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而打發走了孩子,謝秋白則和陳舒瑤一起,坐在樹蔭下,優哉游哉的喝汽水、吃瓜子。
「早知道去年就把他們三個扔這了,既有人幫忙看孩子,還能有外快,簡直不要太好。」
謝秋白搖著蒲扇,很是遺憾沒有早些想到如此妙招。
孩子不在身邊嗷嗷亂叫,連蟬鳴的聲音都變得親切了許多。
陳舒瑤翻看包裡帶的水壺,聽到謝秋白的話,不太贊同的道,「這麼熱的天,萬一中暑了怎麼辦?」
「放心吧,自己的孩子還能不了解嘛,他們就不是能忍耐自己難受,卻能不說的人,再說了,那麼多人看著呢,沒事。」
謝秋白抱來西瓜,切成兩半後,給陳舒瑤遞過去一半,自己就用勺子挖著吃了起來。
只覺得這樣舒舒服服、安安生生的坐著納涼吃瓜,才是正經過夏天。
但有了娃後,這樣簡單的要求,都顯得彌足珍貴了起來。
和謝秋白穿著背心、大褲衩仰躺在躺椅上晃悠藤椅不同,陳舒瑤今天是特意打扮了的,穿了一身的確良的長裙,長發飄飄仙氣十足,自然不能像謝秋白似的肆無忌憚。
這些年在顧家耳濡目染的,陳舒瑤舉止禮儀都向謝頌芝以及妯娌們學習,吃西瓜也是文雅的小口小口的。
過一會兒還要照照鏡子,免得把嘴唇上的口紅弄掉了。
謝秋白的半個西瓜都炫完了,陳舒瑤還只吃了一點,他在心裡「嘖」了一聲。
雖然現在風氣越來越開放了,公園廣場都有了跳舞的人,可城市女性好像比以前更加注重自己的儀表了。
他們這次來的拍攝場地是京郊,孩子們過了一把戲癮後,晚上謝秋白還帶他們去附近的林子裡摸知了猴,這可把小傢伙樂瘋了,拿著手電筒顛顛的滿樹林子亂竄。
還不時發一些怪叫,收穫也挺不錯的,第二天劇組每個人就吃到了幾隻油炸知了猴。
隨著知了猴的,還有三個小崽子跑遍劇組的賣乖,這是他們為數不多的靠自己得到的收穫。
連拍戲都不喜歡了,小寶拉住謝秋白央求,「爸爸爸爸,我們玩幾天再走吧,我要捉知了猴給爺爺奶奶吃。」
得了謝秋白允許後,他們三個就跑沒影了,原來是他們和附近村子上同齡的小孩約好了,晚上他們一起去捉知了猴。
村子裡的孩子沒有電燈,他們幾個願意拿出電燈,雙方爽快的就達成了玩耍協議。
看著孩子們的笑臉,謝秋白私底下和陳舒瑤說,「以後還是要多帶他們出來玩玩。」
話是這麼說,他們倆現在是上學,好歹還有固定的寒暑假,等到上班的時候,可就未必有這麼整塊充裕的時間帶孩子們玩了。
以前插隊的時候,孩子們天天和同齡小孩子爬樹下河溝的玩,回了京市後,他們都被送到了幼兒園或是小學,這樣的時間就少了許多。
加上大院的孩子們,一個個都精的跟猴似的,家教又嚴,懂事倒是懂事了,作為小孩子的樂趣卻少了許多。
看謝秋白遺憾的樣子,陳舒瑤安慰道,「有得就有失,他們也逐漸長大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第79章 (終章)
時光飛逝, 轉眼就邁入了八十年代,大街上的潮流人士帶著□□鏡,穿上了喇叭褲, 肩上扛著卡帶收音機。
歌舞廳開始流行了起來, 趁著這股東風。
謝秋白拿出前些年存下來的錢和鄭多海、張建國聯合開了一個歌舞廳,收入不菲,簡直算得上是日入斗金了。
在他和陳舒瑤畢業的時候,終於買下了一套兩進的四合院。
不過考慮到孩子們上學,以及他們的工作, 他們獲得留校任教的工作後, 就住在了學校的教職宿舍,雖然只是筒子樓里的一間房, 但住在學校人員簡單,完全擔心孩子們的安全了。
