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頁
端木帝詫異地看了眼女兒,她這是還沒收到信?「北蠻人已經退兵了,這次來犯的拓跋色勒。」
拓跋色勒因為前幾年在端木國輸了上千匹戰馬,回去後就被北蠻王奪了兵權,一直不得重用。這次也不知道是如何說服北蠻王再次獲得兵權,他率兵到邊境狀似進攻,實際又是一陣燒殺搶掠就退回北蠻國了。
等小王爺到達涼城時,這北蠻人早都沒影了。但是小王爺和蕭家軍卻不打算就這樣算了,他們想要徹底解決北境的問題,所以決定主動出擊。
長公主沒想到事情會如此發展,「阿謙領兵?」
「別擔心,,你在帝京等他回來就是了。」端木帝可不捨得女兒再上戰場,何況他覺得完全不必擔心手裡有火藥的小王爺,反倒是北蠻人才該擔心一下。
「皇姐,你別光顧著姐夫啊。」
長公主一時很想翻個白眼,「我就是不去涼城,也只想在長公主府里好好休息一下。」
「回什麼長公主府,你這天驕宮是住不下嗎?」皇后都多久沒見到女兒了,她心裡也明白,女兒遲早還是會離開的,所以眼下還是住在跟前的好,要是回了長公主府,都不知道多久才會進宮一次。
端木帝也開了口,「雲謙還在涼城,你一個回長公主府也太清冷了,就住宮裡,等小石頭和小竹子來了就一起住天驕宮。」
帝後早就把兩個外孫的東西準備好,就等著他們來了。現在可不是過往,朝臣、宗親就算想對皇帝的家事指手畫腳,也要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秋後算帳只會遲到,不會不到。
忙碌了這麼多年,突然閒下來的長公主有些不適應,不過她知道以後的日子還長,她會習慣這樣沒有壓力、沒有危機的生活。除去一身朝事,她才發現每日的時間居然有這麼多。
榮親王來找長公主的次數有點多,被姐姐嫌棄的榮親王乾脆拖著王妃一起進宮。長公主是當真喜歡澹臺驚鴻,澹臺驚鴻這些年一直在編撰女子的書,但是有些地方她還是拿不準,所以乾脆就順著榮親王來叨擾長公主了。
長公主看著澹臺驚鴻那一冊冊的手稿,心下也是佩服,若非榑覽群書豈能寫出這般出彩的女傳。「驚鴻,你所著之書必將名傳千古。」
「皇姐,我想讓更多的女子能讀到書,不在將自己的人生定義為依附。」因為定川王,這天下不少女子有了自力更生的機會;因為長公主,這天下有了無數女子認識到女子並非只能局限在後院的四方天。
她,澹臺驚鴻也是因為長公主才有了這樣的機會出書立著。她所求並非名利,只是希望這天下的女子能有更多的機會去施展自己的才能、抱負。
「我明白的,這些都不是一蹴而的事情。我們有生之年,也許只能開個頭,未來還需要更多人去堅持、去努力。」長公主這一生都會致力於女子應有的權利,但是她從不會自大到認為自己可以立時改變「傳統」。
澹臺驚鴻眼裡流光,她笑著說,「總要有人先去開始,才有以後的未來可期。」
澹臺驚鴻為女子所修注的書,是關于思想和女子教育的。至於明經一類的書,她並不認為需要專門再修一版女子用的,因為這天下的人都是人,無論男女。單獨修注所謂的「女子用」,本身就是一種歧視。
這書名為《女子傳》,寫了品德篇、才行篇、人物篇。品德可不是三從四德,而是作為一個人的品德,她與長公主也是常有書信來往,自然知道當年女戶之事。
品德篇中就有寫到這事,身為女子當知本身乃是天地間獨一的個體,並非因為是女子身,就不能擁有戶籍、財產、選擇權等……為母則剛,要為自己負責,也要為孩子負責。她的觀點中有個與線下主流思想完全不同的地方,便是女子要學會「爭」,去爭取自己應得,才能有立足之地。
才行篇更是講了諸多的手藝,無論是種地、織布、繡花,乃至做飯都是門手藝。「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出自周易),這句話不止適用於男子,同樣適用於女子。每個人生來就有自己的長處,去努力,然後就會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人物篇講的是各行各業的優秀的女子,有江城擅長刺繡的大家,開教坊免費教授技藝,讓很多孤兒寡婦有了養活自己的本事。有林城擅長治療外傷的女大夫,幫助許多獵戶活下來。更有如長公主一般的傳奇女子。
長公主看了自己的人物傳記,只是刪去了一些誇讚之詞,她同樣不在乎是否揚名,但是她知道她的存在可以給很多女子信心,自立自強的信心,所以她沒有要求刪去她的人物傳。
其實整個女傳的核心在於:女子應該正視自己作為女子的事情,身為女子並不因為性別低人一等,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一樣可以。女子應該讀書、學藝,成為更好的自己。
