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頁
聽到「殺」字,曹知府眉頭一跳,出聲打斷了宋知縣的宣告。
「宋知縣,這幾起案子情況複雜,你審了這麼久,不如到後堂歇一會兒。好好斟酌之後,再進行宣判。」
第256章 外室文中被貶為妾的原配31
堂審暫時中止, 曹知府背著手前往後堂,宋知縣跟在他身後。
魏寧看到這一幕,心中有些不悅, 起身走到顧辛夷身側, 壓低聲音略有不忿的說:「如今堂上局勢分明對你有利,這知府卻打斷宋知縣的宣判, 實在可恨。」
「這只能說明,蘇逢春和何柔對曹知府來說十分重要, 所以他才不顧規矩力保他們。」
可惜,若不是曹知府方才阻止,宋知縣已經當堂宣判了。在上峰壓力下,尚且能秉公判案, 證明宋傳義為人還算正直。
雖說這也有寧安郡主旁聽的功勞,但她只是郡主,沒有官職在身, 就算宋知縣顛倒黑白胡亂判案, 她在公堂上也難阻止。
案子初審結果出來, 後面再想翻案就難了。
「宋知縣不愧是青年才俊, 今日將諸多案件抽絲剝繭一一審理, 連陳年舊案都能破獲,連本官看了都要稱一聲佩服。」
「知府大人謬讚了, 下官只是履行職責而已。不知您臨時終止堂審,有何指教?」
宋傳義哪裡聽不出曹知府說的是反話,但官大一級壓死人, 他想結案順利, 少不得曹知府點頭。
而且曹知府不僅是他的上司,在京城中也有關係。若是得罪了他, 輕則烏紗帽不保,重則鋃鐺入獄。
「年輕人喜歡較真有點銳氣是好事,但很多時候,這世上事並不是非黑即白。」
「就像蘇逢春換子之事,說到底只是家務事,不如讓他們宗族內部自己掰扯。古話說,寧拆一座廟,不毀一樁婚。這件案子若發生在前朝,妻告夫就算罪情屬實,也要坐兩年牢。」
這條律宋傳義自然是清楚,但大啟開國時,長公主以女子之身帶兵打仗,立下汗馬功勞,太祖十分欣悅,在長公主的建議下提高了女子地位。
曹知府明示他和稀泥,宋知縣為難到:「可是寧安郡主那邊,明顯不會滿意這樣的判決。而且薛氏找到了何柔指使秋茉給她下毒的證據,蘇逢春還一味包庇犯婦何柔。」
「按照啟國律法,蘇逢春夫妻之間已達義絕的要求,下官也不好強行阻攔。」
曹知府轉動手手上扳指,目光中飽含深意:「傳義,我不妨將話說的更清楚些。那何柔背後有貴人相助,蘇逢春也在替貴人辦事,這貴人背景可比寧安郡主厲害多了。」
「這……單是換子之事也就罷了,但何柔還犯了殺人罪,這是如何也無法通融的。」
宋傳義硬著頭皮駁斥曹知府的話,已經提前開始為自己的前途哀悼。
事到如今,他算是看明白了,今天這案子他不管怎麼判,都免不了得罪人。如果蘇逢春和何柔只是小錯,他睜隻眼閉隻眼就算了,但對方可是牽涉到了人命案中,讓他如何姑息?
「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何柔身懷六甲臨盆在即,不若等她生下孩子後再做處罰。」
「況且陛下仁慈,不願枉造殺孽,人命案必須上報到刑部,再經大理寺覆核。所以,在這件案子上越慎重越好,不必一味求快。」
面對曹知府的諄諄善誘,宋傳義沉默半響後,艱難應到:「好,下官就暫且將秋茉之案挪後宣判。至於蘇逢春、薛氏和離之事,先讓地方族老進行調和,若兩人無法達成一致再由府衙宣判。」
怕曹知府再反對,宋傳義拱手到:「還望大人莫要為難下官,這已經是我能做到的最大讓步了。」
曹知府心中冷哼一聲,暗道宋傳義為人迂腐不知變通,一輩子都難升遷,卻也知再逼迫下去只會適得其反。
左右只要今日先拖過去,隨後他就將找個由頭親自審理此案,再從死牢里找個女囚替何柔脫身便是。
「那就暫時這樣處理吧,宋知縣,這為官之道,你還有很多要學的地方。」
曹知府說完話後背著手離開,宋傳義扶正官帽,心中有些苦澀。
當初寒窗苦讀金榜題名時,他也曾發誓要做一個為民請命的好官,等到入了官場,他才知做官沒那麼容易。
究竟是天下烏鴉一般黑,還是水至清則無魚?他若還想替老百姓謀福,就不能不在某些時候讓步。
難,難,難。
宋知縣歸位後,堂審再度開啟,他揚聲道:「蘇逢春與薛嬋娟已達義絕條件,但念在兩人夫妻多年,又育有一子的情分上,先由地方調解,調解不成再由官衙督辦。」
「至於蘇柔買兇殺人一案——」
宋知縣話尚未說完,府衙外突然傳來通報聲,還有響鑼開道聲。
「平河公主駕到!」
隨著平河公主儀仗到來,圍在府衙外面的百姓瞬間沸騰起來。
那可是公主!皇帝的女兒公主!
