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頁
等耳邊傳來女兒均勻綿長的呼吸聲,他才動了動。
伸手握住了周子琰的肩膀,百感交集。
周子琰知道他沒睡,隔著寶貝閨女,抬手捏了捏他的腮幫子,快睡。
吳旭東蹭了蹭她的手心,安心入睡。
兩口子凌晨四點就醒了,一個留守帳篷,一個找了個絕佳的觀測位置,等日出。
兩人都想讓女兒再睡一會兒,一直捱到天快亮了,這才叫醒了孩子。
一家三口刷了牙看日出去了。
天光乍破,鴨蛋一般青灰色的天際,裂開了一道細長的口子。
阿澈興奮極了,目不轉睛,周子琰則忙著調整三腳架,要拍幾張看日出的全家福。
很快,像是一滴紅墨水甩上天際,赤色光芒一點點暈染開來。
周子琰抓拍了兩張,繼續等一個完美的瞬間。
東方一片燃燒的火,旭日初升。
拍!
火勢見長,耀眼的紅日向上一掙,徹底離開了地平線的束縛,驕傲地向人間揮灑它的光輝和暖意。
拍!
鴨蛋青的天幕徹底退去,天光大亮,紅日冉冉向上,朝氣蓬勃。
拍!
短短的半個小時,就看到周子琰來來回回的奔波了。
飛速地摁下快門,延時拍攝,再飛速地回到他們父女身邊,加入鏡頭。
等到太陽不再泛紅,一家三口終於顧得上吃早飯。
吃飽喝足,收拾東西,下山!
阿澈原以為下山會輕鬆一點,到頭來還是一樣,大半程都在爸爸媽媽背上度過。
到山下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
正好下個館子吃頓晚飯。
還有一天時間,乾脆,就在附近轉轉。
第二天下午,去濟南坐飛機回家。
阿澈很是興奮,看到姥爺,小嘴叭叭的,一直介紹自己在泰山的見聞,像個不知疲倦的小馬駒。
吃完晚飯,還不忘去房間寫下登山的見聞,忙得像個小陀螺。
這天起,阿澈看到別的女孩子,會特別的溫柔,不吝表達自己的善意。
看到男孩子,也會明白,他們也有比女孩子弱小的個體。
也許是家庭條件不好,營養跟不上;也許是娘胎裡帶來的弱症,發育遲緩;也許是遺傳因素,天生矮小瘦弱;也許是後天受了傷,影響了健康成長……
總之,她比同齡人塊頭大,身體好,也不怎麼生病,她跑得也快,學得又多,那麼她跟媽媽一樣,做個大姐頭也是正常的吧!
既然是大姐頭,那當然要有大姐頭的樣子,不能做個斤斤計較的小家子氣,除非對方突破了她的原則她的底線,否則她都會一笑置之。
她每天只有上午去學校,爸爸說了,這是為了讓她保持跟同齡人的基礎社交,讓她體驗小孩子的朝氣蓬勃。
從中午開始,她就跟爸爸待在一起,要麼看書寫字畫畫,要麼拆機器,做實驗,搗鼓各種奇奇怪胎的手工作品。
東西越來越多,實驗器材也越來越放不下。
爸爸大手一揮,在學校旁邊新建的樓盤,買了一套大平層。
六百多平,比姥姥姥爺家的還大。
除了兩個臥室,一個書房,一個花房,其他房間全都給她做了實驗室、小倉庫,手工室,圖書室……
爸爸還讓他的朋友老江,特地定製了一台超大的電視機,擺在客廳里,這樣父女倆拆機器的時候還可以看看電視節目,放鬆放鬆。
香港回歸的那天,阿澈難得的收起了她的「雜貨攤兒」,坐在沙發上,伏在爸爸肩上,一臉嚴肅地觀看回歸的直播。
三軍儀仗隊女兵方隊出現的時候,阿澈興奮地坐直了身體!
女兵哎!
這些阿姨跟媽媽一樣,又高又漂亮,一臉的堅毅和虔誠!
阿澈不禁好奇:「爸爸,媽媽怎麼沒有去?」
「這些女兵會留下來駐守,媽媽要守護海疆的東大門,去不了。」吳旭東撫摸著女兒的腦袋,認真解釋。
阿澈一知半解,等直播結束,便讓爸爸給她講講地理方面的知識。
原來爸爸早就給她準備好了地球儀,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完整的,拼圖版的,都有!
阿澈又有了新的興趣,不知疲倦。
*
一晃,年底了,一九九八年快來了。
畢業了十年的吳旭東,應邀參加同學聚會。
帶著老婆孩子,親自開車過去。
飛機太快,火車太擠,自己開車,看看沿途的風景,欣賞祖國大好河山,豈不美哉?
他的這些同學,不少人家都帶了孩子。
有的響應計劃生育號召,一家三口;有的深陷傳統糟粕觀念的泥淖,非要拼個兒子,一個接一個地生。
最多的一家,帶了五個孩子過來。
誰呢?
