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雖說如今的百姓要比之前富裕,但是這個免費的一餐誰又會想要錯過。而且只讀半日,另外還有半日,也是可以幫家裡做些活計的,不會耽誤事兒。
這女子書院開辦的成本也不會太高,長公主早有成算,「至於銀錢,等他回來再說。」
這個他是誰,大家都心知肚明,小王爺有自己的造紙廠和印刷廠,再加上他的鋪子本就招收女工,這些書院倒是有些定向培養的意味了。對朝廷來說,得了美名;對小王爺來說,得了人才;對百姓人家來說,省了銀子還可能給閨女找了份好差事。
如此一來,這女子書院必是可以做成的。
榮親王看著神采飛揚的妻子,再看看皇姐,果然這天下就沒有皇姐辦不到的事情。「朝廷要興科舉,是不是也要效仿這女子書院?」
「大可不必,選擇科舉路為的當官,這麼大的誘惑在前,何必朝廷再費心思?不過對於家境貧寒的優秀學子可以予以一定的獎勵,其他人,若是不是讀書的料,早點去做點營生養家餬口更好。」
長公主與小王爺聊過這科舉制,小王爺曾設想過一種情形,若是有人為這科舉一考二、三十年,從不曾管過家裡的銀錢、生計,等到年過五十考中了,這種人可堪為官?
想到這,長公主的表情有一瞬間的僵硬,她看了一眼榮親王,猶豫了一下,還是問了句,「這科舉你可設了年紀的限制或者次數的限制?」
榮親王從未想過這問題,「為何要設限制?」
「一個考了幾十年才考上的人,待到他高中時,已經年過半百,你準備用這樣的人嗎?」
饒是端木帝想到朝廷上擠滿一堆這樣的老頭子都覺得頭皮發麻,「景兒說的對,還是要增加些限制才是。」
榮親王將他寫好的摺子拿給長公主,長公主嘆了口氣,看了眼坐在上方看戲的端木帝,無奈地接了過來。打開這摺子,一目十行地看了起來。
看的出,榮親王是用了心思的,從科舉所考的內容、考試的方式、選拔的方式都有非常明確的章程,甚至還對特科進行了專項說明。
以後這朝廷選官,官自科舉考試產生,每個地方有官學,也同樣允許民間書院存在,無論是哪裡的學子都可以參加科舉;這吏則是由特科產生,吏雖然晉升空間有限,但是每個吏都有一個本地官學的學位,且免費。
流程都沒問題,有問題的是這個摺子恐怕太過高估人性了。「若是考生舞弊,當如何?若是考官舞弊,又當如何?」
榮親王應該是考慮這個問題,他幾乎沒有猶豫便脫口而出,「考生舞弊永久取消考試資格,考官舞弊就地罷官免職。」
「不夠。」長公主當然知道他的善良和仁慈,可是善良和仁慈是不夠的。
端木帝早就看過這摺子,他和長公主的關注點是一樣的。端木少承不缺能力,不缺眼光,只是這心太軟了。
長公主看著榮親王,一字一句地反問「你當真不明白嗎?朝廷的官、吏都將從科舉、特科中產生,如果有人有本事讓族中子弟都考上呢?長此以往這科舉制與察舉制,還有什麼區別嗎。」
不過是罷官免職罷了,為了一城的權利,為了一族的利益,便是百兩銀子都有人捨得,這樣小的代價對應的是這樣滔天的利益,人會怎麼選?
榮親王怎麼會不明白呢,他不是不明白,只是若是行連帶之責,總會牽連許多無辜之人。察舉制,想想端木帝這些年的殫精竭慮,再想想他的嫡姐幾次披甲上陣,是他自誤了。
考慮片刻後,榮親王方說,「考生舞弊一是找人代考,二是夾帶。可要求五名考生連帶擔保,並要求戶籍所在的官府出具身份證明函,若是查出代考,所有擔保者全部取消考試資格,舞弊者終身不予再次參加考試,其他人若是明知代考依舊作保,也是永久取消考試資格。」
地方官員若是履職不力,在晉升考核時自然要得個差評,具體懲罰要看這舞弊的嚴重程度。若是知法犯法,那就就地罷免,且其子孫三代都無資格再參與科舉。
「若是夾帶,被查出後,舞弊者終身不予再次參加考試。」
長公主想了想說,「夾帶者也需禁止其下一代參與科舉。」夾帶的手段一定層出不窮,總有人會去賭那個「不被發現」的概率,不如直接加重懲罰,讓一部分人放棄這想法。
榮親王應下後,直接提筆記下,復又說「被朝廷派去當考官若是執法犯法,本人問斬,子孫三代不得再考科舉。若是有戴罪立功或者事發前自首認罪,可適當從寬。」
澹臺驚鴻也不插話,只是看著這姐弟兩個議事,她突然想明白了,為何今天留下了她。若是所料不錯,榮親王這科舉辦法頒布下去不久,就會正式進行科舉。朝廷等著新鮮血液,這科舉自然是越快越好。
端木帝很明顯在讓榮親王培養自己的班底,那這次的科舉主考官就很可能出自他們澹臺家,今日這議題,是無心,也是有意。她並不介意這樣的敲打,畢竟一個家族想要走的長遠,是不可能依靠歪門邪道的。等過幾日,倒是要請母親來王府坐坐了。
姐弟兩個一人一句的,又將這原有的科舉章程擴充了不少。<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女子書院開辦的成本也不會太高,長公主早有成算,「至於銀錢,等他回來再說。」
這個他是誰,大家都心知肚明,小王爺有自己的造紙廠和印刷廠,再加上他的鋪子本就招收女工,這些書院倒是有些定向培養的意味了。對朝廷來說,得了美名;對小王爺來說,得了人才;對百姓人家來說,省了銀子還可能給閨女找了份好差事。
如此一來,這女子書院必是可以做成的。
榮親王看著神采飛揚的妻子,再看看皇姐,果然這天下就沒有皇姐辦不到的事情。「朝廷要興科舉,是不是也要效仿這女子書院?」
「大可不必,選擇科舉路為的當官,這麼大的誘惑在前,何必朝廷再費心思?不過對於家境貧寒的優秀學子可以予以一定的獎勵,其他人,若是不是讀書的料,早點去做點營生養家餬口更好。」
長公主與小王爺聊過這科舉制,小王爺曾設想過一種情形,若是有人為這科舉一考二、三十年,從不曾管過家裡的銀錢、生計,等到年過五十考中了,這種人可堪為官?