皇帝是天子,皇帝的女兒可就是天女。
在老百姓眼裡,平河公主就跟欽差大人差不多,都代表著遠在京城的真龍天子。
「草民拜見公主!」
「公主萬福!」
「公主吉祥,公主千千歲!」
衙門外傳來百姓山呼行禮的聲音,公堂中眾人臉色各有不同。曹知府瞬間陰了臉,何柔先是驚訝接著是嫉恨,蘇逢春面上則浮現出憂色。<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宋知縣,這幾起案子情況複雜,你審了這麼久,不如到後堂歇一會兒。好好斟酌之後,再進行宣判。」
第256章 外室文中被貶為妾的原配31
堂審暫時中止, 曹知府背著手前往後堂,宋知縣跟在他身後。
魏寧看到這一幕,心中有些不悅, 起身走到顧辛夷身側, 壓低聲音略有不忿的說:「如今堂上局勢分明對你有利,這知府卻打斷宋知縣的宣判, 實在可恨。」
「這只能說明,蘇逢春和何柔對曹知府來說十分重要, 所以他才不顧規矩力保他們。」
可惜,若不是曹知府方才阻止,宋知縣已經當堂宣判了。在上峰壓力下,尚且能秉公判案, 證明宋傳義為人還算正直。
雖說這也有寧安郡主旁聽的功勞,但她只是郡主,沒有官職在身, 就算宋知縣顛倒黑白胡亂判案, 她在公堂上也難阻止。
案子初審結果出來, 後面再想翻案就難了。
「宋知縣不愧是青年才俊, 今日將諸多案件抽絲剝繭一一審理, 連陳年舊案都能破獲,連本官看了都要稱一聲佩服。」
「知府大人謬讚了, 下官只是履行職責而已。不知您臨時終止堂審,有何指教?」
宋傳義哪裡聽不出曹知府說的是反話,但官大一級壓死人, 他想結案順利, 少不得曹知府點頭。
而且曹知府不僅是他的上司,在京城中也有關係。若是得罪了他, 輕則烏紗帽不保,重則鋃鐺入獄。
「年輕人喜歡較真有點銳氣是好事,但很多時候,這世上事並不是非黑即白。」
「就像蘇逢春換子之事,說到底只是家務事,不如讓他們宗族內部自己掰扯。古話說,寧拆一座廟,不毀一樁婚。這件案子若發生在前朝,妻告夫就算罪情屬實,也要坐兩年牢。」
這條律宋傳義自然是清楚,但大啟開國時,長公主以女子之身帶兵打仗,立下汗馬功勞,太祖十分欣悅,在長公主的建議下提高了女子地位。
曹知府明示他和稀泥,宋知縣為難到:「可是寧安郡主那邊,明顯不會滿意這樣的判決。而且薛氏找到了何柔指使秋茉給她下毒的證據,蘇逢春還一味包庇犯婦何柔。」
「按照啟國律法,蘇逢春夫妻之間已達義絕的要求,下官也不好強行阻攔。」
曹知府轉動手手上扳指,目光中飽含深意:「傳義,我不妨將話說的更清楚些。那何柔背後有貴人相助,蘇逢春也在替貴人辦事,這貴人背景可比寧安郡主厲害多了。」
「這……單是換子之事也就罷了,但何柔還犯了殺人罪,這是如何也無法通融的。」
宋傳義硬著頭皮駁斥曹知府的話,已經提前開始為自己的前途哀悼。
事到如今,他算是看明白了,今天這案子他不管怎麼判,都免不了得罪人。如果蘇逢春和何柔只是小錯,他睜隻眼閉隻眼就算了,但對方可是牽涉到了人命案中,讓他如何姑息?
「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何柔身懷六甲臨盆在即,不若等她生下孩子後再做處罰。」
「況且陛下仁慈,不願枉造殺孽,人命案必須上報到刑部,再經大理寺覆核。所以,在這件案子上越慎重越好,不必一味求快。」
面對曹知府的諄諄善誘,宋傳義沉默半響後,艱難應到:「好,下官就暫且將秋茉之案挪後宣判。至於蘇逢春、薛氏和離之事,先讓地方族老進行調和,若兩人無法達成一致再由府衙宣判。」
怕曹知府再反對,宋傳義拱手到:「還望大人莫要為難下官,這已經是我能做到的最大讓步了。」
曹知府心中冷哼一聲,暗道宋傳義為人迂腐不知變通,一輩子都難升遷,卻也知再逼迫下去只會適得其反。
左右只要今日先拖過去,隨後他就將找個由頭親自審理此案,再從死牢里找個女囚替何柔脫身便是。
「那就暫時這樣處理吧,宋知縣,這為官之道,你還有很多要學的地方。」
曹知府說完話後背著手離開,宋傳義扶正官帽,心中有些苦澀。
當初寒窗苦讀金榜題名時,他也曾發誓要做一個為民請命的好官,等到入了官場,他才知做官沒那麼容易。
究竟是天下烏鴉一般黑,還是水至清則無魚?他若還想替老百姓謀福,就不能不在某些時候讓步。
難,難,難。
宋知縣歸位後,堂審再度開啟,他揚聲道:「蘇逢春與薛嬋娟已達義絕條件,但念在兩人夫妻多年,又育有一子的情分上,先由地方調解,調解不成再由官衙督辦。」
「至於蘇柔買兇殺人一案——」
宋知縣話尚未說完,府衙外突然傳來通報聲,還有響鑼開道聲。
「平河公主駕到!」
隨著平河公主儀仗到來,圍在府衙外面的百姓瞬間沸騰起來。
那可是公主!皇帝的女兒公主!
皇帝是天子,皇帝的女兒可就是天女。
在老百姓眼裡,平河公主就跟欽差大人差不多,都代表著遠在京城的真龍天子。
「草民拜見公主!」
「公主萬福!」
「公主吉祥,公主千千歲!」
衙門外傳來百姓山呼行禮的聲音,公堂中眾人臉色各有不同。曹知府瞬間陰了臉,何柔先是驚訝接著是嫉恨,蘇逢春面上則浮現出憂色。<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