鄧遠航唄。
自打畢業那年他爸爸出事,他就驕傲不起來了。
他進了個機械廠,從瞧不起普通工人的人上人,成了個普通平凡的車間工人。
他爸爸伏法前千叮萬囑,一定要生個兒子,一定要把香火傳承下去,三代之後繼續考公務員,三十六年後,又是一家子體面人了。
鄧遠航深以為然。
明明工資就那麼一點,也還是拼了命的讓他老婆生。<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伸手握住了周子琰的肩膀,百感交集。
周子琰知道他沒睡,隔著寶貝閨女,抬手捏了捏他的腮幫子,快睡。
吳旭東蹭了蹭她的手心,安心入睡。
兩口子凌晨四點就醒了,一個留守帳篷,一個找了個絕佳的觀測位置,等日出。
兩人都想讓女兒再睡一會兒,一直捱到天快亮了,這才叫醒了孩子。
一家三口刷了牙看日出去了。
天光乍破,鴨蛋一般青灰色的天際,裂開了一道細長的口子。
阿澈興奮極了,目不轉睛,周子琰則忙著調整三腳架,要拍幾張看日出的全家福。
很快,像是一滴紅墨水甩上天際,赤色光芒一點點暈染開來。
周子琰抓拍了兩張,繼續等一個完美的瞬間。
東方一片燃燒的火,旭日初升。
拍!
火勢見長,耀眼的紅日向上一掙,徹底離開了地平線的束縛,驕傲地向人間揮灑它的光輝和暖意。
拍!
鴨蛋青的天幕徹底退去,天光大亮,紅日冉冉向上,朝氣蓬勃。
拍!
短短的半個小時,就看到周子琰來來回回的奔波了。
飛速地摁下快門,延時拍攝,再飛速地回到他們父女身邊,加入鏡頭。
等到太陽不再泛紅,一家三口終於顧得上吃早飯。
吃飽喝足,收拾東西,下山!
阿澈原以為下山會輕鬆一點,到頭來還是一樣,大半程都在爸爸媽媽背上度過。
到山下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
正好下個館子吃頓晚飯。
還有一天時間,乾脆,就在附近轉轉。
第二天下午,去濟南坐飛機回家。
阿澈很是興奮,看到姥爺,小嘴叭叭的,一直介紹自己在泰山的見聞,像個不知疲倦的小馬駒。
吃完晚飯,還不忘去房間寫下登山的見聞,忙得像個小陀螺。
這天起,阿澈看到別的女孩子,會特別的溫柔,不吝表達自己的善意。
看到男孩子,也會明白,他們也有比女孩子弱小的個體。
也許是家庭條件不好,營養跟不上;也許是娘胎裡帶來的弱症,發育遲緩;也許是遺傳因素,天生矮小瘦弱;也許是後天受了傷,影響了健康成長……
總之,她比同齡人塊頭大,身體好,也不怎麼生病,她跑得也快,學得又多,那麼她跟媽媽一樣,做個大姐頭也是正常的吧!
既然是大姐頭,那當然要有大姐頭的樣子,不能做個斤斤計較的小家子氣,除非對方突破了她的原則她的底線,否則她都會一笑置之。
她每天只有上午去學校,爸爸說了,這是為了讓她保持跟同齡人的基礎社交,讓她體驗小孩子的朝氣蓬勃。
從中午開始,她就跟爸爸待在一起,要麼看書寫字畫畫,要麼拆機器,做實驗,搗鼓各種奇奇怪胎的手工作品。
東西越來越多,實驗器材也越來越放不下。
爸爸大手一揮,在學校旁邊新建的樓盤,買了一套大平層。
六百多平,比姥姥姥爺家的還大。
除了兩個臥室,一個書房,一個花房,其他房間全都給她做了實驗室、小倉庫,手工室,圖書室……
爸爸還讓他的朋友老江,特地定製了一台超大的電視機,擺在客廳里,這樣父女倆拆機器的時候還可以看看電視節目,放鬆放鬆。
香港回歸的那天,阿澈難得的收起了她的「雜貨攤兒」,坐在沙發上,伏在爸爸肩上,一臉嚴肅地觀看回歸的直播。
三軍儀仗隊女兵方隊出現的時候,阿澈興奮地坐直了身體!
女兵哎!
這些阿姨跟媽媽一樣,又高又漂亮,一臉的堅毅和虔誠!
阿澈不禁好奇:「爸爸,媽媽怎麼沒有去?」
「這些女兵會留下來駐守,媽媽要守護海疆的東大門,去不了。」吳旭東撫摸著女兒的腦袋,認真解釋。
阿澈一知半解,等直播結束,便讓爸爸給她講講地理方面的知識。
原來爸爸早就給她準備好了地球儀,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完整的,拼圖版的,都有!
阿澈又有了新的興趣,不知疲倦。
*
一晃,年底了,一九九八年快來了。
畢業了十年的吳旭東,應邀參加同學聚會。
帶著老婆孩子,親自開車過去。
飛機太快,火車太擠,自己開車,看看沿途的風景,欣賞祖國大好河山,豈不美哉?
他的這些同學,不少人家都帶了孩子。
有的響應計劃生育號召,一家三口;有的深陷傳統糟粕觀念的泥淖,非要拼個兒子,一個接一個地生。
最多的一家,帶了五個孩子過來。
誰呢?
鄧遠航唄。
自打畢業那年他爸爸出事,他就驕傲不起來了。
他進了個機械廠,從瞧不起普通工人的人上人,成了個普通平凡的車間工人。
他爸爸伏法前千叮萬囑,一定要生個兒子,一定要把香火傳承下去,三代之後繼續考公務員,三十六年後,又是一家子體面人了。
鄧遠航深以為然。
明明工資就那麼一點,也還是拼了命的讓他老婆生。<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