還有一層隱晦的含義,「獨立」,但是這樣敏感的字眼並不適合直白地出現在眾人的視野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拓跋色勒因為前幾年在端木國輸了上千匹戰馬,回去後就被北蠻王奪了兵權,一直不得重用。這次也不知道是如何說服北蠻王再次獲得兵權,他率兵到邊境狀似進攻,實際又是一陣燒殺搶掠就退回北蠻國了。
等小王爺到達涼城時,這北蠻人早都沒影了。但是小王爺和蕭家軍卻不打算就這樣算了,他們想要徹底解決北境的問題,所以決定主動出擊。
長公主沒想到事情會如此發展,「阿謙領兵?」
「別擔心,,你在帝京等他回來就是了。」端木帝可不捨得女兒再上戰場,何況他覺得完全不必擔心手裡有火藥的小王爺,反倒是北蠻人才該擔心一下。
「皇姐,你別光顧著姐夫啊。」
長公主一時很想翻個白眼,「我就是不去涼城,也只想在長公主府里好好休息一下。」
「回什麼長公主府,你這天驕宮是住不下嗎?」皇后都多久沒見到女兒了,她心裡也明白,女兒遲早還是會離開的,所以眼下還是住在跟前的好,要是回了長公主府,都不知道多久才會進宮一次。
端木帝也開了口,「雲謙還在涼城,你一個回長公主府也太清冷了,就住宮裡,等小石頭和小竹子來了就一起住天驕宮。」
帝後早就把兩個外孫的東西準備好,就等著他們來了。現在可不是過往,朝臣、宗親就算想對皇帝的家事指手畫腳,也要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秋後算帳只會遲到,不會不到。
忙碌了這麼多年,突然閒下來的長公主有些不適應,不過她知道以後的日子還長,她會習慣這樣沒有壓力、沒有危機的生活。除去一身朝事,她才發現每日的時間居然有這麼多。
榮親王來找長公主的次數有點多,被姐姐嫌棄的榮親王乾脆拖著王妃一起進宮。長公主是當真喜歡澹臺驚鴻,澹臺驚鴻這些年一直在編撰女子的書,但是有些地方她還是拿不準,所以乾脆就順著榮親王來叨擾長公主了。
長公主看著澹臺驚鴻那一冊冊的手稿,心下也是佩服,若非榑覽群書豈能寫出這般出彩的女傳。「驚鴻,你所著之書必將名傳千古。」
「皇姐,我想讓更多的女子能讀到書,不在將自己的人生定義為依附。」因為定川王,這天下不少女子有了自力更生的機會;因為長公主,這天下有了無數女子認識到女子並非只能局限在後院的四方天。
她,澹臺驚鴻也是因為長公主才有了這樣的機會出書立著。她所求並非名利,只是希望這天下的女子能有更多的機會去施展自己的才能、抱負。
「我明白的,這些都不是一蹴而的事情。我們有生之年,也許只能開個頭,未來還需要更多人去堅持、去努力。」長公主這一生都會致力於女子應有的權利,但是她從不會自大到認為自己可以立時改變「傳統」。
澹臺驚鴻眼裡流光,她笑著說,「總要有人先去開始,才有以後的未來可期。」
澹臺驚鴻為女子所修注的書,是關于思想和女子教育的。至於明經一類的書,她並不認為需要專門再修一版女子用的,因為這天下的人都是人,無論男女。單獨修注所謂的「女子用」,本身就是一種歧視。
這書名為《女子傳》,寫了品德篇、才行篇、人物篇。品德可不是三從四德,而是作為一個人的品德,她與長公主也是常有書信來往,自然知道當年女戶之事。
品德篇中就有寫到這事,身為女子當知本身乃是天地間獨一的個體,並非因為是女子身,就不能擁有戶籍、財產、選擇權等……為母則剛,要為自己負責,也要為孩子負責。她的觀點中有個與線下主流思想完全不同的地方,便是女子要學會「爭」,去爭取自己應得,才能有立足之地。
才行篇更是講了諸多的手藝,無論是種地、織布、繡花,乃至做飯都是門手藝。「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出自周易),這句話不止適用於男子,同樣適用於女子。每個人生來就有自己的長處,去努力,然後就會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人物篇講的是各行各業的優秀的女子,有江城擅長刺繡的大家,開教坊免費教授技藝,讓很多孤兒寡婦有了養活自己的本事。有林城擅長治療外傷的女大夫,幫助許多獵戶活下來。更有如長公主一般的傳奇女子。
長公主看了自己的人物傳記,只是刪去了一些誇讚之詞,她同樣不在乎是否揚名,但是她知道她的存在可以給很多女子信心,自立自強的信心,所以她沒有要求刪去她的人物傳。
其實整個女傳的核心在於:女子應該正視自己作為女子的事情,身為女子並不因為性別低人一等,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一樣可以。女子應該讀書、學藝,成為更好的自己。
還有一層隱晦的含義,「獨立」,但是這樣敏感的字眼並不適合直白地出現在眾人的視野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