謝秋白除了留校任教, 還擔任製片廠的顧問一職, 是製作組中的一員。
這些年, 有謝秋白的各種腦洞,以及精良的製作團隊, 拍的電視劇或者是電影, 在海內外都廣受好評。
在文化輸出這一塊牢牢的占據了上風, 趁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開始有了一小撮海外的遊客來觀光,連化妝品和包包等的GG植入,也非常成功。
這一部分的出口貿易,做的也是風風火火。
謝秋白作為提出文化輸出這一觀點的第一人, 學校里對他十分重視,他除了教授學生課程外, 還擔任校辦公室的副主任一職。
也是因著他的突出表現,才會在他剛剛在校任職,就給他們一家分了一間宿舍居住。
唯一不方便的就是陳舒瑤,她上班需要騎自行車去上班,好在車程不遠,她任職的研究院距離京大有十多分鐘的車程。
終於能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三個小孩子,高興的不得了,這讓謝頌芝忍不住罵他們,「小沒良心的,真是白疼他們了。」
換來大寶小寶的一頓甜言蜜語攻擊,以及蛋黃不舍的哇哇大哭。
搞得本來還傷感的謝頌芝頭疼不已。
和謝秋白一起留校的還有鄭多海,顧秋筠畢業後就去了做研究,她的工作保密性高,工作任務重,她們家就需要一個照顧家庭和孩子的人,鄭多海對事業沒有多少野心,也很樂意清閒一些,陪著孩子長大。
對於顧秋筠和鄭多海的結合,陳舒瑤一開始是不大看好的,可現在看他們過的自得其樂,忍不住對謝秋白說,「你姐太有眼光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早知道去年就把他們三個扔這了,既有人幫忙看孩子,還能有外快,簡直不要太好。」
謝秋白搖著蒲扇,很是遺憾沒有早些想到如此妙招。
孩子不在身邊嗷嗷亂叫,連蟬鳴的聲音都變得親切了許多。
陳舒瑤翻看包裡帶的水壺,聽到謝秋白的話,不太贊同的道,「這麼熱的天,萬一中暑了怎麼辦?」
「放心吧,自己的孩子還能不了解嘛,他們就不是能忍耐自己難受,卻能不說的人,再說了,那麼多人看著呢,沒事。」
謝秋白抱來西瓜,切成兩半後,給陳舒瑤遞過去一半,自己就用勺子挖著吃了起來。
只覺得這樣舒舒服服、安安生生的坐著納涼吃瓜,才是正經過夏天。
但有了娃後,這樣簡單的要求,都顯得彌足珍貴了起來。
和謝秋白穿著背心、大褲衩仰躺在躺椅上晃悠藤椅不同,陳舒瑤今天是特意打扮了的,穿了一身的確良的長裙,長發飄飄仙氣十足,自然不能像謝秋白似的肆無忌憚。
這些年在顧家耳濡目染的,陳舒瑤舉止禮儀都向謝頌芝以及妯娌們學習,吃西瓜也是文雅的小口小口的。
過一會兒還要照照鏡子,免得把嘴唇上的口紅弄掉了。
謝秋白的半個西瓜都炫完了,陳舒瑤還只吃了一點,他在心裡「嘖」了一聲。
雖然現在風氣越來越開放了,公園廣場都有了跳舞的人,可城市女性好像比以前更加注重自己的儀表了。
他們這次來的拍攝場地是京郊,孩子們過了一把戲癮後,晚上謝秋白還帶他們去附近的林子裡摸知了猴,這可把小傢伙樂瘋了,拿著手電筒顛顛的滿樹林子亂竄。
還不時發一些怪叫,收穫也挺不錯的,第二天劇組每個人就吃到了幾隻油炸知了猴。
隨著知了猴的,還有三個小崽子跑遍劇組的賣乖,這是他們為數不多的靠自己得到的收穫。
