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頁
現在她的眼睛已經無礙了,她想做什麼都可以。
不過,小郡主還是忍住了。
她耐著性子,先將細繩解了下來,將串在其中的金葉子倒出來丟到一邊,拿起另一樣東西串到了細繩里。
見陸雲門在看,她提起細繩,將上面的東西朝著他晃了晃:「這比那半隻青銅麒麟重要多了。」
說完,她把細繩重新繫到陸雲門的頸上。
串在細繩上的,從外面看著不過是一個尋常的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可陸扶光將它相合的子母口打開後,卻從裡面取出了一張被疊了無數層的紙。
「這就是我皇祖母找了十六年的東西。」
一切的一切,從哪裡開始說起比較好呢?
或許,從范陽?從馮先生?
最先發現范陽還有人在找馮先生的是賈內監的手下。
那個時候,小郡主還用著「阿柿」的名字,用著臨清錢萬寧家錢九娘子的來歷,在范陽盧氏里招搖撞騙、做著抱貓侍婢。
就在盧梧枝帶著她去打馬球的那一日,賈內監的手下向他報信,說他們發現在范陽城裡、發現了一個在打探馮先生的男子。
賈內監怕這人會打草驚蛇,壞了貴人的謀劃,所以馬上將此事寫於細絹、卷得極小極細,在點心肆悄悄地遞給了小郡主。
她看完,將它燒了。然後幾乎沒用她等,盧綠沉被盧梧枝克得病又發作的事兒就傳遍了盧府,游醫也跟著出了場。
盧梧枝在游醫屋門前站的那三日,她的行事便宜極了。賈內監只用短褐穿結地佝僂著混進巷子鬧騰的人群里,就能走到她身邊,不惹任何人生疑地同她說話。
他從她那兒領了命,盯梢著那名在打聽馮先生的男子,並在他睡著時給他用了迷香。
以那迷香的藥力,就算當晚外面天塌地陷,他也只會酣睡不醒。
而後,小郡主只用藉口更衣,從盧府掛著燈籠的馬車旁稍走開一會兒,走進另一駕匿在夜色里的馬車裡,就見到了那個被賈內監來來回回提了許多次的男子。
命人將他扒光了搜身,一盞茶的功夫都不用,她就看到了被他層層緊裹在布帛里的麟趾金。
正圓背中空,形如圓足獸蹄,金光奪目,確實是七八百年前的古物。
帶著這種東西來尋馮先生。
那時,她就對瞿錦葉黃金的來歷有了猜想。
但黃金就是黃金,沒什麼稀奇,她只看了兩眼就把它放到一邊了。
讓她在意的,反而是包住麟趾金的那幾張布帛上的氣味。
外面的幾張有些聞不到了,但從裹在最裡面的一兩層布帛上卻還能聞到。
是她喜歡的氣味。
很淡。
像是浸在了布裡面。
那時,她想了很久都沒能弄明白這氣味到底是什麼。不過,就在不久之後,她就又聞到了。
那是烘在炭爐架子上的辛夷花散出來的香氣。
是常年沾在需要鎮痛的阿細夫人身上、浸漬般地染透了她整間屋子所有物什的、獨特的藥香。
但當時,除了他的眼睛剛被一手極精湛的金篦針撥治過外,小郡主沒能再在那男子身上看出什麼。
所以她便叫人毫無差錯地將一切還原,要還原到、等他明日醒來時絕不會知道自己曾離開過床榻。
如此,只用派人繼續跟著他就行了。
她的人盯了他許久,久到看著他一無所獲地走出范陽、跟著他一路跋涉、隨著他進了河東,然後,在一片荒林中,他們將他跟丟了。
收到「將人跟丟了」的請罪書時,小郡主已經在永濟州的道觀里等候汝陽夫人一行了。
她將信隨手伸進了一座長信宮燈的燭火里,火光燎得她眼睛脹痛,所以,她只在它被火舌捲入時就轉了身、合了眼。
那時的她想,尾隨那男子的,可都是最擅此事的能人,連他們都失手了,看來河東的確是值得她親自一去的地方。
如今看來,的確是、很值得。
「這就是當年眾人助瞿錦葉密謀起兵、與他歃血為誓時畫押留名的那張盟約。」
小郡主細心地將紙一層層展開,最後,舉給陸雲門看。
瞿玄青會輸,實在是她自己的運不好。
陸扶光發現洞窟暗道,跟所有的陰謀詭計全不相關,只是一個再小不過的巧合。
就在她第一次同阿細夫人單獨說話的那日,阿細夫人提著魚簍離開後,坐在院子裡的陸扶光從藤搖椅上摔了下去,她摸索著向前,卻爬到了花盆之間。
然後,就在她要繼續向前伸手時,雙頭人出現,叫住了她。
多奇怪呀。
從給他們開了門後就無聲無息藏起來的雙頭人突然出現,那樣急地不讓她碰前面的花盆。
他們說有蜂子,會蜇人。
可她仔細聽了,沒有蜂子的聲音。
那麼,就是那花盆不能碰了。
不能碰。
便一定要碰。
她並不急。
她建山靈廟,請章鐸前去看為百姓看診,章鐸便常常不歸家。她又與雙頭人籌備血月擊鏡,雙頭人便也離開了那間院子。
如此,只用等阿細夫人外出,她就可以在那院子裡惟所欲為了。
果然,花盆下面,藏著條密道。
密道下是座四通八達的地下洞穴,其中一條路走到底,竟是一處可見天光的山壁崖窟,它的正對面就是崖邊寺的經堂和高塔。<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不過,小郡主還是忍住了。
她耐著性子,先將細繩解了下來,將串在其中的金葉子倒出來丟到一邊,拿起另一樣東西串到了細繩里。
見陸雲門在看,她提起細繩,將上面的東西朝著他晃了晃:「這比那半隻青銅麒麟重要多了。」
說完,她把細繩重新繫到陸雲門的頸上。
串在細繩上的,從外面看著不過是一個尋常的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可陸扶光將它相合的子母口打開後,卻從裡面取出了一張被疊了無數層的紙。
「這就是我皇祖母找了十六年的東西。」
一切的一切,從哪裡開始說起比較好呢?