想到這,長公主的表情有一瞬間的僵硬,她看了一眼榮親王,猶豫了一下,還是問了句,「這科舉你可設了年紀的限制或者次數的限制?」
榮親王從未想過這問題,「為何要設限制?」
「一個考了幾十年才考上的人,待到他高中時,已經年過半百,你準備用這樣的人嗎?」
饒是端木帝想到朝廷上擠滿一堆這樣的老頭子都覺得頭皮發麻,「景兒說的對,還是要增加些限制才是。」
榮親王將他寫好的摺子拿給長公主,長公主嘆了口氣,看了眼坐在上方看戲的端木帝,無奈地接了過來。打開這摺子,一目十行地看了起來。
看的出,榮親王是用了心思的,從科舉所考的內容、考試的方式、選拔的方式都有非常明確的章程,甚至還對特科進行了專項說明。
以後這朝廷選官,官自科舉考試產生,每個地方有官學,也同樣允許民間書院存在,無論是哪裡的學子都可以參加科舉;這吏則是由特科產生,吏雖然晉升空間有限,但是每個吏都有一個本地官學的學位,且免費。
流程都沒問題,有問題的是這個摺子恐怕太過高估人性了。「若是考生舞弊,當如何?若是考官舞弊,又當如何?」
榮親王應該是考慮這個問題,他幾乎沒有猶豫便脫口而出,「考生舞弊永久取消考試資格,考官舞弊就地罷官免職。」
「不夠。」長公主當然知道他的善良和仁慈,可是善良和仁慈是不夠的。
端木帝早就看過這摺子,他和長公主的關注點是一樣的。端木少承不缺能力,不缺眼光,只是這心太軟了。
長公主看著榮親王,一字一句地反問「你當真不明白嗎?朝廷的官、吏都將從科舉、特科中產生,如果有人有本事讓族中子弟都考上呢?長此以往這科舉制與察舉制,還有什麼區別嗎。」
不過是罷官免職罷了,為了一城的權利,為了一族的利益,便是百兩銀子都有人捨得,這樣小的代價對應的是這樣滔天的利益,人會怎麼選?
榮親王怎麼會不明白呢,他不是不明白,只是若是行連帶之責,總會牽連許多無辜之人。察舉制,想想端木帝這些年的殫精竭慮,再想想他的嫡姐幾次披甲上陣,是他自誤了。
考慮片刻後,榮親王方說,「考生舞弊一是找人代考,二是夾帶。可要求五名考生連帶擔保,並要求戶籍所在的官府出具身份證明函,若是查出代考,所有擔保者全部取消考試資格,舞弊者終身不予再次參加考試,其他人若是明知代考依舊作保,也是永久取消考試資格。」
地方官員若是履職不力,在晉升考核時自然要得個差評,具體懲罰要看這舞弊的嚴重程度。若是知法犯法,那就就地罷免,且其子孫三代都無資格再參與科舉。
「若是夾帶,被查出後,舞弊者終身不予再次參加考試。」
長公主想了想說,「夾帶者也需禁止其下一代參與科舉。」夾帶的手段一定層出不窮,總有人會去賭那個「不被發現」的概率,不如直接加重懲罰,讓一部分人放棄這想法。
榮親王應下後,直接提筆記下,復又說「被朝廷派去當考官若是執法犯法,本人問斬,子孫三代不得再考科舉。若是有戴罪立功或者事發前自首認罪,可適當從寬。」
澹臺驚鴻也不插話,只是看著這姐弟兩個議事,她突然想明白了,為何今天留下了她。若是所料不錯,榮親王這科舉辦法頒布下去不久,就會正式進行科舉。朝廷等著新鮮血液,這科舉自然是越快越好。
端木帝很明顯在讓榮親王培養自己的班底,那這次的科舉主考官就很可能出自他們澹臺家,今日這議題,是無心,也是有意。她並不介意這樣的敲打,畢竟一個家族想要走的長遠,是不可能依靠歪門邪道的。等過幾日,倒是要請母親來王府坐坐了。
姐弟兩個一人一句的,又將這原有的科舉章程擴充了不少。<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