連拍戲都不喜歡了,小寶拉住謝秋白央求,「爸爸爸爸,我們玩幾天再走吧,我要捉知了猴給爺爺奶奶吃。」
得了謝秋白允許後,他們三個就跑沒影了,原來是他們和附近村子上同齡的小孩約好了,晚上他們一起去捉知了猴。
村子裡的孩子沒有電燈,他們幾個願意拿出電燈,雙方爽快的就達成了玩耍協議。
看著孩子們的笑臉,謝秋白私底下和陳舒瑤說,「以後還是要多帶他們出來玩玩。」
話是這麼說,他們倆現在是上學,好歹還有固定的寒暑假,等到上班的時候,可就未必有這麼整塊充裕的時間帶孩子們玩了。
以前插隊的時候,孩子們天天和同齡小孩子爬樹下河溝的玩,回了京市後,他們都被送到了幼兒園或是小學,這樣的時間就少了許多。
加上大院的孩子們,一個個都精的跟猴似的,家教又嚴,懂事倒是懂事了,作為小孩子的樂趣卻少了許多。
看謝秋白遺憾的樣子,陳舒瑤安慰道,「有得就有失,他們也逐漸長大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第79章 (終章)
時光飛逝, 轉眼就邁入了八十年代,大街上的潮流人士帶著□□鏡,穿上了喇叭褲, 肩上扛著卡帶收音機。
歌舞廳開始流行了起來, 趁著這股東風。
謝秋白拿出前些年存下來的錢和鄭多海、張建國聯合開了一個歌舞廳,收入不菲,簡直算得上是日入斗金了。
在他和陳舒瑤畢業的時候,終於買下了一套兩進的四合院。
不過考慮到孩子們上學,以及他們的工作, 他們獲得留校任教的工作後, 就住在了學校的教職宿舍,雖然只是筒子樓里的一間房, 但住在學校人員簡單,完全擔心孩子們的安全了。
謝秋白除了留校任教, 還擔任製片廠的顧問一職, 是製作組中的一員。
這些年, 有謝秋白的各種腦洞,以及精良的製作團隊, 拍的電視劇或者是電影, 在海內外都廣受好評。
在文化輸出這一塊牢牢的占據了上風, 趁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開始有了一小撮海外的遊客來觀光,連化妝品和包包等的GG植入,也非常成功。
這一部分的出口貿易,做的也是風風火火。
謝秋白作為提出文化輸出這一觀點的第一人, 學校里對他十分重視,他除了教授學生課程外, 還擔任校辦公室的副主任一職。
也是因著他的突出表現,才會在他剛剛在校任職,就給他們一家分了一間宿舍居住。
唯一不方便的就是陳舒瑤,她上班需要騎自行車去上班,好在車程不遠,她任職的研究院距離京大有十多分鐘的車程。
終於能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三個小孩子,高興的不得了,這讓謝頌芝忍不住罵他們,「小沒良心的,真是白疼他們了。」
換來大寶小寶的一頓甜言蜜語攻擊,以及蛋黃不舍的哇哇大哭。
搞得本來還傷感的謝頌芝頭疼不已。
和謝秋白一起留校的還有鄭多海,顧秋筠畢業後就去了做研究,她的工作保密性高,工作任務重,她們家就需要一個照顧家庭和孩子的人,鄭多海對事業沒有多少野心,也很樂意清閒一些,陪著孩子長大。
對於顧秋筠和鄭多海的結合,陳舒瑤一開始是不大看好的,可現在看他們過的自得其樂,忍不住對謝秋白說,「你姐太有眼光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