或許,從范陽?從馮先生?
最先發現范陽還有人在找馮先生的是賈內監的手下。
那個時候,小郡主還用著「阿柿」的名字,用著臨清錢萬寧家錢九娘子的來歷,在范陽盧氏里招搖撞騙、做著抱貓侍婢。
就在盧梧枝帶著她去打馬球的那一日,賈內監的手下向他報信,說他們發現在范陽城裡、發現了一個在打探馮先生的男子。
賈內監怕這人會打草驚蛇,壞了貴人的謀劃,所以馬上將此事寫於細絹、卷得極小極細,在點心肆悄悄地遞給了小郡主。
她看完,將它燒了。然後幾乎沒用她等,盧綠沉被盧梧枝克得病又發作的事兒就傳遍了盧府,游醫也跟著出了場。
盧梧枝在游醫屋門前站的那三日,她的行事便宜極了。賈內監只用短褐穿結地佝僂著混進巷子鬧騰的人群里,就能走到她身邊,不惹任何人生疑地同她說話。
他從她那兒領了命,盯梢著那名在打聽馮先生的男子,並在他睡著時給他用了迷香。
以那迷香的藥力,就算當晚外面天塌地陷,他也只會酣睡不醒。
而後,小郡主只用藉口更衣,從盧府掛著燈籠的馬車旁稍走開一會兒,走進另一駕匿在夜色里的馬車裡,就見到了那個被賈內監來來回回提了許多次的男子。
命人將他扒光了搜身,一盞茶的功夫都不用,她就看到了被他層層緊裹在布帛里的麟趾金。
正圓背中空,形如圓足獸蹄,金光奪目,確實是七八百年前的古物。
帶著這種東西來尋馮先生。
那時,她就對瞿錦葉黃金的來歷有了猜想。
但黃金就是黃金,沒什麼稀奇,她只看了兩眼就把它放到一邊了。
讓她在意的,反而是包住麟趾金的那幾張布帛上的氣味。
外面的幾張有些聞不到了,但從裹在最裡面的一兩層布帛上卻還能聞到。
是她喜歡的氣味。
很淡。
像是浸在了布裡面。
那時,她想了很久都沒能弄明白這氣味到底是什麼。不過,就在不久之後,她就又聞到了。
那是烘在炭爐架子上的辛夷花散出來的香氣。
是常年沾在需要鎮痛的阿細夫人身上、浸漬般地染透了她整間屋子所有物什的、獨特的藥香。
但當時,除了他的眼睛剛被一手極精湛的金篦針撥治過外,小郡主沒能再在那男子身上看出什麼。
所以她便叫人毫無差錯地將一切還原,要還原到、等他明日醒來時絕不會知道自己曾離開過床榻。
如此,只用派人繼續跟著他就行了。
她的人盯了他許久,久到看著他一無所獲地走出范陽、跟著他一路跋涉、隨著他進了河東,然後,在一片荒林中,他們將他跟丟了。
收到「將人跟丟了」的請罪書時,小郡主已經在永濟州的道觀里等候汝陽夫人一行了。
她將信隨手伸進了一座長信宮燈的燭火里,火光燎得她眼睛脹痛,所以,她只在它被火舌捲入時就轉了身、合了眼。
那時的她想,尾隨那男子的,可都是最擅此事的能人,連他們都失手了,看來河東的確是值得她親自一去的地方。
如今看來,的確是、很值得。
「這就是當年眾人助瞿錦葉密謀起兵、與他歃血為誓時畫押留名的那張盟約。」
小郡主細心地將紙一層層展開,最後,舉給陸雲門看。
瞿玄青會輸,實在是她自己的運不好。
陸扶光發現洞窟暗道,跟所有的陰謀詭計全不相關,只是一個再小不過的巧合。
就在她第一次同阿細夫人單獨說話的那日,阿細夫人提著魚簍離開後,坐在院子裡的陸扶光從藤搖椅上摔了下去,她摸索著向前,卻爬到了花盆之間。
然後,就在她要繼續向前伸手時,雙頭人出現,叫住了她。
多奇怪呀。
從給他們開了門後就無聲無息藏起來的雙頭人突然出現,那樣急地不讓她碰前面的花盆。
他們說有蜂子,會蜇人。
可她仔細聽了,沒有蜂子的聲音。
那麼,就是那花盆不能碰了。
不能碰。
便一定要碰。
她並不急。
她建山靈廟,請章鐸前去看為百姓看診,章鐸便常常不歸家。她又與雙頭人籌備血月擊鏡,雙頭人便也離開了那間院子。
如此,只用等阿細夫人外出,她就可以在那院子裡惟所欲為了。
果然,花盆下面,藏著條密道。
密道下是座四通八達的地下洞穴,其中一條路走到底,竟是一處可見天光的山壁崖窟,它的正對面就是崖邊寺的經堂和高塔。<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