜道:「吳太妃是誰家的妹子?好,懷了好,你也該再添個兒子了。」
第167章 能放下手中的權力?
廣陵長公主聽母后問吳太妃是哪個的妹子,撲哧一聲笑了。
「母后,吳太妃就是吳姨娘,這次跟著二哥二嫂去遼東有功,二哥封她為太妃。就是十幾年前二哥看中納進府的,當年江姨娘總是針對她,差點要整死她,母后還向著江姨娘罵吳姨娘是狐媚子。」
太皇太后瞪女兒一眼,「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你倒是記得清楚。」
她又看向兒子,「我記得那個姨娘不是生了個女兒嗎?」
她記得是因為江姨娘因為吳姨娘生了女兒後再無動靜,就沒再針對她。
太皇太后之所以能知道兒子身邊姨娘的事,是趙嬤嬤給她說的。
又是廣陵長公主說道:「女兒都十五了,吳太妃是老蚌懷珠。」
太皇太后又瞪女兒一眼,「你趕緊嫁人也老蚌懷珠一個,別成天跟著你二哥,成天操心他的事。」
太上皇聽母后讓妹子老蚌懷珠,哈哈樂。
廣陵長公主站起來說道:「你看二哥樂的,丹陽的孩子等著小舅舅出生,二哥好意思不?」
她給母后行一禮,「我先走了,我要好好睡幾天,我給母后帶了幾個遼東那邊的長煙杆,下回揍我二哥順手。」
太上皇真是無語呀,妹子買了好多煙杆,說回來送人,讓老夫人們人手一個。
太皇太后見兒子只是臉粗糙了,精神頭還好,放了心。
「去見見皇上吧,早點回去休息。這次回來,好好準備一下,搬進宮裡來住,省得成天進宮。」
太上皇說道:「我幹嘛要住進宮裡?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喆兒已經登基,我住在宮裡幹嘛?不能只我和太后住進來吧,還有仙女們,這要準備多少宮殿?浪費錢不說,喆兒也不方便。這是我的事,母后就別管了,您要是覺得宮裡悶,您就出宮住我那。」
太皇太后記得兒子走前不是這麼說的,說等從遼東回來他就搬進宮。
她還和孫子說哪個宮殿合適,怎麼兒子一回來變卦了?
「你怎麼出爾反爾?你走之前可不是這麼說的。」
太上皇咦了一聲,「母后聽岔了吧,還是老糊塗了?我明明走之前就是這麼說的。別瞎操心,操心容易老糊塗。」
太后太后是兒子沒回來惦記,一回來就氣她。
「滾!不住進來才好,免得早晚被你氣死。」<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